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導水管組件及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398172閱讀:478來源:國知局
導水管組件及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24),用以連接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進水管(201)與水嘴(202),包括連接方體(241)與水嘴座(242),所述連接方體(241)與水嘴座(242)分別通過澆鑄一體形成。本發明還提供應用所述導水管組件(24)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本發明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結構簡單、采用流水型平滑設計,連接密封性好不易側漏、錯位,連接方體(241)與水嘴座(242)分別通過澆鑄一體形成,加工工藝簡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導水管組件及自動跟蹤滅火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消防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及自動跟蹤滅火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保障消防安全,廠房、辦公樓中通常會設置滅火設備,目前較常見的滅火設備包括自動跟蹤滅火裝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固定地安裝在廠房等建筑物的高處,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包括殼體、滅火調節機構以及探測組件,滅火調節機構安裝在殼體內,滅火調節機構的進水管與水嘴伸出殼體,進水管連接水源。所述探測組件安裝在殼體的底部,對滅火裝置下方視野范圍進行消防監測,一旦探測組件監測到火災,則啟動滅火調節機構,并自動調節滅火調節機構的水嘴進行定向鎖定火災位置,水嘴朝向火災,然后噴射水流以澆滅火災。現有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中,滅火調節機構的進水管與水嘴間通常是由多組管道連接固定的,連接部件較多,造成結構復雜,加工工藝繁瑣,生產效率低,并且連接位置密封性不佳、出現側漏滲水現象,更多會影響到出水水型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以連接自動跟蹤滅火裝置中進水管與水嘴的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可防側漏的導水管組件。
[0004]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用以連接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進水管與水嘴,包括連接方體與水嘴座,所述連接方體通過澆鑄一體形成,包括矩形體塊以及弧形體塊,矩形體塊的管道的入口開設在矩形體塊的頂壁上,用以連接進水管,出口開設在矩形體塊的側壁上且鄰近矩形體塊的底壁;所述弧形體塊的管道呈U型,其管道的入口與矩形體塊的管道的出口一體地連通,管道的出口位于矩形體塊的底壁正下方的一側,所述矩形體塊的入口方向與所述弧形體塊的出口方向相垂直,并且弧形體塊出口的端壁與矩形體塊的底壁形成一容置空間容置所述水嘴座,所述水嘴座包括中心管體,形成在中心管體上的進水連接端、出水連接端以及帶轉連接端,出水連接端與進水連接端垂直,進水連接端可轉動地配合所述弧形體塊的管道出口,出水連接端用以連接所述水嘴,帶轉連接端連接在中心管體上與進水連接端相對的一端。
[0005]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種應用上述導水管組件,并且采用閉環控制電機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
[0006]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包括殼體、滅火調節機構以及探測組件,所述滅火調節機構安裝在殼體內,滅火調節機構包括進水管與水嘴,進水管與水嘴分別從殼體伸出,所述探測組件安裝在殼體的底部,所述滅火調節機構還包括托板、第一驅動件、第一齒輪組件、導水管組件、第一軸承組件、第二軸承組件、側板、第二驅動件、第二齒輪組件以及控制電路板;
所述托板設置在殼體內并且邊緣與殼體的側壁固接; 所述進水管穿過殼體的頂壁以及所述托板,進水管外露于頂壁的一端與外界供水管固定連接,其穿過所述托板的一端與導水管組件連通;
所述第一驅動件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托板的底面,并且第一驅動件的轉動軸穿過所述托板至托板頂面的上方;
所述第一齒輪組件包括傳動齒輪與傳動齒輪相嚙合的固定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固定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驅動件的轉動軸伸出在托板的頂面上方的一端,所述固定齒輪固定地套設在所述進水管上;
所述導水管組件連接所述進水管與所述水嘴;
所述第一軸承組件設置在所述入口段與所述進水管的連接處,使得矩形體塊的入口段與所述進水管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第二軸承組件設置在所述水嘴座的進水連接端與所述弧形體塊管道出口段的連接處,使得水嘴座的進水連接端與所述弧形體塊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所述側板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矩形體塊外側,所述側板上開設有穿孔供所述帶轉連接端穿出;
所述第二驅動件固定地設置在側板上且與連接所述連接方體相對的一側;
