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結構包括有輥本體,輥本體的外圓周表面上由內到外依次包覆有吸水層和塑膠層,吸水層與塑膠層緊密貼附;塑膠層開設有微孔,微孔的一孔端與吸水層連通,微孔的另一孔端與外界空氣接觸;塑膠層的厚度是吸水層厚度的15倍~60倍。由于塑膠層開設有微孔,使得脫水后的紙頁與輥本體之間的吸附力大大降低,從而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不僅降低了生產能耗,還使得雙刮刀對輥面的磨損較小;并且由于設置有吸水層,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具有脫水效果好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
【背景技術】
[0002]壓榨輥是造紙機中壓榨裝置的主要構件。壓榨輥用于造紙過程中對紙頁進行脫水。壓榨輥對紙頁脫水后,通常會利用壓榨輥的輥面加裝的雙刮刀進行使紙頁脫離壓榨輥。現有技術中的壓榨輥,由于結構設計不理想,使得現有的壓榨輥對紙頁脫水后,紙頁緊密吸附于壓榨輥,使得紙頁脫離壓榨輥的難度較大,使得雙刮刀需要加大力度才能使紙頁脫離壓榨輥,一方面提高了生產能耗,另一方面容易使雙刮刀對輥面磨損較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不僅降低了生產能耗,還使得雙刮刀對輥面的磨損較小,同時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具有脫水效果好的優點。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提供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包括有輥本體,所述輥本體的外圓周表面上由內到外依次包覆有吸水層和塑膠層,所述吸水層與所述塑膠層緊密貼附;所述塑膠層開設有微孔,所述微孔的一孔端與所述吸水層連通,所述微孔的另一孔端與外界空氣接觸;所述塑膠層的厚度是所述吸水層厚度的15倍飛O倍。
[0006]所述微孔的孔徑設置為0.5mnTlmm。
[0007]所述微孔的孔徑設置為0.8mm。
[0008]所述輥本體為人造石輥本體。
[0009]所述吸水層的厚度設置為lmnT2mm。
[0010]所述吸水層的厚度設置為1.5mm。
[0011]所述塑膠層厚度設置為30mnT60mm。
[0012]所述塑膠層厚度設置為40mm。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包括有輥本體,輥本體的外圓周表面上由內到外依次包覆有吸水層和塑膠層,吸水層與塑膠層緊密貼附;塑膠層開設有微孔,微孔的一孔端與吸水層連通,微孔的另一孔端與外界空氣接觸;塑膠層的厚度是吸水層厚度的15倍飛O倍。由于塑膠層開設有微孔,使得脫水后的紙頁與輥本體之間的吸附力大大降低,從而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不僅降低了生產能耗,還使得雙刮刀對輥面的磨損較小;并且由于設置有吸水層,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具有脫水效果好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沿中軸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在圖1中包括有:
[0017]I——輥本體、
[0018]2——吸水層、
[0019]3—塑膠層、31—微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1]實施例1。
[0022]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實施例1,包括有輥本體1,輥本體I的外圓周表面上由內到外依次包覆有吸水層2和塑膠層3,吸水層2與塑膠層3緊密貼附;塑膠層3開設有微孔31 ;微孔31的一孔端與吸水層2連通,微孔31的另一孔端與外界空氣接觸。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的厚度是吸水層2厚度的15倍。由于塑膠層3開設有微孔31,使得脫水后的紙頁與輥本體I之間的吸附力大大降低,從而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不僅降低了生產能耗,還使得雙刮刀對輥面的磨損較小;并且由于設置有吸水層2,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具有脫水效果好的優點。
[0023]本實施例中,微孔31的孔徑設置為0.8_。該孔徑能夠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又不會造成紙頁表面不平整。
[0024]其中,輥本體I為人造石輥本體,該人造石輥本體的耐用性好,且與現有技術中的金屬輥本體相比,具有低成本的特點。
[0025]本實施例中,吸水層2的厚度設置為2mm。該厚度的吸水層2能夠吸附從微孔31滲透的水分,又不會影響塑膠層3的穩固性。
[0026]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厚度設置為30_。該厚度的塑膠層3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脫水效果好。
[0027]實施例2。
[002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微孔31的孔徑設置為0.5_,該孔徑能夠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又不會造成紙頁表面不平整;本實施例中,吸水層2的厚度設置為1.5mm,該厚度的吸水層2能夠吸附從微孔31滲透的水分,又不會影響塑膠層3的穩固性;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厚度設置為45_,該厚度的塑膠層3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脫水效果好。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的厚度是吸水層2厚度的30倍。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29]實施例3。
[003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微孔31的孔徑設置為1mm,該孔徑能夠使得脫水后的紙頁容易脫離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又不會造成紙頁表面不平整;本實施例中,吸水層2的厚度設置為1_,該厚度的吸水層2能夠吸附從微孔31滲透的水分,又不會影響塑膠層3的穩固性;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厚度設置為60_,該厚度的塑膠層3使得該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的脫水效果好。本實施例中,塑膠層3的厚度是吸水層2厚度的60倍。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31]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包括有輥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輥本體的外圓周表面上由內到外依次包覆有吸水層和塑膠層,所述吸水層與所述塑膠層緊密貼附;所述塑膠層開設有微孔,所述微孔的一孔端與所述吸水層連通,所述微孔的另一孔端與外界空氣接觸;所述塑膠層的厚度是所述吸水層厚度的15倍飛O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徑設置為0.5mnTl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徑設置為0.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輥本體為人造石輥本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層的厚度設置為lmnT2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層的厚度設置為1.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層厚度設置為30mm?6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造紙脫水用的改良壓榨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層厚度設置為40mm。
【文檔編號】D21F3/08GK203569383SQ201320680192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李文斌 申請人:東莞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