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矯姿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寫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矯姿筆。
背景技術:
筆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一種書寫工具,但目前很多學生都帶上了眼鏡,其主要原因是寫字時的姿勢不正確,因為寫字時不能隨時控制眼睛與紙面的距離,很多學生等候室眼睛于紙面距離太近,卻毫無察覺,長此以往就加深了近視的程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筆不再只是單一的書寫工具,所以期待著矯姿筆的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實用并帶有傾斜面、筆身、干簧管、鈕扣電池、閃光燈的矯姿筆。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目的所述矯姿筆,該筆包括筆尖、傾斜面、筆身、干簧管、鈕扣電池、閃光燈。在矯姿筆的筆身上設正確握筆的位置,位置處有與食指、拇指和中指接觸的握筆凹槽位,分別位于筆身的側面。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上半部位設有閃光燈、干簧管、振動器及鈕扣電池,鈕扣電池為微型電池,該筆的上半部位為空心結構,他們之間通過導線連接。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中間部位設有開關裝置、嵌入式凹槽及替換筆頭,開關裝置控制嵌入式凹槽內替換筆頭的固定和彈出,方便取出替換筆頭。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中間部位還設有透明孔、握筆凹槽位,透明孔位于筆身的前部,握筆凹槽位位置處有軟塑料制成的膠套,膠套的外表面形狀與握筆凹槽位的形狀相同,通過透明孔便于使用者觀察油管里面的墨油使用情況。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下半部位設有筆尖和傾斜面,傾斜面在于Θ角為45 55度,經實踐證明,該角度為書寫的最佳角度。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矯姿筆能通過閃光燈和振動的方式提醒使用者逐漸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有利于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I中,I筆尖;2傾斜面;3握筆凹槽位;4透明孔;5筆身;6嵌入式凹槽;7替換筆頭;8開關裝置;9鈕扣電池;10振動器;11干簧管;12閃光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為矯姿筆,包括筆尖I、傾斜面2、筆身5、干簧管11、鈕扣電池9、閃光燈12。在矯姿筆的筆身5上設正確握筆的位置,位置處有與食指、拇指和中指接觸的握筆凹槽位3,分別位于筆身5的側面。握筆凹槽位3位置處有軟塑料制成的膠套,膠套的外表面形狀與握筆凹槽位3的形狀相同。筆身5的上半部位設有閃光燈12、干簧管
11、振動器10及鈕扣電池9,鈕扣電池9為微型電池,該筆的上半部位為空心結構,干簧管11為微型簧管,安裝在筆身的最上方,振動器10為通電后能產生振動的微型振動器10安裝于干簧管11的下方,他們之間通過導線連接,如書寫時使用者距離與紙面距離超過正確的距離時,能通過閃光燈12和振動器10振動的方式提醒使用者保持距離,逐漸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有利于使用者的身體健康。筆身5的中間部位設有開關裝置8、嵌入式凹槽6及替換筆頭7,開關裝置8控制嵌入式凹槽6內替換筆頭7的固定和彈出,方便取出替換筆頭7。矯姿筆的中間部位還設有透明孔4,透明孔4位于該筆筆身5的前部,通過透明孔4便于使用者觀察油管里面的墨油使用情況。筆身5的下半部位設有筆尖I和傾斜面2,傾斜面在于Θ角為45 55度,經實踐證明,該角度為書寫的最佳角度。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錄音筆 不僅使用方便且功能多樣化,并在人們日常使用時實現了一筆多用的功能。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矯姿筆包括筆尖、傾斜面、筆身、干簧管、鈕扣電池、閃光燈,其特征在于在矯姿筆的筆身上設正確握筆的位置,位置處有與食指、拇指和中指接觸的握筆凹槽位,分別位于筆身的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矯姿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上半部位設有閃光燈、干簧管、振動器及鈕扣電池,鈕扣電池為微型電池,他們之間通過導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矯姿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中間部位設有開關裝置、嵌入式凹槽及替換筆頭,開關裝置控制嵌入式凹槽內替換筆頭的固定和彈出。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矯姿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中間部位還設有透明孔、握筆凹槽位,透明孔位于筆身的前部,握筆凹槽位位置處有軟塑料制成的膠套,膠套 的外表面形狀與握筆凹槽位的形狀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矯姿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姿筆筆身的下半部位設有筆尖和傾斜面,傾斜面在于Θ角為45 55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寫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矯姿筆。該矯姿筆包括筆尖、傾斜面、筆身、干簧管、鈕扣電池、閃光燈。在矯姿筆的筆身上設正確握筆的位置,位置處有與食指、拇指和中指接觸的握筆凹槽位,分別位于筆身的側面,該筆解決了現有筆的一些弊端。本實用新型是解決了現有筆的筆身不利于寫字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長時間不良的姿勢帶來的近視等問題。
文檔編號B43K23/008GK202782324SQ20122044161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朱俐敏 申請人:朱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