所述第二齒輪組件包括主動齒輪以及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固定地套設在第二驅動件的轉動軸上,所述從動齒輪固定地套設在所述水嘴座的帶轉連接端上;
所述水嘴包括噴水管,噴水管固接在所述水嘴座的出水連接端;
所述電路板固定地安裝在托板上且與連接方體相對的一側,電路板的控制線穿過所述托板至托板另一側。
[0007]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自動跟蹤滅火裝置通過設置導水管組件連接進水管與水嘴,結構簡單,導水管組件由連接方體與水嘴座配合形成,且分別可通過澆鑄一體成型,結構簡單,加工工藝簡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在連接位置進行密封以及設置軸承,可防止滲水并且易于相對轉動。另外,通過設置托板連同噴水管一起水平轉動,使得控制線路板的控制線跟隨炮體轉動,線路不易松動,提高線路板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水嘴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滅火調節機構(未安裝線路板)第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的滅火調節機構第二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滅火調節機構(安裝線路板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滅火調節機構上的導水管組件的連接方體的主視截面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的連接方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9是圖7所不的連接方體的左視不意圖;
圖10是圖7所示的連接方體的右視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滅火調節機構上的導水管組件的水嘴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0]請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100,包括殼體10、滅火調節機構20以及探測組件30。所述滅火調節機構20安裝在殼體10內,滅火調節機構20包括進水管201與水嘴202,進水管201與水嘴202分別從殼體10伸出。所述探測組件30安裝在殼體10的底部。自動跟蹤滅火裝置100安裝在建筑物高處,通過探測組件30對其下方視野范圍進行消防監測,一旦探測組件30監測到火災,則啟動滅火調節機構20,并通過水平定位傳感組件和垂直定位傳感組件定位,調節水嘴進行滅火位置校準,并開啟前端的電磁閥,使得進水管201進水,水嘴202對準火災,然后噴出水流以澆滅火災。
[0011]所述殼體10大致呈中空的圓筒狀結構,并且具有頂壁101與底壁102。殼體10上開設有裝配孔11、切口 12以及進線孔13。所述裝配孔11開設在殼體10的頂壁101中心。所述切口 12呈“L”型,其包括第一段121與第二段122,第一段121形成在殼體10的側壁(未標示)上鄰近底部,第二段122形成在殼體10的底壁上與第一段121大致呈直角連接。
[0012]請參閱圖3,所述滅火調節機構20包括托板21、所述進水管201、第一驅動件22、第一齒輪組件23、導水管組件24、第一軸承組件25、第二軸承組件26、側板27、第二驅動件(圖未示)、第二齒輪組件28、所述水嘴202以及控制電路板29。
[0013]所述托板21設置在殼體10內,與殼體10的頂壁101平行,托板21鄰近殼體10的頂壁101并且托板21的邊緣與殼體10的側壁固接。托板21上開設有一中心孔以及若干安裝孔,所述中心孔開設在托板21的中心,供所述進水管201穿過。所述安裝孔開設在中心孔與托板21邊緣之間,供所述第一驅動件22的轉動軸或電路板29的控制線穿過。
[0014]所述進水管201穿過殼體10的頂壁101中心的裝配孔11以及所述托板21的中心孔,其外露于頂壁101的一端用以與外界供水管固定連接,其穿過所述托板21的一端用以與導水管組件24連通。
[0015]所述第一驅動件22用以驅動第一齒輪組件23旋轉,所述第一驅動件22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托板21的底面,第一驅動件22的轉動軸穿過一所述安裝孔伸至所述托板21的頂面上方。所述第一驅動件22采用步進電機。
[0016]所述第一齒輪組件23包括傳動齒輪231與固定齒輪232。傳動齒輪231與固定齒輪232的中心均開設有通孔,所述傳動齒輪231固定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驅動件22的轉動軸伸出在托板21的頂面上方的一端,從而第一驅動件22轉動軸轉動時可帶動傳動齒輪231一起轉動。所述固定齒輪232固定地套設在所述進水管201上,且與進水管201通過平鍵卡扣,使得所述固定齒輪232不能相對進水管201轉動。
[0017]所述導水管組件24用以連接所述進水管201與所述水嘴202。導水管組件24包括連接方體241與水嘴座242。[0018]請參閱圖7,所述連接方體241通過澆鑄一體形成,包括矩形體塊40以及連接在矩形體40 —側的弧形體塊50。矩形體塊40的管道入口開設在矩形體塊40的頂壁401上,用以連接進水管201,矩形體塊40管道的出口開設在矩形體塊40的側壁上且鄰近矩形體塊40的底端。矩形體塊40的管道包括入口段41與出口段43。入口段41為直線管道段,其連接所述進水管201并且配合所述第一軸承組件25,使得連接方體241相對所述進水管201可轉動連接且連接處不會滲水。入口段41于入口直線延伸,用以連接所述進水管201并配合第一軸承組件25,使得矩形體塊40與所述進水管201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入口段41依次包括第一軸承配合段411、第一墊合段412、第一密封圈段413以及第一抵持緣段414,并且各段的內徑依次減小。所述出口段43為直角弧線管道,其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抵持緣段414,另一端延伸至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
