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張拉工具和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包括二次錨和設置于普通一次錨和二次錨之間的復位環板,普通一次錨為已設置完成的用于固定鋼絞線的錨固裝置,復位環板上設有數量與一次錨環的錨孔數量相同復位孔,二次錨包含二次錨錨環和二次錨夾片,二次錨錨環上底面設置有凹槽,凹槽內沿軸向方向設有與一次錨環的錨孔數量相同二次錨錨孔,二次次錨夾片沿中軸線設置一個第二夾片孔,第二夾片孔的內壁上設有牙形鋸齒,二次錨夾片沿軸向切分為對稱的兩部分。本發明不僅實現了普通夾片錨補力,能有效防止系桿拱橋剛性吊桿在汽車等動荷載作用下的脫錨隱患,同時增加的二次錨環作為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的二道防線。
【專利說明】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張拉工具和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役系桿拱橋加固處理和施工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 錨附加錨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以0VM系列為代表的預應力群錨技術的逐步成熟, 由于采用預應力鋼絞線和配套的夾片錨,其無需精確下料、端部無需擴大孔以及張拉效率 高和錨固方便等,避免了橋梁吊桿中所主要采用的精軋螺紋鋼筋和平行鋼絲束鐓頭錨等兩 種主要預應力筋錨固形式在當時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便,故而上世紀90年代起在全國 建了一大批采用無防松裝置的夾片錨錨固鋼絞線并進行堅向孔道壓漿的剛性吊桿系桿拱 橋。
[0003] 系桿拱橋采用剛性吊桿雖然避免了柔性桿分項分批張拉、配套合適錨具選擇的復 雜性,但是,采用普通夾片錨錨固低應力鋼絞線的一系列問題也在工程施工和系桿拱橋服 役中逐漸暴露,其主要問題有:(1)吊桿內預應力鋼絞線長度較短和張拉后夾片的內縮直 接影響了錨具夾片的有效跟進錨固,使錨固能力不足;(2)剛性吊桿內預應力鋼絞線張拉 后的孔道壓漿及水泥砂漿封錨使錨頭夾片縫隙被填充,影響了橋面荷載增大時吊桿荷載隨 之增大時夾片的有效跟進。以上問題已影響到此類橋梁的營運安全,并造成了嚴重的安全 事故,如99年重慶綦江大橋垮塌、2001年宜賓南門大橋垮塌、2007年常州運村大橋垮塌。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本發明 還提供了安裝該附加裝置的張拉工具和安裝方法。
[0005] -種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包含二次錨和設置于普通一次錨和二 次錨之間的復位環板,普通一次錨為已設置完成的用于固定鋼絞線的錨固裝置; 復位環板呈圓柱形,設置在一次錨環上底面一側,其直徑小于一次錨錨環直徑,復位環 板上設置復位孔,復位孔的數量與一次錨環的錨孔數量相同,復位孔的位置與錨孔的位置 相對應; 二次錨包含二次錨錨環和二次錨夾片,二次錨錨環呈圓柱形,其徑向直徑小于一次錨 錨環徑向直徑;二次錨錨環側面設有螺紋,二次錨錨環的下底面設置于復位環板一側,上 底面設置有凹槽;凹槽內沿軸向方向設有二次錨錨孔,二次錨錨孔的數量與一次錨環的錨 孔數量相同,二次錨錨孔的位置與一次錨環的錨孔的位置相對應,二次錨錨孔分為靠近二 次錨錨環下底面的第二進線腔和靠近二次錨錨環上底面的第二夾片腔,第二進線腔為圓柱 形,第二夾片腔呈圓臺形,二次錨錨孔軸向高度與露在普通一次錨外的鋼絞線長度向匹配; 二次次錨夾片為圓臺形,斜度與二次錨錨環的第二夾片腔的斜度相同,其軸向高度與二次 錨錨孔的軸向高度向匹配,二次錨夾片沿中軸線設置一個第二夾片孔,第二夾片孔的內壁 上設有牙形鋸齒,二次錨夾片沿軸向切分為對稱的兩部分,二次錨夾片位于第二夾片腔內。
