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74881閱讀:878來源:國知局
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帶鐵夾(2)的鐵架臺(1)、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第一橡皮塞(5)、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6)、乳膠管(7)、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第二橡皮塞(10)、導氣管(11)、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酒精燈(13)組成。教材中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方法忽視了氨氣對人眼、鼻、喉的黏膜的刺激作用,對人體會產生危害,不環保。改進教材中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使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環保,不再有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不僅適用教師做演示實驗,還適用學生做分組實驗。
【專利說明】
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屬化學領域,涉及一種化學實驗裝置,具體的是用于演示初中化學課本上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2012年I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化學課本下冊第58頁活動與探究【實驗2】:把少量硫酸銨放在試管中,加入3mL氫氧化鈉溶液,在酒精燈上微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試紙顏色變化。教材中的實驗方法雖然操作簡單、方便、現象明顯,但忽視了氨氣對人眼、鼻、喉的黏膜的刺激作用,對人體會產生危害。改進現有的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使改進后的裝置環保,不再有以上缺陷。
[0005]三、【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使裝置不僅適用于教師課堂上做演示實驗,而且還適用于學生做分組實驗,并能減少環境污染。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的:
[0008]—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帶鐵夾(2)的鐵架臺(I)、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第一橡皮塞(5)、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6 )、乳膠管(7 )、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第二橡皮塞(10)、導氣管(11)、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酒精燈(13)組成。
[0009]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固定在帶鐵夾(2)的鐵架臺(I)上,帶膠頭滴管(6)的第一橡皮塞(5)塞緊具支試管(3)的管口。乳膠管(7)連接具支試管(3)的支管和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 )較小的那端管口。帶導氣管(11)的第二橡皮塞(1 )塞緊干燥管(9)較大的那端管口,導氣管(11)的末端伸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酒精燈(13)放置在具支試管(3)下方加熱。
[0010]實驗過程:連接好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適量硫酸銨裝進具支試管(3)中,用帶第一橡皮塞(5)的膠頭滴管(6)吸取氫氧化鈉溶液,然后用帶膠頭滴管(6)的第一橡皮塞
(5)塞緊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管口。用鐵夾(2)將具支試管(3)固定在鐵架臺(I)上。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裝進干燥管(9)中,用乳膠管(7)連接具支試管(3)的支管和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較小的那端管口。用帶導氣管(11)的第二橡皮塞
(10)塞緊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較大的那端管口,把導氣管(11)的末端伸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實驗時,擠壓膠頭滴管(6)的橡膠頭,使膠頭滴管(6)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具支試管(3 )中與硫酸銨(4)接觸,然后點燃酒精燈(13 ),將酒精燈(13 )的外焰對準具支試管(3)的底部加熱,這時可以看到,具支試管(3)中產生氣泡,干燥管(9)中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變藍色。這是因為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銨混合后在加熱條件下生成了氨氣,氨氣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接觸,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變藍色,以上現象充分證明銨態氮肥與堿共熱產生了氨氣。多余的氨氣進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因此消除了污染。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用本實用新型演示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由于反應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所以很環保;本實用新型通用性強,既適用教師課堂上做演示實驗,又適用學生做分組實驗。
[0012]四、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4]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0015](I)鐵架臺(2)鐵夾(3)具支試管(4)硫酸銨(5)第一橡皮塞(6)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7)乳膠管(8)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9)干燥管(10)第二橡皮塞(11)導氣管(12)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3)酒精燈
[0016]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帶鐵夾(2)的鐵架臺(I)、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第一橡皮塞(5)、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6 )、乳膠管(7 )、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第二橡皮塞(10)、導氣管(11)、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酒精燈(13)組成。
[0019]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固定在帶鐵夾(2)的鐵架臺(I)上,帶膠頭滴管(6)的第一橡皮塞(5)塞緊具支試管(3)的管口。乳膠管(7)連接具支試管(3)的支管和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 )較小的那端管口。帶導氣管(11)的第二橡皮塞(1 )塞緊干燥管(9)較大的那端管口,導氣管(11)的末端伸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酒精燈(13)放置在具支試管(3)下方加熱。
[0020]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連接好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適量硫酸銨裝進具支試管(3)中,用帶第一橡皮塞(5)的膠頭滴管(6)吸取氫氧化鈉溶液,然后用帶膠頭滴管(6)的第一橡皮塞(5)塞緊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管口。用鐵夾(2)將具支試管(3)固定在鐵架臺(I)上。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裝進干燥管(9)中,用乳膠管(7)連接具支試管
(3)的支管和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較小的那端管口。用帶導氣管(11)的第二橡皮塞(10)塞緊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較大的那端管口,把導氣管(11)的末端伸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實驗時,擠壓膠頭滴管(6)的橡膠頭,使膠頭滴管(6)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具支試管(3 )中與硫酸銨(4)接觸,然后點燃酒精燈(13),將酒精燈(13)的外焰對準具支試管(3)的底部加熱,這時可以看到,具支試管(3)中產生氣泡,干燥管(9 )中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變藍色。這是因為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錢混合后在加熱條件下生成了氨氣,氨氣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接觸,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變藍色,以上現象充分證明銨態氮肥與堿共熱產生了氨氣。多余的氨氣進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
(12)中,因此消除了污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用本實用新型演示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的實驗,由于反應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所以很環保;本實用新型通用性強,既適用教師課堂上做演示實驗,又適用學生做分組實驗。
【主權項】
1.一種證實銨態氮肥與堿混合加熱生成氨氣的實驗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帶鐵夾(2)的鐵架臺(I)、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第一橡皮塞(5)、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6 )、乳膠管(7 )、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 )、第二橡皮塞(1 )、導氣管(11)、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酒精燈(13)組成,裝有硫酸銨(4)的具支試管(3)固定在帶鐵夾(2)的鐵架臺(I)上,帶膠頭滴管(6)的第一橡皮塞(5)塞緊具支試管(3)管口,乳膠管(7 )連接具支試管(3 )的支管和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 )的干燥管(9 )較小的那端管口,帶導氣管(11)的第二橡皮塞(10)塞緊裝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8)的干燥管(9)較大的那端管口,導氣管(11)的末端伸入裝有稀硫酸的燒杯(12)中,酒精燈(13)放置在具支試管(3)下方加熱。
【文檔編號】G09B23/24GK205665946SQ201620198554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明人】林師龍
【申請人】林師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