[0019]請參閱圖8、圖9,所述矩形體塊40的頂壁401上開設有第一固接孔415,用以將矩形體塊40與所述托板21固接。如,固接釘通過第一固接孔415與所述托板21上的固接孔(圖未示),從而將連接方體241與所述托板21固接。所述矩形體塊40上與側壁402相對的側壁403上鄰近底部形成有凹槽404,凹槽404用于安裝所述側板27,凹槽404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固接孔416,用于使連接方體241固接所述側板27。
[0020]結合參閱圖10,所述弧形體塊50上管道呈U型,其管道的入口與矩形體塊40的管道的出口一體地連通,弧形體塊50管道的出口位于矩形體塊40的底壁405正下方的一側,所述弧形體塊50的出口方向與所述矩形體塊40的入口方向垂直,并且弧形體塊50出口的端壁501與矩形體塊40的底壁405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容置所述水嘴座242。
[0021]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的結構大致與矩形體塊40的管道入口段(即入口段41)的結構相同,其用以連接所述水嘴座242并配合所述第二軸承組件26,使得水嘴座242與所述弧形體塊50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內側從出口的直線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軸承配合段502、第二墊合段503、第二密封圈段504以及第二抵持緣段505,并且各段的內徑依次減小。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外側一體地形成有一支座51,該支座51上開設有與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方向平行的第一連接孔511,該第一連接孔511可為螺紋孔,用以配合所述側板27。
[0022]請參閱圖11,所述水嘴座242包括中心管體60、形成在中心管體60上的進水連接端61、出水連接端62以及帶轉連接端63。進水連接端61與出水連接端62垂直,進水連接端61的管道、出水連接端62的管道與中心管體60的管道連通。進水連接端61可轉動地配合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進水連接端61包括密封圈段611以及與密封圈段611一體連接的軸肩段612,軸肩段612的外徑較密封圈段611的外徑大,軸肩段612連接在中心管體60與密封圈段611之間。出水連接端62用于連接所述水嘴202,出水連接端62形成有外螺紋621,與所述水嘴202螺紋固接。帶轉連接端63連接在與進水連接端61相對的一端,用以配合第二齒輪組件28。帶轉連接端63包括卡接段631以及軸承段632,軸承段632的外徑較卡接段611的外徑大,軸承段632連接在中心管體60與卡接段631之間。
[0023]第一軸承組件25設置在所述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的連接處,使得矩形體塊40的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第一軸承組件25包括兩組軸承251、一間隔圈252、一彈性墊圈253以及一密封圈254。所述矩形體塊40的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連接時,進水管201末端的外徑與所述第一抵持緣段414的內徑相當,進水管201末端套入所述入口段41內后,第一軸承配合段411、第一墊合段412、第一密封圈段413與進水管201的側壁之間均形成有間隔空間,在所述第一密封圈段413的間隔空間裝入所述密封圈254,在所述第一墊合段412的間隔空間裝入所述彈性墊圈253,在所述第一軸承配合段411的間隔空間裝入兩組所述軸承251以及所述間隔圈252,并且間隔圈252將兩組所述軸承251間隔,然后將所述托板21與所述矩形體塊40的頂壁401固接。如此,可實現矩形體塊40的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0024]第二軸承組件26設置在所述水嘴座242的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管道出口段的連接處,使得水嘴座242的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第二軸承組件26包括兩組軸承261、一彈性墊圈262以及一密封圈263。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連接時,進水連接端61的密封圈段611與管道出口段的第二抵持緣段505內徑相當,進水連接端61套入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內后,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的第二軸承配合段502、第二墊合段503、第二密封圈段504與進水連接端61周壁之間均形成有間隔空間,在第二密封圈段504的間隔空間裝入所述密封圈263,在所述第二墊合段503的間隔空間裝入所述彈性墊圈262,在所述第二軸承配合段502與軸肩段612間的間隔空間裝入一組所述軸承261,如此,實現所述水嘴座242的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0025]結合參閱圖4、圖5,所述側板27用于安裝所述第二驅動件以及第二齒輪組件28。所述側板27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矩形體塊40外側的凹槽404,與所述入口段41的軸心線平行,安裝時可通過螺釘螺紋端穿過側板27上的安裝孔至所述連接方體241的第二固接孔416內,從而將側板27與所述連接方體241固接。所述側板27上還開設有供所述水嘴座242的帶轉連接端63穿出的穿孔271 (參閱圖3),并且穿孔271可為階梯孔,穿孔271內壁與帶轉連接端63的軸承段632配合形成環形間隙,收容另一組所述軸承261。所述水嘴座242的帶轉連接端63穿過側板27的穿孔271伸出,配合所述第二齒輪組件28。側板27上還開設有位置與所述該支座51的第一連接孔511對應的第二連接孔。側板27安裝時,通過一支柱(可為螺栓)連接第一連接孔511、第二連接孔,從而可更好地固定側板27,也保證水嘴座242跟連接方體241連接不會變形,如果沒有支柱連接加固,側板27也可能被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的水壓沖擊而沖開。
