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救生設備,特別是一種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
隨著時代的前進,大樓不斷增高,人口不斷增長,火災也頻繁發生,而最令人憂心的是公共設施不完善及逃生設備不夠理想。目前大樓習用的逃生設備種類繁多,諸如太平梯、緩降繩索、緩降車、救助袋、垂直踏板輸送機、硬式螺旋梯、消防云梯車等。這些習用的逃生設備于使用時卻因各有各的缺點,以致效果大打折扣。當火災發生時,往往因太平梯疏散過慢,以致逃生者容易爭先恐后而不小心跌倒被人活活踩死;緩降繩索攜帶不方便,且一次僅能疏散一人;緩降車則因須往返,極易延遲時間;救助袋又無法疏散高樓逃生者;垂直踏板輸送機若載有嗆傷者或病患者,則可能松手摔落地面;硬式螺旋梯過多占用空間,必須選擇有空地的建筑;消防云梯車更是機動性差。由于這些習用逃生設備的諸多缺點,致使部分人枉死火海,無法達到全員逃生的目的而造成莫大的遺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安裝方便、不占空間、使用性能好、疏散人員迅速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
本實用新型包括設有與建筑物定位逃生門相對應滑行座的螺旋管身;螺旋管身系為由耐火布制成的可收放柔性件;螺旋管身外周設有數與收放結構連接的撐管框,撐管框包括內圓框、外圓框、撐設于內、外圓框之間的支撐鋼骨、方形外框及撐設于外圓框與方形外框之間的滑行座支撐骨;并在螺旋管身與撐管框之間圓周均設數系吊件。
其中收放結構為鋼索控制結構;于撐管框的外圓框裝設有數鋼索夾緊器,于最下方的撐管框的外圓框設有與數鋼索夾緊器相對的數鋼索扣環;螺旋管身及數系吊件的組設的吊車上;吊車下方設有沿軌道運行的夾輪,其上設有伸縮桿,于伸縮桿末端設有頂座;管身的螺旋管身及數系吊件經頂座組裝于伸縮桿末端;收放結構包括設置于吊車上的機械箱、設有控速器的絞盤、滑輪及鋼索;機械箱內設有驅動機械;鋼索一端纏繞于絞盤上,其另一端繞經滑輪后依序穿過各撐管框鋼索夾緊器并扣設于最下方撐管框的鋼索扣環上。
螺旋管身、數撐管框及數系吊件外設有防護門;收放結構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的收放結構包括若干電機、與電機連接的變速器、由若干變速器同步帶動的傳動軸、固設于轉軸上與樓層相對應的鋼輪、開合鋼索、小滑輪、電動爪鉤及連動電動鉤爪的電磁鐵;于撐管框中段處左、右分別焊設吊掛開合鋼索的掛環,并于掛環旁加焊鉤掛電動爪鉤的小掛環;方形外框靠墻的一邊為彎弧形,并當撐管框平放時與墻壁之間成45°角度;方形框上方串接鎖固于墻上的樞接片。
螺旋管身圓周以系吊件的系吊方式設置若干條為耐火吊索的直式補強鋼索。
撐管框的內圓框、外圓框、支撐鋼骨及滑行座支撐骨構成形成貫通的鋼管架結構;于方形外框設有與建筑物上出水口相對應的入水口;于撐管框系結系吊件的左右邊鉆設有潤濕系吊件的噴水孔、于系結兩系吊件之間內側偏下方處鉆設潤濕螺旋管身的噴水孔及于系結系吊件正下方設有排出多余水的排水孔。
相鄰撐管框之間設有上、下端分別系結于上一撐管框方形外框的框首及下一撐管框中、尾部的藉以形成支撐力的補強鋼索。
鋼索夾緊器為油壓鋼索夾緊器;鋼索夾緊器包括經小輸油管與油壓器連接的兩油壓缸及小鋼輪;于兩油壓缸相對小鋼輪端設有夾頭。
定位逃生門設有由按鈕控制的變速器及于門框內、外設有與變速器連接的主動卡榫齒輪、卡榫齒條、數被動卡榫齒輪及由主、被動卡榫齒輪帶動的卡榫;滑行座組設有由兩具磁性的兩不銹鋼板疊置鎖固而成的移位逃生門;于一不銹鋼板中段設有樞接鈕;于另一不銹鋼中段與樞接鈕對應處及底端分別裝設有數個偏向鈕;于另一不銹鋼板中段設有鋼鈕孔及與鋼鈕孔貫通的通孔;不銹鋼板中段偏向鈕包括設有長形槽的子彈形鋼鈕及彈簧;鋼鈕下端套設彈簧后置于不銹鋼板的鋼鈕孔內,并使鋼鈕尾端伸出孔外,再以穿過不銹鋼板上通孔及鋼鈕上長形槽的螺絲鎖固于另一不銹鋼板上;底端偏向鈕設置于焊設于移位逃生門不銹鋼板下方支撐軸,其包括容置于盲孔內的彈簧及圓鋼珠;滑行座設有夾緊置于兩不銹鋼板之間的L形翼緣。
定位逃生門設有分別位于逃生口內外的內門及不銹鋼框;滑行座設有L形翼緣;滑行座以其翼緣夾緊并鎖固于定位逃生門的不銹鋼框上。
定位逃生門的門檻上設有控制噴水孔的牽動板。
