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廣告牌裝置及廣告傳播方法

文檔序號:2549728閱讀:229來源:國知局
一種廣告牌裝置及廣告傳播方法
【專利摘要】本專利公開一種廣告牌裝置及廣告傳播方法,包括車身、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軌道、支架、動力牽引系統,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與車身相連接,所述的支架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的支架設有底座及支柱,所述支架的底座與地面固定連接,并且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有軌道;所述的車身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及至少一個與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相連接的車身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通過邊輪與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通過拉鉤相連接,多個車身之間通過拉鉤相連接。
【專利說明】一種廣告牌裝置及廣告傳播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廣告傳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廣告牌裝置及廣告傳播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廣告作為一種產品的宣傳手段無處不在,廣告牌作為廣告的載體其應用極其廣泛,其形式針對不同的宣傳受眾也表現為多種多樣。車輛作為南來北往乘客最重要的運輸形式,由于其乘客量大,因此,車輛及車輛行駛的路邊歷來是廣告宣傳最受關注的領域。
[0003]目前,對于車輛及車輛行駛的路邊廣告宣傳形式多年以來一直采用車內壁掛廣告牌形式、車內壁掛電視廣告形式、沿道路的戶外大型廣告牌等廣告形式。但是,這些廣告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體地,車內壁掛廣告牌受車輛空間限制,同時,廣告受眾也只能限于乘坐本車輛的乘客;戶外廣告由于車輛行駛速度高,尤其是軌道交通車輛,車內乘客如果要看清廣告內容,需要廣告牌遠離車輛行駛的路邊,同時,廣告牌的尺寸要有一定的大小,否則,難以看清廣告內容,這樣,戶外廣告牌一般采用巨型廣告支撐架及大型廣告牌,制作成本高,制作困難。因此,對于受眾為車輛乘客的廣告而言,新的有效廣告形式一直以來成為業內努力追求的目標。
[0004]盡管在目前現有技術中,有在高速行駛的車輛道路近旁通過視覺原理設置具有電影、動畫效果的廣告宣傳形式,但是,這種廣告形式有它的不足之處:其一,這種廣告形式由于采用的是光及視覺原理形成的效果進行廣告設置,因此,這種廣告形式一般只能設置于光線不強的隧道,而在光線充足的路邊野外地域,這種廣告傳播方式效果不好,甚至無法看到圖像效果,因此,這種廣告形式的應用地域受到限制;其二,這種廣告形式需要依賴路邊的側壁作為承載圖像或者形成圖像的設施的載體,因此,這種廣告形式的應用范圍也就局限于有側壁的道路兩側。但是,就目前路邊廣告的宣傳運作而言,靠近車輛路邊近旁的野外廣闊的地域一直以來卻仍處于擱置、閑置狀態。
[0005]綜上所述,作為戶外交通廣告設施,尤其是高速行駛的火車、高鐵交通線路沿線的宣傳廣告,其路邊近旁空閑的土地資源沒有被開發,極具商業價值的形式未被充分利用,其原因在于靠近路邊近旁的靜止廣告牌形式無法讓乘坐于高速行駛的車輛上的乘客看得清廣告的宣傳內容,因此,一直以來無法開發。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公開了一種廣告牌裝置,該裝置采用在載有乘客的車輛所行駛的路邊近旁設置軌道,并在軌道上設置可運動的廣告牌,使得廣告牌可與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并使得運動的廣告牌與乘坐于高速行駛車輛上的乘客相對運動速度小,從而可實現乘坐于高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地看清設置于靠近路邊近旁廣告牌的廣告內容。同時,由于該裝置采用了軌道行駛的方式,運動的廣告牌運動速度快,并且,采用軌道運行的方式具有如下優點:其一,運動的廣告牌在軌道上具有快速穩定運動的特點;其二,由于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軌道結構,載有廣告牌的相關設備的三維制道尺寸可以盡量減小;其三,無需在靠近路邊的近旁鋪設寬的路面,其四,通過改變軌道的設置,可將廣告牌設置于較窄的空閑的空間,這樣,可降低制造成本及運行成本,充分利用閑置資源。該裝置可設置于距離載有乘客的車輛行駛的路邊很近的地方,無需采用遠離路邊設置廣告牌或者采用巨型廣告牌的方式,廣告牌制造尺寸可以很小。本專利為車輛乘客提供了一種新的廣告形式。本專利裝置尤其適合設置于載有大量乘客的火車、高鐵等高速行駛的交通車輛的路邊。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充分利用戶外交通靠近路邊的閑置空間,在車輛行駛的路邊近旁設置廣告牌,并使得乘坐于高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到設置于道路近旁的廣告牌中廣告的內容,起到廣告宣傳作用;同時,為了使得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更清楚地觀看廣告內容,要求該裝置帶動廣告牌以穩定快速的方式運行,載有廣告牌的相關設備在運動中不發生晃動、抖動;為了減小設備制造成本、廣告制作成本及運行成本,要求載有廣告牌的相關設備三維制造尺寸小,廣告牌的制作尺寸小,并要求無需另外鋪設路邊較寬路面。
[0007]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專利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采用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車身、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軌道、支架、動力牽引系統,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與車身相連接,所述的支架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的支架設有底座及支柱,所述支架的底座與地面固定連接,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軌道相連接;所述的車身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通過邊輪與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通過拉鉤相連接,多個車身之間通過拉鉤相連接。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通過動力驅動機構驅動邊輪在軌道上滾動,并通過拉鉤帶動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運動。上述的邊輪系指設于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側端邊沿、并沿軌道運動的輪子,使用該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時,此時,動力牽引系統啟動,然后,動力牽引系統通過拉鉤帶動車身一起在軌道上運動,由于所述車身與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相連接,所述廣告牌與車身一起在軌道上運動。當載有乘客車輛從遠方駛來,可啟動廣告牌裝置,從而使得廣告牌裝置的車身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運動,并使設置于固定框中的廣告牌的廣告內容能夠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見。
[0008]該廣告牌裝置車身所載廣告牌與車身一起運動時,保持車身所載廣告牌以一定大小的速度運行的裝置可以由設于支架上的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組成;當載有乘客的車輛由遠方駛來,可開啟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無線數據接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并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
[0009]在上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該廣告牌裝置車身所載廣告牌與車身一起運動時,載有乘客的車輛與車身所載廣告牌作同向運動,所述載有乘客的車輛與車身所載廣告牌間存在速度差,當車輛中的乘客距離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距離為L時,采用設于支架上的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可控制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可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可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anl0,這時,乘坐于車輛的乘客可更清楚地觀看設置于路邊廣告牌裝置上的廣告牌廣告內容。其原理具體分析如下:研究表明,人眼觀看物體并看清物體都有一個過程,當人眼看到物體以后,首先物體的光信息刺激人眼視網膜成像,然后,通過視神經向人腦傳遞物像信息,最后通過人腦時值息的處理、分析,完成人眼看清物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視細胞光敏質分解產物要存留一段時間,同時,神經傳遞也需要一段時間,由于這些原因,像的感覺在人眼只能逐漸消失,這種能夠把視覺影像停留短時間的作用一般稱之為視覺暫留,所需時間稱之為視覺暫留時間。在視覺暫留的時間范圍內,還會出現另一種現象,即: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靜止刺激物,以適當的時間間隔呈現,觀察者會產生刺激物是由一點移到另一點的感覺,這種現象稱為似動效應。根據以上的原理,可以作如下的分析:如果在人眼的視野范圍內,物體在人眼前掠過的速度非常快,人眼無法讓物體的細節在視網膜成像,因此,人眼也就無法看清物體細節,從而導致看不清楚。如果在人眼的視野范圍內,物體在人眼前掠過的速度較快,其停留時間小于視覺暫留時間,這時,由于物體形成的視覺印象在人眼要停留一段時間,像的感覺只能逐漸消失,因此,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將導致人眼看不清物體:其一,由于物體速度較快,物體在人眼的成像具有存留現象,因此,前后的物象容易形成疊影,從而導致無法分辨與看清物體細節;其二,由于物體運動速度較快,物體會在不同的位置成像于人眼視網膜,形成似動現象,似動效應導致人眼看到物體運動、并且連成一片,從而導致看不清物體細節。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物體在人眼的視野范圍內停留時間太短,人眼無法看清物體細節。根據以上分析,當乘坐于高速行駛車輛中的乘客想看清設置于路邊近旁的廣告內容,就要求該運動的廣告牌在乘客視野范圍內滯留時間要大于視覺暫留時間。如果取人眼的中介視覺暫留均值0.1秒作為參考值,同時,一般認為人眼觀看圖文的視野范圍為20度,而廣告大多采用圖文形式呈現,因此,此處取人眼觀看廣告牌的視野范圍為20度。假如乘客觀看廣告牌的方式采用靜視方式,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如圖18所示,此時,若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 V,此處由于可能是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比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快Λ V,也有可能是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比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快Λ V,因此,采用I AV|表示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速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則,在乘客視野范圍2s內,運動的廣告牌的滯留時間t為:
[0010]t = 2LtanlO/| Δ V
[0011]當t >0.1秒時,人眼能看清廣告牌內容,此處tan1為10度角的正切函數,gp:
[0012]2LtanlO/| Δν| > 0.1
[0013]AV| < 20Ltanl0
[0014]亦即,當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所載廣告牌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anl0時,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可以看清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車身所載廣告牌上廣告的內容。因此,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可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anl0。
[0015]在上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為了達到使乘坐于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觀看所述廣告牌裝置上的廣告最佳的效果,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可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O。
