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透明顯示裝置及其透明度調整方法

文檔序號:2536153閱讀:255來源:國知局
透明顯示裝置及其透明度調整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及其透明度調整方法。透明顯示裝置包括透明顯示單元、背光光線穿透單元以及處理單元。處理單元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背光光線或遮擋背光光線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以調整透明顯示單元所顯示的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
【專利說明】透明顯示裝置及其透明度調整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透明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調整透明度的透明顯示裝置及其透明度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對于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性能要求是朝向高對t匕(high contrastratio)、無灰階反轉(no gray scale inversion)、色偏小(littlecolor shift)、亮度高(high luminance)、高色彩豐富度、高色飽和度、快速反應與廣視角等特性。
[0003]一般而言,液晶顯示器可以大致上區分為穿透式液晶顯示器、反射式液晶顯示器與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顯示器。隨著顯示器的應用領域日趨廣泛,透明顯示器已經逐漸被開發。透明顯示器(Transparent Display)是指顯示器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穿透性,能夠清楚地顯示面板后方的背景。透明顯示器適用于建筑物窗戶、汽車車窗與商店櫥窗等多種應用,除了原有的透明顯示功能以外,還具有未來可能做為信息顯示器的發展潛力,因而備受市場關注。
[0004]利用透明顯示器的透明特性雖可發展出許多舊有非透明顯示器所不能做到的應用方式,然其透明特性亦有其缺點。例如當使用透明顯示器時,其背景可能會影響到使用者的觀賞品質,當環境背景的光線太強,或背景顏色、線條太過復雜時,都可能會影響到使用者對顯示影像的判讀,而大大降低了透明顯示器的觀賞品質。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可改變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進而提高透明顯示裝置的可讀性。
[0006]本發明提出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透明顯示單元、一背光光線穿透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其中透明顯示單元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背光光線穿透單元配置于透明顯示單元的一側。處理單元耦接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一背光光線或遮擋背光光線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以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
[000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單元還依據顯示數據信號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背光光線,以降低透明影像畫面的全部或部分區域的透明度。
[000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透明影像畫面中被降低透明度的區域為對應顯示數據信號的影像區域。
[0009]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透明顯示裝置,還包括一感測模塊,其配置于透明顯示單元上并耦接處理單元,感測透明顯示裝置所在環境背景的條件及使用者的輸入至少其中之一,并據以輸出一感測信號,處理單元還依據感測信號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背光光線,以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全部或部分區域的透明度。
[001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光線穿透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高分子分散液晶顯示面板或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面板。
[0011]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單元還依據透明影像畫面中影像目標的灰階值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其中當影像目標的灰階小于一預設灰階值時,降低影像目標的透明度。
[001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單元還檢測透明影像畫面中的封閉圖形影像,并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0013]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透明顯示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液晶顯示面板。
[0014]本發明亦提出一種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中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透明顯示單元,其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檢測透明影像畫面中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判斷影像目標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其中當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時,散射或遮擋對應影像目標的一背光光線,以降低影像目標的透明度。
[0015]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中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透明顯示單元,其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檢測透明影像畫面中的一封閉圖形影像。依據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形狀或輪廓線長判斷是否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散射一背光光束的部分光線或遮擋部分背光光束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以調整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001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當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或輪廓線長大于對應的預設值或封閉圖形影像的形狀符合預設圖形時,進行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001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判斷是否調整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檢測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判斷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其中當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時,散射或遮擋對應封閉圖形內影像的背光光線,以降低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
