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隱蔽式鼻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隱蔽式鼻套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衛生用品,特別指一種由傳統口罩改進而來的隱蔽式鼻套。
背景技術:
[0002]口罩使用材料較多,層次多,密度大,工作或使用時小的灰塵仍然像過篩孔一樣進入人體內,而且攜帶不方便,使用不美觀,由于使用時遮擋了大半個臉,在人多的公共場合更加不適應。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細小精致,防塵效果好的隱蔽式鼻套。[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由兩只單個的鼻套通過連接帶連成一體成對使用的鼻套,包括焊接成的與鼻孔大小對應的骨架,包裹在骨架內層的尼龍玻璃紗層和包囊在骨架外層的棉紗層,其中骨架開口端的棉紗層上還圍裹有一圈軟薄紗布條。[000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0006]本實用新型精工減料,傳統口罩一個的材料可制作出本實用新型一百二十多只, 而且本實用新型采用尼龍玻璃紗和棉紗結合的結構,密度極小,能擋住細小的灰塵。本實用新型為半隱形狀態,用時如不細看,像沒戴一樣,不易被看再來;由于采用柔軟的綿布制成, 佩戴舒適,攜帶為非常方便,隨帶隨用,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公交車上、逛馬路、會議室、黃沙風暴天氣、夏暑天、寒冬天都可使用,對雜物發出的異味,各種傳染病菌有防護作用。制作時可制成大小不同型號,男女老少皆可使用,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防塵防異味產品。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骨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由圖1、2可知,本實用新型由兩只單個的鼻套通過連接帶1連成一體成對使用,包括焊接成的與鼻孔大小對應的骨架2,包裹在骨架2內層的尼龍玻璃紗層3和包囊在骨架2 外層的棉紗層4,其中骨架2開口端的棉紗層4上還圍裹有一圈軟薄紗布條5。[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骨架2為開口端大的半橢圓狀體,或者為開口端大的半橢圓網狀體。所述的棉紗層4設置至少二層包裹在骨架2上。所述的軟薄紗布條5通過膠扣固定圍裹在棉紗層4的骨架2開口端。[0011]本實用新型的制作方法[0012]1、準備材料棉紗布,密度小于0. 15mm的尼龍玻璃紗,0. 5mm的焊錫絲,厚度0. Imm、寬度5mm的柔軟薄紗布條,顏色可為膚色或者加彩成其它顏色。[0013]2、焊接焊錫絲將焊錫絲焊接成端口直徑為8mm、深度8mm,端口直徑為10mm、深度 9mm,端口直徑為12mm、深度10mm,端口直徑為14mm、深度11mm,端口直徑為16mm、深度12mm 等大小尺寸不同的骨架。[0014]3、裁剪內層尼龍玻璃紗布和外層棉紗布對應上述尺寸裁剪為直徑為17mm、 19mm、22mm、25_ 禾Π 27mm 的紗布。[0015]4、制作鼻套將內層尼龍玻璃紗和外層棉紗布折扣分勻導裹在焊錫絲骨架上,再將柔軟薄紗布條膠扣在骨架端口的棉紗布上,包裹紗布可根據實際需決定包裹層數。上述骨架端口的8-16mm的直徑即為鼻套的鼻碼,鼻碼為8_12mm的適用于學生使用,鼻碼 12-16mm的適用于成年人。[0016]5、最后消毒、包裝即可。[001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一種隱蔽式鼻套,其征在于它由兩只單個的鼻套通過連接帶(1)連成一體成對使用,包括焊接成的與鼻孔大小對應的骨架(2),包裹在骨架(2)內層的尼龍玻璃紗層(3)和包囊在骨架(2)外層的棉紗層(4),其中骨架(2)開口端的棉紗層(4)上還圍裹有一圈軟薄紗布條(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蔽式鼻套,其征在于所述的骨架(2)為開口端大的半橢圓狀體,或者為開口端大的半橢圓網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蔽式鼻套,其征在于所述的棉紗層(4)設置至少二層包裹在骨架(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蔽式鼻套,其征在于所述的軟薄紗布條(5)通過膠扣固定圍裹在棉紗層(4 )的骨架(2 )開口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衛生用品,特別指一種由傳統口罩改進而來的隱蔽式鼻套。本實用新型由兩只單個的鼻套通過連接帶連成一體成對使用,包括焊接成的與鼻孔大小對應的骨架,包裹在骨架內層的尼龍玻璃紗層和包囊在骨架外層的棉紗層,其中骨架開口端的棉紗層上還圍裹有一圈軟薄紗布條。本實用新型精工減料,采用尼龍玻璃紗和棉紗結合的結構,密度極小,能擋住細小的灰塵。本實用新型為半隱形狀態,不易被看再來;佩戴舒適,攜帶為非常方便,隨帶隨用,對雜物發出的異味,各種傳染病菌有防護作用。制作時可制成大小不同型號,男女老少皆可使用,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防塵防異味產品。
文檔編號A62B23/06GK202236950SQ2011203886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明者朱大鵬 申請人:朱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