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設有與建筑物定位逃生門相對應滑行座的螺旋管身;螺旋管身系為由耐火布制成的可收放柔性件;螺旋管身外周設有數與收放結構連接的撐管框,撐管框包括內圓框、外圓框、撐設于內、外圓框之間的支撐鋼骨、方形外框及撐設于外圓框與方形外框之間的滑行座支撐骨;并在螺旋管身與撐管框之間圓周均設數系吊件。藉由螺旋管身柔軟性收放及藉由數系吊件調整螺旋管身的長、短、寬、窄,不受建筑物層數限制,并可規格化生產以降低成本;發生火災時,逃生者只須在屋內任何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出口處按下按鈕,使收放結構動作,打開螺旋管身及數撐管框,屋內逃生者只要打開定位逃生門,經滑行座自螺旋管身滑行逃生,不僅成本低、安裝方便,而且不占空間、使用性能好、疏散人員迅速,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立體圖(升降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立體圖(開合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管身的單圈部分上、下片及側邊展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單節管身上、下片排列組合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單節管身內、外片排列組合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單節管身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管身結構示意立體圖(多個單節管身管口相接狀態)。
圖8、為本實用新型管身管口綁接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管身管口扣接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為系吊繩的系吊件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為系吊扣帶的系吊件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螺旋管身及撐管框與系吊件系接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以系吊件調整螺旋管身的長短示意圖。
圖14、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與移動逃生門支撐軸組合示意圖。
圖15、為
圖14中A-A向視圖。
圖16、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管身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17、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18、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移動逃生門與建筑物逃生門出入水口套合示意圖。
圖19、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噴水狀態側視圖。
圖20、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噴水狀態剖視圖。
圖21、為本實用新型撐管框噴水狀態俯視圖。
圖22、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管身與移動逃生門組合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3、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折疊時移動逃生門及鋼索夾緊器動作示意體圖。
圖24、為圖23中B部局部放大立體圖(鋼索夾緊器呈夾緊狀態)。
圖25、為圖23中B部局部放大剖視圖(鋼索夾緊器呈釋放狀態)。
圖26、為本實用新型管身綁接局部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7、為本實用新型單節管身移位逃生門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8、為圖27中C-C剖視圖。
圖29、為本實用新型耐火布滑行座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0、為本實用新型定位逃生門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1、為本實用新型移位逃生門及定位逃生門結構示意剖視圖。
圖32、為本實用新型移位逃生門受定位逃生門磁力吸引示意圖。
圖33、為本實用新型定位逃生門局部結構示意剖視立體圖。
圖34、為本實用新型移位逃生門及定位逃生門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5、為逃生者攀爬本實用新型逃生示意圖。
