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主要涉及標識牌領域。包括牌體、立柱、底座,所述牌體包括受理牌面和暫停牌面,所述牌體與立柱可拆卸連接,所述立柱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底座設有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底座設有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底座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電動馬達、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設有為電動馬達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自動翻轉的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取代現有技術手動或半自動營業廳坐席標識牌,避免了工作人員暫時離席時,忘記翻轉坐席標識牌對客戶造成誤導,提升了服務質量,翻轉時能一次性到位,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
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標識牌,具體是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營業廳中坐席標識牌多種多樣,但是現有的坐席標識牌大多為手動,這種手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有以下缺點:
[0003]1、當工作人員暫時離席時,有時會忘記翻轉坐席標識牌,這種情況下會對客戶造成誤導,使服務質量下降。
[0004]2、現有技術中手動坐席標識牌翻轉時,有時一次翻轉不能翻轉到適當角度,效率低下而且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它通過感應工作人員是否離席來控制營業廳坐席標識牌的翻轉,告知給客戶相應的服務信息,避免工作人員暫時離席時,忘記翻轉坐席標識牌對客戶造成誤導,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0006]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包括牌體、立柱、底座,所述牌體包括受理牌面和暫停牌面,所述牌體與立柱可拆卸連接,所述立柱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電動馬達、傳動機構、第一連接軸、槽輪機構、第二連接軸、第二支撐板,所述電動馬達輸出端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通過第一連接軸與槽輪機構連接,所述槽輪機構為180度槽輪機構,所述槽輪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板上,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擋板、滑槽和鐵芯,所述擋板與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滑槽底面靠近鐵芯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鐵芯上纏繞有導線,所述導線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槽輪機構包括圓盤和槽輪,所述槽輪頂端設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連接軸與槽輪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軸頂端與牌體固定連接,所述底座與立柱固定連接,所述底座設有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底座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電動馬達、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設有為電動馬達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
[0008]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端設有小齒輪,還包括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上安裝有與小齒輪相嚙合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第一連接軸的底端連接。
[0009]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端設有小帶輪,還包括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上安裝有與小帶輪相配合的大帶輪,所述小帶輪與大帶輪通過皮帶連接,所述大帶輪與第一連接軸的底端連接。
[0010]所述槽輪機構的圓盤上設有拔銷和扇形凸緣,所述槽輪機構的槽輪上設有兩條V型槽,所述V型槽內端底面設有槽孔,所述槽孔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伸出部、彈簧和擋塊,所述伸出部位于彈簧內腔,所述槽孔底部設有與伸出部相適應的伸縮孔。
[0011]所述受理牌面和暫停牌面連接處設有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內徑與立柱外徑相適應,所述第一孔槽與立柱套接,所述第二孔槽與第二連接軸過盈配合,所述第二孔槽與第二連接軸套接。
[0012]所述第二連接軸底端截面為方形,所述槽輪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底端相配合的孔槽。
[0013]所述第二連接軸底端截面為棘輪截面,所述槽輪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底端相配合的孔槽。
[0014]所述第一連接軸兩端分別設有深溝球軸承。
[0015]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裝置通過USB接口持續給電動馬達供電,紅外線傳感器通過感應和接受信號來控制電動馬達的開關,電動馬達經過傳動機構將動力傳遞到180度槽輪機構,槽輪機構與牌體連接,實現營業廳坐席標識牌的180度自動翻轉。這種自動翻轉的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取代現有技術手動或半自動營業廳坐席標識牌,避免了工作人員暫時離席時,忘記翻轉坐席標識牌對客戶造成誤導,提升了服務質量,翻轉時能一次性到位,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17]2、傳動機構設計為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傳動,傳動速度的適用范圍廣,具有恒定的傳動比,傳動效率高,工作可靠,且使用壽命長。
[0018]3、傳動機構設計為小帶輪通過皮帶帶動大帶輪傳動,工作時傳動平穩無噪聲,工作中如果遇到過載,帶輪將會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損壞,起到安全保護作用,且造價低廉,經濟實用。
[0019]4、槽輪機構設計成180度槽輪機構,能夠實現營業廳坐席標識牌的180度自動旋轉。
[0020]5、所述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的設計既能使立柱對牌體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又能實現牌體的自動翻轉。
