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原料打漿;步驟S2,加入配料,在二次混合液體中加入粘結劑和助劑,混合完畢后,形成三次混合液體,三次混合液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送漿到成形機漿桶中,并回收溢出的紙漿和循環水;步驟S3,模壓成型,三次混合液體通過水模成形出濕坯紙托;步驟S4,烘干,濕坯紙托通過真空吸模機初步脫水烘干,并在進行真空抽吸脫水的同時,濕坯紙托在真空吸模機中進行冷擠壓,使濕坯紙托進一步脫水成型坯;步驟S5,定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進一步提升所制紙漿模塑制品的強度及防水性能。
【專利說明】
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屬于紙漿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目前在廢棄物回收處理再生的硬件(技術方法、裝置)系統與軟件(法規、標準、制度)系統方面較為薄弱。在中國城市垃圾中,各類包裝廢棄物約占30 %?40 %,塑料包裝廢棄物約占4%?5 % (其中發泡塑料廢棄物又占很大比例),每年以10 %的速度持續增長。按目前中國大陸廢棄物處理技術水平,一噸塑料垃圾的直接間接處理(包括回收、填埋、焚燒、再生)綜合費用為原產值的10倍以上。故環境中的“白色污染”現象仍在繼續,各大城市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環境管理壓力。我國電子電器行業中,僅彩色電視機和顯象管這2種產品包裝用的EPS發泡塑料量每年達2萬多噸,體積折算達100多萬立方米。前國家電子工業部曾把推廣紙漿模塑制品以替代EPS等塑料作為“九五”及“十五”期間包裝改進的重點。但是到目前為止,紙漿模塑制件應用只占全部電子產品耗用包裝材料的2%?3%。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由于種種原因,總體上紙漿模塑制件替代EPS等材料的研究應用進展比較慢,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
[0003]與EPS相比,由于紙漿模塑制品具有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透氣性、柔軟性、剛性和強度好,可對商品具有一定的保護性能和防震緩沖性能、能起到定位、抗壓的作用,且具有通風散熱的特點,因此它主要應用于新鮮水果、食品、家具和其它產品的緩沖襯墊包裝上,同時也可用于非包裝用途的器皿,如植物花盆等。
[0004]單純使用植物纖維所制得的紙漿模塑制品的防水效果不佳,僅適用于干燥的儲存條件(如干燥物品或食品的盛載、干燥的儲存環境等),不適于盛載含水(油)的產品或僅能短時間盛載,且不適用于潮濕環境中的儲存,此為其應用上的限制。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步驟SI,原料打漿,將回收的紙質物粉碎、除砂、研磨處理,制得紙漿纖維,將紙質纖維倒入打漿機中,在打漿機中加入水,攪拌20-30min,在攪拌完成后,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下,靜置10_20min,在靜置完畢后,通過過濾器篩選攪拌后的混合液體,去除混合液體中的雜質,進行調漿,通過調整水占混合液體的質量份數,調整漿的濃度,形成二次混合液體;
[0008]步驟S2,加入配料,在二次混合液體中加入粘結劑和助劑,混合完畢后,形成三次混合液體,三次混合液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送漿到成形機漿桶中,并回收溢出的紙漿和循環水;
[0009]步驟S3,模壓成型,三次混合液體通過水模成形出濕坯紙托;
[0010]步驟S4,烘干,濕坯紙托通過真空吸模機初步脫水烘干,并在進行真空抽吸脫水的同時,濕坯紙托在真空吸模機中進行冷擠壓,使濕坯紙托進一步脫水成型坯;
[0011 ] 步驟S5,定型,通過熱壓定型機對型還作熱壓定型、交聯固化制成半制品;經熱定型和固化的半制品用模切機模切成型,形成由須狀物質增強的紙漿模塑制品。
[0012]進一步地,在步驟SI中,回收的紙質物為廢舊報紙、紙箱或書本。
[0013]進一步地,在步驟SI中,在水和紙質纖維混合的時候,水占96-98.6% ,紙質纖維占1.4-4%。
[0014]進一步地,在步驟SI中,打漿機在室溫為25-27°的環境下,攪拌30min。
[0015]進一步地,在步驟SI中,打漿機在室溫為27-30°的環境下,攪拌20min。
[0016]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粘結劑為淀粉與合成樹脂的混合溶液,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淀粉9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合成樹脂2份。
[0017]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助劑為該氧化鋁粉末,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1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該氧化鋁粉末。
[0018]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助劑還包括聚丙烯酰胺,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該聚丙烯酰胺。