[0016]該廣告牌裝置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在運行到需要改變軌道運行的區間段時,該廣售牌裝置用于垂直方向的于上下移動變軌部分的結構可以是:在所述支架序列中設有一區間毆,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所述區間段設置的支架與其他位置所設置的支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區間段除了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支架外,在所述的每一支架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另一相同的支架,所述并排靠近設置的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與地面連接: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支柱設有垂直移動部件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設有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上下移動;所述區間段中設有軌道,設于所述區間段中的軌道沿車身運動方向由多個不同段分段軌道分段連接而成,每一段分段軌道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兩個相鄰的分段軌道之間具有一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的各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
[0017]該廣告牌裝置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在運行到需要改變軌道運行的區間段時,該廣告牌裝置用于水平方向移動變軌部分的結構可以是:在所述支架序列中設有一區間段,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所述區間段設置的支架與其他位置所設置的支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區間段除了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支架外,在所述的每一支架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另一相同的支架,所述并排靠近設置的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與地面連接;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底座上設有水平移動部件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移動部件與支柱連接,所述支柱設有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做水平移動;所述區間段中設有軌道,設于所述區間段中的軌道沿車身運動方向由多個分段段軌道分段連接而成,每一分段軌道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兩個相鄰的分段軌道之間具有一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的各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
[0018]該廣告牌裝置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在運行到需要改變軌道運行的區間段時,該廣告牌裝置用于包含垂直方向移動及水平方向移動的復雜移動變軌部分的結構可以是: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底座上設有水平移動部件與水平傳動裝置,垂直設置的支架的支拄與水平移動部件連接,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做水平移動。所述支架的支柱設有垂直移動部件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設有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上下移動。
[0019]該廣告牌裝置的軌道結構可以是上、下雙軌設置,所述的支架設有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所述的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分別連接平行設置的上軌道、下軌道;所述的車身、動力牽引系統的上下兩側端分別稱為車身、動力牽引系統的上邊沿與下邊沿,所述的上邊沿、下邊沿分別設有上邊輪、下邊輪;所述的上邊輪由行走輪與對稱設置的兩個側輪組成,所述的上邊輪的行走輪與上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上邊輪的兩個側輪分別與上軌道兩側面滾動連接。所述的下邊輪由行走輪與對稱設置兩個側輪組成;所述的下邊輪的行走輪與下軌道流動連接,所述的下邊輪的兩個側輪分別與下軌道兩側面滾動連接。上述軌道結構采用上軌道、下軌道結構的目的在于,這種結構可使得乘坐于高速行駛車輛上的乘客能更清楚地看清運動中廣告牌的廣告內容,具體分析如下:本發明采用在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側端邊沿設置邊輪,并使邊輪與軌道連接,從而使得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可以在軌道上高速運動。當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一側端的邊沿設有邊輪,另一側端的邊沿為自由端時,此時,車身與廣告牌的固定框組成一個系統,如圖19、圖20所示,廣佳牌裝置的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系統在軌道上高速運動會導致如下情形發生:即運動中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系統會發生晃動、抖動,其原因是,運動中的車身及廣售牌固定框組成的系統重心會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小幅度往返運動,這種運動形成晃動、抖動,并使得廣告裝置上承載的廣告內容信息發生抖動、晃動,乘坐于高速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觀看廣告內容時,會產生眼睛疲勞、看不清現象,廣告是用來傳播信息內容的,一種讓受眾眼睛疲勞、并看不清楚的廣告傳播方式無法起到廣告的宣傳目的與效果。避免上述情形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降低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系統的重心或增大所述系統的底面積等,但這些做法無法消除高速運動的廣告牌的抖動問題,同時,這些做法將會大幅度增大路邊土地資源浪費。由此,本發明采用在車身上下兩側端的邊沿分別設置上邊輪、下邊輪的方式,同時,采用上軌道、下軌道與車身上下兩側邊沿的上邊輪、下邊輪分別相連接的方式,如圖21所示,這樣,可消除廣告牌裝置的車身的自由端,從而可以有效阻止該裝置在運動中的抖動、晃動問題,使得廣告內容得以清楚地傳播。同時,這種方式,在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系統的高度H、寬度M不變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所述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組成的系統的厚度D,從而改變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系統的三維制造尺寸,如圖20所示,該裝置所用路邊資源少、制造成本低,所耗費的運行成本低。
[0020]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上軌道、下軌道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上車身的運動方向相平行,如圖22所示,圖22是其中一個軌道的軸截面示意圖,為了說明問題方便,圖中軌道的橫截面采用了矩形,軌道橫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狀。為了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抖動情形,可將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軸截面設于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
[0021]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上軌道、下軌道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間設有車身與廣告牌的固定框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與廣告牌的固定框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固定框抖動情形。
[0022]在前述上下雙軌設置的結構的基礎上,該廣告牌裝置的軌道結構可以有如下設置:所述的支架設有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所述的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分別連接上軌道、下軌道;所述的車身、動力牽引系統的上下側端的上邊沿、下邊沿分別設有上邊輪、下邊輪,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分別與上軌道、下軌道滾動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與軌道相接觸的滾動面沿周向設有凹槽,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分別與軌道滾動接觸時,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與上邊輪、下邊輪接觸的部位會部分嵌入所述的凹槽。
[0023]采用上述一種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024]首先啟動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力牽引系統,動力牽引系統帶動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在軌道上運動;
[0025]然后,設于車身的廣告牌在軌道上與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從而,乘坐于快速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能清楚看到所述廣告牌裝置中的廣告內容。
[0026]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027]在啟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動力牽引系統的步驟以后,然后,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值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
[0028]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029]當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距離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距離為L,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gl0。
[0030]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031]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O。
[0032]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了廣告牌裝置的上述的結構:包括軌道、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車身、設置于車身的邊輪、動力牽引系統、車輛速度測速及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無線數據接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從而使得該廣告牌裝置車身所載廣告牌具有運動功能,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0033]可實現廣告牌裝置車身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快速運動的功能,同時,可根據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大小對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運動速度大小進行調節與控制,進而控制設于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大小,并使得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內的乘客可以清楚看到路邊近旁的所述廣告牌裝置中廣告牌的廣告內容。同時,可將廣告牌裝置設置于路邊近旁,采用小尺寸的廣告牌,節省廣告制作成本,可充分利用路邊空閑空間。
[0034]2)由于采用了軌道結構,即邊輪在軌道上運動的結構,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0035]無需另外鋪設地面道路,節省土地資源;同時,采用邊輪在軌道上運動的結構,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可以較高的速度運行。同時,由于可采用多種軌道結構,載有廣告牌的相關設備的三維尺寸可以盡量減小,從而降低設備的制造成本、運行成本。
[0036]3)由于采用了裝置上邊輪、下邊輪分別在上軌道、下軌道運動的結構,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0037]可阻止運動中的車身及廣告牌固定框組成的系統的晃動、抖動,因此,可以清晰、有效地向高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傳播廣告信息。同時,該方式使得載有廣告牌設備的三維尺寸可做到最小,占用閑置土地資源最少。
[0038]4)由于采用了速度控制系統,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運動速度兩者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大小可控,從而可使得乘客易于看清運動中的廣告牌中的廣告內容。
[0039]5)本裝置結構由于采用了在區間段內設置多段分段軌道、并排靠近設置的支架、在支架上設置的可移動部件等裝置,從而可實現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在區間段內的各種變軌運動。
[0040]6)本裝置為車輛中的乘客提供了一種新的廣告形式。
[0041]為了說明問題方便,以下采用附圖形式進一步說明。
[0042]其中:
[0043]圖1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一
