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主要于纖維制品的包裝膜上形成 一封閉形狀的撕開口,可避免在撕下撕開口時對包裝膜造成損傷。
背景技術:
傳統衛生紙的包裝主要是以單張的方式進行堆迭,且各張衛生紙之間不具有重迭 的部分,當堆迭的衛生紙數量達到一定的量后,再以包裝膜對完成堆迭的衛生紙進行封裝。 然而傳統的衛生紙的堆迭方式并不利于使用者進行抽取,使得使用者無法控制抽出的衛生 紙的數量,不僅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更容易導致紙張的浪費。為了改善上述衛生紙在使用上的不便利性,業者進一步研發了抽取式衛生紙。請 參閱圖1A、圖1B,為常規抽取式纖維制品的包裝膜的構造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2,如圖所 示,常規抽取式纖維制品10主要包括有經過堆迭的纖維制品11及包裝膜13,其中各個纖維 制品11交錯迭合,且相鄰的纖維制品11皆有部分相互重迭。包裝膜13用以對經過堆迭的 纖維制品11進行包裝,并于包裝膜13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設置有一撕開口 131。一般包裝膜13上表面的撕開口 131為一不連續的直線切痕,撕開口 131在未撕開 時包裝膜13將可以完整的包覆在經過堆迭的纖維制品11外部。使用者可對撕開口 131的 兩側進行拉扯,使得包裝膜13上的撕開口 131裂開成為一抽取的開口 133,并可經由開口 133抽取包裝膜13內的纖維制品11。由于包裝膜13內相鄰的纖維制品11相互交錯并有部分重迭之處,因此當使用者 抽取單張纖維制品11時,被抽取的纖維制品11將會拉動下一張纖維制品11,并使得下一張 纖維制品11由開口 133處露出,而有利于進行下一次的抽取動作。通過纖維制品11的特殊堆迭并配合包裝膜13及開口 133的設置,雖然可以單次 單張的方式抽取纖維制品11,但上述的構造在使用時仍有一定的問題。當使用者在對撕開 口 131的兩側進行拉扯時,常常會因為施力不當而造成開口 133裂開的形狀不整齊,如圖3 所示,例如可能導致開口 133過大,如此一來不僅會對包裝膜13的外觀造成損壞,亦可能造 成包裝膜13內的纖維制品11臟污或受潮,甚至使得包裝膜13無法完整的包覆纖維制品 11。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裁切輪組上 設置有封閉形狀的切刀,使得裁切輪組可在包裝膜上形成一封閉形狀的撕開口,并有利于 使用者將包裝膜上的撕開口撕下。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主要通過裁切輪 組于包裝膜上形成一撕開口,且該撕開口為一封閉的幾何形狀,以方便使用者將撕開口撕 下,并可避免在撕下撕開口時對包裝膜造成損傷。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驅動輪上繞設有一傳動帶,并以傳動帶連接裁切輪組,借此將可以驅動輪帶動裁切輪組進行位移,并于 包裝膜上形成撕開口。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驅動輪通過 傳動帶與裁切輪組相連接,且驅動輪可以順時針及逆時針的方式轉動,并帶動裁切輪組在 一定的范圍之內來回進行裁切的動作。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裁切輪組的 側邊設置有至少一個感測單元,可用以對裁切輪組的位置進行感測。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裁切輪上設 置有齒輪,而連接帶上則設置有復數個凸出部,且連接帶上的凸出部與裁切輪上的齒輪相 互卡合,當裁切輪組位移時連接帶將會拉動齒輪,并使得裁切輪進行轉動,而有利于以裁切 輪在包裝膜上形成撕開口。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包括有用以進行順時針或逆 時針方向轉動的驅動輪;傳動帶,繞設于驅動輪及一轉輪上,并以驅動輪帶動傳動帶;及裁 切輪組,連接傳動帶,并以傳動帶帶動裁切輪組進行位移,其中裁切輪組包括有裁切輪,并 于裁切輪表面設置有切刀,且切刀的形狀為封閉的幾何形狀。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切刀可包括有頭端及尾端,且頭端及 尾端之間具有間隙。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切刀可包括有復數個刀刃,且相鄰的 刀刃間存在有間隔區。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裁切輪組還可包括有第一轉輪及第二 轉輪,并將一連接帶繞設于裁切輪、第一轉輪及第二轉輪上。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裁切輪組還可包括有固定架,并將裁 切輪、第一轉輪及第二轉輪設置于固定架上,且傳動帶固定于固定架上。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裁切輪組還可包括有齒輪,裁切輪與 齒輪相連接并設置在同一軸承上,連接帶繞設于齒輪,并設置有復數個凸出部,且凸出部與 齒輪相互卡合。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可包括有至少一個設置于裁切輪組的側邊, 并用以感測裁切輪組的位置的感測單元,而感測單元則依據感測的結果傳送訊號至驅動 輪,且驅動輪在接收訊號后將會進行反向的轉動。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用以在包裝膜上形成撕開口的切刀在 該包裝膜上的撕開口可以為任意的幾何形狀。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包裝膜上的撕開口可以為封閉的幾何 形狀。如上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中該裁切輪組可在第一方向上進行位移, 并在一移動范圍內來回進行位移,而包裝膜則在第二方向上進行傳輸,且第一方向與第二 方向正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的驅動輪上繞設有一傳動 帶,并以傳動帶連接裁切輪組;驅動輪可以順時針及逆時針的方式轉動,并帶動裁切輪組在 一定的范圍之內來回進行裁切的動作;裁切輪上設置有齒輪,而連接帶上則設置有復數個凸出部,且連接帶上的凸出部與裁切輪上的齒輪相互卡合,當裁切輪組位移時連接帶將會 拉動齒輪,并使得裁切輪進行轉動;該裁切輪組的側邊設置有至少一個感測單元,可用以對 裁切輪組的位置進行感測。通過以上結構的設計該裁切輪組可于包裝膜上形成一撕開口, 且該撕開口為一封閉的幾何形狀,以方便使用者將撕開口撕下,并可避免在撕下撕開口時 對包裝膜造成損傷。