圖36、為逃生者滑行前打開定位逃生門內門示意圖。
圖37、為本實用新型樓頂吊車結構示意正視圖。
圖38、為本實用新型樓頂吊車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39、為本實用新型樓頂吊車防護室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40、為本實用新型樓頂吊車及軌道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41、為本實用新型樓頂吊車沿軌道選定出口示意圖。
圖42、為本實用新型伸縮桿將管身推出示意圖。
圖43、為本實用新型管身下降、靠墻套合示意圖。
圖44、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45、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管身結構示意俯視圖(螺旋管身撐開狀態)。
圖46、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平放狀態立體圖。
圖47、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撐管框收起狀態立體圖。
圖48、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管身收起狀態立體圖。
圖49、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管身局部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0、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逃生示意圖。
圖51、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平放狀態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2、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收起狀態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3、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防護門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4、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為帷幕墻的防護門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55、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為帷幕墻的防護門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56、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螺旋管身長、短、寬、窄示意圖。
圖57、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螺旋管身長、短、寬、窄示意圖。
圖58、為本實用新型針對不同寬度的同一大樓以分節法施工示意圖。
圖59、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的防撞帽結構示意正視圖。
圖60、為防撞帽堆疊狀態示意圖。
圖61、為防撞帽配戴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升降型,其包括軌道68、循軌道68運行的吊車60、組設于吊車60上為鋼索控制結構的收放結構4及與吊車60連接的管身1A。管身1A隨吊車60循軌道68行至其管身1A管口處的移位逃生門29與為門、窗、陽臺或任何通道的出口上的定位逃生門41停定后,將管身1A下降,以使移位及定位逃生門29、41套合并逃生。當火災發生時,逃生者只須在屋內任何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出口處按下按鈕,吊車60隨即移動至其出口上方,以使就近滑行逃生。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開合型,其包括防護門82、置于防護門82內的管身1B及為撐管框開合結構收放結構5。防護門82組設于墻外。管身1B的管口與定位逃生門41’相對應。當火災發生時,屋內逃生者只要打開定位逃生門41’,墻外的防護門82即自動打開,藉由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的收放結構5,將管身1B同步平放下來,以供滑行逃生。