[0021]6、第二連接軸底端截面為方形,通過配合槽輪頂端的孔槽,使槽輪機構帶動牌體實現180度自由旋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實用性好。
[0022]7、第二連接軸底端截面為棘輪截面,棘輪輪齒與相應的孔槽緊密嚙合,使第二連接軸與槽輪的連接更加穩定可靠。
[0023]8、第一連接軸兩端分別設有深溝球軸承,用來固定第一連接軸,承受部分徑向載荷,轉動靈活。
【附圖說明】
[0024]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3是槽輪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受理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暫停服務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6是附圖3中槽輪沿A-A方向剖視圖。
[0030]附圖7是牌體結構不意圖。
[0031 ]附圖8是棘輪截面剖視圖。
[0032]附圖中所示標號:
[0033]1、牌體;2、立柱;3、底座;4、受理牌面;5、暫停牌面;6、電動馬達;7、第一連接軸;8、第二連接軸;9、第二支撐板;10、擋板;11、滑槽;12、鐵芯;13、圓盤;14、槽輪;15、紅外線傳感器;16、USB接口; 17、小齒輪;18、第一支撐板;19、大齒輪;20、小帶輪;21、大帶輪;22、拔銷;23、扇形凸緣;24、V型槽;25、伸出部;26、彈簧;27、擋塊;28、伸縮孔;29、第一孔槽;30、第二孔槽;31、深溝球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0035]本實用新型所述是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主體結構包括牌體1、立柱2、底座3,所述牌體I包括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所述牌體I與立柱2可拆卸連接,所述立柱2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電動馬達6、傳動機構、第一連接軸7、槽輪機構、第二連接軸8、第二支撐板9,所述電動馬達6頂部設有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設有通孔,所述電動馬達6輸出端穿過通孔伸出到第一支撐板18頂部,所述第一支撐板18頂部設有傳動機構,所述電動馬達6輸出端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通過第一連接軸7與槽輪機構連接,所述槽輪機構為180度槽輪機構,所述槽輪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板9上,所述第二支撐板9上設有擋板10、滑槽11和鐵芯12,所述擋板10與滑槽11滑動連接,所述滑槽11底面靠近鐵芯12—端高于另一端,所述擋板10底面與滑槽11相適應,所述鐵芯12上纏繞有導線,所述導線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槽輪機構包括圓盤13和槽輪14,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第二連接軸8,所述第二連接軸8與槽輪14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軸8頂端與牌體I固定連接,所述底座3與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紅外線傳感器15,所述底座3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15、電動馬達6、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為電動馬達6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 16。
[0036]作為優化,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齒輪17,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齒輪17相嚙合的大齒輪19,所述大齒輪19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
[0037]作為優化,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帶輪20,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帶輪20相配合的大帶輪21,所述小帶輪20與大帶輪21通過皮帶連接,所述大帶輪21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
[0038]作為優化,所述槽輪機構的圓盤13上設有拔銷22和扇形凸緣23,所述槽輪機構的槽輪14上設有兩條V型槽24,所述V型槽24內端底面設有槽孔,所述槽孔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伸出部25、彈簧26和擋塊27,所述伸出部25位于彈簧26內腔,所述槽孔底部設有與伸出部25相適應的伸縮孔28。
[0039]作為優化,所述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連接處設有第一孔槽29和第二孔槽30,所述第一孔槽29內徑與立柱2外徑相適應,所述第一孔槽29與立柱2套接,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過盈配合,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套接。
[0040]作為優化,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方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
[0041]作為優化,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棘輪截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
[0042]作為優化,所述第一連接軸7兩端分別設有深溝球軸承31。
[0043]實施例1:
[0044]本實用新型所述是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主體結構包括牌體1、立柱2、底座3,所述牌體I包括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所述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連接處設有第一孔槽29和第二孔槽30,所述第一孔槽29內徑與立柱2外徑相適應,所述第一孔槽29與立柱2套接,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過盈配合,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頂端套接,所述立柱2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電動馬達6、小齒輪17、大齒輪19、第一連接軸7、槽輪機構、第二連接軸8、第二支撐板9,所述電動馬達6頂部設有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設有通孔,所述電動馬達6輸出端穿過通孔伸出到第一支撐板18頂部,所述第一支撐板18頂部設有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齒輪17,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齒輪17相嚙合的大齒輪19,所述大齒輪19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所述槽輪機構為180度槽輪機構,所述槽輪機構的圓盤13上設有拔銷22和扇形凸緣23,所述槽輪機構的槽輪14上設有兩條V型槽24,所述V型槽24內端底面設有槽孔,所述槽孔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伸出部25、彈簧26和擋塊27,所述擋塊27頂面是傾斜面,所述伸出部25位于彈簧26內腔,所述槽孔底部設有與伸出部25相適應的伸縮孔28。