[0006] -種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張拉工具,包括張拉承壓環板、斜銷、 反力架、張拉套筒、千斤頂承壓板、張拉鋼棒、張拉千斤頂; 張拉承壓環板設有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底面設有凸臺,張拉承壓環板內設有圓柱形的 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內壁上設有凸起將第一通孔分為靠近下底面的一次錨腔和靠近上表面 的二次錨腔,凸起處的內徑小于復位環板的外徑,一次錨腔的內徑與一次錨錨環外徑相同, 二次錨腔內徑與二次錨錨環外徑相同;在張拉承壓環板的上底面沿第一通孔的徑向方向設 置至少一對斜銷槽,每對斜銷槽關于第一通孔中軸線對稱,斜銷槽的深度不能超過第一通 孔內壁凸起的位置; 斜銷呈棒狀,前端設有傾角,斜銷厚度小于斜銷槽的深度,斜銷的數量等于斜銷槽的數 量,斜銷=穿過斜銷槽=與復位板頂緊; 反力架內設圓柱形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內徑等于張拉承壓環板凸臺的外徑,反力架一 端設置于張拉承壓環板的上底面且卡在張拉承壓環板的凸臺外側; 張拉套筒呈圓柱體,內設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內壁上設有退刀槽,退刀槽將第三通道分 為張拉腔和第二二次錨腔,第二二次錨腔內徑與二次錨錨環外徑相同,第二二次錨腔內壁 設有螺紋,張拉腔的內徑小于第二二次錨腔內徑,張拉腔內壁上設有螺紋,張拉套筒插入反 力架的第二通孔并于二次錨錨環螺紋連接; 張拉鋼棒包括鋼棒和螺母,鋼棒的直徑小于尾部螺母的直徑,頭部鋼棒側面設有螺紋, 張拉鋼棒頭部通過張拉腔內壁螺紋與張拉套筒螺紋連接千斤頂承壓板蓋在反力架另一端, 其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內徑大于張拉鋼棒頭部的外徑; 張拉千斤頂安裝于張拉鋼棒露在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外的尾部上。
[0007] -種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清理已張拉封錨的錨固裝置,包括用高壓水槍沖洗一次錨夾片的縫隙,剔鑿縫 隙中封錨用的水泥漿后烘干,外露鋼絞線整切; 步驟2,利用張拉工具安裝附加錨固裝置; 步驟3,鋼絞線無應力狀態下夾片錨固; 步驟4,卸除張拉工具。
[0008]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在于:(1)附加裝置安裝在已張拉端部外露 鋼絞線上,通過張拉套筒帶動錨環后退實現夾片的錨固,張拉中不僅實現了普通夾片錨補 力,能有效防止系桿拱橋剛性吊桿在汽車等動荷載作用下的脫錨隱患,同時增加的二次錨 環作為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的二道防線;(2)清理夾片縫隙孔道中因封錨時所用的壓漿 及水泥砂漿,使得橋面荷載增大時吊桿荷載也隨之增大,夾片可以有效跟進。