如圖30、圖32、圖33所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的定位逃生門41設有由按鈕控制的變速器46及于門框內、外設有與變速器46連接的主動卡榫齒輪58、卡榫齒條57、數被動卡榫齒輪58’及由主、被動卡榫齒輪58、58’帶動的卡榫44。定位逃生門41的門檻上設有控制噴水的噴水孔牽動板93。
如圖50所示,定位逃生門41’設有分別位于逃生口內外的內門84及不銹鋼框83。定位逃生門41’的門檻上設有控制噴水的牽動板93。
如圖3、圖4、圖5、圖6、圖7、圖22、圖26所示,管身1A包括由多節單節管身11構成的螺旋管身10、撐管框2A(2B)、均設于撐管框2A(2B)外周的數系吊件3及為鋼索控制結構的收放結構4。
如圖6所示,單節管身11包括以接縫縫合的上、下單圈部分12、12’、縫設于上單圈部分12上的滑行座15及組設于滑行座15開口端的移動逃生門29。
如圖3、圖4、圖5所示,上、下單圈部分12、12’分別包括上片121、下片122、外片123及內片124。上片121與下片122形狀相對應,上片121上開設有透氣孔1211。
上、下片121、122為具的直線開口125的圓環片。外、內片123、124為兩端呈斜邊的126長條片;并令外、內片123、124的長度與圓環片的外、內周邊相對應;外、內片123、124寬度相等并與上、下片121、122之間的間隔相對應,并如圖6所示,于外、內片123、124內壁兩側涂敷有以便逃生者用雙手控制滑行速度的橡膠26。外、內片123、124與間隔設置的上、下片121、122縫合,以構成單圈部分12(12’),并于上、下單圈部分12、12’上、下外周緣形成向外翻的翼緣56。
縫合制作時,如圖3所示,先將上、下片121、122裁剪成圓環形,任選一邊剪成直線開口125,并將直線開口125兩端拉開,使其成一斜度。
并如圖4、圖5所示,于上圈部分12的上、下、外、內片121、122、123、124延設由上、下、外、內延伸片151、152、153、154縫合構成的滑行座15,下圈部分12,則僅縫合成螺旋管。便可如圖6所示,上、下單圈部分12、12’以接縫縫合成單節管身11。
如圖6、圖7、圖8、圖9所示,上、下圈部分12、12’縫合完成后,即構成完整的單節管身11,然后,再將上節單節管身11的管口113塞入下節單節管身11的管口114里面,而后將上、下節單節管身11的管口13、14以為綁繩16的系結件或為扣帶的系結件16’整圈連接,如此便由與樓層數相對應的多節單節管身11構成螺旋管身10,并為方便逃生者滑出時能滑順地導入螺旋管身10內,令各單節管身11的滑行座15必須偏靠一邊;若螺旋管身10為右旋,滑行座15則靠左邊;若螺旋管身10為左旋,滑行座15則靠右邊。
如
圖14、
圖16、
圖17所示,撐管框2A為由具防銹、堅韌材質,如不銹鋼管焊接而成。其包括內圓框19、外圓框108、撐設于內、外圓框19、108之間的支撐鋼骨24、方形外框70及撐設于外圓框108與方形外框70之間的滑行座支撐骨71。
于撐管框2A的外圓框108裝設有數鋼索夾緊器20,鋼索夾緊器20為油壓鋼索夾緊器。其包括經小輸油管106與油壓器40連接的兩油壓缸90及小鋼輪89;于兩油壓缸90相對小鋼輪89端設有夾頭。于鋼索夾緊器20旁邊均設有T字螺紋高度調整器23。
于撐管框2A的方形外框70上焊接設有與建筑物墻面上卡榫52相對應并嵌卡的彎頭狀定位鐵片21。
若為特殊情況時,如
圖16所示,亦可于撐管框2A一側的圓形部分加焊方形框98。
藉由撐管框2A的內、外圓框19、108分別向內、外支撐螺旋管10的內、外緣。并藉由螺紋高度調整器23調整螺旋管身10及系吊件3收起后積壓而造成的高低不平度。藉由撐管框2A方形外框70上與建筑物卡榫52嵌卡的定位鐵片21,使管身1A下降、停定、套合后可穩固時固定于建筑物墻面上。
如
圖18、
圖19、圖20、圖21所示,為淋濕系吊件3及螺旋管身10,亦可將撐管框2A的內圓框19、外圓框108、支撐鋼骨24及滑行座支撐骨71構成形成貫通的鋼管架結構,并如
圖15所示,于方形外框70中央的滑行座撐管骨71處鉆設穿過方形外框70管內實心不銹鋼材91直通滑行座撐管骨71的圓孔,以作為入水口101;如圖20所示,于撐管框2A系結系吊件3的凹槽左右邊鉆設有潤濕系吊件3的噴水孔102;于相鄰凹槽之間內側偏下方處鉆設潤濕螺旋管身10的噴水孔103,于凹槽正下方設有排水孔104,以將多余的水排出。
油壓器40以螺紋107鎖入方形外框內,可完全堵住另一端的漏水,小輸油管106、夾緊器20及大小零件因皆采用不銹鋼制成,潤濕之后的余水亦可從凹槽正下方的排水孔104排出,因此不會形成毀壞后果。
系吊件3為由具有耐火性能的材質制成。如
圖10所示,系吊件3可為系吊繩。亦可如
圖11所示,系吊件3’為編織的系吊扣帶。
如