[0044]圖2為圖1的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的左端視圖
[0045]圖3為圖1的廣告牌裝置邊輪結構示意圖
[0046]圖4為圖1區間段中廣告牌裝置變軌部分支架的左視圖
[0047]圖5為廣告牌裝置變軌運行示意圖
[0048]圖6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二
[0049]圖7為圖6的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的左端視圖
[0050]圖8為圖6的廣告牌裝置邊輪結構示意圖
[0051]圖9為圖6區間段中廣告牌裝置變軌部分支架的左視圖
[0052]圖10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三
[0053]圖11為圖10的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的左端視圖
[0054]圖12為圖10的廣告牌裝置邊輪結構示意圖
[0055]圖13為圖10區間段中廣告牌裝置變軌部分支架的左視圖
[0056]圖14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四
[0057]圖15為圖14的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的左端視圖
[0058]圖16為圖14的廣告牌裝置邊輪結構示意圖
[0059]圖17為圖14區間段中廣告牌裝置變軌部分支架的左視圖
[0060]圖18為乘客觀看設置于路邊近旁的廣告牌裝置所載廣告牌示意圖
[0061]圖19為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不意圖
[0062]圖20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側視示意圖
[0063]圖21為具有上下軌道結構的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示意圖
[0064]圖22為軌道軸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5]為了敘述方便,后述的各實施例中所述的廣告牌裝置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部分,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部分,第四部分為運行變軌部分。四個部分的劃分只是為了清楚說明問題,并非用于限定廣告牌裝置的組成。后述各例中的車輛系指載有乘客的火車、汽車、高鐵等交通工具,車身則特別指在本專利廣告牌裝置中載有廣告內容的運動車。圖1中,四邊形虛線部分為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個支架,菱形虛線部分為并排靠近設置的兩個支架,園形虛線部分為兩個相鄰的分段軌道兩端間的連接處;文中的軌道指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運動中所需設置的軌道,它分為單軌或雙軌等,而分段軌道則是為了變軌等目的將同一軌道沿車身運動方向分為多段,并分段首尾連接,而其中的每段軌道則稱為分段軌道,圖1中,對于由多個支架組成的支架排列,稱為支架序列,而對于在所述的支架序列中的某一段區間則稱為區間段,對以上這種敘述與劃分,后續各例對此就不一贅述。控制支架做垂直運動的機構稱為垂直傳動裝置,被控制的做垂直運動的部件稱為垂直運動部件,控制支架做水平運動的機構稱為水平傳動裝置,被控制的做水平動的部件稱為水平運動部件。后述的廣告牌裝置的邊輪系指設置于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之上、并在軌道上運動的輪子;而動力牽引系統、車身的邊沿系指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的上下兩側端位置,邊輪系指設置于車身、動力牽引系統邊沿的輪子,這是為了說明問題方便而采用的名稱,主要是為了區別:當動力牽引系統或者車身有上、下兩個輪子時,采用上邊沿、下邊沿及上邊輪、下邊輪就可清楚地說明輪子的位置。車輛監測系統指當有車輛由遠處行駛而來,則該系統將車輛出現的信息傳遞給廣告牌裝置的動力牽引系統,從而指示動力牽引系統的啟動的系統;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指測定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行速度,并將該速度值傳遞給速度控制系統的系統;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指可接受由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傳遞的信息的裝置速度控制系統指按照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測定的車輛行駛的速度數值大小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行速度的速度控制系統。
[0066]圖1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一,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部分,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部分,第四部分為運行變軌部分。以下根據各附圖分別對各部分加以說明:
[0067]第一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本實施例的運動部分采用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6下邊輪9、動力牽引系統12下邊輪9在單軌軌道I上運動的方式,所述下邊輪9由行走輪10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11組成,如圖2、圖3所示,圖2中所示的是車身6與軌道的連接,動力牽引系統12與軌道的連接與前者相同,未標出。該部分具體包括車身6、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8、軌道1、支架2、動力牽引系統12,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8與車身6相連接,所述的支架2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組成多個支架;所述支架2設有底座4及支柱3,所述支架的底座4與地面固定連接,并且間隔設置,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3上設有下支撐架5,所述下支撐架5與軌道I相連接;所述的車身下邊沿7設有下邊輪9,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2設有下邊輪9,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2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8的車身6設置于所述的軌道I上,所述的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通過下邊輪9與軌道I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I上的車身6與動力牽引系統12通過拉鉤13相連接,多個車身6之間通過拉鉤13相連接;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2通過動力驅動機構驅動下邊輪9在軌道I上滾動,并通過拉鉤13帶動車身6運動。
[0068]為了確保廣告牌裝置車身6所載廣告牌在單軌軌道上運行,本實施例的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下邊輪9采用由行走輪10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11組成,如圖2、圖3所示,單軌軌道截面形狀可以為多種形狀,如四邊形、多邊形等。當然,也可以采用單軌軌道在上端、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處于軌道下端的方式,所述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的邊輪與軌道滾動連接。
[0069]動力牽引系統12動力來自供電系統,并由受電弓17導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動力方式。
[0070]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本實施例的廣告牌裝置的啟動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它由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18與設于動力牽引系統12上的自動啟動控制裝置組成(未標出),具體地,由設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18監測過往車輛,當車輛監測系統18監測到有車輛駛來,車輛監測系統18向動力牽引系統12發送啟動信號,動力牽引系統12通過自動啟動控制裝置啟動,廣告牌裝置車身6所載廣告牌與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
[0071]籠三部分為速度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使得所述的廣告牌裝置車身6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間的相對運動速度保持一定數值。本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支架設有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該系統可獲取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行駛的速度數值。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2設有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速度控制系統16 ;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將獲取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6。工作時,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啟動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及速度控制系統16 ;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將獲取的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速度數值的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6,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6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2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車身6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如果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
Λ Vl,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將所測得的怏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6,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6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2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
[0072]進一步地,優選地,為了達到使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觀看所述廣告牌裝置上的廣告最佳的效果,使得設置于固定框8中的廣告內容能夠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更清楚看見,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4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5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6,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6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2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Δν|為O。
[0073]第四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行變軌部分。當廣告牌裝置的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運行于某些特定區間段,在所述的特定區間段,廣告牌裝置的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需要作變軌道運行,為了實現該廣告牌裝置的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變軌運行目的,在該區間段內的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及支架結構等需要做相應變化,以適應變軌的需要。以下從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支架的結構分別說明:
[0074]首先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對所述區間段中支架19的排列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排列不同。如圖1所示,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設有支柱20與底座21,所述支架19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個支架19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有另一相同的支架19,所述另一相同的支架19底座21與地面連接。