圖IA及圖IB 為常規抽取式纖維制品的包裝膜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2 為常規抽取式纖維制品的包裝膜的剖面示意圖。圖3 為常規抽取式纖維制品的包裝膜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4 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 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6 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切刀的側視圖。圖7及圖8 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切刀的俯視圖。圖9A及圖9B 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所形成一實施例的包裝膜及 撕開口的構造示意圖。圖10A、圖IOB及圖IOC 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所形成又一實施例 的包裝膜及撕開口的構造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抽取式纖維制品11纖維制品13包裝膜131撕開口133開口20包裝模撕開口形成機構21驅動輪211驅動馬達213轉輪23傳動帶25裁切輪組251裁切輪253第一轉輪255第二轉輪257固定架26連接帶261凸出部27切刀271頭端272間隙273尾端275刀刃277間隔區29感測單元33包裝膜331撕開口333開口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4及圖5,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及俯視圖。如圖所示,包裝模撕開口形成機構20主要包括有一驅動輪21、一傳動帶23及一 裁切輪組25,在工作時主要是以驅動輪21通過傳動帶23帶動裁切輪組25進行位移,并在包裝膜33上形成撕開331。驅動輪21可連接一驅動馬達211,并以該驅動馬達211帶動驅動輪21進行轉動, 例如驅動馬達211可帶動驅動輪21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如圖5所示。傳動帶 23繞設于驅動輪21上,例如傳動帶23可繞設于驅動輪21及轉輪213上,當驅動輪21轉動 時將會帶動傳動帶23。裁切輪組25固定于傳動帶23上,當驅動輪21轉動時將會帶動傳動帶23,并以傳 動帶23拉動裁切輪組25進行位移。裁切輪組25包括有一裁切輪251,并于裁切輪251表 面設置有一切刀27,且切刀27為封閉的幾何形狀。在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裁切輪 組25可在第一方向X上進行位移,而包裝膜33則在第二方向Y上進行傳輸,且第一方向X 約略與第二方向Y正交。當裁切輪組25在第一方向X上進行位移時,裁切輪251將會在包裝膜33上滾動, 設置于裁切輪251表面的切刀27則會對包裝膜33進行壓合,并于包裝膜33上形成一封閉 形狀的撕開口 331。在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裁切輪組25可包括有一裁切輪251、一第一轉輪 253及一第二轉輪255,并將三者固定在一固定架257上,例如裁切輪251、第一轉輪253及 第二轉輪255的設置位置類似三角形。固定架257固定于傳動帶23上,而連接帶沈則繞設于裁切輪251、第一轉輪253 及第二轉輪255上,且連接帶沈的兩端為固定。當傳動帶23帶動固定架257進行位移時, 連接帶沈將會拉動裁切輪251進行轉動,則裁切輪251上的切刀27將可以確實對包裝膜 33進行裁切,并在包裝膜33上形成撕開口 331。在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裁切輪組25還包括有一齒輪257,裁切輪251連接 齒輪257,且齒輪257與裁切輪251位于同一軸承上,而連接帶沈上則設置有復數個凸出 部沈1。連接帶沈繞設于齒輪257上,且連接帶沈上的凸出部261與齒輪257相互卡合, 因此當裁切輪組25移動時,連接帶沈將會帶動齒輪257轉動,而齒輪257則會帶動裁切輪 251轉動,并可確實在每一個經過裁切輪251的包裝膜33上形成撕開口 331。當驅動馬達211帶動驅動輪21在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上進行轉動時,將會帶動裁 切輪組25來回進行位移。在實際應用時驅動馬達211在順時針轉動一定的圈數后,可再以 逆時針轉動一定的圈數,并使得裁切輪組25在一定的移動范圍觀內來回進行位移。在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中亦可于裁切輪組25的側邊位置上設置有至少一感 測單元四,并以感測單元四感測裁切輪組25的位置,例如感測單元四的數量可為兩個, 并分別設置于裁切輪組25的移動范圍28的兩端。