[0026]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第二齒輪組件28轉動,第二驅動件固定地設置在側板27上與連接所述連接方體241相對的一側,第二驅動件的轉動軸垂直側板27向外側延伸,與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的軸心線平行,所述第二驅動件采用電機。
[0027]所述第二齒輪組件28包括主動齒輪281以及與主動齒輪281嚙合的從動齒輪282。所述主動齒輪281與從動齒輪282中心均開設有套設孔,主動齒輪281固定地套設在第二驅動件的轉動軸上,所述從動齒輪282固定地套設在所述水嘴座242的帶轉連接端63的第二配合段611上。如此,主動齒輪281在第二驅動件的轉動軸帶動下轉動時,帶動從動齒輪282轉動,進而帶動所述帶轉連接端63轉動,從而所述水嘴座242整體轉動,所述進水連接端61相對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轉動,所述出水連接端62轉動。
[0028]所述水嘴202可根據火災位置進行定位判定并噴水,所述水嘴202包括噴水管221、定位傳感器組件以及攝像頭222。噴水管221固接在所述水嘴座242的出水連接端62上,為了防止滲水,同樣地可采用所述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連接的連接結構。定位傳感器組件包括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與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所述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與攝像頭222相對地固設在噴水管221的外側,并且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的光軸、攝像頭222的光軸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平行。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定位火焰的空間垂直方向的位置并傳送信號至控制電路板29,控制電路板29發出指令,啟動第二驅動件,第二驅動件帶動水嘴座242轉動,使得噴水管221沿切口 12在垂直方向擺動調節,直至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的光軸線對準檢測到的火災區域的垂直方向位置,相應地,噴水管221的管口對準火災區域。
[0029]請結合參閱圖6、圖8,所述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設置在連接方體241的所述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上,且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的光軸線從切口 12穿出,其光軸線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在同一與水平面垂直的縱向平面內,通過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檢測,可檢測到火災區域的水平面位置信號,進而將信號傳送至控制電路板29,控制電路板29發出指令,啟動第一驅動件22,第一驅動件22帶動傳動齒輪231轉動,由于固定齒輪232固定,則傳動齒輪231自轉同時繞固定齒輪232旋轉,如此將帶動所述托板21繞所述進水管201轉動,由于托板21與殼體10固接,使得殼體10連同托板21 —起水平轉動,托板21與所述連接方體241固接,帶動連接方體241 —起轉動,由于連接方體241與側板27固接,側板27上固設有第二驅動件,并且水嘴座242在水平轉動方向固定地設置在側板27與連接方體241的所述弧形體塊50出口的端壁501之間,如此,水嘴座242連同一起轉動,從而所述水嘴202將相對進水管201整體地水平轉動,直至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的光軸線對準檢測到的火災區域的水平面位置,相應地,噴水管221的管口在水平面位置對準火災區域。
[0030]因此,通過將所述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設置在連接方體241的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上,并且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的光軸線從切口 12穿出,其光軸線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在同一與水平面垂直的縱向平面內;所述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固設在噴水管221的外側,并且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的光軸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平行,有利于火災區域位置的檢測且精確定位。如此,通過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與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的聯合作用,可準確判斷火災的區域,通過第一驅動件22對噴水管221進行水平位置調節,通過第二驅動件對噴水管進行垂直方向位置調節,可將噴水管221的管口對準火災區域。