[0019]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助劑中還包括清潔劑,清潔劑由氟系防水防油劑以及硅系防水防油劑構成,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氟系防水防油劑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娃系防水防油劑0.5重量份至0.8重量份。
[0020]進一步地,在步驟S4中,烘干為燒柴或電或天然氣的烘干線,或利用太陽曬干風干,或在高濕下用熱壓模直接把濕坯紙托壓干。
[002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可進一步提升所制紙漿模塑制品的強度及防水性能。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紙漿組合物所制得的高強度紙漿模塑制品能應用于含水、含油等產品的長時間盛載,且在作為一般儲存容器使用時,亦能有效抵御潮濕環境,避免內容物受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3]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4]步驟SI,原料打漿,將回收的紙質物粉碎、除砂、研磨處理,制得紙漿纖維,將紙質纖維倒入打漿機中,在打漿機中加入水,攪拌20-30min,在攪拌完成后,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下,靜置10_20min,在靜置完畢后,通過過濾器篩選攪拌后的混合液體,去除混合液體中的雜質,進行調漿,通過調整水占混合液體的質量份數,調整漿的濃度,形成二次混合液體;
[0025]步驟S2,加入配料,在二次混合液體中加入粘結劑和助劑,混合完畢后,形成三次混合液體,三次混合液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送漿到成形機漿桶中,并回收溢出的紙漿和循環水;
[0026]步驟S3,模壓成型,三次混合液體通過水模成形出濕坯紙托;
[0027]步驟S4,烘干,濕坯紙托通過真空吸模機初步脫水烘干,并在進行真空抽吸脫水的同時,濕坯紙托在真空吸模機中進行冷擠壓,使濕坯紙托進一步脫水成型坯;
[0028]步驟S5,定型,通過熱壓定型機對型還作熱壓定型、交聯固化制成半制品;經熱定型和固化的半制品用模切機模切成型,形成由須狀物質增強的紙漿模塑制品。
[0029]在步驟SI中,回收的紙質物為廢舊報紙、紙箱或書本,在水和紙質纖維混合的時候,水占96-98.6%,紙質纖維占1.4-4 %,打漿機在室溫為25-27°的環境下,攪拌30min,打漿機在室溫為27-30°的環境下,攪拌20min。
[0030]在步驟S2中,粘結劑為淀粉與合成樹脂的混合溶液,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淀粉9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合成樹脂2份,在步驟S2中,助劑為該氧化鋁粉末,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1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該氧化鋁粉末,在步驟S2中,助劑還包括聚丙烯酰胺,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該聚丙烯酰胺,在步驟S2中,助劑中還包括清潔劑,清潔劑由氟系防水防油劑以及硅系防水防油劑構成,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氟系防水防油劑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硅系防水防油劑0.5重量份至0.8重量份。
[0031]在步驟S4中,烘干為燒柴或電或天然氣的烘干線,或利用太陽曬干風干,或在高濕下用熱壓模直接把濕坯紙托壓干。
[003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可進一步提升所制紙漿模塑制品的強度及防水性能。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紙漿組合物所制得的高強度紙漿模塑制品能應用于含水、含油等產品的長時間盛載,且在作為一般儲存容器使用時,亦能有效抵御潮濕環境,避免內容物受潮。
[0033]做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0034]步驟SI,原料打漿,將回收的紙質物粉碎、除砂、研磨處理,制得紙漿纖維,將紙質纖維倒入打漿機中,在打漿機中加入水,攪拌20-30min,在攪拌完成后,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下,靜置10_20min,在靜置完畢后,通過過濾器篩選攪拌后的混合液體,去除混合液體中的雜質,進行調漿,通過調整水占混合液體的質量份數,調整漿的濃度,形成二次混合液體,回收的紙質物為廢舊報紙、紙箱或書本,在水和紙質纖維混合的時候,水占96-98.6%,紙質纖維占1.4-4%,打漿機在室溫為25-27°的環境下,攪拌30min,打漿機在室溫為27-30°的環境下,攪拌20min;
[0035]步驟S2,加入配料,在二次混合液體中加入粘結劑和助劑,粘結劑為淀粉與合成樹脂的混合溶液,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淀粉9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合成樹脂2份,在步驟S2中,助劑為該氧化鋁粉末,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1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該氧化鋁粉末,在步驟S2中,助劑還包括聚丙烯酰胺,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該聚丙烯酰胺,在步驟S2中,助劑中還包括清潔劑,清潔劑由氟系防水防油劑以及硅系防水防油劑構成,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氟系防水防油劑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硅系防水防油劑0.5重量份至0.8重量份,混合完畢后,形成三次混合液體,三次混合液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送漿到成形機漿桶中,并回收溢出的紙漿和循環水;