[0075]其次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結構:對所述區間段中的支架19結構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結構不同,區間段中的支架19的支柱20及底座21設有可移動部件,其具體結構如圖4所示(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4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圖4中所示的支架結構是區間段內變軌部分的支架結構,即圖1中支架19的結構,圖4中支架19的支柱即為圖1中支架19的支柱20,可以理解為:圖1中支架19的支柱20由圖4的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及垂直傳動裝置組成。
[0076]最后是該區間段內軌道的設置:對所述區間段中的軌道的設置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軌道設置不同。所述區間段設有單軌軌道,所述的單軌軌道沿車身6運動方向由多段分段軌道22連接組成,每一分段軌道22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19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如圖1所示的A端、B端為一分段軌道22兩端,C端、D端為另一分段軌道22兩端,兩相鄰的分段軌道22之間具有一相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22兩端的B端、C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19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軌道的分段設置,利于變軌操作,是一種簡易的變軌方式,適合小空間操作。當然,不同分段軌道22之間需緊密連接。
[0077]以下根據圖4對軌道上的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做上下垂直移動、水平移動及其他移動作詳細說明(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4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具體說明如下:
[0078]支架支柱20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分段軌道22做上下垂直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19設有支柱20、底座21,所述支柱設有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24設有與軌道相連接的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24上下移動。此處的支柱設有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與垂直傳動裝置應理解為:支柱20由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與垂直傳動裝置所組成。具體地: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可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垂直傳動裝置采用齒輪方式的結構,如圖4所示:齒輪傳動裝置的齒輪27與垂直移動部件的直齒條26相嚙合,所述垂直移動部件24可以在導軌25上做滑動運動。如果將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及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與底座21相連接,就可以實現支架19的支撐架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分段軌道22做上下變軌操作。
[0079]支架底座21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分段軌道22做水平移動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19設有支柱20、底座21,所述的底座21上設有導軌29、水平移動部件28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28做水平移動,此處的水平移動應理解為:在圖4中的水平移動是左右水平移動,但實際上,在圖1中的支架的水平移動是向外、向里的水平移動(如果將圖1中垂直紙面向外稱為外、垂直紙面向內稱為里)。同樣地,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可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水平傳動裝置采用齒輪方式的結構如圖4所示:導軌29與支架底座21相連接,齒輪傳動裝置的齒輪31與水平移動部件的直齒條30相嚙合,所述水平移動部件28可以在導軌29上做滑動運動。將所述的支柱20與水平移動部件28連接,如果該支柱20為沒有設置垂直移動部件24及垂直傳動裝置的簡單支架支柱20,則該支架結構可實現簡單的水平移動。
[0080]支架支柱20、底座21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分段軌道22做其他復雜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如上所述,如果將導軌25、垂直移動部件24及垂直傳動裝置設置于水平移動部件28上,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28在導軌29上做水平移動,則該支架結構就可實現復雜的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操作。
[0081]一個廣告牌裝置變軌具體應用如圖5所示:當廣告牌裝置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運行部分進入所述的區間段后,若此時廣告牌裝置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需要改變運行軌道的方向,例如由原來的分段軌道22的位置改變到垂直上端的分段軌道23的位置,此時,只需停止廣告牌裝置的運行,并將區間段內各支架19的垂直傳動裝置啟動,驅動各垂直移動部件24垂直上移,實現各支架分段軌道22、設有廣告牌的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12的垂直上移,當支架19上的分段軌道22上移至垂直上端的分段軌道23同一高度,并實施分段軌道22、變軌軌道23兩軌道的連接,就可實現廣告牌裝置車身6及動力牽引系統12在新的軌道運行的目的。其他移動變軌方式的實施原理及操作與此類同,在后述的實施例中對此不再贅述。
[0082]綜上所述,在使用該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時,當有載有乘客的車輛從遠方駛來,通過啟動控制部分,可啟動廣告牌裝置,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6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這樣設置于固定框8中的廣告內容就能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見。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通過速度控制部分,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6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或者設定載有乘客的車輛與廣告牌裝置的車身6所載廣告牌間的運動保持相對靜止。
[0083]車身6、動力牽引系統下邊輪9采用由行走輪10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11組成,運行軌道采用單軌。
[0084]運動裝置的變軌道運行通過在支架支柱20及支架底座21設置可移動部件來完成。
[0085]圖6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二,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部分,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部分,第四部分為運行變軌部分。以下根據各附圖分別對各部分加以說明:
[0086]第一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本實施例的運動部分采用車身39邊輪、動力牽引系統47邊輪在雙軌道上運動的方式,所述的雙軌為上下平行設置的兩根軌道上軌道32、下軌道33,所述的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設有上邊輪42、下邊輪43,所述上邊輪42、下邊輪43分別與雙軌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滾動連接,所述的上邊輪42、下邊輪43都由行走輪45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46組成,如圖7、圖8所示,圖7中所示的是車身39與軌道的連接,動力牽引系統47與軌道的連接與前者相同,未標出。該部分具體包括車身39、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44、上軌道32、下軌道33、支架34、動力牽引系統47,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44與車身39相連接,所述的支架34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組成多個支架,所述述支架34設有底座36及支柱35,所述支架的底座36與地面固定連接,并且間隔設置,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35上設有上支撐架37、下支撐架38,所述上支撐架37、下支撐架38分別與上軌道32、下軌道33相連接;所述的車身上邊沿40、下邊沿41分別設有上邊輪42、下邊輪43,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47設有上邊輪42、下邊輪43,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47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44的車身39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39及動力牽引系統47通過上邊輪42、下邊輪43分別與上軌道32、下軌道33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39與動力牽引系統47通過拉鉤48相連接,多個車身39之間通過拉鉤48相連接;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47通過動力驅動機構驅動上邊輪42、下邊輪43在軌道上滾動,并通過拉鉤48帶動車身39運動。
[0087]為了確保廣告牌裝置車身39所載廣告牌在軌道上運行穩定,本實施例的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上邊輪42、下邊輪43采用由行走輪45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46組成,如圖7、圖8所示,兩個軌道截面形狀可以為多種形狀,如四邊形、多邊形等。
[0088]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軌道32、下軌道33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上的車身39運動方向相平行,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軸截面設于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與廣告牌固定框44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089]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軌道32、下軌道33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間設有車身39與廣告牌的固定框44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39與廣告牌的固定框44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與固定框44組成的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090]動力牽引系統47動力來自供電系統,并由受電弓52導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動力方式。
[0091]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本實施例的廣告牌裝置的啟動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它由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53與設于動力牽引系統47上的自動啟動控制裝置組成(未標出),具體地,由設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53監測過往車輛,當車輛監測系統53監測到有車輛駛來,車輛監測系統53向動力牽引系統47發送啟動信號,動力牽引系統47通過自動啟動控制裝置啟動,并帶動車身39所載廣告牌與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行。
