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蓋梁施工的,具體是一種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在橋梁工程中,蓋梁作為墩柱頂部的關鍵承載結構,承擔著傳遞上部荷載至下部結構的重要作用。目前,蓋梁施工主要采用抱箍法和穿心棒法這兩種主流工藝,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工程需求,但在模架安裝與拆除等關鍵施工環節仍存在顯著的技術局限性。現有主流蓋梁模架施工體系由組合型鋼組成,這些組合型鋼體系雖然具有較好的承載性能,但其自身重量大、體積笨重給高空作業帶來了諸多挑戰。現有的蓋梁模架施工體系,需要將各個桿件逐個進行拼接和拆除,在空間受限的高空作業環境中,工人不得不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繁瑣的模架拆裝作業,不僅嚴重影響施工進度,更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隨著施工周期的不斷延長,項目成本也大大增加。這種以人工操作為主導的傳統施工模式,顯然已無法適應當代橋梁工程對施工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高標準要求。
2、針對這一現狀,亟需研發一種創新性的蓋梁模架施工方法。這種新方法應當兼具高效性、安全性和環保性,能夠有效解決當前施工中存在的難題,也為推動橋梁工程施工技術向現代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能加快蓋梁模板的安拆速度,提高蓋梁施工效率,節省吊裝設備的使用費用,減少人員高空作業量,降低高空作業風險。
2、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所述的蓋梁裝配式模架包括抱箍三角托架、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和側模架,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4、s1.抱箍三角托架在地面安裝預緊,利用吊裝設備將抱箍三角托架整體套裝在墩柱上,通過鋼棒固定在墩柱設定高程位置。
5、s2.利用吊裝設備將底模架吊至抱箍三角托架上,通過卸落裝置調整底模架標高,通過底拉桿將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整體鎖緊。
6、s3.鋼筋綁扎完成后,通過吊裝設備吊裝側模架至底模架上,啟動橫向移動設備將側模板橫移到位,利用銷盒裝置節點連接,將側模板與底模板進行拼合,并鎖緊上拉桿固定側模板,后續進行蓋梁混凝土澆筑。
7、s4.蓋梁混凝土達到齡期后進行模架拆除,先拆除上拉桿,分離銷盒裝置,解除側模板和底模板的連接;啟動橫向移動設備實現側模板與蓋梁混凝土脫離,利用吊裝設備從底模架上吊離側模架。
8、s5.拆除底模架的底拉桿,解除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的連接,通過卸落裝置降低底模架標高,實現底模板與蓋梁混凝土脫離;最后啟動抱箍三角托架上的牽引裝置,拉動滑軌上的底模架底部的滑靴,將底模架沿外側水平滑動至蓋梁水平投影范圍外,采用吊車將半幅模架整體吊離。
9、s6.利用吊裝設備吊住半塊抱箍三角托架,另一側的外半塊抱箍三角托架懸吊在蓋梁上,最后松卸抱箍螺栓,分別將兩個半塊抱箍三角托架和鋼棒在墩柱上吊離。
10、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抱箍三角托架由兩個半塊抱箍三角托架拼合組成,所述半塊抱箍三角托架包括抱箍、斜桿、豎桿和上弦桿,斜桿與豎桿和上弦桿呈三角狀連接,豎桿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抱箍,豎桿的底端支撐在鋼棒上;兩個半塊抱箍三角托架的抱箍通過螺栓連接呈環狀,用于抱箍在墩柱上。
11、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抱箍三角托架的上弦桿上安裝牽引裝置,上弦桿上設置成滑軌。牽引裝置采用卷揚機,卷揚機的鋼絲繩與滑靴或底模架連接。
12、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豎桿上端的抱箍的螺栓緊固點與上弦桿之間設置有拉桿。拉桿用于約束蓋梁澆筑時產生的水平力,避免抱箍三角托架橫向失穩。
13、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上弦桿與抱箍的連接節點處上方設置有用于調節底模架高度的卸落裝置。卸落裝置采用建筑行業常用的調節裝置,可以市購安裝使用。
14、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底模架包括主分配梁、次分配梁、底模板;主分配梁底部設置有滑靴,滑靴滑動安裝在上弦桿的滑軌上,次分配梁固定在主分配梁上,次分配梁上安裝底模板,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之間設置底拉桿。