[0018]基于上述,本發明利用背光光線穿透單元來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以改變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進而提高透明顯示裝置的可讀性。
[0019]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單元與背光光線穿透單元的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的示意圖;
[0023]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
[0024]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依據影像目標灰階值調整透明度的示意圖;
[0025]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
[0026]圖7A、圖7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依據封閉圖形影像調整透明度的示意圖;[0027]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
[0028]圖9為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度調整方法的透明影像畫面示意圖;
[0029]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0030]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0031]圖12A?12D’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的示意圖。
[0032]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33]100、200、1000、1100:透明顯示裝置;
[0034]102:透明顯示單元;
[0035]104:背光光線穿透單元;
[0036]1004:感測模塊;
[0037]106:處理單元;
[0038]1102:光感測單元;
[0039]1104:攝影單元;
[0040]1106:觸控單元;
[0041]S402?S408、S602?S606、S802?S808: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
[0042]Cl?C3:影像目標;
[0043]L1:背光光線;
[0044]Pl:矩形封閉圖形;
[0045]Dl:顯示數據信號;
[0046]S1:感測信號。
【具體實施方式】
[0047]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透明顯示裝置100包括透明顯示單元102、一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以及一處理單元106,其中透明顯示單元102可例如為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等具有透明特性的顯示面板,其用以依據顯示數據信號Dl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配置于透明顯示單元102的一側,且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耦接至處理單元106。處理單元106可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背光光線LI或遮擋背光光線LI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102,以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在此,背光光線LI意指射向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光線,例如環境光源。另外,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可例如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高分子分散液晶顯示面板或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面板。
[0048]如此通過調整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光線可穿透程度,即可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進而達到降低透明度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透明度的高低意指為光穿透程度或散射程度的不同所稱,因此光線穿透程度的多寡或模糊程度或霧度(Haze)皆可視為透明度。另外,在部分實施例中,上述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調整并不限定于全畫面的調整,處理單元106可依據顯示數據信號Dl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背光光線LI,以降低透明影像畫面的部分區域的透明度,使透明顯示裝置100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其中,透明影像畫面中被降低透明度的影像區域為對應顯示數據信號Dl的影像區域,例如應用程序的窗口或是圖形使用者界面等等。[0049]舉例來說,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單元與背光光線穿透單元的示意圖,在圖2的左圖中,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所有背光光線LI,因此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提供了一降低透明度后的背景影像,使得透明顯示單元102所顯示的影像畫面完全不會受到背景的干擾而可清楚顯示其影像內容。在圖2的右圖中,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則未散射或遮擋所有背光光線LI,而開放了一部分影像區域(亦即空白矩形區域)讓背光光線LI得以通過,使透明顯示單元102所顯示的影像畫面有一部分可直視到透明顯示單元102背后的景物。
[005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所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而遮蔽的影像區域并不限于圖2實施例所示的圖形。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而造成的不透明影像區域可為任意形狀,如全部透明、全部不透明、圓形、矩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等等,且不透明影像區域的個數亦不受限制。
[0051]簡單來說,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程度的控制由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負責,其負責散射或遮擋從外界欲穿透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光線,透明顯示單元102則負責主要的顯示內容。由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控制與顯示內容相關,因此需要有處理單元106 (在實際應用上可例如為α層控制硬體(Alpha Layer control HW)),其可存在于現存的影像輸出硬體(video output HW)中或是獨立的硬體設計。處理單元106用于控制背光光線LI的通過與否,讓影像內容得以呈現在不透明的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前,或讓無影像內容處得以呈現透明顯示裝置100后的景物。
[0052]一般透明顯示裝置100由軟硬體構成,通常作業系統通過圖形渲染元件(GraphicRender Component,如OpenGL、DirectX、⑶I等)將圖形使用者界面計算出來,并通過驅動器使顯示卡或顯示晶片而將圖形使用者界面的結果輸出在屏幕上。關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調整方式,可通過輸出不同的α值(alpha value)來控制透明度,如設定alpha =0%時為透明,而alpha = 100%時`為透明。對應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實施方式的不同,其α值所對應的電壓或電流值亦不同,舉例來說,對扭轉向列型液晶來說,5伏特(V)時α =0%,(^時0 = 100%;對高分子分散液晶來說65V時α =75%,(^時0 = 6% ;對有機發光二極體來說O毫安培(mA)時α = O%, 500mA時α = 70% )?