[0092]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使得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間的相對運動速度保持一定速度數值。本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支架34設有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該系統可獲取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行駛速度的數值,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47設有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速度控制系統51 ;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將獲取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51。工作時,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啟動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及速度控制系統51,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將獲取的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51,所述速度控制系統51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47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車身39所載廣告牌將以一定的設定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如果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I Λν|,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51,所述速度控制系統51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47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
[0093]進一步地,優選地,為了達到使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觀看所述廣告牌裝置上的廣告最佳的效果,使得設置于固定框44中的廣告內容能夠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更清楚看見,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49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50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51,所述速度控制系統51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47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Δν|為O。
[0094]第四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行變軌部分,當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及動力牽引系統47運行于某些特定區間段,在所述的特定區間段,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及動力牽引系統47需要作變軌道運行,為了實現該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及動力牽引系統47變軌運行目的,在該區間段內的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及支架結構等需要做相應變化,以適應變軌的需要。以下從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支架的結構分別說明:
[0095]首先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對所述區間段中支架的排列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排列不同。如圖6所示,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54,所述支架54設有支柱55、底座56,所述支架54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個支架54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有另一相同的支架54,所述另一相同的支架54底座56與地面連接。
[0096]其次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結構:對所述區間段中的支架54結構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結構不同,區間段中的支架54支柱55及底座56設有可移動部件,其具體結構如圖9所示(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9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圖9中所示的支架結構是區間段內變軌部分的支架結構,即圖6中支架54的結構,圖9中支架54的支柱即為圖6中支架54的支柱55,可以理解為:圖6中支架54的支柱55由圖9的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及垂直傳動裝置組成。
[0097]最后是該區間段內軌道的設置:對所述區間段中的軌道的設置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軌道設置不同。所述區間段設有上下雙軌軌道,所述的雙軌軌道的每一軌道沿車身39運動方向都由多段分段軌道57連接組成。每一分段軌道57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54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如圖6所示的E端、F端為一分段軌道57兩端,G端、H端為另一分段軌道57兩端。兩相鄰的分段軌道57之間具有一相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57兩端的F端、G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54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雙軌中另一軌道與此相同,不再贅述。軌道的分段設置,利于變軌操作,是一種簡易的變軌方式,適合小空間操作。當然,不同分段軌道57之間需緊密連接。
[0098]以下根據圖9對軌道上的車身39及動力牽引系統47做上下垂直移動、其他移動水平移動作詳細說明(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9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具體實施如下:
[0099]支架支柱55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分段軌道57做上下垂直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54設有支柱55、底座56,所述支柱55設有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58設有與軌道連接的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58上下移動。此處的支柱55設有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與垂直傳動裝置應理解為:支柱55由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與垂直傳動裝置所組成,具體地: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垂直傳動裝置采用液壓千斤頂方式的結構如圖9所示:液壓千斤頂傳動裝置60 —端與垂直移動部件58 —端相連接,所述垂直移動部件58可以在導軌59上做滑動運動。如果將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及垂直傳動裝置60與底座56相連接,就可以實現支架54上的支撐架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分段軌道57做上下變軌操作。
[0100]支架底座56帶動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分段軌道57做水平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54設有支柱55、底座56,所述的底座56上設有導軌62、水平移動部件61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61做水平移動,此處的水平移動應理解為:在圖9中的水平移動是左右水平移動,但實際上,在圖6中的支架的水平移動是向外、向里的水平移動(如果將圖6中垂直紙面向外稱為外、垂直紙面向內稱為里)。同樣地,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傳動裝置采用齒輪方式的結構如圖9所示:導軌62與支架底座56相連接,齒輪傳動裝置的齒輪64與水平移動部件的直齒條63相嚙合,所述水平移動部件61可以在導軌62上做滑動運動。將所述的水平移動部件61與支柱55連接,如果該支柱為沒有設置垂直移動部件58及垂直傳動裝置的簡單支架支柱,則該支架結構可實現簡單的水平移動。
[0101]支架支柱55、底座56帶動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分段軌道57做其他復雜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如上所述,如果將導軌59、垂直移動部件58及垂直傳動裝置設置于水平移動部件61上,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61在導軌62上做水平移動,則該支架結構就可實現復雜的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操作。
[0102]綜上所述,在使用該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時,當有載有乘客的車輛從遠方駛來,通過啟動控制部分,可啟動廣告牌裝置,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車輛同向行駛,這樣設置于固定框44中的廣告內容就能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見。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通過速度控制部分,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39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或者設定載有乘客的車輛與車身39所載廣告牌間的運動保持相對靜止。
[0103]車身39、動力牽引系統47邊輪采用由行走輪45及對稱設置于行走輪兩側的起穩定作用的側輪46組成,運行軌道采用上軌道32、下軌道33組成。
[0104]優選地,上軌道32、下軌道33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上車身39的運動方向相平行,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軸截面設于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與廣告牌固定框44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05]優選地,上軌道32、下軌道33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間設有車身39與廣告牌的固定框44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39與廣告牌的固定框44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32、下軌道33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39與固定框44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06]運動裝置的變軌道運行通過在支架支柱55及支架底座56設置可移動部件來完成。
[0107]圖10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三,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部分,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部分,第四部分為運行變軌部分,以下根據各附圖分別對各部分加以說明:
[0108]第一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本實施例的運動部分采用車身72邊輪、動力牽引系統79邊輪在雙軌軌道上運動的方式,所述的雙軌為上下平行設置的兩根軌道上軌道65、下軌道66,所述的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設有上邊輪75、下邊輪76,所述上邊輪75、下邊輪76分別與雙軌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滾動連接,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與軌道相接觸的滾動面沿周向設有凹槽78,上軌道65、下軌道66與上邊輪75、下邊輪76分別接觸時,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與上邊輪75、下邊輪76接觸的部位會部分嵌入所述的凹槽78,圖11、圖12中標出了下軌道65嵌入凹槽78的情形,圖11中所示的是車身72與軌道的連接,動力牽引系統78與軌道的連接與前者相同,未標出。該裝置具體包括車身72、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77、上軌道65、下軌道66、支架67、動力牽引系統79,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77與車身72相連接,所述的支架67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組成多個支架;所述支架67設有底座69及支柱68,所述支架的底座69與地面固定連接,并且間隔設置,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68上設有上支撐架70、下支撐架71,所述上支撐架70、下支撐架71分別與上軌道65、下軌道66相連接;所述的車身上邊沿73、下邊沿74分別設有上邊輪75、下邊輪76,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79分別設有上邊輪75、下邊輪76,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79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77的車身72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通過上邊輪75、下邊輪76分別與上軌道65、下軌道66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72與動力牽引系統79通過拉鉤80相連接,多個車身72之間通過拉鉤80相連接;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79通過動力驅動機構驅動輪子在軌道上滾動,并通過拉鉤80帶動車身72運動。