[0036]步驟S3,模壓成型,三次混合液體通過水模成形出濕坯紙托;
[0037]步驟S4,烘干,烘干為燒柴或電或天然氣的烘干線,或利用太陽曬干風干,或在高濕下用熱壓模直接把濕坯紙托壓干,使濕坯紙托進一步脫水成型坯;
[0038]步驟S5,定型,通過熱壓定型機對型還作熱壓定型、交聯固化制成半制品;經熱定型和固化的半制品用模切機模切成型,形成由須狀物質增強的紙漿模塑制品。
[0039]本工藝可進一步提升所制紙漿模塑制品的強度及防水性能。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紙漿組合物所制得的高強度紙漿模塑制品能應用于含水、含油等產品的長時間盛載,且在作為一般儲存容器使用時,亦能有效抵御潮濕環境,避免內容物受潮。
[004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004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I,原料打漿,將回收的紙質物粉碎、除砂、研磨處理,制得紙漿纖維,將紙質纖維倒入打漿機中,在打漿機中加入水,攪拌20-30min,在攪拌完成后,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下,靜置10-20min,在靜置完畢后,通過過濾器篩選攪拌后的混合液體,去除混合液體中的雜質,進行調漿,通過調整水占混合液體的質量份數,調整漿的濃度,形成二次混合液體; 步驟S2,加入配料,在二次混合液體中加入粘結劑和助劑,混合完畢后,形成三次混合液體,三次混合液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送漿到成形機漿桶中,并回收溢出的紙漿和循環水; 步驟S3,模壓成型,三次混合液體通過水模成形出濕坯紙托; 步驟S4,烘干,濕坯紙托通過真空吸模機初步脫水烘干,并在進行真空抽吸脫水的同時,濕坯紙托在真空吸模機中進行冷擠壓,使濕坯紙托進一步脫水成型坯; 步驟S5,定型,通過熱壓定型機對型還作熱壓定型、交聯固化制成半制品;經熱定型和固化的半制品用模切機模切成型,形成由須狀物質增強的紙漿模塑制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回收的紙質物為廢舊報紙、紙箱或書本。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在水和紙質纖維混合的時候,水占96-98.6% ,紙質纖維占1.4-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打漿機在室溫為25-27°的環境下,攪拌30min。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打漿機在室溫為27-30°的環境下,攪拌20min。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粘結劑為淀粉與合成樹脂的混合溶液,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淀粉9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合成樹脂2份。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助劑為該氧化鋁粉末,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1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該氧化招粉末。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助劑還包括聚丙稀酰胺,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添加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該聚丙烯酰胺。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助劑中還包括清潔劑,清潔劑由氟系防水防油劑以及硅系防水防油劑構成,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氟系防水防油劑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二次混合液體中含有硅系防水防油劑0.5重量份至0.8重量份。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紙漿塑模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烘干為燒柴或電或天然氣的烘干線,或利用太陽曬干風干,或在高濕下用熱壓模直接把濕坯紙托壓干。
【文檔編號】D21H17/46GK106065548SQ201610573936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0日
【發明人】馬廷海
【申請人】寧夏牽手緣紙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