[0009]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明提供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張拉工具和 安裝方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是本發明整體構造示意圖; 圖2是復位環板結構示意圖; 圖3是二次錨錨環結構示意圖; 圖4是張拉承壓環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張拉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6是張拉鋼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結合圖1,一種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包含二次錨和設置于普通一次錨和二 次錨之間的復位環板4 ; 普通一次錨為已設置完成的用于固定鋼絞線的錨固裝置,包括一次錨錨環1和一次錨 夾片2, 一次錨錨環1設有上底面和下底面,一次錨錨環1內沿軸向方向設置一個以上的錨 孔,錨孔分為靠近下底面的進線腔和靠近上底面的夾片腔,進線腔為圓柱形,夾片腔呈圓臺 形;一次錨夾片2為圓臺形,斜度與一次錨錨環1夾片腔的斜度相同,一次錨夾片2沿中軸 線設置一個夾片孔,夾片孔的內壁上設有牙形鋸齒,一次錨夾片2沿軸向切分為對稱的兩 部分;鋼絞線依次穿過一次錨錨環1的進線腔、夾片腔和一次錨夾片2的夾片孔,一次錨夾 片2夾牢鋼絞線后插入一次錨錨環1的夾片腔中; 結合圖2,復位環板4呈圓柱形,復位環板4直徑小于一次錨錨環1直徑;復位環板4設 有靠近一次錨的下底面和靠近二次錨的上底面,復位環板4上底面邊緣設置傾角α ;復位 環板4上設置復位孔4-1,復位孔4-1的數量與一次錨環1的錨孔數量相同,復位孔4-1的 位置與錨孔的位置相對應,復位孔呈圓柱形,其內徑大于鋼絞線的外徑。其中傾角α的作 用在于,在安裝附加錨固裝置時,需要用斜銷頂緊復位環板4以防止一次錨夾片2從一次錨 錨環1中過大退出,因此復位環板4上底面邊緣和斜銷5前端設有角度相同且互相匹配的 的傾角,方便斜銷5頂緊復位環板4。
[0012] 結合圖3,二次錨包含二次錨錨環6和二次錨夾片7,二次錨錨環6呈圓柱形,其 直徑小于一次錨錨環1徑向直徑,其軸向高度大于露在普通一次錨外面的鋼絞線的長度; 二次錨錨環6側面設有螺紋,二次錨錨環6的下底面設置于復位環板4 一側,且二次錨錨 環6下底面邊緣設置傾角β,上底面設置有凹槽6-1 ;凹槽6-1內沿軸向方向設有二次錨 錨孔6-2,二次錨錨孔6-2的數量與一次錨環1的錨孔數量相同,二次錨錨孔6-2的位置與 一次錨環1的錨孔的位置相對應,二次錨錨孔6-2分為靠近二次錨錨環下底面的第二進線 腔6-3和靠近二次錨錨環上底面的第二夾片腔6-4,第二進線腔6-3為圓柱形,第二夾片腔 6-4呈圓臺形,二次錨錨孔6-2軸向高度與露在普通一次錨外的鋼絞線長度向匹配;二次次 錨夾片7為圓臺形,斜度與二次錨錨環6的第二夾片腔的斜度相同,其軸向高度與二次錨錨 孔6-2的軸向高度相同,二次錨夾片7沿中軸線設置一個第二夾片孔7-1,第二夾片孔7-1 的內徑小于鋼絞線的外徑,第二夾片孔7-1的內壁上設有牙形鋸齒,該牙形鋸齒為牙距為 1mm的細牙鋸齒,二次錨夾片7沿軸向切分為對稱的兩部分,使用時,二次錨夾片7位于第二 夾片腔6-4內。其中二次錨錨孔6-2軸向高度取決于露在普通一次錨外的鋼絞線長度,由 于已張拉封錨的系桿拱橋剛性吊桿露在普通一次錨外的鋼絞線較短,一般為40mm-50mm左 右,因此,為了防止在張拉過程中出現脫錨的風險,二次錨錨孔6-2的軸向高度一般設置在 30-35mm之間,第二進線腔6-3的軸向高度一般設置為2mm-3mm。