[0109]本實施例采用的是廣告牌裝置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在上下平行設置的雙軌軌道上運行的方式,本實施例的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的上邊輪75、下邊輪76在軌道上的滾動面沿周向設有帶凹槽78的結構,如圖12所示。
[0110]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軌道65、下軌道66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上車身72的運動方向相平行,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的軸截面設于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11]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軌道65、下軌道66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設于上軌道65、下軌道66間設有車身72與廣告牌的固定框77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72與廣告牌的固定框77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車身72與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固定框77組成的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12]動力牽引系統79動力來自供電系統,并由受電弓85導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動力方式。
[0113]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本實施例的廣告牌裝置的啟動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它由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84與設于動力牽引系統79上的自動啟動控制裝置組成(未標出)。具體地,由設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84監測過往車輛,當車輛監測系統84監測到有車輛駛來,車輛監測系統84向動力牽引系統79發送啟動信號,動力牽引系統79通過自動啟動控制裝置啟動,廣告牌裝置車身72所載廣告牌與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行。
[0114]第三部公為速度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使得所述的廣告售牌裝置車身72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間的相對運動速度保持一定數值。本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案為:所述的支架設有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81,該系統可獲取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行駛速度數值。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79設有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速度控制系統83,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81將獲取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83。具體地,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81,啟動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及速度控制系統83,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81將獲取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83,所述速度控制系統83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79的速度,從而,廣告牌裝置車身72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如果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I AVl,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81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將該速度數據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83,所述速度控制系統83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79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Λν|小于20Ltanl0。
[0115]進一步地,優選地,為了達到使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觀看所述廣告牌裝置上的廣告最佳的效果,使得設置于固定框77中的廣告內容能夠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更清楚看見,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81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82將該速度數值信號送給速度控制系統83,所述速度控制系統83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79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為O。
[0116]第四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行變軌部分,當廣告牌裝置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運行于某些特定區間段,在所述的特定區間段,廣告牌裝置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需要作變軌道運行,為了實現該廣告牌裝置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變軌運行目的,在該區間段內的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及支架結構等需要做相應變化,以適應變軌的需要。以下從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支架的結構分別說明:
[0117]首先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對所述區間段中支架的排列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排列不同。如圖10所示,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86,所述支架設有87、底座88,所述支架86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個支架86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有另一相同的支架86,所述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87與地面連接88。
[0118]其次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結構:對所述區間段中的支架結構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結構不同,區間段中的支架86支柱87及底座88設有可移動部件,具體結構如圖13所示(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13中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圖13中所示的支架結構是區間段內變軌部分的支架結構,即圖10中支架88的結構,圖13中支架88的支柱即為圖10中支架86的支柱87,可以理解為:圖10中支架88的支柱87由圖13的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及垂直傳動裝車組成。
[0119]最后是該區間段內軌道的設置:對所述區間段中軌道的設置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軌道設置不同。所述區間段設有雙軌軌道,所述的雙軌軌道的每一軌道沿車身72運動方向都由多段分段軌道89連接組成,每一分段軌道89的兩端分別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86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如圖10所示的M端、N端為一分段軌道89兩端,O端、P端為另一分段軌道89兩端,兩相鄰的分段軌道89之間具有一相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89兩端的N端、O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86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雙軌中另一軌道與此相同,不再贅述。軌道的分段設置,利于變軌操作,是一種簡易的變軌方式,適合小空間操作。當然,不同分段軌道89之間需緊密連接。
[0120]以下根據圖13對支架軌道上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做上下垂直移動、水平移動、其他移動作詳細說明(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13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具體實施如下:
[0121]支架支柱87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分段軌道89做上下垂直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86設有支柱87、底座88、所述支柱87設有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90設有與軌道連接的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90上下移動。此處的支柱87設有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與垂直傳動裝置應理解為:支柱87由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與垂直傳動裝置所組成。具體地: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可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垂直傳動裝置采用齒輪方式的結構如圖13所示:齒輪傳動裝置的齒輪93與垂直移動部件的直齒條92相嚙合,所述垂直移動部件90可以在導軌91上做滑動運動。如果將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及垂直傳動裝置與底座88相連接,就可以實現支架86上的支撐架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分段軌道89做上下變軌操作。
[0122]支架底座88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分段軌道89做水平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86設有支柱87、底座88,所述的底座88上設有導軌95、水平移動部件94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94做水平移動,此處的水平移動應理解為:在圖13中的水平移動是左右水平移動,但實際上,在圖10中的支架的水平移動是向外、向里的水平移動(如果將圖10中垂直紙面向外稱為外、垂直紙面向內稱為里)。同樣地,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可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水平傳動裝置采用液壓千斤頂方式的結構圖13所示:導軌95與支架底座88相連接,液壓千斤頂傳動裝置96 —端與水平移動部件94 一端相連接,所述水平移動部件94可以在導軌95上做滑動運動。將所述的支柱87與水平移動部件94連接,如果該支柱為沒有設置垂直移動部件90及垂直傳動裝置的簡單支架支柱,則該支架結構可實現簡單的水平移動。
[0123]支架支柱87、底座88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72、動力牽引系統79、分段軌道89做其他復雜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如上所述,如果將導軌91、垂直移動部件90及垂直傳動裝置設置于水平移動部件94上,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94在導軌95上做水平移動,則該支架結構就可實現復雜的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操作。
[0124]綜上所述,在使用該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時,當有載有乘客的車輛從遠方駛來,通過啟動控制部分,可啟動廣告脾裝置,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車輛同向行駛,這樣設置于固定框77中的廣告內容就能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見。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通過速度控制部分,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72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或者設定載有乘客的車輛與車身72所載廣告牌間的運動保持相對靜止。