[0053]詳細來說,上述的不透明影像區域可通過手動方式進行定或設定在開機時自動改變特定影像區域透明度。另外,亦可通過處理單元106來檢測判斷須進行透明度調整的影像區域。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4,首先,處理單元106檢測透明影像畫面中影像目標的灰階值(步驟S402)。接著,處理單元106判斷影像目標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步驟S404)。其中,若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處理單元106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對應影像目標的背光光線LI,以降低影像目標的透明度(步驟S406)。反之,若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則不降低影像目標的透明度(步驟S408)。
[0054]舉例來說,假設灰階度為O~255階,可將預設灰階值設為200,若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大于200則將影像目標對應的α值設為100%,而若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200則將影像目標對應的α值設為0%。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依據影像目標灰階值調整透明度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如圖5所示,在黑字白底的文件影像中,白底影像部分的灰階值較低,因此處理單元106便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降低白底影像部分的透明度,如此一來原本在左圖中的背后景象(虛線部分)在調整透明度后便會被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所遮擋,而可清楚地辨識文件影像的內容(如右圖所示)。
[0055]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6,在本實施例中,須進行透明度調整的影像區域為通過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的特性來判斷。首先,處理單元106檢測透明影像畫面中的封閉圖形影像(步驟S602)。接著,處理單元106依據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形狀或輪廓線長判斷是否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步驟S604)。然后處理單元106再依據判斷結果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背光光束LI的部分光線或遮擋部分背光光束LI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102,以調整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步驟S606)。
[0056]其中,依據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形狀或輪廓線長判斷是否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的方式可通過處理單元106判斷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或輪廓線長是否大于其對應的預設值或封閉圖形影像的形狀是否符合預設圖形(步驟S604A)。若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或輪廓線長大于其對應的預設值或封閉圖形影像的形狀符合預設圖形時,便進入步驟S606降低調整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反之,若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或輪廓線長未大于其對應的預設值或封閉圖形影像的形狀不符合預設圖形時,則不調整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步驟S604B)。
[0057]其中,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與輪廓線長所對應的預設值可分別例如為3000個畫素與40個畫素,而封閉圖形影像的預設圖形則可例如為圓形、方形、三角形或是使用者所自行設定的圖形。舉例來說,圖7A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依據封閉圖形影像調整透明度的示意圖。請參照圖7A,在定義出封閉圖形后,便可進行調整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在本實施例中,預設圖形為矩形,由圖7A可明顯看出,處理單元106在判斷出透明影像畫面中的矩形封閉圖形Pl符合預設圖形后,便可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其對應區域的背光光線LI,以降低矩形封閉圖形Pl的透明度,如此將使得矩形封閉圖形Pl的影像內容變得清楚易讀許多。
[0058]又例如,圖7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依據封閉圖形影像調整透明度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可為多階的調整,亦即其對應的α值可有多種不同的值(圖7Β中的數值單位為% )。如圖7Β所示,α值可為0%、5%、10%、20%、70%、90%、100% 等等。
[0059]此外,在部分實施例中亦可結合圖4與圖6實施例,在檢測出封閉圖形后,利用圖4實施例的方法來判斷是否調整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如圖8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流程圖所示,首先處理單元106檢測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步驟S802)。然后,處理單元106判斷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步驟S804)。其中,若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處理單元106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對應封閉圖形內影像的背光光線LI,以降低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步驟S806)。反之,若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預設灰階值,則不降低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步驟 S808)。