二次錨環6上底面設置凹 槽的目的有二:一是在安裝附加錨固裝置時保護鋼絞線;二是增加二次錨環6側面的面積, 以此增加側面螺紋數量,由于二次錨錨孔6-2軸向高度小,如果沒有凹槽增加二次錨環6的 側面面積,當張拉套筒9與二次錨環螺紋連接后進行張拉操作,存在張拉套筒9與二次錨分 離的可能,因此凹槽6-1的設計使得二次錨環6與張拉套筒9連接的更緊密,工作效果更 好。二次錨錨環6下底面邊緣設置傾角β的目的在于當附加錨固裝置開始安裝后,需要用 斜銷5頂緊復位環板4,防止一次錨夾片2從一次錨錨環1中過大的退出,而傾角β的設置 可以方便斜銷5滑至復位環板4的上底面邊緣,從而頂緊復位環板4。二次錨夾片7軸向高 度應當與二次錨錨孔6-2中的第二夾片腔6-4的軸向高度保持一致;第二夾片孔7-1的內 壁上設置牙距為1mm的細牙鋸齒的目的在于,由于二次錨夾片7的軸向高度短,如果采用普 通的牙形鋸齒,當二次錨夾片加緊鋼絞線后,在張拉的過程中可能出現鋼絞線脫錨的現象, 而牙距為1mm的細牙鋸齒可以增加二次錨夾片7與鋼絞線之間的摩擦力。
[0013] 一種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張拉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張拉承 壓環板3、斜銷5、反力架8、張拉套筒9、千斤頂承壓板10、張拉鋼棒11、張拉千斤頂12。
[0014] 結合圖4,張拉承壓環板3設有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底面設有凸臺3-4,張拉承壓環 板3內設有圓柱形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內壁上設有凸起將第一通孔3-1分為靠近 下底面的一次錨腔3-2和靠近上表面的二次錨腔3-3,凸起處的內徑小于復位環板4的外 徑,一次錨腔3-2的內徑與一次錨錨環1外徑相同,二次錨腔3-3內徑與二次錨錨環6外徑 相同;在張拉承壓環板3的上底面沿第一通孔3-1的徑向方向設置至少一對斜銷槽3-5,每 對斜銷槽3-5關于第一通孔3-1中軸線對稱,斜銷槽3-5的深度不能超過第一通孔3-1內 壁凸起的位置;其中凸臺3-4的作用在于固定設置于張拉承壓環板3上底面的反力架8。
[0015] 斜銷5呈棒狀,前端設有傾角γ ,且γ = α,斜銷5厚度小于斜銷槽3-5的深度,斜 銷的數量等于斜銷槽的數量,斜銷5穿過斜銷槽3-5與復位板頂緊。
[0016] 反力架8內設圓柱形第二通孔8-1,第二通孔8-1內徑等于張拉承壓環板3凸臺的 外徑,反力架8 -端設置于張拉承壓環板3的上底面且卡在張拉承壓環板3的凸臺外側。
[0017] 結合圖5,張拉套筒9呈圓柱體,在遠離二次錨一端底面設有第二凸臺,便于安裝 張拉過程中千斤頂承壓板10受力所用;張拉套筒9內設第三通道9-1,第三通道9-1內壁上 設有退刀槽9_2,退刀槽9_2將第二通道9_1分為張拉腔9_3和第二二次錨腔9_4,第二二 次錨腔9-4內徑與二次錨錨環6外徑相同,第二二次錨腔9-4內壁設有螺紋,張拉腔9-3的 內徑小于第二二次錨腔9-4內徑,張拉腔9-3內壁上設有螺紋,張拉套筒9插入反力架8的 第二通孔8-1并于二次錨錨環6螺紋連接。
[0018] 結合圖6,張拉鋼棒11包括鋼棒11-1和螺母11-2,鋼棒11-1的直徑小于尾部螺 母11-2的直徑,頭部鋼棒11-1側面設有螺紋,張拉鋼棒頭部通過張拉腔9-3內壁螺紋與張 拉套筒9螺紋連接;螺母11-2可以旋入及推入,適應張拉千斤頂12的安裝和張拉過程中作 為千斤頂的反力點帶動張拉鋼棒Π 張拉。
[0019] 結合圖1,千斤頂承壓板10蓋在反力架8另一端,其設有第三通孔10-1,第三通孔 10-1的內徑大于鋼棒11-1的外徑。
[0020] 結合圖1,張拉千斤頂12為普通千斤頂,安裝于張拉鋼棒11露在第二通孔8-1和 第三通孔10-1以外的鋼棒11-1上。