圖10所示,為系吊繩的系吊件3包括直吊繩17及結設于直吊繩17上的數橫吊繩18,于直吊繩17上結設數限定相鄰橫吊繩18之間間隔的支撐結86,并令支撐結86的排列與構成螺旋管身10數單節管身11的上、下圈部分12、12’的翼緣56的螺旋斜度相對應。
如
圖11所示,為編織的系吊扣帶的系吊件3’包括直吊扣帶17’及結設于直吊扣帶17’上的數橫吊扣帶18’。
如
圖12、
圖13所示,系吊件3系接于螺旋管身10與將其撐開的撐管框1A之間。為系吊繩或系吊扣帶的系吊件3或3’的橫吊繩18或橫吊扣帶18’的尾端25縫合于構成螺旋管身10上、下單圈部分12、12’的翼緣56上。藉由支撐結86調整結設于直吊繩17或直吊扣帶17’上相鄰橫吊繩18或橫吊扣帶18’之間的間隔,調整螺旋管身10的長短;間隔越大,該段螺旋管身10越長,反之越短。組裝完成后,藉由橫吊繩18或橫吊扣帶18’,使螺旋管身10的圓周僅有微小變化,肉眼不易察覺,逃生者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藉由系接于具有固定尺寸撐管框2A圓周的系吊件3(3’),調整螺旋管身10的長、短、寬、窄不會影響管身1A的升降或開合動作。
如圖23所示,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系以上下來回運作方式。為使下降時能爭取時間,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可快速、安全下降的為鋼索控制結構的收放結構4。當本實用新型升降時,可藉由撐管框2A外緣的數鋼索夾緊器20上的小鋼輪89控制各條升降鋼索28,使螺旋管身10平順地上下升降,各樓層原本折疊的移動逃生門29也因系吊件3(3’)的拉直而撐開。如圖24所示,當螺旋管身10下降、停定、套合后,再藉由裝在移動逃生門29旁方形外框70管內的油壓缸40,施予小力經由方形外框70不銹鋼管內的小輸油管106輸送至各鋼索夾緊器20的油壓缸90,使其夾緊升降鋼索28,以補強耐火系吊件3(3’)的承載能力。如圖25所示,反之,當折疊本實用新型時,藉由裝在移動逃生門29旁方形外框70管內的油壓缸40,使各鋼索夾緊器20的油壓缸90反向動作,以釋放鋼索夾緊器20,使其釋放升降鋼索28。
如圖26所示,亦可于螺旋管身10圓周以系吊件3(3’)的系吊方式設置若干條為耐火吊索的直式補強鋼索22。即于整個螺旋管身10圓周的各系吊件3(3’)之間以系吊件3(3’)綁接方式平均設置若干條小鋼索22。
于位于相鄰樓層處的相鄰撐管框2A之間設有上、下端分別系結于上一撐管框2A方形外框70的框首及下一撐管框2A中、尾部的補強鋼索96,藉由補強鋼索96使各樓層撐管框2A可依補強鋼索96的支撐力支撐單節管身11及逃生者的重量。
本實用新型可于安裝前以樓層尺寸計算出每一條為系吊繩的系吊件3的支撐結86的位置,并在生產時僅將其一端綁接于撐管框2A上,待施工人員逐節安裝于工地現場后,再行綁接另一端。靠地面的最后單節管身11必須加套緩沖耐溫海棉27,以防逃生者碰撞地面。
如圖26所示,各單節管身11的滑行座15藉由撐管框2A、系吊件3及移位逃生門29平順撐開。
如圖27所示,移位逃生門29系由兩具磁性的型號為430的不銹鋼板29’、30疊置鎖固而成。如圖29所示,滑行座15的L形翼緣155被夾緊置于兩不銹鋼板29,、30之間。為便于本實用新型使用完畢往上收起,于一不銹鋼板29’中段設有樞接鈕39。于另一不銹鋼30中段與樞接鈕39對應處及底端分別裝設有數個偏向鈕31、35。于另一不銹鋼板30中段設有鋼鈕孔34及與鋼鈕孔34貫通的通孔34’。不銹鋼板30中段偏向鈕31包括設有長形槽321的子彈形鋼鈕32及彈簧33。鋼鈕32下端套設彈簧33后置于不銹鋼板30的鋼鈕孔34內,并使鋼鈕32尾端伸出孔34外,再以穿過不銹鋼板30上通孔34’及鋼鈕32上長形槽321的螺絲鎖固于另一不銹鋼板29’上,以防止鋼鈕32掉落。如此,即可頂住無偏向鈕的一邊,使上半節移位逃生門29偏向單面。
如
圖14、圖28所示,底端偏向鈕35設置于焊設于移位逃生門29不銹鋼板29,下方支撐軸36的管心內。如
圖14、
圖15、圖28所示,該偏向鈕35系以方形外框70所連接的管內實心不銹鋼材91鉆設容置彈簧38及圓鋼珠35’的盲孔910,并使圓鋼珠35’位于孔端910;支撐軸36周壁設有左、右定位孔37、37’,并令左定位孔37呈喇叭口狀。實心不銹鋼材91裝入支撐軸36管心內時,圓鋼珠35即卡入呈喇叭口狀的左定位孔37內。當欲使移位逃生門29偏向一邊時,則應在不銹鋼板29’與支撐軸36焊接時,將不銹鋼板29’稍偏向左側。藉由移位逃生門29底端的數偏向鈕35,即可增加其偏向力。如圖2 3所示,當本實用新型升降鋼索28往上收時,所有的系吊件3的直吊繩17立刻放松,使原本接直的移位逃生門29也隨著偏向一邊而順勢折疊起來。
為鋼索控制結構的收放結構4包括機械箱69、設有控速器的絞盤63、滑輪62及鋼索28。機械箱69內設有為發動機、電動機及蓄電池的驅動絞盤63的驅動機械。鋼索28一端纏繞于絞盤63上,其另一端繞經滑輪62后依序穿過各撐管框2A鋼索夾緊器20并扣設于最下方撐管框2A的鋼索扣環。
