專利名稱: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及快速安裝工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及快速安裝工法。
背景技術:
對于大部分城市而言,位于老城區的道路因其平交路口多,行人及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雜通行,極易造成擁堵。現有城市高架橋梁一般設計為梁體、橋墩、基礎的分離式傳統結構,施工時也一般延續著基礎施工一橋墩施工一梁部施工一橋面及附屬設施施工的傳統施工順序,施工現場作業量大,施工周期長,一般為廣2年,對現有道路交通影響大,尤其對那些道路交通本已擁堵不堪的大城市,高架橋梁施工期間更加劇了擁堵程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適用于在既有或新建道路上進行高架施工,下部的主基板可直接形成帶斷縫的硬化路面,達到橋、路一次成型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該系統包括若干個道路單元,所述的道路單元包括主梁板、連接在所述的主梁板底部的立柱以及主基板,所述的立柱設置有至少一排,所述的立柱底部均連接在所述的主基板上,若干塊所述道路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形成供車輛通行的橋面,所述的主基板拼接形成帶斷縫的路面。優選地,所述的道路單元中: 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一致,所述的立柱的高度一致時構成標準單元,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形成水平的線狀道路;
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一致,每排中所述的立柱的高度逐漸降低時構成坡道單元,若干個所述的坡道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線狀道路;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逐漸減小時構成環島調整單元。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環島調整單元中,當所述的立柱的高度一致時,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環島調整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水平的環狀道路;當每排中所述的立柱的高度逐漸降低時,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環島調整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環狀道路。進一步優選地,該系統還包括路橋過渡單元,所述的路橋過渡單元包括輔助梁板、連接在所述的輔助梁板底部的輔助地梁,所述的路橋過渡單元將所述的坡道單元與路面相連接。優選地,所述的立柱的端腹板上開設有孔,拼接時相鄰所述的道路單元的立柱之間通過所述的孔緊固。優選地,所述的主梁板為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或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包括:在加工廠制造并安裝所述的道路單元;將所述的道路單元整體馱運至待架設路面;將所述的道路單元的主梁板、主基板沿行車方向依次拼接,所述的主梁板形成橋面,所述的主基板形成路面。優選地,馱運所述的道路單元包括:兩臺運架一體車從所述的道路單元的主基板兩側進入所述的主梁板下部,對所述的道路單元支撐并脫離地面;運架一體車利用自身動力系統或拖車將所述的道路單元馱運至待安裝路面,調整所述的道路單元的高度,將所述的主梁板沿行車方向依次拼接并緊固;運架一體車取消對所述的道路單元的支撐,并退出所述的主梁板的下部,返回加工廠進行下一次馱運。優選地,當所述的道路系統不進行拼接時,通過引橋車實現道路的臨時通車。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一體化:雙層路面一梁一柱一基一體化單元,大量工作在工廠完成,實現立體道路“制造化”;
2、簡單基礎:采用既有城市道路或天然地面作為承載地基,無須大量的現場基礎施工作業;
3、快速實現:先進的運架一體工法,每天可推進約200m;
4、隨建隨用:配備專用引橋車,可隨時將建好的立體道路與原有道路連通,實現夜間作業、晝間通行;
5、易于延伸及加寬線路:可根據需要隨時增加單元延伸線路,或橫向拼接加寬線路;
6、易于拆除及更換:模塊化設計,使得線路拆除及局部更換更容易實現。7、綜合效益:上層通行機動車,下層通行非機動車及行人,或可規劃為其它市政設施,空間得以充分利用。
附圖1為本發明中道路單元(標準單元)的立體 附圖2為本發明中道路單元(標準單元)的主視 附圖3為本發明中坡道單元的立體 附圖4為本發明中環島調整單元的立體 附圖5為本發明中路橋過渡單元的立體 附圖6為本發明中標準單元、坡道單元、路橋過渡單元連接示意 附圖7為本發明中標準單元、環島調整單元的連接示意 附圖8 23為本發明的安裝工法示意 附圖2Γ26為本發明使用引橋車的示意圖。其中:1、道路單元;10、主梁板;11、立柱;110、孔;12、主基板;13、定位錐銷;3、運架一體車;30、連桿;4、引橋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的一種裝 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該系統包括若干個道路單元1,道路單元I包括主梁板10、連接在主梁板10底部的立柱11以及主基板12。其中:主梁板10是直接承擔通行車輛荷載的結構,可以是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或鋼一混凝土結合結構。立柱11設置有四根,每兩根分成一排,立柱11底部均連接在一塊主基板12上,立柱11的端腹板設有孔110,可與相鄰的道路單元縱向拼接。主基板12為整體式基板,整體式基板可以直接形成帶斷縫的路面。此外,主梁板10及立柱11縱向端面設有定位錐銷13,用于單元拼裝時的定位及應用時抗剪。在道路單元I中:
如圖1所示:當主梁板IOa在其非行車方向(寬度方向)上的寬度一致,立柱11的高度一致時構成標準單元la,若干個標準單元Ia中的主梁板IOa拼接形成水平的線狀道路_直行道;
如圖3所示:當主梁板IOb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一致,每排中立柱11的高度逐漸降低時構成坡道單元lb,若干個坡道單元Ib中的主梁板IOb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線狀道路-坡道;