[0021] 一種剛性吊桿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清理已張拉封錨的錨固裝置,包括以下工序:用高壓水槍沖洗一次錨夾片2的 縫隙,剔鑿縫隙中封錨用的水泥漿后烘干,外露鋼絞線整切。
[0022] 步驟2,利用張拉工具安裝附加錨固裝置,安裝順序為: 步驟2. 1,將一次錨錨環1的上底面一端插入張拉承壓環板3的一次錨腔3-2中; 步驟2. 2,鋼絞線穿過復位環板4上的復位孔4-1后,將復位環板4置于一次錨錨環1 上底面一側; 步驟2. 3,鋼絞線依次穿過二次錨錨環6的二次錨錨孔6-2和二次錨夾片7的第二夾片 孔7-1,二次錨夾片7將鋼絞線夾緊后預頂進第二夾片腔6-4內; 步驟2. 4,將反力架8安裝于張拉承壓環板3的上底面,卡在凸臺3-4外側; 步驟2. 5,將張拉套筒9插入第二通孔8-1中,第二二次錨腔9-4內壁設有的螺紋與二 次錨錨環6側面的螺紋向匹配連接; 步驟2. 6,將千斤頂承壓板10蓋在反力架8遠離張拉承壓環板3的底面上; 步驟2. 7,將張拉鋼棒穿過千斤頂承壓板10的第三通孔10-1,并旋入張拉套筒9張拉 腔9-3中; 步驟2. 8,將張拉千斤頂12安裝于張拉鋼棒11露在第二通孔8-1和第三通孔10-1以 外的尾部上,并旋緊螺母11-2。
[0023] 步驟3,鋼絞線無應力狀態下夾片錨固,具體過程為:張拉千斤頂12的油缸進油帶 動張拉鋼棒11、張拉套筒9及二次錨錨環6向張拉千斤頂12方向運動,從而二次錨夾片7 被動錨固;張拉過程中邊張拉邊敲擊斜銷5頂緊復環位板4,防止一次錨夾片2從一次錨錨 環1中過大退出,張拉就位后張拉千斤頂12油缸回油,利用鋼絞線自動回縮帶動二次錨夾 片7向一次錨方向運動實現錨固。
[0024] 步驟4,卸除張拉工具;張拉鋼棒11螺母11-2旋出,張拉千斤頂12、千斤頂承壓板 10、反力架8卸除,張拉套筒9從二次專用錨環6中旋出,斜銷5從斜銷槽3-5中拔出,張拉 承壓環板3從二次錨錨環6上卸下。
[0025] 實施例1 系桿拱橋米用的鋼絞線直徑為15mm,露在一次錨外面的長度為50mm-60mm ;附加錨固 裝置中的復位環板4的厚度為5_,復位孔4-1的內徑為18_,復位環板4上底面邊緣設置 傾角α =15° ;二次錨錨環6軸向高度為55mm,二次錨錨孔6-2的軸向高度為35mm,第二夾 片腔6-4的軸向高度為32_,第二夾片腔的斜度Θ =6%二次錨錨環6下底面邊緣設置傾角 β =20° ;二次錨夾片7軸向高度為32mm,第二夾片孔7-1中的牙形鋸齒為牙距為1mm的細牙 鍋齒。
[0026] 張拉工具中張拉承壓環板3設置兩對斜銷槽,且第一對斜銷槽的中心連線垂直于 第二對斜銷槽的中心連線,且每個斜銷槽3-5的深度為2cm ;斜銷5前端傾角γ =15°。
[0027] 安裝方法中,外露鋼絞線露在一次錨外面的長度統一整切至50_。
[0028] 實施例2 系桿拱橋米用的鋼絞線直徑為18mm,露在一次錨外面的長度為45mm-50mm ;附加錨固 裝置中的復位環板4的厚度為6mm,復位孔4-1的內徑為20mm,復位環板4上底面邊緣設置 傾角α =18° ;二次錨錨環6軸向高度為50mm,二次錨錨孔6-2的軸向高度為30mm,第二夾 片腔6-4的軸向高度為28_,第二夾片腔的斜度Θ =7%二次錨錨環6下底面邊緣設置傾角 β =25° ;二次錨夾片7軸向高度為28mm,第二夾片孔7-1中的牙形鋸齒為牙距為1mm的細牙 鍋齒。
[0029] 張拉工具中張拉承壓環板3設置兩對斜銷槽,且第一對斜銷槽的中心連線垂直于 第二對斜銷槽的中心連線,且每個斜銷槽3-5的深度為3cm ;斜銷5前端傾角γ =18°。
[0030] 安裝方法中,外露鋼絞線露在一次錨外面的長度統一整切至45mm。
【權利要求】