[0125]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運行軌道采用上軌道65、下軌道66組成。
[0126]優選地,上軌道65、下軌66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車身72的運動方向相平行,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軸截面設于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廣告牌固定框系統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27]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地,上軌道65、下軌道66設置的進一步結構可以是,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間設有車身72與廣告牌的固定框77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72與廣告牌的固定框77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廣告牌裝置的車身與固定框在運動中的抖動情形。
[0128]載有廣告牌的車身72及動力牽引系統79的上邊輪75、下邊輪76的滾動面沿周向帶設有凹槽78的結構,上軌道65、下軌道66與上邊輪75、下邊輪76分別接觸時,所述的上軌道65、下軌道66與上邊輪75、下邊輪76接觸的部位會部分嵌入所述的凹槽78。
[0129]運動裝置的變軌道運行通過在支架支柱87及支架底座88設置可移動部件來完成。
[0130]圖14為廣告牌裝置結構示意圖四,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部分,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部分,第四部分為運行變軌部分。以下根據各附圖分別對各部分加以說明:
[0131]第一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動部分,本實施例的運動部分采用車身103下邊輪、動力牽引系統108下邊輪在雙軌軌道上運動的方式。所述的雙軌為水平平行設置的兩根軌道左軌道98、右軌道97,所述的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下邊沿104左右分別設置左下邊輪106、右下邊輪105,所述左下邊輪106、右下邊輪105分別與雙軌的兩根軌道左軌道98、右軌道97滾動連接,所采用的左右下邊輪及結構與在雙軌道運行的火車輪子及結構相同,如圖15、圖16所示,圖15中所示的是車身103與軌道的連接,動力牽引108與軌道的連接與前者相同,未標出。該裝置具體包括車身103、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107、軌道、支架99、動力牽引系統108,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107與車身103相連接,所述的支架99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組成多個支架;所述的軌道為水平設置的兩根軌道左軌道98、右軌道97 ;所述支架99設有底座101及支柱100,所述支架的底座101與地面固定連接,并且間隔設置,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100上設有下支撐架102,所述下支撐架102分別與水平設置的兩根軌道左軌道98、右軌道97相連接;所述的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下邊沿104左右分別設置左下邊輪106、右下邊輪105,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08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107的車身103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103及動力牽引系統108通過左下邊輪106、右下邊輪105分別與左軌道98、右軌97道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103與動力牽引系統108通過拉鉤109相連接,多個車身103之間通過拉鉤109相連接;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08通過動力驅動機構驅動輪子在軌道上滾動,并通過拉鉤109帶動車身103運動。
[0132]動力牽引系統108動力來自供電系統,并由受電弓113導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動力方式。
[0133]第二部分為啟動控制部分,本實施例的廣告牌裝置的啟動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它由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114與設于動力牽引系統108上的自動啟動控制裝置組成(未標出)。具體地,由設置于支架上的車輛監測系統114監測過往車輛,當車輛監測系統監測114到有車輛駛來,車輛監測系統114向動力牽引系統108發送啟動信號,動力牽引系統108通過自動啟動控制裝置啟動,廣告牌裝置車身103所載廣告牌與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行。
[0134]第三部分為速度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使得所述的廣告牌裝置車身103所載廣告牌與載有乘客的車輛間的相對運動速度保持一定數值。本實施例采用的技方案為:所述的支架設有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10,該系統可獲取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行駛速度數值,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108設有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速度控制系統112 ;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10將獲取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和112。工作時,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10,啟動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及速度控制系統112,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10將獲取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12,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12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08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車身103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速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同向行駛。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如果乘客乘坐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I Λν|,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110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車輛運行的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12,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12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08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
[0135]進一步地,優選地,為了達到使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觀看所述廣告牌裝置廣告最佳的效果,使得設置于固定框107中的廣告內容能夠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更清楚看見,當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110將所測得的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111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112,所述速度控制系統112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108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為O。
[0136]第四部分為廣告牌裝置運行變軌部分,當廣告牌裝置的車身103及動力牽引系統108運行于某些特定區間段,在所述的特定區間段,廣告牌裝置的車身103及動力牽引系統108需要作變軌道運行,為了實現該廣告牌裝置的車身103及動力牽引系統108變軌運行目的,在該區間段內的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及支架結構等需要做相應變化,以適應變軌的需要。以下從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軌道的設置、支架的結構分別說明:
[0137]首先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排列:對所述區間段中支架的排列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排列不同。如圖14所示,所述區間段設有支架115,所述支架設有支柱116、底座117,所述支架115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個支架115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有另一相同的支架115,所述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117與地面連接。
[0138]其次是該區間段內支架的結構:對所述區間段中的支架結構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支架結構不同,區間段中的支架115支柱116及底座117設有可移動部件,具體結構如圖17所示。(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17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圖17中所示的支架結構是區間段內變軌部分的支架結構,即圖14中支架115的結構,圖17中支架的支柱即為圖14中支架115的支柱116,可以理解為:圖14中支架115的支柱116由圖17的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及垂直傳動裝置組成。
[0139]最后是該區間內軌道的設置:對所述區間段中的軌道的設置而言,其與支架序列中其他位置的軌道設置不同。所述區間段設有雙軌軌道,所述的雙軌軌道的每一軌道沿車身103運動方向都由多段分段軌道118連接組成。每一分段軌道118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115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如圖14所示的Q端、R端為一分段軌道118兩端,S端、T端為另一分段軌道118兩端,該兩相鄰的分段軌道118之間具有一相連接觸,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118兩端R端、S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115的支撐架(未標出)相連接。雙軌中另一軌道與此相同,不再贅述。軌道的分段設置,利于變軌操作,是一種簡易的變軌方式,適合小空間操作。當然,不同分段軌道之間需要緊密連。
[0140]以下根據圖17對軌道上車身103及動力牽引系統108做上下垂直移動、水平移動、其他移動作詳細說明(為了簡化支架結構,圖17中的支架上的支撐架未標出,同時,區間段內各支架結構相同),具體實施如下:
[0141]支架支柱116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分段軌道118做上下垂直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115設有支柱116、底座117,所述支柱116設有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119設有與軌道連接的下支撐架(未標出),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119上下移動。此處的支柱116設有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與垂直傳動裝置應理解為:支柱116由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與垂直傳動裝置所組成。具體地: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垂直傳動裝置采用液壓干斤頂方式的結構如圖17所示:液壓千斤頂傳動裝置121 —端與垂直移動部件119 一端相連接,所述垂直移動部件119可以在導軌120上做滑動運動。如果將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及垂直傳動裝置與底座117相連接,就可以實現支架支柱上的支撐架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分段軌道118做上下變軌操作。
