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料二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同料二胡,包括琴桿、琴筒和琴弦,所述琴桿上端設有琴頭,所述琴桿下端連接所述琴筒,所述琴筒下方設有琴托,所述琴桿上段設有兩根垂直穿過琴桿的琴軸,所述琴桿的中段偏上設有千斤,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所述琴頭、琴軸、琴桿、琴筒和琴托均取自同一原木,且采用順紋組合,所述琴筒的前端敷設有琴蒙皮,后端設有音窗,所述琴筒前后兩端的截面呈正六邊形,且前端截面大于后端,所述琴托前端底部設有凹槽和琴弦鉤,所述琴弦的一端連接所述琴軸,另一端連接所述琴弦鉤。其能夠實現二胡高把位音色音質純正,共振效果好,二胡在樂隊合奏中音色統一,美觀大方。
【專利說明】
同料二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音樂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同料二胡。
【背景技術】
[0002]二胡,又稱為“胡琴”,是一種深得我國民眾喜愛的民族樂器,在民族樂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傳統二胡由于批量生產,材料選擇與組合結構較混亂,導致二胡所用材料為無順序結合,非同一樹干木材,且琴頭與琴桿為膠合狀態,在演奏時,二胡的琴筒、琴桿、琴頭、琴軸無法同時觸發共振頻率,導致二胡高把位音質不純正,二胡樂隊合奏音質音色不統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料二胡,解決傳統二胡高把位音質不純正,二胡樂隊合奏音質音色不統一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同料二胡,包括琴桿、琴筒和琴弦,所述琴桿上端設有琴頭,所述琴桿下端連接所述琴筒,所述琴筒下方設有琴托,所述琴桿上段設有兩根垂直穿過琴桿的琴軸,所述琴桿的中段偏上設有千斤,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所述琴頭、琴軸、琴桿、琴筒和琴托均取自同一原木,且采用順紋組合,所述琴筒的前端敷設有琴蒙皮,后端設有音窗,所述琴筒前后兩端的截面呈正六邊形,且前端截面大于后端,所述琴托前端底部設有凹槽和琴弦鉤,所述琴弦的一端連接所述琴軸,另一端連接所述琴弦鉤。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二胡的琴頭、琴桿、琴筒、琴軸、琴托材質結構的組合為順紋同料設計,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無粘合,實現二胡高把位音色音質純正,共振效果好,二胡在樂隊合奏中音色統一,美觀大方。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8]圖2為圖1的仰視圖。
[0009]圖中:1-琴頭,2-琴桿,3-琴軸,4-琴筒,5-琴托,6_琴弦,7_千斤,8_琴蒙皮,9-音窗,10-凹槽,1卜琴弦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0011]如圖1所示的同料二胡,包括琴桿、琴筒和琴弦,琴桿上端設有琴頭,琴桿下端連接琴筒,琴筒下方設有琴托。琴桿的上段設有兩根垂直穿過琴桿的琴軸,琴桿的中段偏上設有千斤。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琴頭、琴軸、琴桿、琴筒和琴托均取自同一原木,且采用順紋組合。琴筒的前端敷設有琴蒙皮,后端設有音窗。琴筒前后兩端的截面呈正六邊形,且前端截面大于后端。琴托前端底部設有凹槽和琴弦鉤,琴弦的一端連接琴軸,另一端連接琴弦鉤。
[0012]本實用新型選用原木大料開料,在原木上畫好所取木料與組合順序,分別將琴筒、琴托、琴軸木料割鋸完整,按順序將鋸下木料組合,保持木材順紋,固定上膠。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無粘合。實現二胡高把位音色音質純正,共振效果好,二胡在樂隊合奏中音色統一,美觀大方。
[0013]以上所述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同料二胡,包括琴桿、琴筒和琴弦,所述琴桿上端設有琴頭,所述琴桿下端連接所述琴筒,所述琴筒下方設有琴托,所述琴桿上段設有兩根垂直穿過琴桿的琴軸,所述琴桿的中段偏上設有千斤,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頭與琴桿為一體成型,所述琴頭、琴軸、琴桿、琴筒和琴托均取自同一原木,且采用順紋組合,所述琴筒的前端敷設有琴蒙皮,后端設有音窗,所述琴筒前后兩端的截面呈正六邊形,且前端截面大于后端,所述琴托前端底部設有凹槽和琴弦鉤,所述琴弦的一端連接所述琴軸,另一端連接所述琴弦鉤。
【文檔編號】G10D1/00GK205692553SQ20162054217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日 公開號201620542175.X, CN 201620542175, CN 205692553 U, CN 205692553U, CN-U-205692553, CN201620542175, CN201620542175.X, CN205692553 U, CN205692553U
【發明人】邢西凱
【申請人】邢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