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46934閱讀:82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路面結構及施工技術,具體為一種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超載、重載車輛以及交通流量的急劇增加,早期修筑的大多數公路雖然路面結構性完整,但路面抗滑性、平整度、舒適性等性能已經大大降低,有的甚至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采用加鋪一層瀝青混凝土罩面的技術對其表面功能進行恢復。

作為瀝青混凝土罩面養護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層間粘結材料的作用是把原瀝青混合料路面面層與瀝青混凝土罩面牢固的粘結在一起,使之在車輛荷載作用下各面層之間不會發生相互的推移破壞,并且能夠將車輛荷載傳遞到下一個面層。

粘結材料粘結效果的好壞是影響路面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瀝青混凝土罩面成敗的關鍵之一。

但是現有的瀝青混凝土罩面養護技術存在攤鋪厚度大、耐久性差,使用壽命較短、排水性與抗滑性能差、層間粘結能力不足,容易產生層間推移破壞,車輛行駛噪音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了一種具有壓實成型厚度薄、排水性好、抗滑性好、平整性好、耐久性好、成本經濟、交通噪聲低的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

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其技術方案包括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所不同的是還包括涂布在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上用于防止層間推移破壞的不粘輪層間粘層以及壓實在不粘輪層間粘層上的超薄瀝青抗滑表層,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的壓實厚度為15mm~25mm。

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優選采用開級配熱拌瀝青混合料壓制,超薄瀝青抗滑表層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9.5mm、油石比不小于6%。

所述不粘輪層間粘層優選采用熱熔型改性瀝青涂布,不粘輪層間粘層的涂布用量采用0.1kg/m2~1kg/m2,不粘輪硬化時間限制在小于3分鐘,即可達到不粘后續施工車輛輪胎的效果。

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驟為:

1、勘測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的損傷狀況并進行路面修補,將修補后的路面打掃干凈并清除異物。

2、在修補和清理的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上涂布熱熔型改性瀝青并等待不超過3分鐘硬化后制成不粘輪層間粘層,所述熱熔型改性瀝青的涂布用量選擇在0.1kg/m2~1kg/m2之間。

3、于不粘輪層間粘層上鋪撒開級配熱拌瀝青混合料并壓實成型為超薄瀝青抗滑表層,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9.5mm(保證層面多孔隙)、油石比不小于6%、壓實厚度選擇在15mm~25mm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抗滑性能好。

2、本發明的耐久性能好。

3、本發明的路面平整性好。

4、本發明可有效降低交通噪聲。

5、本發明的壓實成型厚度薄,相比傳統磨耗層可節省物料,具有更好的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號標識:1、混凝土路面基層;2、不粘輪層間粘層;3、超薄瀝青抗滑表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的技術方案包括下層的混凝土路面基層1或瀝青路面基層、中層的不粘輪層間粘層2和上層的超薄瀝青抗滑表層3,如圖1所示。

所述不粘輪層間粘層2涂布于混凝土路面基層1或瀝青路面基層上,涂布材料采用熱熔型改性瀝青,所述熱熔型改性瀝青的涂布用量采用0.1kg/m2~1kg/m2,不粘輪硬化時間小于3分鐘,如圖1所示。

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3采用開級配熱拌瀝青混合料鋪撒于不粘輪層間粘層2上并壓實成型為15mm~25mm的厚度,超薄瀝青抗滑表層3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9.5mm、油石比不小于6%,如圖1所示。

本發明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驟為:

1、勘測混凝土路面基層1或瀝青路面基層的損傷狀況并進行路面修補,將修補后的路面打掃干凈并清除異物。

2、在修補和清理的混凝土路面基層1或瀝青路面基層上涂布熱熔型改性瀝青并等待不超過3分鐘硬化后制成不粘輪層間粘層2,所述熱熔型改性瀝青的涂布用量為0.1kg/m2~1kg/m2

3、于不粘輪層間粘層2上鋪撒開級配熱拌瀝青混合料并壓實成型為超薄瀝青抗滑表層3,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3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9.5mm、油石比不小于6%、壓實厚度在15mm~25mm之間。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久性超薄瀝青抗滑表層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還包括涂布在混凝土路面基層或瀝青路面基層上用于防止層間推移破壞的不粘輪層間粘層以及壓實在不粘輪層間粘層上的超薄瀝青抗滑表層,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的壓實厚度為15mm~25mm;所述超薄瀝青抗滑表層采用開級配熱拌瀝青混合料壓制,超薄瀝青抗滑表層的集料最大粒徑不大于9.5mm、油石比不小于6%;所述不粘輪層間粘層采用熱熔型改性瀝青涂布,不粘輪層間粘層的涂布用量為0.1kg/m2~1kg/m2、不粘輪硬化時間小于3分鐘。本發明的抗滑性能好、耐久性能好、路面平整性好、可有效降低交通噪聲。

技術研發人員:譚積青;劉宇;侯典浩;李盈富;周瑋;謝小忠;周智密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07
技術公布日:2017.09.1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