所述槽輪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板9上,所述第二支撐板9上設有擋板10、滑槽11和鐵芯12,所述擋板10與滑槽11滑動連接,所述滑槽11底面靠近鐵芯12—端高于另一端,所述擋板10底面與滑槽11相適應,所述鐵芯12上纏繞有導線,所述導線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槽輪機構包括圓盤13和槽輪14,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第二連接軸8,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方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所述第二連接軸8與槽輪14頂端通過孔槽連接,所述底座3與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立柱2為空心薄壁結構,所述底座3設有紅外線傳感器15,所述底座3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15、電動馬達6、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為電動馬達6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 16。當工作人員離開坐席時,紅外線傳感器15感應到工作人員離開的信號,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纏繞在鐵芯12上導線的電源開關,使導線通電,根據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12帶有磁性,擋板10由于受到鐵芯12帶來的磁力開始向鐵芯12所在的方向移動,當拔銷22通過后,電源開關斷開,擋板10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復位,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源開關的同時,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動馬達6的開關,使電動馬達6工作,電動馬達6處于工作狀態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和槽輪機構,進而作用營業廳標識牌,使營業廳自動旋轉180度,電動馬達6停止轉動,使暫停牌面5朝向客戶,當著工作人員回到崗位繼續工作時,紅外線傳感器15感應到工作人員回到崗位的信號,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纏繞在鐵芯12上導線的電源開關,使導線通電,根據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12帶有磁性,擋板10由于受到鐵芯12帶來的磁力開始向鐵芯12所在的方向移動,當拔銷22通過后,電源開關斷開,擋板10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復位,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源開關的同時,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動馬達6的開關,使電動馬達6工作,電動馬達6處于工作狀態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和槽輪機構,進而作用營業廳標識牌,使營業廳自動旋轉180度,電動馬達6停止轉動,使受理牌面4朝向客戶。
[0045]實施例2:
[0046]本實用新型所述是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主體結構包括牌體1、立柱2、底座3,所述牌體I包括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所述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連接處設有第一孔槽29和第二孔槽30,所述第一孔槽29內徑與立柱2外徑相適應,所述第一孔槽29與立柱2套接,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過盈配合,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頂端套接,所述立柱2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電動馬達6、小帶輪20、大帶輪21、第一連接軸7、槽輪機構、第二連接軸8、第二支撐板9,所述電動馬達6頂部設有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設有通孔,所述電動馬達6輸出端穿過通孔伸出到第一支撐板18頂部,所述第一支撐板18頂部設有皮帶傳動機構,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帶輪20,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帶輪20相配合的大帶輪21,所述小帶輪20與大帶輪21通過皮帶連接,所述大帶輪21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所述槽輪機構為180度槽輪機構,所述槽輪機構的圓盤13上設有拔銷22和扇形凸緣23,所述槽輪機構的槽輪14上設有兩條V型槽24,所述V型槽24內端底面設有槽孔,所述槽孔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伸出部25、彈簧26和擋塊27,所述擋塊27頂面是傾斜面,所述伸出部25位于彈簧26內腔,所述槽孔底部設有與伸出部25相適應的伸縮孔28。所述槽輪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板9上,所述第二支撐板9上設有擋板10、滑槽11和鐵芯12,所述擋板10與滑槽11滑動連接,所述滑槽11底面靠近鐵芯12—端高于另一端,所述擋板10底面與滑槽11相適應,所述鐵芯12上纏繞有導線,所述導線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槽輪機構包括圓盤13和槽輪14,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第二連接軸8,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棘輪截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所述第二連接軸8與槽輪14頂端通過孔槽連接,所述底座3與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立柱2為空心薄壁結構,所述底座3設有紅外線傳感器15,所述底座3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15、電動馬達6、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為電動馬達6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 16。