[0031]進一步地,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可為紅外傳感器、紫外傳感器。為了可對紅外、紫外均能感應,本實施例中,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包括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通過一固定塊225設置在連接方體241上。請參閱圖6與圖7,所述固定塊225上開設有連接孔2251以及形成在連接孔兩側的裝配槽2252,通過連接孔2251將固定塊225固定在連接方體241上,兩側的裝配槽2252可分別安裝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從而可進行復合型傳感檢測。同理,垂直定位傳感組件也可設計成復合型傳感。
[0032]所述攝像頭222用以對進入的攝像范圍進行實時攝像,從而可對消防狀態進行監控,可及時排除火患隱情、或者根據監控攝像獲知起火原因。
[0033]進一步地,為了便于攝像頭222與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的裝配,水嘴202包括一裝配架226,攝像頭222與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分別安裝在裝配架上,裝配架安裝在噴水管221上,使得攝像頭222與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相對地安裝在噴水管221的兩側。
[0034]請進一步參閱圖6,電路板29固定地安裝在托板21上且與連接方體241相對的一偵牝電路板29的控制線穿過所述托板21而連接至位于托板21另一側的第一驅動件22、第二驅動件以及定位傳感器組件上,在噴水管221水平位置調節時,由于托板21連同電路板29 —同轉動,從而不會使得控制線出現纏繞現象。
[0035]此外,請參閱圖2,所述殼體10的底部還安裝有高度感測器70,通過讀取高度感測器70,可在安裝時實時獲知安裝高度,根據獲知的高度可調用系統存儲的相應補償參數,如傳感器等參數。
[0036]綜上,本滅火調節機構通過設置導水管組件連接進水管與水嘴,結構簡單,導水管組件由連接方體與水嘴座配合形成,且分別可通過澆鑄一體成型,結構簡單,加工工藝簡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在連接位置進行密封以及設置軸承,可防止滲水并且易于相對轉動。另外,通過設置托板連同噴水管一起水平轉動,控制線路板的線路將跟隨水嘴繞轉,線路不易松動,提高線路板可靠性。
[003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24),用以連接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進水管(201)與水嘴(202),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方體(241)與水嘴座(242),所述連接方體(241)通過澆鑄一體形成,包括矩形體塊(40)以及弧形體塊(50),矩形體塊(40)的管道的入口開設在矩形體塊(40)的頂壁(401)上,用以連接進水管(201),出口開設在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上且鄰近矩形體塊(40)的底壁(405);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呈U型,其管道的入口與矩形體塊(40)的管道的出口一體地連通,管道的出口位于矩形體塊(40)的底壁(405)正下方的一側,所述矩形體塊(40)的入口方向與所述弧形體塊(50)的出口方向相垂直,并且弧形體塊(50 )出口的端壁(501)與矩形體塊(40 )的底壁(405 )形成一容置空間容置所述水嘴座(242),所述水嘴座(242)包括中心管體(60),形成在中心管體(60)上的進水連接端(61)、出水連接端(62)以及帶轉連接端(63),出水連接端(61)與進水連接端(62)垂直,進水連接端(61)可轉動地配合所述弧形體塊(50 )的管道出口,出水連接端(61)用以連接所述水嘴(202),帶轉連接端(63)連接在中心管體(60)上與進水連接端(61)相對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2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體塊(40)的管道包括入口段(41),入口段(41)為直線管道段,入口段(41)依次包括第一軸承配合段(411)、第一墊合段(412)、第一密封圈段(413)以及第一抵持緣段(414),并且各段的內徑依次減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2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體塊(40)的管道包括出口段(43),所述出口段(43)為直角弧線管道,其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抵持緣段(414),另一端延伸至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的導水管組件(24),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段的內側從出口的直線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軸承配合段(502)、第二墊合段(503)、第二密封圈段(504)以及第二抵持緣段(505),并且各段的內徑依次減小,所述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 口段的外側一體地形成有一支座(51),該支座(51)上開設有與弧形體塊(50)的管道出口方向平行的第一連接孔(511),孔內開有螺紋。