[0060]也就是說,通過影像灰階值的檢測或封閉圖形的檢測可以達到對透明影像畫面的不同區域進行α值的設定,其中α值的組數最少可與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分區數相同。舉例來說,若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的分區數為I區,α值可為I組?1920χ 1080組,其最大組數等同透明顯示單元102的解析度。無論影像灰階值的檢測或封閉圖形的檢測皆是針對顯示影像內容進行檢測,舉凡作業系統的2D界面、應用程序的3D繪圖、與從視訊攝影機獲取用于顯示的影像內容,皆為可檢測的影像內容。
[0061]如上所述,通過依據顯示數據信號D1,來調整部分或全部的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即可避免透明顯示裝置100的顯示品質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而下降,亦或是提高透明顯示裝置100的應用性。舉例來說,圖9為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度調整方法的透明影像畫面示意圖,通過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可幫助使用者得知所觀看物體的信息,如建筑物信息(左圖,建筑物的說明文字就被以不透明的方式呈現,文字外的部分則以透明呈現)或身體內部組織(右圖)。
[0062]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10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相較于圖1的之透明顯示裝置100,本實施例的之透明顯示裝置1000還包括一感測模組模塊1004,其配置于透明顯示單元102上,且耦接至處理單元106。感測模組模塊1004用以感測透明顯示裝置1000所在環境背景的條件及使用者的輸入至少其中之一,并據以輸出一感測信號SI。其中環境背景的條件可例如為透明顯示裝置1000所在的環境背景的輪廓線條、顏色區塊分布等等,而使用者的輸入則可例如為使用者利用鍵盤、滑鼠鼠標或觸控面板等方式進行輸入的動作。
[0063]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6還用以依據感測信號SI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的背光光線LI,以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值得注意的是,如同上述實施例所述,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調整并不限定于全畫面的調整,亦可僅針對部分的影像區域進行調整,以使透明顯示裝置1000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如此通過依據調整透明顯示裝置1000所在環境背景的條件及使用者的輸入,來調整部分或全部的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即可避免透明顯示裝置1000的顯示品質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而下降。
[0064]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的示意圖。進一步來說,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感測模塊1004可包括光感測單元1102、攝影單元1104以及觸控單元1106。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感測模塊1004亦可僅包含光感測單元1102、攝影單元1104以及觸控單元1106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其中光感測單元1102用以感測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環境背景的光強度,并據以輸出感測信號SI。當光強度超出一門檻值時,處理單元106依據感測信號SI決定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的區域,以控制透明顯示單元102降低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其中光強度的門檻值視光感測單元1102的實施方式不同,而可例如設定為ISO值1000、亮度值(Iux) 300或感應電壓3.2伏特(V)等等。
[0065]舉例來說,圖12Α?12D’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的示意圖。其中圖12Α為調整透明度前的透明影像畫面,而圖12Α’為調整透明度后的透明影像畫面,如圖12Α、12Α’所示,通過將透明影像畫面整體的透明度降低后,便可使原本受到背景干擾的影像目標變得易于判讀。例如圖12Α、12Α’中所顯示的提醒事項“7:30Go to school”在降低透明影像畫面整體的透明度后,變得較易判別。
[0066]攝影單元1104用以獲取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環境背景的影像做為感測信號SI,處理單元106則依據感測信號SI計算環境背景的影像的光強度以及雜亂度至少其中之一,并依據環境背景的影像的光強度以及雜亂度至少其中之一控制透明顯示單元102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當環境背景的影像的光強度或雜亂度超出與其對應的門檻值或符合其對應之一預設范圍值時,處理單元106便依據感測信號SI決定對應光強度或雜亂度的透明度調整參數(例如上述的α值或其所對應的電壓或電流值),并將透明度調整參數輸出至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以控制降低透明影像畫面中對應超出門檻值或符合其對應的預設范圍值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
[0067]其中光強度的門檻值可例如以環境背景影像(亦即感測信號SI)的平均灰階值做為判別標準,例如以每1600個顯示畫素為一單位,計算其平均灰階值,在256階的灰階范圍下,若平均灰階值超過180,則判定須降低此影像區域的透明度。另外,雜亂度的門檻值則可例如以環境背景的影像中影像目標的影像變化頻率來作為基準,例如可設定以每30個顯示畫素為一單位,若影像的變化頻率超出10B-W cycle,則判定須降低此影像區域的透明度。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透明度可通過分析背景全部或部分區域的影像變化頻率或頻率分布來決定,分析的方式可將背景影像經過邊緣檢測處理,并轉換成灰階影像,分析特定灰階差(例如大于100階的灰階差)將其視為B-W cycle,并根據其cycle的次數與密度來分析出各個位置的頻率以供之后透明度調整使用。此外,上述的門檻值的設定僅為示范性的實施例,并不以此為限。