1. 一種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二次錨和設置于普通一次錨和 二次錨之間的復位環板(4); 普通一次錨為已設置完成的用于固定鋼絞線的錨固裝置,包括一次錨錨環(1)和一次 鋪夾片(2); 復位環板(4)呈圓柱形,其直徑小于一次錨錨環(1)直徑,復位環板(4)上設置復位孔 (4-1),復位孔(4-1)的數量與一次錨環(1)的錨孔數量相同,復位孔(4-1)的位置與錨孔的 位置相對應; 二次錨包含二次錨錨環(6)和二次錨夾片(7),二次錨錨環(6)呈圓柱形,其直徑小于 一次錨錨環(1)直徑;二次錨錨環(6)側面設有螺紋,二次錨錨環(6)的下底面設置于復位 環板(4) 一側,上底面設置有凹槽(6-1);凹槽(6-1)內沿軸向方向設有二次錨錨孔(6-2), 二次錨錨孔(6-2)的數量與一次錨環(1)的錨孔數量相同,二次錨錨孔(6-2)的位置與一次 錨環(1)的錨孔的位置相對應,二次錨錨孔(6-2)分為靠近二次錨錨環下底面的第二進線 腔(6-3)和靠近二次錨錨環上底面的第二夾片腔(6-4),第二進線腔(6-3)為圓柱形,第二 夾片腔(6-4)呈圓臺形,二次錨錨孔(6-2)軸向高度與露在普通一次錨外的鋼絞線長度向 匹配;二次次錨夾片(7)為圓臺形,斜度與二次錨錨環(6)的第二夾片腔的斜度Θ相同,其 軸向高度與二次錨錨孔的軸向高度向匹配,二次錨夾片(7)沿中軸線設置一個第二夾片孔 (7-1),第二夾片孔(7-1)的內壁上設有牙形鋸齒,二次錨夾片(7)沿軸向切分為對稱的兩 部分,二次錨夾片(7)位于第二夾片腔(6-4)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復位環板(4)設有 靠近一次錨的下底面和靠近二次錨的上底面,上底面邊緣設置傾角α,復位孔呈圓柱形,其 內徑大于鋼絞線的外徑。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其特征在于,二次錨錨環(6)下 底面邊緣設置傾角β。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其特征在于,二次錨夾片(7)的 第二夾片孔(7-1)中的牙形鋸齒為牙距為1mm的細牙鋸齒。
5. -種專用于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張拉工 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張拉承壓環板(3)、斜銷(5)、反力架(8)、張拉套筒(9)、千斤頂承壓板 (10)、張拉鋼棒(11)、張拉千斤頂(12); 張拉承壓環板(3)設有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底面設有凸臺(3-4),張拉承壓環板(3)內 設有圓柱形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內壁上設有凸起將第一通孔(3-1)分為靠近 下底面的一次錨腔(3-2)和靠近上表面的二次錨腔(3-3),凸起處的內徑大于二次錨錨環 (6)外徑,一次錨腔(3-2)的內徑與一次錨錨環(1)外徑相同;在張拉承壓環板(3)的上底 面沿第一通孔(3-1)的徑向方向設置至少一對斜銷槽(3-5),每對斜銷槽(3-5)關于第一通 孔(3-1)中軸線對稱,斜銷槽(3-5)的深度不能超過第一通孔(3-1)內壁凸起的位置; 斜銷(5)呈棒狀,前端設有傾角且γ = α,斜銷(5)厚度小于斜銷槽(3-5)的深度, 斜銷的數量等于斜銷槽的數量,斜銷(5)穿過斜銷槽(3-5)與復位板頂緊; 反力架(8)內設圓柱形第二通孔(8-1),第二通孔(8-1)內徑等于張拉承壓環板(3)凸 臺的外徑,反力架(8)-端設置于張拉承壓環板(3)的上底面且卡在張拉承壓環板(3)的凸 臺外側; 