如圖30、圖31、圖32、圖33、圖34、圖35、圖36所示,當逃生者按下逃生按鈕后,經線路控制樓頂的吊車60立刻移動,各樓層定位逃生門41門框內的小電機55啟動,電磁鐵片43或線圈產生磁力線,并將定位逃生門41轉至墻邊等候螺旋管身10下降,設置于定位逃生門41門框向內關的套合調整片45也同時向外開成八字形,以備導正移位逃生門29靠上時可能產生的偏差。藉由吊車60伸縮桿64使管身1A下降、停定,并自動靠近墻邊,并使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配合。由于移位逃生門29的不銹鋼板29’、30為由型號為430的具磁性的不銹鋼板制成,其具有磁性。如圖33所示,當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稍一接觸,兩者立刻相互吸引,在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吸引碰撞瞬間,正好將卡榫44的按鈕47往內壓,觸動了變速器46,并帶動主動卡榫齒輪58。如圖34所示,當主動卡榫齒輪58推動卡榫齒條57時,門框內所有的被動卡榫齒輪58’均被同步牽動,于瞬間將卡榫44以90°向內關,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套合后,主、被動卡榫齒輪58、58,立即停轉,令定位逃生門41門框外的卡榫44牢固卡住移動逃生門29。當移動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套合后,變速器46帶動推動油壓器40的齒輪49,并經齒輪49帶動齒條48,由齒條48推進方形外框70內的油壓器40,進而形成夾緊鋼索28的作用力,當夾緊至一定程度后,電源則會自動切斷,此時,逃生者便可開始逃生。如圖35所示,當逃生者欲滑出的同時,正好踩在門檻上控制噴水的牽動板93上,使門口上方的噴水孔50噴下水幕,并如
圖18、圖30所示,令出水口105經由撐管鋼骨71的入水口101將水輸送用水至撐管框2A,以淋濕系吊件3(3’)及螺旋管身10。如此每滑出一人即噴水一次,以避免用水持續流出而影響其他樓層使用。
上述套合及夾緊鋼索28的過程僅為一瞬間而已,逃生完畢后,只須按還原鈕,管身1A即會依上述相反順序收起。又現代建筑形式變化多樣,如圖35所示的攀爬式僅為大樓建后安裝的一種實施方式。實際上,本實用新型設置時,亦可依實際情況需要采取底部與地板同高的做法。
如圖36所示,除了保留原設計外,必須加裝成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未套合之間無法打開內門94的裝置。
定位逃生門41可裝于多種材質的墻上,并非只限于水泥墻。
又定位逃生門41可采用平時置于室內,待使用時再臨時轉出或采螺絲鎖固的方式。以上所提及的事項可由使用者依情況靈活應用。
本實用新型亦可設有防止漏電的設計,如圖30、圖32、圖34所示,其右上角的水管51即為水電完全絕緣的直通噴水孔的裝置。
吊車60設置于樓頂防護室67內,其下方設有沿軌道68運行的夾輪61,其上設有伸縮桿64,于伸縮桿64末端設有頂座65及圓軸66。收放結構4的機械箱69及絞盤63設置吊車60上,管身1A的螺旋管身10及數系吊件3(3’)經頂座65及圓軸66組裝于伸縮桿64末端。
如圖37、圖38、圖39、圖40、圖41、圖42、圖43所示,設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系為解決高層面積過大逃生不易問題,從以往火災實例中,我們可知,當火災發生時,逃生者第一個動作必定往火場的反方向奔跑,再找太平梯逃生。但由于場地過大逃生時間太長,而且逃生的方向不一定有太平梯,甚至存在必須通過火場始能到達太平梯的情況發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于設置之初即在大樓選定多處門、窗或逃生口作為安裝位置,以供逃生者依情況選擇最安全的地方就近逃生,只要按下按鈕,整棟大樓立即發生報警,并指示所選定的出口,以告知其他逃生者往該處逃生,樓頂防護室67大門立即打開,吊車60機械箱69內的發動機及電機立即啟動,預先準備的蓄電池亦起作用,夾輪61便開始運轉,并如圖40所示,沿軌道68迅速繞過障礙物移動至按按鈕的逃生口上方。如圖42所示,伸縮桿64亦推出適當長度,并快速下降,待下降完畢后拉至墻邊。如圖38所示,若遭遇建筑物具有特殊角度時,頂座65的圓軸66立刻轉動,再經鋼索28、滑輪62及絞盤63調整管身1A與墻面角度,以使其吻合,再漸漸收縮伸縮桿64,使管身1A上的移位逃生門29與各樓層定位逃生門41套合。由于各耐火系吊件3(3’)及直式補強鋼索22拉直后具有定格作用,使移位逃生門29與定位逃生門41可準確相對。以上動作自按下按鈕后全部自動控制。