當工作人員離開坐席時,紅外線傳感器15感應到工作人員離開的信號,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纏繞在鐵芯12上導線的電源開關,使導線通電,根據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12帶有磁性,擋板10由于受到鐵芯12帶來的磁力開始向鐵芯12所在的方向移動,當拔銷22通過后,電源開關斷開,擋板10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復位,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源開關的同時,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動馬達6的開關,使電動馬達6工作,電動馬達6處于工作狀態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和槽輪機構,進而作用營業廳標識牌,使營業廳自動旋轉180度,電動馬達6停止轉動,使暫停牌面5朝向客戶,當著工作人員回到崗位繼續工作時,紅外線傳感器15感應到工作人員回到崗位的信號,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纏繞在鐵芯12上導線的電源開關,使導線通電,根據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12帶有磁性,擋板10由于受到鐵芯12帶來的磁力開始向鐵芯12所在的方向移動,當拔銷22通過后,電源開關斷開,擋板10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復位,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源開關的同時,紅外線傳感器15觸發電動馬達6的開關,使電動馬達6工作,電動馬達6處于工作狀態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和槽輪機構,進而作用營業廳標識牌,使營業廳自動旋轉180度,電動馬達6停止轉動,使受理牌面4朝向客戶。
【主權項】
1.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包括牌體(I)、立柱(2)、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牌體(I)包括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所述牌體(I)與立柱(2)可拆卸連接,所述立柱(2)內部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電動馬達(6)、傳動機構、第一連接軸(7)、槽輪機構、第二連接軸(8)、第二支撐板(9),所述電動馬達(6)輸出端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通過第一連接軸(7)與槽輪機構連接,所述槽輪機構為180度槽輪機構,所述槽輪機構位于第二支撐板(9)上,所述第二支撐板(9)上設有擋板(10)、滑槽(11)和鐵芯(12),所述擋板(10)與滑槽(11)滑動連接,所述滑槽(11)底面靠近鐵芯(12)—端高于另一端,所述鐵芯(12)上纏繞有導線,所述導線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槽輪機構包括圓盤(13)和槽輪(14),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第二連接軸(8),所述第二連接軸(8)與槽輪(14)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軸(8)頂端與牌體(I)固定連接,所述底座(3)與立柱(2)固定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紅外線傳感器(15),所述底座內安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器(15)、電動馬達(6)、電源開關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底座(3)設有為電動馬達(6)及導線提供電源的USB接口(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齒輪(17),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齒輪(17)相嚙合的大齒輪(19),所述大齒輪(19)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馬達(6)的輸出端設有小帶輪(20),還包括第一支撐板(18),所述第一支撐板(18)上安裝有與小帶輪(20)相配合的大帶輪(21),所述小帶輪(20)與大帶輪(21)通過皮帶連接,所述大帶輪(21)與第一連接軸(7)的底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輪機構的圓盤(13)上設有拔銷(22)和扇形凸緣(23),所述槽輪機構的槽輪(14)上設有兩條V型槽(24),所述V型槽(24)內端底面設有槽孔,所述槽孔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伸出部(25)、彈簧(26)和擋塊(27),所述擋塊(27)頂面是傾斜面,所述伸出部(25)位于彈簧(26)內腔,所述槽孔底部設有與伸出部(25)相適應的伸縮孔(28)。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理牌面(4)和暫停牌面(5)連接處設有第一孔槽(29)和第二孔槽(30),所述第一孔槽(29)內徑與立柱(2)外徑相適應,所述第一孔槽(29)與立柱(2)套接,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過盈配合,所述第二孔槽(30)與第二連接軸(8)套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方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軸(8)底端截面為棘輪截面,所述槽輪(14)頂端設有與第二連接軸(8)底端相配合的孔槽。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自動翻轉營業廳坐席標識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軸(7)兩端分別設有深溝球軸承(31)。
【文檔編號】G09F7/22GK205692470SQ201620633740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公開號201620633740.3, CN 201620633740, CN 205692470 U, CN 205692470U, CN-U-205692470, CN201620633740, CN201620633740.3, CN205692470 U, CN205692470U
【發明人】藺金鵬, 王學彪, 張風財, 陳承彬, 劉陽, 解立博, 張俊義, 許彩云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區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