張拉套筒(9)呈圓柱體,內設第三通道(9-1),第三通道(9-1)內壁上設有退刀槽 (9_2),退刀槽(9_2)將第二通道(9_1)分為張拉腔(9_3)和第二二次鋪腔(9_4),第二二 次錨腔(9-4)內徑與二次錨錨環(6)外徑相同,第二二次錨腔(9-4)內壁設有螺紋,張拉腔 (9-3)的內徑小于第二二次錨腔(9-4)內徑,張拉腔(9-3)內壁上設有螺紋,張拉套筒(9)插 入反力架(8)的第二通孔(8-1)并于二次錨錨環(6)螺紋連接; 張拉鋼棒(11)包括鋼棒(11-1)和螺母(11-2),鋼棒(11-1)的直徑小于尾部螺母 (11-2)的直徑,頭部鋼棒(11-1)側面設有螺紋,張拉鋼棒頭部通過張拉腔(9-3)內壁螺紋 與張拉套筒(9)螺紋連接; 千斤頂承壓板(10)蓋在反力架(8)另一端,其設有第三通孔(10-1),第三通孔(10-1) 的內徑大于鋼棒(11-1)的外徑; 張拉千斤頂(12)安裝于張拉鋼棒(11)露在第二通孔(8-1)和第三通孔(10-1)以外的 鋼棒(11-1)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張拉工具,其特征在于,張拉 承壓環板(3)上設置兩對斜銷槽,且第一對斜銷槽的中心連線垂直于第二對斜銷槽的中心 連線。
7. -種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清理已張拉封錨的錨固裝置; 步驟2,利用張拉工具安裝附加錨固裝置; 步驟3,鋼絞線無應力狀態下夾片錨固; 步驟4,卸除張拉工具。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1包括以下工序:用高壓水槍沖洗一次錨夾片(2)的縫隙,剔鑿縫隙中封錨用的水泥漿后烘 干,夕卜露鋼絞線整切。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的安裝順序為: 步驟2. 1,將一次錨錨環(1)的上底面一端插入張拉承壓環板(3)的一次錨腔(3-2) 中; 步驟2. 2,鋼絞線穿過復位環板(4)上的復位孔(4-1)后,將復位環板(4)置于一次錨 錨環(1)上底面一側; 步驟2. 3,鋼絞線依次穿過二次錨錨孔(6-2)和第二夾片孔(7-1),二次錨夾片(7)將鋼 絞線夾緊后預頂進第二夾片腔(6-4)內; 步驟2. 4,將反力架(8)安裝于張拉承壓環板(3)上; 步驟2. 5,將張拉套筒(9)插入第二通孔(8-1)中并與二次錨錨環(6)側面的螺紋旋 緊; 步驟2. 6,將千斤頂承壓板(10)置于反力架(8)上; 步驟2. 7,將張拉鋼棒穿過千斤頂承壓板(10)的第三通孔(10-1),并旋入張拉腔(9-3) 中; 步驟2. 8,將張拉千斤頂(12)安裝于張拉鋼棒(11)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絞線夾片錨附加錨固裝置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3鋼絞線無應力狀態下夾片錨固的具體過程為:張拉千斤頂(12)油缸進油帶動張拉鋼棒 (11)、張拉套筒(9)及二次錨錨環(6)向張拉千斤頂(12)方向運動,從而二次錨夾片(7)被 動錨固;張拉過程中邊張拉邊敲擊斜銷(5)頂緊復環位板(4),張拉就位后張拉千斤頂(12) 油缸回油,利用鋼絞線自動回縮帶動二次錨夾片(7)向一次錨方向運動實現錨固。
【文檔編號】E01D22/00GK104060525SQ201410296969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8日
【發明者】承宇, 劉守球, 郭正興, 曾令權, 張宇峰, 劉淑敏 申請人: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