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裁切裝置,尤其是一種書畫裝裱裁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書畫裝裱時,裁紙、裁錦綾一般使用裁刀、裁板、裁尺等多種工具,操作非常麻煩、費力,效率又低,而且使用這些工具裁料時不易掌握裁切尺寸,往往裁不整齊,出現鋸齒或毛刺,影響裝裱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加工質量好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中包括手柄、安裝在手柄前端部的刀架、安裝在手柄內的驅動電機、傳動裝置、裁切裝置及由壓腳和壓片組成的夾持定位裝置。其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置于所述刀架內的相互配合工作的蝸桿和蝸輪,其中蝸桿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上,所述蝸輪安裝在轉軸上,且轉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相互垂直設置;所述裁切裝置由固定刀和轉動刀構成,其中所述轉動刀刃部是由多段曲率半徑不同的凸起圓弧連接而成,其通過轉軸安裝在刀架的左側,且轉動刀刃部外側設有擋板,所述固定刀刃部為直線形狀,其安裝在壓腳上,且刃部與轉動刀刃部邊緣貼合在一起,且固定刀刃部與轉動刀刃部相接觸時呈剪刀式工作方式;所述裁切裝置中的壓腳通過連接板固接在刀架的底面,所述轉動刀前下方設有壓片,該壓片上與所述轉動刀相應位置處設有“U”形槽,且所述壓片與壓腳之間相隔一定距離。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中還包括導向器。該導向器包括上導板和和下導板,所述上導板通過“U”形連接件固定在刀架左側,所述上導板底面具有凹槽,所述下導板頂面具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中所述下導板底面設有磁條。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中還包括磨削裝置,該磨削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刀架上面的具有斜向通孔的固定座、穿過所述通孔的刀桿,所述刀桿的一端裝有砂輪,另一端設有凸臺,所述凸臺與固定座之間的刀桿上裝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中所述轉動刀刃部沿圓周方向均分成六段,且每一段中曲率半徑由中間向兩邊逐漸減小。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使用時,由電機帶動裁切,故非常方便、省力,效率高;其裁刀由固定刀和轉動刀組成,在二者剪切作用下,可保證裁料邊整齊,不會出現鋸齒或毛刺,從而提高裝裱質量。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其他細節和特點可通過閱讀下文結合附圖詳加描述的實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圖1是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向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下導板的截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仰視圖;圖5是圖1的B-B剖視圖,其中拆除了上導板和磨削裝置;圖6是圖5的C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使用時,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前進的方向定義為前方。
參見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包括手柄1、安裝在手柄1前端部的刀架2和安裝在手柄1內的驅動電機(圖中未示出)、傳動裝置、裁切裝置及由壓腳7和壓片8組成的夾持定位裝置。其中裁切裝置由固定刀3和轉動刀4構成,轉動刀4(見圖6)刃部形狀為近似圓形,其在沿圓周方向均分成六段,且每一段中曲率半徑由中間向兩邊逐漸減小,刃部在沿圓周方向也可以均分成四段、八段、十段等,在轉動刀4刃部外側設有擋板24(見圖2),擋板24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保護刀刃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安全的作用,防止露出部分的刀刃切到手部等部位。見圖5,轉動刀4通過轉軸5安裝在刀架2的左側。刀架2的底面通過連接板6固接有壓腳7,壓腳7的前端部可以是圓弧形狀,中部和后部可以是矩形(見圖3)。固定刀3刃部為直線形狀,其安裝在壓腳7上,且其刃部與轉動刀4刃部邊緣貼合在一起。剪切時,在固定刀3和轉動刀4的共同作用下,使紙或錦綾的受力情況如同使用剪時的受力情況一樣,故裁得的料邊整齊,無鋸齒,無毛刺。裁刀前下方設有壓片8,其通過連接件23和螺釘固定在上導板13內側(即面對刀架2一側)壓片8與連接件23也可做成一體結構。壓片8也可通過其他方式固定。壓片8上與轉動刀4相應位置處設有“U”形槽(圖中未示出),且壓片8與壓腳7之間相隔一定距離,以便于放置準備裁切的紙、錦綾等。見圖5,傳動裝置包括置于刀架2內的相互配合工作的蝸桿9和蝸輪10,其中蝸桿9安裝在驅動電機輸出軸21上,蝸輪10安裝在轉軸5上,轉軸5通過軸承支撐在刀架2內,并與電機輸出軸21相互垂直布置。工作時,打開電源,電機運轉,帶動蝸桿9,蝸桿9帶動蝸輪10轉動,蝸輪10再帶動轉軸5運轉,則安裝在轉軸5上的轉動刀4轉動。