[0142]支架底座117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分段軌道118做水平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所述區間段的支架115設有支柱116、底座117,所述的底座117上設有導軌123、水平移動部件122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122做水平移動,此處的水平移動應理解為:在圖17中的水平移動是左右水平移動,但實際上,在圖14中的支架的水平移動是向外、向里的水平移動(如果將圖14中垂直紙面向外稱為外、垂直紙面向內稱為里)。同樣地,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有多種形式的傳動裝置,例如絲桿傳動、蝸桿傳動、齒輪傳動、液壓千斤頂、液壓支柱等。本實施例水平傳動裝置采用液壓千斤頂方式的結構如圖17所示:導軌123與支架底117座相連接,液壓千斤頂傳動裝置124一端與水平移動部件122 —端相連接,所述水平移動部件122可以在導軌123上做滑動運動。將所述的支柱116與水平移動部件122連接,如果該支柱116為沒有設置垂直移動部件119及垂直傳動裝置的簡單支架支柱,則該支架結構可實現簡單的水平移動。
[0143]支架支柱116、底座117帶動廣告牌裝置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分段軌道118做其他復雜移動的變軌解決方案為:如上所述,如果將導軌120、垂直移動部件119及垂直偉動裝置設置于水平移動部件122上,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122在導軌123上做水平移動,則該支架結構就可實現復雜的水平移動及垂直移動操作。
[0144]綜上所述,在使用該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時,當有載有乘客的車輛從遠方駛來,通過啟動控制部分,可啟動廣告牌裝置,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將以設定的速度與快速行駛的車輛同向行駛,這樣設置于固定框中的廣告內容就能被乘坐于快速行駛的車輛中的乘客清楚看見。優選地,當乘客距離路邊近旁廣告牌裝置距離為L時,通過速度控制部分,使得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與車身103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I AV|小于20Ltanl0,或者設定載有乘客的車輛與車身103所載廣告牌間的運動保持相對靜止。
[0145]車身103、動力牽引系統108邊輪結構采用火車輪子結構,運行軌道采用水平平行設置的雙軌道組成。
[0146]運動裝置的變軌道運行通過在支架支柱118及支架底座117設置可移動部件來完成。
[0147]采用上述一種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148]首先啟動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力牽引系統,動力牽引系統帶動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在軌道上運動;
[0149]然后,設于車身的廣告牌在軌道上與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從而,乘坐于快速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能清楚看到所述廣告牌裝置中的廣告內容。
[0150]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151]在啟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動力牽引系統的步驟以后,然后,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值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輛作同向運動。
[0152]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153]當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距離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距離為L,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gl0。
[0154]采用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0155]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O。
[0156]以上所述的,是根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即凡是依據本發明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皆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本發明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
【權利要求】
1.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包括車身、軌道、支架、動力牽引系統,所述的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與車身相連接,所述的支架兩兩相鄰間隔設置,所述的支架設有底座及支柱,所述支架的底座與地面固定連接,組成支架序列;所述支架的支柱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軌道相連;所述的車身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的邊沿設有邊輪;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及至少一個設有廣告牌的固定框的車身設置于所述的軌道上,所述的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通過邊輪與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設于軌道上的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通過拉鉤相連接,多個車身之間通過拉鉤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設有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所述的動力牽引系統上設有無線數據接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并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序列中設有一區間段,所述區間段除了設置有兩兩相鄰間隔排列的支架,在所述的每一個支架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另一相同的支架,所述并排靠近設置的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與地面連接;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支柱設有垂直移動部件與垂直傳動裝置,所述垂直移動部件設有支撐架,所述的垂直傳動裝置驅動垂直移動部件上下移動;所述區間段中設有用于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運行的軌道,所述軌道沿車身運動方向由多段分段軌道首尾連接而成,每一段分段軌道的兩端分別與兩兩相鄰間隔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兩個相鄰的分段軌道之間具有一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的各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序列中設有一個區間段,所述區間段除了設置有兩兩相鄰間隔排列的支架,在所述的每一個支架近旁又并排靠近設置另一相同的支架,所述并排靠近設置的另一相同的支架底座與地面連接;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底座上設有水平移動部件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的水平移動部件與支柱連接,所述支柱設有支撐架,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做水平移動;所述區間段中設有用于車身及動力牽引系統運行的軌道,所述軌道沿車身的運動方向由多段分段軌道首尾連接而成,每一段分段軌道的兩端分別與網兩相鄰間隔設置的網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兩個相鄰的分段軌道之間具有一連接處,所述連接處的兩個分段軌道的各端分別與并排靠近設置的兩支架的支撐架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區間段中的每一支架的底座上設有水平移動部件與水平傳動裝置,所述支架支柱與水平移動部件連接,所述的水平傳動裝置驅動水平移動部件做水平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設有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所述的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分別連接有上軌道、下軌道,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上下平行設置;所述的車身、動力牽引系統分別設有上邊輪、下邊輪,所述的上邊輪由行走輪與兩個側輪組成,所述的行走輪與上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兩個側輪分別與上軌道兩側面滾動連接,所述的下邊輪由行走輪與兩個側輪組成,所述的行走輪與下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兩個側輪分別與下軌道兩側面滾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分別具有軸截面,所述的軸截面的平面與軌道上車身的運動方向相平行,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軸截面同處在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軌道、下軌道間設有車身與廣告牌的固定框組成的系統,所述的車身與廣告牌的固定框組成的系統具有一個重心,所述的重心與所述的上軌道、下軌道軸截面處于同一個平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設有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所述的上支撐架、下支撐架分別連接上軌道、下軌道;所述的車身與動力牽引系統的上邊沿、下邊沿分別設有上邊輪、下邊輪,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分別與上軌道、下軌道滾動連接,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與軌道相接觸的滾動面沿周向設有凹槽,所述的上邊輪、下邊輪與上軌道、下軌道分別接觸時,上軌道、下軌道與上邊輪、下邊輪接觸的部位可部分嵌入所述的凹槽。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當乘坐于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距離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距離為L,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根據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速度與所述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anl0。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根據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速度與所述載有乘客的車輛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0。
12.一種利用所述的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啟動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力牽引系統,動力牽引系統帶動設有廣告牌固定框的車身在軌道上運動; 然后,設于車身的廣告牌在軌道上與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從而,乘坐于快速行駛車輛中的乘客能清楚看到所述廣告牌裝置中的廣告內容。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利用所述的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啟所述廣告牌裝置的動動力牽引系統的步驟以后,然后,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運動車輛的速度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所述的廣告牌裝置的車身所載廣告牌將以設定的速度值與快速行駛的載有乘客的車輛作同向運動。
14.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一種利用所述的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傳播方法,其特征在于,當乘坐于車輛中的乘客距離路邊廣告牌裝置的距離為L,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小于20Ltgl0。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一種利用所述的廣告牌裝置進行廣告牌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啟動設于支架上的車輛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啟動設于動力牽引系統上的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及速度控制系統以后,所述車輛運行測速與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將所測得的載有乘客的車輛運行的速度的數值信號傳送給無線數據接收系統,所述無線數據接收系統將該速度數值信號傳送給速度控制系統,所述速度控制系統將按照該速度數值設定動力牽引系統的速度,從而控制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并使得車身所載廣告牌的運動速度與載有乘客的車輛的運動速度兩者間的速度差值為O。
【文檔編號】G09F15/02GK104299539SQ201410588956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劉東升 申請人:劉東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