15、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側模架包括側模板和橫向移動設備,橫向移動設備固定安裝在底模架上,橫向移動設備與側模板的背楞連接,側模板通過橫向移動設備驅動橫移到指定位置,完成側模板與底模板的拼合,兩側的側模板之間對設置上拉桿。所述的橫向移動設備采用電動推桿,電動推桿安裝在次分配梁或底模板上,電動推桿的活塞桿通過斜撐桿與側模板的背楞連接。側模板的底標高比底模板的標高低厘米以上,保證側模板能與底模板拼合緊密。
16、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底模架的次分配梁和側模板的背楞設置有銷盒裝置,利用銷盒裝置完成完成側模板與底模版的連接固定。銷盒裝置采用滑槽和銷軸連接結構,滑槽設置在次分配梁上,側模板的背楞底端滑動安裝在滑槽內,滑槽和背楞的底端分別對應設置有銷孔,銷孔內穿設銷軸將滑槽和背楞的底端銷接固定。
1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底模架的外周上設置有安全防護欄桿,保障蓋梁高空作業安全。
18、由于采用上述施工方法,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過抱箍三角托架在地面整體拼裝,再使用吊裝設備整體由墩頂穿入下放,安放在鋼棒上,抱箍和鋼棒的有效結合,相對于現場逐個構件安裝方法,解決了傳統高空分散組裝抱箍托架時,安拆風險高、質量精度難以保證的問題。
20、2、底模架預先在地面拼裝,再分半幅整體吊裝至抱箍三角托架上,避免了重型組合型鋼在高空的拼裝作業,大幅減少了高空作業時間;
21、3、底模架通過抱箍節點處卸落裝置降低底模架標高,啟動抱箍三角托架上的牽引設備移動滑靴,即可完成架體脫離和整體吊離,相對于常規施工的模架分塊、分構件的安裝、拆除方法,減少吊裝工作量,有效提高支架拆除效率,拆除過程安全、高效、可控。
22、4、通過橫向移動裝置和銷盒裝置,底模架和側模架連成一體的桁架結構,形成由模架縱梁、分配梁、背楞、上連桿組成的穩定結構,同時還避免了傳統施工中模板單構件繁瑣的高空安裝和拆除,減少了人員的高空作業量,降低了高空作業風險。
23、5、設計側模和底模可調節連接節點,模架通用于系梁和蓋梁,并適用不同寬度的蓋梁和系梁,擴大模架的使用范圍。
1.一種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蓋梁裝配式模架包括抱箍三角托架(2)、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3)和側模架(4),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三角托架(2)由兩個半塊抱箍三角托架拼合組成,所述半塊抱箍三角托架包括抱箍(20)、斜桿(21)、豎桿(22)和上弦桿(23),斜桿(21)與豎桿(22)和上弦桿(23)呈三角狀連接,豎桿(22)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抱箍(20),豎桿(22)的底端支撐在鋼棒(1)上;兩個半塊抱箍三角托架的抱箍(20)通過螺栓(27)連接呈環狀,用于抱箍在墩柱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三角托架(2)的上弦桿(23)上安裝牽引裝置(24),上弦桿(23)上設置成滑軌(2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桿(22)上端的抱箍(20)的螺栓緊固點與上弦桿(23)之間設置有拉桿(26)。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弦桿(23)與抱箍(20)的連接節點處上方設置有用于調節底模架(3)高度的卸落裝置(3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架(3)包括主分配梁(30)、次分配梁(31)、底模板(32);主分配梁(30)底部設置有滑靴(33),滑靴(33)滑動安裝在上弦桿(23)的滑軌(25)上,次分配梁(31)固定在主分配梁(30)上,次分配梁(31)上安裝底模板(32),兩塊半幅裝配式的底模架(3)之間設置底拉桿(3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模架(4)包括側模板(40)和橫向移動設備(42),橫向移動設備(42)固定安裝在底模架(3)上,橫向移動設備(42)與側模板(40)的背楞(41)連接,側模板(40)通過橫向移動設備(42)驅動橫移到指定位置,完成側模板(40)與底模板(42)的拼合,兩側的側模板(40)之間對設置上拉桿(4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架(3)的次分配梁(31)和側模板(40)的背楞(41)設置有銷盒裝置(44),利用銷盒裝置完成完成側模板(40)與底模版(32)的連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7或8任意一項所述的分半幅整體吊拆的蓋梁裝配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架(3)的外周上設置有安全防護欄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