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還包括磨削裝置和導向器。其中,磨削裝置(見圖2)包括固定在刀架2上面的具有斜向通孔的固定座16、穿過通孔的刀桿17,刀桿17的一端裝有砂輪18,另一端設有凸臺19,凸臺19與固定座16之間的刀桿17上裝有彈簧20。當轉動刀4需要磨削時,打開電源,使轉動刀4轉動,同時按下凸臺19,使砂輪18貼合到轉動刀4上,就可以進行磨削了。導向器(見圖3和圖4)包括上導板13和下導板15,其中上導板13通過“U”形連接件11固定在刀架2左側的和下導板15,其底面具有凹槽12,下導板15頂面具有與凹槽12相配合的凸起14,下導板15下面鑲有磁條22。
如果裁切曲線,則不使用導向器。如果裁切直線,則可以使用導向器。下面以裁切直線為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具體使用方法。裁切直線時,可以將準備裁切紙、錦綾等放到一個帶有鐵粉的裁板上,將下導板15置于裁板上;這樣,下導板15與裁板之間具有磁力,使定位更方便、準確;再使上導板13底面的凹槽12與下導板15頂面的凸起14相互配合;然后,將準備裁切紙或錦綾等置于書畫裝裱裁料裝置的壓腳7和壓片8之間,一次可以裁切一張或多張,主要根據壓腳7和壓片8的距離而定,使需要裁切位置對準轉動刀4后,打開電源,手持手柄1向前推進,紙或錦綾等在固定刀3和轉動刀4的向前的共同作用下被切開,切邊整齊,無鋸齒,無毛刺,加工質量好,而且方便、省力、效率高。
權利要求1.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安裝在手柄(1)前端部的刀架(2)、安裝在手柄(1)內的驅動電機、傳動裝置、裁切裝置及由壓腳(7)和壓片(8)組成的夾持定位裝置,其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置于所述刀架(2)內的相互配合工作的蝸桿(9)和蝸輪(10),其中蝸桿(9)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21)上,所述蝸輪(10)安裝在轉軸(5)上,且轉軸(5)與驅動電機輸出軸(21)相互垂直設置;所述裁切裝置由固定刀(3)和轉動刀(4)構成,其中所述轉動刀(4)刃部是由多段曲率半徑不同的凸起圓弧連接而成,其通過轉軸(5)安裝在刀架(2)的左側,且轉動刀(4)刃部外側設有擋板(24),所述固定刀(3)刃部為直線形狀,其安裝在壓腳(7)上,且刃部與轉動刀(4)刃部邊緣貼合在一起,且固定刀(3)刃部與轉動刀(4)刃部相接觸時呈剪刀式工作方式;所述裁切裝置中的壓腳(7)通過連接板(6)固接在刀架(2)的底面,所述轉動刀(4)前下方設有壓片(8),該壓片(8)上與所述轉動刀(4)相應位置處設有“U”形槽,且所述壓片(8)與壓腳(7)之間相隔一定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器,該導向器包括上導板(13)和和下導板(15),所述上導板(13)通過“U”形連接件(11)固定在刀架(2)左側,所述上導板(13)底面具有凹槽(12),所述下導板(15)頂面具有與所述凹槽(12)相配合的凸起(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板(15)底面設有磁條(22)。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磨削裝置,該磨削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刀架(2)上面的具有斜向通孔的固定座(16)、穿過所述通孔的刀桿(17),所述刀桿(17)的一端裝有砂輪(18),另一端設有凸臺(19),所述凸臺(19)與固定座(16)之間的刀桿(17)上裝有彈簧(20)。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刀(4)刃部沿圓周方向均分成六段,且每一段中曲率半徑由中間向兩邊逐漸減小。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刀(4)刃部沿圓周方向均分成六段,且每一段中曲率半徑由中間向兩邊逐漸減小。
專利摘要一種書畫裝裱裁料裝置,包括手柄、安裝在手柄前端部的刀架、安裝在手柄內的驅動電機、傳動裝置、裁切裝置及由壓腳和壓片組成的夾持定位裝置。其中傳動裝置包括置于刀架內的蝸桿和蝸輪,蝸桿安裝在動電機輸出軸上,蝸輪安裝在轉軸上;裁切裝置由固定刀和轉動刀構成,轉動刀刃部是由多段曲率半徑不同的凸起圓弧連接而成,其通過轉軸安裝在刀架左側,固定刀刃部為直線形狀,其安裝在壓腳上,且刃部與轉動刀刃部邊緣貼合在一起,固定刀刃部與轉動刀刃部相接觸時呈剪刀式工作方式;壓腳固接在刀架底面,轉動刀前下方設有壓片,該壓片上與轉動刀相應位置處設有“U”形槽,且壓片與壓腳之間相隔一定距離。本實用新型加工質量好、使用方便、效率高。
文檔編號B44C7/00GK2526196SQ02203560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1日
發明者張永祥, 李琳茹 申請人: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