[0068]通過改變部分影像區域的透明度將可使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應用方式更為多樣化。舉例來說,圖12B?12D以及圖12B’?12D’示出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調整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的示意圖。其中圖12B?12D為調整透明度前的透明影像畫面,而圖12B’?12D’為調整透明度后的透明影像畫面。如圖12B、12B’所示,圖12B中的桌面圖示Cl、桌面程序的顯示窗口 C2以及工具列C3在透明度調整前皆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而無法清晰地呈現影像內容。而在調整透明度后,桌面圖示Cl、桌面程序的顯示窗口 C2以及工具列C3的影像內容便可清楚地被呈現,同時亦不妨礙使用者通過透明顯示裝置1100觀看其背后的景物。如此使用者便可將上網搜尋有關環境背景的數據,與通過透明顯示裝置1100所看到的環境背景進行對照,進而提高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使用便利性。
[0069]又例如,當使用者觀看日蝕時,可將透明顯示裝置1100擺放于太陽與其眼睛之間,光感測單元1102可感測出其為高強度光源,僅在對應于太陽的影像區域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使其透明度降低,讓使用者可輕易地通過透明顯示裝置1100觀賞日蝕。
[0070]在部分實施例中,亦可使處理單元106直接依據應用程式程序透過通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調整透明影像畫面中與應用程式程序對應的影像目標的透明度。舉例來說,可直接設定對應圖12B中的桌面圖示Cl、桌面程式程序的顯示視窗窗口 C2以及工具列C3的影像區域為低透明度。其中,應用程式程序所對應的影像目標并不限定必須被調整為具有相同的透明度,不同應用程式程序所對應的影像目標亦可被設定為具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度。例如可設定桌面圖示Cl的透明度為50%,而桌面程式程序的顯示視窗窗口 C2與工具列C3的透明度為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影像目標除了可包含上述視窗窗口、圖示和工具列外,亦可為使用者界面(⑶I)、特定應用程序(如word、photo viewer、widget)或特定檔案(如doc、jpg、av1、mpeg)的影像,且各個影像目標皆可設定為不同的透明度。例如當多個不同類型的影像目標相迭時,可將不同類型的影像目標設為不同的透明度,以方便使用者辨識。[0071]此外,處理單元106亦可直接設定透明影像畫面中特定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如圖12C、圖12C’所示,通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將桌面圖示C I與提醒事項“7:30Go toschool”所在位置附近的區域的透明度降低,即可清楚地辨識出其影像內容,而不受到環境背景的干擾。由圖12C’可知,處理單元106亦可降低透明顯示畫面中對應環境背景中特定景物所對應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例如圖12C’中的電車及人),讓使用者可選擇性地觀看環境背景中的景物。
[0072]另外,處理單元106亦可直接對攝影單元1104所獲取到的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環境背景影像進行比對分析,然后再依據比對分析的結果顯示相關數據。舉例來說,假設透明顯示裝置1100為應用于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電子裝置上,當使用者于超市購物時,可通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替透明顯示裝置1100后的物品(例如飲料)進行成分說明。處理單元106可先對該物品進行比對分析,以得知產品的廠牌、成分、售價等等信息,并分析環境背景的光強度或雜亂度是否將阻礙說明顯示。若環境背景的光強度或雜亂度將阻礙說明顯示,則通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降低該物品的影像區域外的透明顯示畫面的透明度,并將物品的相關信息顯示于降低透明度后的影像區域上,使使用者可清楚地看到物品的相關信息。其中,復雜度亦可視為一特定特征的影像,例如人臉特征、物體特征或具有高頻分布的特征,因此可作為辨識依據。
[0073]又例如當使用者利用具有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移動電子裝置拍照時,在使用者按下快門獲取影像后,處理單元106可對獲取到的影像進行人臉辨識,通過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將人臉影像區域外的透明度降低。如圖12D與12D'所示,如此一來,使用者便可在降低透明度的影像區域編輯有關影像中人物的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人臉辨識所辨識的對象并非一定為特定的使用者,亦可能為使用者以外的人。
[0074]另外,圖11用以感測使用者的觸控動作而輸出的感測信號SI,處理單元106依據感測信號SI找出對應使用者所觸碰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調整參數(例如上述的a值或其所對應的電壓或電流值),并將透明度調整參數輸出至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以降低使用者所觸碰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舉`例來說,假設圖12B中的桌面圖示Cl的透明度原本為50%,當使用者點擊桌面圖示Cl時,觸控單元1106感測使用者的點擊動作并據以輸出感測信號SI,處理單元106則依據感測信號SI找出使用者所點擊的桌面圖示Cl的位置并據以決定透明度調整參數,而后再將透明度調整參數輸出至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以降低使用者所點擊的桌面圖示Cl的透明度。如此通過改變使用者所觸碰的影像區域的透明度來回應使用者的觸控動作,可讓使用者易于確認其觸控輸入動作。此外,在其它實施例中,亦可于使用者界面上的呈現圓形水波紋或圓圈等效果作為如觸控時的視覺回饋反饋,而類同游標的行為發生時,也可對應進行透明度調整。
[0075]值得注意的是,圖11實施例的透明顯示裝置1100的感測模塊1004雖包括光感測單元1102、攝影單元1104以及觸控單元1106等三個構件,然實際應用上并不以此為限,例如按鈕、鍵盤或鼠標等輸入工具亦可用以實施感測模塊1004。在部分實施例中,感測模塊1004亦可只包括光感測單元1102、攝影單元1104以及觸控單元1106其中之一或其中之
--O
[0076]以下將再列舉幾個應用實施例作為參考。舉例來說,假設透明顯示裝置為一設置辦公室中的透明液晶屏幕,由于辦公室的光線一般較為明亮,如此將使使用者可通過透明顯示器看到背后物體,此時透明液晶屏幕通過光感測器檢測環境光的亮度超過300LuX,因此啟動降低透明度的方式,通過控制背光光線穿透單元104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使使用者無法看到或減少看到顯示器后的物體。