當任一感測單元四感測到裁切輪組25 時,會向驅動輪21及/或驅動馬達211發出訊號,則驅動輪21及/或驅動馬達211在接收 到訊號后將會進行反向的轉動,例如以順時針方向進行轉動的驅動馬達211在接受到感測 單元四訊號后,將會改以逆時針方向進行轉動,借此將可使得裁切輪組25在移動范圍觀 內來回進行位移及裁切。請參閱圖6至圖8,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一實施例的切刀的 側視圖及俯視圖。請配合參閱圖4及圖5,如圖所示,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20的切刀27 為鋸齒狀,并包括有復數個刀刃275,且相鄰的刀刃275之間皆存在有一間隔區277,如圖6 所示。切刀27設置于裁切輪251的外表面,當切刀27通過包裝膜33后將會在包裝膜33上形成復數個不連續的穿孔,借此以形成包裝膜33的撕開口 331。切刀27用以在包裝膜33上形成撕開口 331,而后再以具有撕開口 331的包裝膜 33對經過交錯堆迭的纖維制品進行封裝。使用者在使用時可將撕開口 331撕下,于包裝膜 33上形成一開口 333,并可經由開口 333對包裝膜33內的纖維制品進行抽取,例如纖維制 品可為衛生紙、面紙、餐巾紙或濕紙巾...等。在本實用新型中撕開口 331為封閉的幾何形 狀,可方便使用者將撕開口 331撕下,并于包裝膜33上形成封閉的幾何形狀的開口 333,同 時可避免在將撕開口 331撕下的過程中對包裝膜33的其他部份造成損害,如現有技術所述 的缺點。在實際應用時包裝膜33上的撕開口 331的形狀將不局限于圖9A及圖9B所示的形 狀,并可為任意的幾何形狀,例如方形、菱形、橢圓形及多邊形等,當然亦可為圖10A、圖IOB 及圖IOC所示的撕開口 331的形狀。設置于裁切輪251表面的切刀27為封閉的幾何形狀,例如方形、菱形、橢圓形及多 邊形等,其中切刀27包括有一頭部271及尾部273,且頭部271不與尾部273接觸。切刀 27上由頭部271到尾部273的距離與撕開口 331的長度相近,當然亦可與裁切輪組25的移 動范圍觀相近。當裁切輪251轉動時,切刀27將會與包裝膜33接觸以進行裁切,且當切刀27與 包裝膜33接觸時包裝膜33將無法沿著第二方向Y進行輸送。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切刀 27的頭端271與尾端273之間可存在有一間隙272,且間隙272的高度低于切刀27的高度, 因此當間隙272面對包裝膜33時,切刀27及裁切輪組25皆不會與包裝膜33接觸,則包裝 膜33將可順利沿著第二方向Y進行傳輸。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 的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 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用以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的驅動輪;傳動帶,繞設于該驅動輪及一轉輪上,并以該驅動輪帶動該傳動帶;及裁切輪組,連接該傳動帶,并以該傳動帶帶動該裁切輪組進行位移,其中該裁切輪組包 括有裁切輪,并于該裁切輪表面設置有封閉形狀的切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包括有頭端及 尾端,且該頭端及該尾端之間具有間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包括有復數個 刀刃,且該相鄰的刀刃間存在有間隔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輪組還包括有 第一轉輪及第二轉輪,并將一連接帶繞設于該裁切輪、該第一轉輪及該第二轉輪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輪組還包括有 固定架,并將所述裁切輪、第一轉輪及第二轉輪設置于該固定架上,且所述傳動帶固定于該 固定架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輪組還包括有 齒輪,所述裁切輪與該齒輪相連接并設置在同一軸承上,所述連接帶繞設于該齒輪,并設置 有復數個凸出部,且該凸出部與該齒輪相互卡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至少一個設置 于所述裁切輪組的側邊,并用以感測該裁切輪組的位置的感測單元,而該感測單元則依據 感測的結果傳送訊號至所述驅動輪,且該驅動輪在接收訊號后將會進行反向的轉動。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以在包裝膜上形 成撕開口的切刀在該包裝膜上的撕開口為封閉形狀。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輪組在第一方 向上進行位移,并在一移動范圍內來回進行位移,而該包裝膜則在第二方向上進行傳輸,且 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正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包裝膜撕開口形成機構,主要包括有一驅動輪、一傳動帶及一裁切輪組,其中傳動帶繞設于驅動輪上,并以驅動輪帶動傳動帶進行轉動,且傳動帶與裁切輪組相連接,因此當傳動帶轉動時將會帶動裁切輪組,裁切輪組包括有一裁切輪,并于裁切輪上設置有一切刀,且切刀的形狀為封閉的幾何形狀,當裁切輪在包裝膜上滾動時,將會在包裝膜上形成一封閉形狀的撕開口,借此將可避免在撕下撕開口時對包裝膜造成損傷。
文檔編號B31B1/90GK201833631SQ20102023957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8日
發明者許為信 申請人:全利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