5.一種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包括殼體(10)、滅火調節機構(20)以及探測組件(30),所述滅火調節機構(20)安裝在殼體(10)內,滅火調節機構(20)包括進水管(201)與水嘴(202),進水管(201)與水嘴(202)分別從殼體(10)伸出,所述探測組件(30)安裝在殼體(10)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滅火調節機構(20)還包括托板(21)、第一驅動件(22)、第一齒輪組件(23)、導水管組件(24)、第一軸承組件(25)、第二軸承組件(26)、側板(27)、第二驅動件、第二齒輪組件(28)以及控制電路板(29); 所述托板(21)設置在殼體(10)內并且邊緣與殼體(10)的側壁固接; 所述進水管(201)穿過殼體(10)的頂壁(101)以及所述托板(21),進水管(201)外露于頂壁(101)的一端與外界供水管固定連接,其穿過所述托板(21)的一端與導水管組件(24)連通; 所述第一驅動件(22)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托板(21)的底面,并且第一驅動件(22)的轉動軸穿過所述托板(21)至托板(21)頂面的上方; 所述第一齒輪組件(23)包括傳動齒輪(231)與傳動齒輪(231)相嚙合的固定齒輪(232),所述傳動齒輪(231)固定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驅動件(22)的轉動軸伸出在托板(21)的頂面上方的一端,所述固定齒輪(232)固定地套設在所述進水管(201)上; 所述導水管組件(24)連接所述進水管(201)與所述水嘴(202),導水管組件(24)具有上述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構; 所述第一軸承組件(25 )設置在所述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的連接處,使得矩形體塊(40)的入口段(41)與所述進水管(201)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第二軸承組件(26)設置在所述水嘴座(242)的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管道出口段的連接處,使得水嘴座(242 )的進水連接端(61)與所述弧形體塊(50 )密封地且可轉動地連接; 所述側板(27)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矩形體塊(40)外側,所述側板(27)上開設有穿孔(271)供所述帶轉連接端(63)穿出; 所述第二驅動件固定地設置在側板(27)上且與連接所述連接方體(241)相對的一側; 所述第二齒輪組件(28)包括主動齒輪(281)以及與主動齒輪(281)嚙合的從動齒輪(282),所述主動齒輪(281)固定地套設在第二驅動件的轉動軸上,所述從動齒輪(282)固定地套設在所述水嘴座(242)的帶轉連接端(63)上; 所述水嘴(202)包括噴水管(221),噴水管(221)固接在所述水嘴座(242)的出水連接端(62); 所述電路板(29)固定地安裝在托板(21)上且與連接方體(241)相對的一側,電路板(29)的控制線穿過所述托板(21)至托板(21)另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202)包括定位傳感器組件以及攝像頭 (222),定位傳感器組件包括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所述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與攝像頭(222)相對地固設在噴水管(221)的外側,并且垂直定位傳感組件(223)的光軸、攝像頭(222)的光軸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傳感器組件包括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所述殼體(10)上開設有切口( 12),所述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設置在連接方體(241)的所述矩形體塊(40)的側壁(402)上,且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的光軸線從切口( 12)穿出,其光軸線與噴水管(221)的軸心線在同一與水平面垂直的縱向平面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12)呈“L”型,其包括第一段(121)與第二段(122),第一段(121)形成在殼體(10)的側壁上鄰近底部,第二段(122)形成在殼體(10)的底壁上與第一段(121)呈直角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傳感組件(224)包括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通過一固定塊(225)設置在連接方體(241)上,所述固定塊(225 )上開設有連接孔(2251)以及形成在連接孔(2251)兩側的裝配槽(2252 ),固定塊(225 )通過連接孔(2251)固定在連接方體(241)上,兩側的裝配槽(2252)分別安裝紅外傳感器與紫外傳感器。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跟蹤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承組件(25)包括兩組軸承(251)、一間隔圈(252)、一彈性墊圈(253)以及一密封圈(254),所述進水管(201)末端的外徑與所述抵持緣段(414)的內徑相當,進水管(201)末端套入所述入口段(41),所述軸承配合段(411)、墊合段(412)、密封圈段(413)與進水管(201)的側壁之間均形成有間隔空間,在所述密封圈段(413)的間隔空間裝入有所述密封圈(254),在所述墊合段(412)的間隔空間裝入有所述彈性墊圈(253),在所述軸承配合段(411)的間隔空間裝入有兩組所述軸承(251)以及所述間隔圈(252 ),并且間隔圈(252 )將兩組所述軸承(251)間隔,所述托板(21)與所述矩 形體塊(40)的頂壁(401)固接。
【文檔編號】A62C33/00GK103432705SQ201310410143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董宏利, 蘇永鋒, 劉僑, 韋大偉 申請人:廣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