[0077]又例如,使用者在觸控手機界面時,根據系統流程按下確認后,使用者界面除按鈕區域外皆會成為不透明,以視覺變化的方式反饋使用者。
[0078]又例如,使用者提起平板于太陽與其眼睛之間,攝影單元得知其為高強度光源,僅在對應于太陽的區域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LI,使其部分透明度降低。
[0079]又例如,使用者觸控屏幕上使用者界面的一圖示,觸擊時透明顯示裝置得知此圖示被選取,因而將此圖示區域透明度降低,其余影像區域透明度則提高,當手指離開屏幕時,回復原有透明度設定,并執行其圖示程序。
[0080]又例如,手在屏幕上任一點擊,每一處控點之后皆產生高透明度,因此可見到使用者界面出現透明的洞,且此些透明的洞可逐漸產生與消失。
[0081]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背光光線穿透單元來散射或遮擋背光光線照射至透明顯示單元,以改變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進而提高透明顯示裝置的可讀性。在部分實施例中,還可利用處理單元來依據感測模塊的感測結果判斷是否須對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進行調整,以避免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而下降。另外,處理單元還可依據感測結果對環境背景進行比對分析,并依據比對分析的結果顯示相關數據,大幅地提高透明顯示裝置的使用便利性。
[008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顯示單元,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以及 一背光光線穿透單元,配置于該透明顯示單元的一側;以及 一處理單元,耦接該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控制該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一背光光線或遮擋該背光光線照射至該透明顯示單元,以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單元還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控制該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該背光光線,以降低該透明影像畫面的全部或部分區域的透明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透明影像畫面中被降低透明度的區域為對應該顯示數據信號的影像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感測模塊,配置于該透明顯示單元上并耦接該處理單元,感測該透明顯示裝置所在環境背景的條件及使用者的輸入至少其中之一,并據以輸出一感測信號,該處理單元還依據該感測信號控制該背光光線穿透單元散射或遮擋全部或部分該背光光線,以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的全部或部分區域的透明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背光光線穿透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高分子分散液晶顯示面板或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面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單元還依據該透明影像畫面中影像目標的灰階值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的透明度,其中當該影像目標的灰階小于一預設灰階值時,降低該影像目標的透明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單元還檢測該透明影像畫面中的封閉圖形影像,并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透明顯示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液晶顯示面板。
9.一種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透明顯示單元,其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該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包括: 檢測該透明影像畫面中影像目標的灰階值; 判斷該影像目標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以及 當該影像目標的灰階值小于該預設灰階值時,散射或遮擋對應該影像目標之一背光光線,以降低該影像目標的透明度。
10.一種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透明顯示單元,其依據一顯示數據信號顯示一透明影像畫面,該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包括: 檢測該透明影像畫面中的一封閉圖形影像; 依據該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形狀或輪廓線長判斷是否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以及 散射一背光光束的部分光線或遮擋部分該背光光束照射至該透明顯示單元,以調整該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封閉圖形影像的面積或輪廓線長大于對應的預設值或該封閉圖形影像的形狀符合預設圖形時,進行調整該透明影像畫面中封閉圖形內或封閉圖形外影像的透明度。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是否調整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的步驟包括: 檢測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 判斷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是否小于一預設灰階值;以及當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灰階值小于該預設灰階值時,散射或遮擋對應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該背光光線,以降 低該封閉圖形內影像的透明度。
【文檔編號】G09G3/32GK103514841SQ20121019898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柯杰斌 申請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