另由于吊車60以其下部夾輪61與軌道68結合,安全性極高,而吊車60及管身1A的重量輕,因此移動速度特別迅捷。
當大樓場地較小時,可采用如圖44、圖45、圖46、圖47所示的開合型本實用新型,其包括防護門82及置于防護門82內的管身1B。管身1B包括由多節單節管身11構成的螺旋管身10、撐管框2B及均設于撐管框2B外周的數系吊件3(3’)。
如圖44、圖45、圖46所示,撐管框2B為由具防銹、堅韌材質,如不銹鋼管焊接而成。其包括內圓框19、外圓框108、撐設于內、外圓框19、108之間的支撐鋼骨24、方形外框70B及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的收放結構5。
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的收放結構5包括若干電機72、與電機72連接的變速器73、由若干變速器73同步帶動的傳動軸74、固設于轉軸74上與樓層相對應的鋼輪741、開合鋼索76、小滑輪75、電動爪鉤80及連動電動鉤爪80的電磁鐵79。鋼輪741為雙槽鋼輪。
于撐管框2B中段處左、右分別焊設吊掛開合鋼索76的掛環97,并于掛環97旁加焊鉤掛電動爪鉤80的小掛環97’。于方形外框70B下方加焊補強鋼管及鋼條,方形外框70B靠墻的一邊為彎弧形,并當撐管框2B平放時與墻壁之間成45°角度,以避開傳動軸74;其上方串接鎖固于墻78上的樞接片77。為不銹鋼管的撐管框2B設有與墻上出水口107相對應的入水口106,并當撐管框2B平放狀態時,其上入水口106與墻上出水口107相互套接。以使撐管框2B除具有撐管功能外,亦可作為淋濕系吊件3及螺旋管身10的水管。為防止傳動軸74上的鋼輪741與螺旋管身10磨擦,于機件外面加蓋防護蓋81。
如圖48、圖49、圖50、圖51、圖52、圖53、圖54、圖55所示,開合型本實用新型螺旋管身10與升降型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管身10完全相同,僅是其撐管框2B為開合式,而螺旋管身10平時直貼于墻邊,因此,必須將滑行座15的翼緣155夾緊并鎖固于定位逃生門41’的不銹鋼框83上。
當火災發生時,逃生者只須將定位逃生門41’內門84打開,整棟大樓隨即發出報警,以告其他逃生者,此時,如圖51所示,大樓所有的防護門82立刻打開,電磁鐵79牽動左右邊的電動爪鉤80,使爪鉤80放開對小掛環97’的鉤設;并由若干電機72同步帶動變速器73、傳動軸74及其上的鋼輪741。如圖49所示,將開合鋼索76經小滑輪75使撐管框2B平放下來進而撐開螺旋管身10,整個動作完成后電源立即切斷,此時,便可如圖50所示,開始逃生,而于逃生者滑出的同時正好壓在門檻上的噴水孔牽動板93上,使門口上方的噴水孔50噴下水幕,并藉由方形外框70B的入水口106與墻上出水口107相套接,將水輸送至撐管框2B,以淋濕系吊件3(3’)及螺旋管身10,而每滑出一人即噴水一次。逃生完畢后,只須按還原鈕,管身1B即會依上述相反順序收起,并關上防護門82。如圖54、圖55所示,若為新建造的大樓,則可采凹入式施工法,此施工法外觀法較為平整,尤其帷幕墻大樓更時適用此法。
如圖57、圖58、圖59所示,由于各樓層的撐管框2A(2B)圓周尺寸固定,同一棟大樓的管身1A(1B)不會因螺旋管身10調整后的長、短、寬、窄而影響升降或開合動作,而整棟大樓上下寬長、大小不同無法一線滑行到底時,可改為分節施工法,此法皆適用升降型或開合型本實用新型,兩者可依使用者的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本實用新型可藉由平時的宣導訓練,以使動作姿勢更為純熟,再配戴為本實用新型的配套的防撞帽99。如圖59、圖60、圖61所示,防撞帽99的帽身系以耐火布及耐火海棉縫合而成,隨時備于定位逃生門41處,平常可推疊起來。逃生時,隨手可戴,即安全又輕便,且物美價廉,戴上后將左右貼有尼龍搭扣的腮片991按接,立刻可滑行出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具有逃生的新穎性及創造性,可完全克服習用逃生設備的各種缺點,藉由管身具有高度耐拉及柔軟性,故可收放自如,能適合升降及開合型兩種類型的本實用新型;不但沒有層數限制,且幾乎在任何場所安裝;又因本實用新型使用完畢后可迅速還原、歸位,能解決習用硬式逃生梯占地過廣又不能移位,無法設置于人行道、大街、小巷等問題,裝設本實用新型亦不受大樓建前、建后的限制,唯安裝方式須依狀況不同而稍作改變。本實用新型可規格化生產以降低成本,并可省略逐樓定做尺寸的麻煩,而且,不論是升降型或是開合型,當按下按鈕或打開逃生門時,樓頂水塔特別預備的電機立刻大量抽水,以作潤濕系吊件及螺旋管身用。