如圖4所示:當主梁板IOc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逐漸減小時構成環島調整單元Ic,并且當環島調整單元Ic中立柱11的高度一致時,若干個標準單元la、環島調整單元Ic中的主梁板10a、IOc拼接后形成水平的環狀道路-環島;當環島調整單元Ic中每排中立柱11的高度逐漸降低時,若干個標準單元la、環島調整單元Ic中的主梁板10a、10c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環狀道路-環島。通過將標準單元la、坡道單元Ib以及環島調整單元Ic的各類組合形成所需的道路系統,如圖6、7所示。此外,如圖5所示:該系統還包括路橋過渡單元Id,路橋過渡單元Id將坡道單元Ib與路面進行平緩的連接。路橋過渡單元Id包括輔助梁板10’、連接在輔助梁板10’底部的輔助基板12’,輔助基板12’也可以直接形成帶斷縫的路面。以下具體闡述下該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
安裝時主要采用運架一體車3、引橋車4。其中運架一體車3主要有動力平板車、專用馱架組成。動力平板車以四軸線、六軸線模塊為基礎,可以進行縱橫向拼接,滿足不同外形尺寸、不同重量貨物的運輸,其具有自身動力系統、液壓懸掛系統。專用馱架設置在動力平板車上,用于支承橋梁構件的專用裝備,主要由支架及液壓升降系統構成,具有支承及升降調節功能。引橋車4包括車體、設置在車體上的引橋,引橋車通過引橋連接在地面與橋梁之間。首先在加工地制造并安裝道路單元I ;并將道路單元I進行運輸、安裝。其中: 運輸方式包括,如圖8 23所示:
步驟一:
1、運架一體車3利用自身動力行駛至待裝配道路單元側方;
2、運架一體車3的液壓懸掛旋轉90°,分別從主基板12兩側進入主梁板10底部馱運位置;
步驟二:
1、頂升馱運支架油缸,使道路單元I脫離地面; 步驟三:1、運架一體車3液壓懸掛旋轉90°復位,連接兩車連桿30;
2、運架一體車3利用自身動力或拖車,將道路單元馱運至安裝現場;
步驟四:
1、待運至安裝現場指定位置,運架一體車3利用自身轉向系統,原地轉向90°,調整至安裝狀態;
2、橫移前行;
步驟五:
1、橫移至安裝位置時,調整馱架高度,根據定位銷進行定位安裝道路單元I;
2、安裝連接螺栓;
步驟六:
1、單元安裝完畢,運 架一體車3繼續降低高度;
2、解除兩車連桿30裝置,利用自身動力系統縱移退出道路單元I;
步驟七:
1、運架一體車3液壓懸掛旋轉90°,連接兩車連桿30;
2、利用自身動力系統,運架一體車3返回工場繼續馱運單元。如圖2Γ26所示:本工法橋梁安裝僅在夜間進行,晝間安裝臨時引橋車4,使主路恢復通車,如:調整引橋車4各液壓支點,將兩側引橋與已架設道路單元I進行對接,實現臨時通車。夜間撤去兩側引橋車4,道路封閉,繼續進行立體道路單元安裝施工。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若干個道路單元,所述的道路單元包括主梁板、連接在所述的主梁板底部的立柱以及主基板,所述的立柱設置有至少一排,所述的立柱底部均連接在所述的主基板上,若干塊所述道路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形成供車輛通行的橋面,所述的主基板拼接形成帶斷縫的路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單元中 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一致,所述的立柱的高度一致時構成標準單元,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形成水平的線狀道路; 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一致,每排中所述的立柱的高度逐漸降低時構成坡道單元,若干個所述的坡道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線狀道路; 當所述的主梁板在其非行車方向上的寬度逐漸減小時構成環島調整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島調整單元中,當所述的立柱的高度一致時,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環島調整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水平的環狀道路;當每排中所述的立柱的高度逐漸降低時,若干個所述的標準單元、環島調整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后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環狀道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路橋過渡單元,所述的路橋過渡單元包括輔助梁板、連接在所述的輔助梁板底部的輔助地梁,所述的路橋過渡單元將所述的坡道單元與路面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端腹板上開設有孔,拼接時相鄰所述的道路單元的立柱之間通過所述的孔緊固。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板為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或鋼-混凝土混合結構。
7.—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加工廠制造并安裝所述的道路單元;將所述的道路單元整體馱運至待架設路面;將所述的道路單元的主梁板、主基板沿行車方向依次拼接,所述的主梁板形成橋面,所述的主基板形成路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其特征在于馱運所述的道路單元包括兩臺運架一體車從所述的道路單元的主基板兩側進入所述的主梁板下部,對所述的道路單元支撐并脫離地面;運架一體車利用自身動力系統或拖車將所述的道路單元馱運至待安裝路面,調整所述的道路單元的高度,將所述的主梁板沿行車方向依次拼接并緊固;運架一體車取消對所述的道路單元的支撐,并退出所述的主梁板的下部,返回加工廠進行下一次馱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的快速安裝工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的道路系統不進行拼接時,通過引橋車實現道路的臨時通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式立體城市道路系統,該系統包括若干個道路單元,道路單元包括主梁板、連接在主梁板底部的立柱以及主基板,立柱設置有至少一排,立柱底部均連接在主基板上,若干塊所述道路單元中的主梁板拼接形成供車輛通行的橋面,主基板拼接形成帶斷縫的路面。一種快速安裝工法,包括在加工地制造并安裝道路單元;將道路單元整體馱運至待架設路面;將道路單元的主梁板、主基板沿行車方向依次拼接,主梁板形成橋面,主基板形成路面。本發明采用裝配式、模塊化設計,采用既有路基承載、快速安裝的技術線路,著力解決城市老城區道路的快速立體化,實現人車分層,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達到快速實施、隨建隨用的目的。
文檔編號E01D19/02GK103255693SQ20131019366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3日
發明者鞏立輝, 李榮生 申請人:蘇州榮生大方路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