本實用新型可使高樓住戶的生命得以保障,并具有習用的逃生設備不曾具有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它包括設有與建筑物定位逃生門相對應滑行座的螺旋管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身系為由耐火布制成的可收放柔性件;螺旋管身外周設有數與收放結構連接的撐管框,撐管框包括內圓框、外圓框、撐設于內、外圓框之間的支撐鋼骨、方形外框及撐設于外圓框與方形外框之間的滑行座支撐骨;并在螺旋管身與撐管框之間圓周均設數系吊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結構為鋼索控制結構;于撐管框的外圓框裝設有數鋼索夾緊器,于最下方的撐管框的外圓框設有與數鋼索夾緊器相對的數鋼索扣環;螺旋管身及數系吊件的組設的吊車上;吊車下方設有沿軌道運行的夾輪,其上設有伸縮桿,于伸縮桿末端設有頂座;管身的螺旋管身及數系吊件經頂座組裝于伸縮桿末端;收放結構包括設置于吊車上的機械箱、設有控速器的絞盤、滑輪及鋼索;機械箱內設有驅動機械;鋼索一端纏繞于絞盤上,其另一端繞經滑輪后依序穿過各撐管框鋼索夾緊器并扣設于最下方撐管框的鋼索扣環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身、數撐管框及數系吊件外設有防護門;收放結構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為撐管框開合結構的收放結構包括若干電機、與電機連接的變速器、由若干變速器同步帶動的傳動軸、固設于轉軸上與樓層相對應的鋼輪、開合鋼索、小滑輪、電動爪鉤及連動電動鉤爪的電磁鐵;于撐管框中段處左、右分別焊設吊掛開合鋼索的掛環,并于掛環旁加焊鉤掛電動爪鉤的小掛環;方形外框靠墻的一邊為彎弧形,并當撐管框平放時與墻壁之間成45°角度;方形框上方串接鎖固于墻上的樞接片。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身圓周以系吊件的系吊方式設置若干條為耐火吊索的直式補強鋼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撐管框的內圓框、外圓框、支撐鋼骨及滑行座支撐骨構成形成貫通的鋼管架結構;于方形外框設有與建筑物上出水口相對應的入水口;于撐管框系結系吊件的左右邊鉆設有潤濕系吊件的噴水孔、于系結兩系吊件之間內側偏下方處鉆設潤濕螺旋管身的噴水孔及于系結系吊件正下方設有排出多余水的排水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鄰撐管框之間設有上、下端分別系結于上一撐管框方形外框的框首及下一撐管框中、尾部的藉以形成支撐力的補強鋼索。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索夾緊器為油壓鋼索夾緊器;鋼索夾緊器包括經小輸油管與油壓器連接的兩油壓缸及小鋼輪;于兩油壓缸相對小鋼輪端設有夾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逃生門設有由按鈕控制的變速器及于門框內、外設有與變速器連接的主動卡榫齒輪、卡榫齒條、數被動卡榫齒輪及由主、被動卡榫齒輪帶動的卡榫;滑行座組設有由兩具磁性的兩不銹鋼板疊置鎖固而成的移位逃生門;于一不銹鋼板中段設有樞接鈕;于另一不銹鋼中段與樞接鈕對應處及底端分別裝設有數個偏向鈕;于另一不銹鋼板中段設有鋼鈕孔及與鋼鈕孔貫通的通孔;不銹鋼板中段偏向鈕包括設有長形槽的子彈形鋼鈕及彈簧;鋼鈕下端套設彈簧后置于不銹鋼板的鋼鈕孔內,并使鋼鈕尾端伸出孔外,再以穿過不銹鋼板上通孔及鋼鈕上長形槽的螺絲鎖固于另一不銹鋼板上;底端偏向鈕設置于焊設于移位逃生門不銹鋼板下方支撐軸,其包括容置于盲孔內的彈簧及圓鋼珠;滑行座設有夾緊置于兩不銹鋼板之間的L形翼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逃生門設有分別位于逃生口內外的內門及不銹鋼框;滑行座設有L形翼緣;滑行座以其翼緣夾緊并鎖固于定位逃生門的不銹鋼框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逃生門的門檻上設有控制噴水孔的牽動板。
專利摘要一種收放式螺旋管逃生梯。為提供一種成本低、安裝方便、不占空間、使用性能好、疏散人員迅速的救生設備,提出本實用新型,它包括設有與建筑物定位逃生門相對應滑行座的螺旋管身;螺旋管身系為由耐火布制成的可收放柔性件;螺旋管身外周設有數與收放結構連接的撐管框,撐管框包括內圓框、外圓框、撐設于內、外圓框之間的支撐鋼骨、方形外框及撐設于外圓框與方形外框之間的滑行座支撐骨;并在螺旋管身與撐管框之間圓周均設數系吊件。
文檔編號A62B1/20GK2442685SQ0025451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15日
發明者陳良誠 申請人:陳良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