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Led日光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領域,特別涉及一種LED日光燈。
背景技術:
LED作為朝陽產業,已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需要發光的場景中,特別是近來LED技術的發展,使LED發光效率大為提高,因此也受到照明市場的青睞。在室內照明中,現在應用最為普遍的是熒光燈,即日光燈。現今市場上也有很多種用LED作為光源制作而成的日光燈管,其憑借LED的出色性能,成為代替熒光燈的一種新型燈具。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及人們的使用習慣,現有的LED日光燈管一般沿襲熒光燈管的形狀和安裝方式,制作成管狀并在兩端各安裝兩個端子,然后將端子插入到燈架的安裝座內,將燈管旋轉到合適的角度便安裝完成。熒光燈管由于本身工作原理,在360度方向上都能發光,但起到照明作用的卻只是在其面向燈架出光方向的180度上,雖然在燈架底部裝有反射層,但仍有部分光損失;而LED燈管的光源部分是平面狀的LED燈板,考慮到只需要180度出光的照明要求,因此只需做到180度出光,這樣不僅能使LED日光燈管結構簡單,而且節省制作成本。現有的LED日光燈管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11,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12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13,其中所述LED燈珠的出光面在160度左右,出光角度為160度左右,如圖1、圖2所示,一般所述多個LED燈珠11單排設置在散熱基座12上,所述LED燈珠11的數量多,制作成本高,隨著LED發光效率的不斷提高,在滿足照度的要求下,所述LED日光燈管的所需LED燈珠的顆數不斷減少,從而LED之間的間距不斷增大,然而帶來的問題是,隨著LED燈珠的顆數減少,LED日光燈管會產生點光源效應,光線不均勻,所述LED日光燈管會出現局部出現亮點,即LED燈珠處的光線會比較亮,兩相鄰LED燈珠處的光線會比較暗。針對上述問題現有以下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在燈罩內加霧化劑,使得LED日光燈管的光線趨向均勻,消除點光源現象,整體呈現面光源,然而在燈罩內添加霧化劑后,LED日光燈管的光損耗增加,光源利用率顯著下降;另一種是增高燈罩的高度,例如將現有的半圓形燈罩改為半橢圓形(橢圓形的長邊為燈罩的高度)的燈罩,所述增高高度后的半橢圓形燈罩可以使得LED日光燈管的光線趨向均勻,消除點光源現象,整體呈現面光源,然而這種半橢圓形的燈罩不是常規設計影響視覺,不美觀。綜上所述,提供一種能夠不斷減少LED燈珠的數量同時改善現有LED日光燈的光源不連續呈點光源現象的新型LED日光燈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如何提高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也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日光燈,可以減少LED日光燈內的LED燈珠的數量同時保證LED日光燈呈面光源,從而降低成本。[0008]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LED日光燈,能夠提高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所述多個LED燈珠。通過使用擴散罩對LED燈珠發出的光進行處理,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在擴散罩和燈罩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此外,由于具有擴散罩,因此可選擇具有更高透光率的燈罩,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可選地,所述擴散罩的橫截面可以呈半圓形、U型、矩形或其它形狀。優選地,擴散罩的透光表面距離LED燈珠的距離可近一些,距離燈罩的距離遠一些,可有利于消除點光源現象。優選地,所述擴散罩表面設置有的開口圖案。可選地,所述開口圖案為網格狀開口或條紋狀開口。單個LED燈珠發出的光經過開口圖案后,視覺上被分割為多個更小的點光源,更加接近面光源的視覺效果,由此能夠更有效地消除點光源現象。優選地,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可選地,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兩側。可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更優選地為90-120度。通過在燈管內增設一光線束角裝置,可將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進行束角,對雜散的光進行有效管理,提高光源利用效率。從而在保證所需亮度的前提下,也可進一步減少LED燈珠的數量,降低成本。優選地,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散熱基座的底部凹陷。優選地,所述燈罩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散熱基座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燈罩與散熱基座組裝在一起形成圓柱體的燈管。優選地,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半圓形的內部凹陷,從而使得LED燈珠距離燈罩的圓弧頂部更遠,可消除或減輕點光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便于安裝光線束角裝置和/或擴散罩。可選地,所述擴散罩、所述光線束角裝置以及所述燈罩一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在需要時,擴散罩、所述光線束角裝置以及所述燈罩其中任意兩者或三者可一體形成,從而簡化了日光燈的結構,便于裝配。可選地,所述散熱基座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所述散熱基座的底部凹陷。LED燈珠安裝在所述散熱基座的凹陷的LED燈珠分布板上,從而使得LED燈珠距離燈罩的圓弧頂部更遠,可消除或減輕點光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增大了 LED燈珠與燈罩之間的空間,便于安裝其他的裝置,例如便于安裝光線束角裝置和/或擴散罩。可選地,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可選地,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兩側。可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可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更優選地為90-120度。通過在燈管內增設一光線束角裝置,可將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進行束角,對雜散的光進行有效管理,提高光源利用效率。從而在保證所需亮度的前提下,也可進一步減少LED燈珠的數量,降低成本。可選地,LED日光燈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所述多個LED燈珠。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在擴散罩和燈罩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此外,由于具有擴散罩,因此可選擇具有更高透光率的燈罩,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優選地,所述擴散罩表面設置有的開口圖案。可選地,所述開口圖案為網格狀開口或條紋狀開口。單個LED燈珠發出的光經過開口圖案后,視覺上被分割為多個更小的點光源,更加接近面光源的視覺效果,由此能夠更有效地消除點光源現象。可選地,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內罩,所述內罩的一端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并且在與所述多個LED燈珠對應的位置上設有使得所述多個LED燈珠暴露的開口,所述內罩的朝向所述燈罩另一端為開口端。可選地,所述擴散罩、所述內罩與所述燈罩一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在需要時,擴散罩、所述光線束角裝置以及所述燈罩其中任意兩者或三者可一體形成,從而簡化了日光燈的結構,便于裝配。可選地,所述散熱基座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上。優選地,所述燈管內包括: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下部的驅動電路板;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上部的LED燈珠分布板;設置在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其中所述LED燈珠分布板與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連接,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一側設有多個所述LED燈珠,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另一側連接所述驅動電路板,所述插頭與所述LED燈珠分布板和所述驅動電路板電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LED日光燈,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優選地,所述燈罩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所述散熱基座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燈罩與散熱基座組裝在一起形成圓柱體的燈管。優選地,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半圓形的內部凹陷,從而使得LED燈珠距離燈罩的圓弧頂部更遠,一方面可減緩點光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便于安裝光線束角裝置。優選地,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兩側。可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一個側邊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另一側邊接觸到所述燈罩內壁上。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更優選地為90-120度。進一步地,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LED燈珠。優選地,所述擴散罩表面設置有的開口圖案。更優選地,開口圖案為網格狀開口或條紋狀開口。優選地,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內罩,所述內罩的一端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并且在與所述多個LED燈珠對應的位置上設有使得所述多個LED燈珠暴露的開口,所述內罩的朝向所述燈罩另一端為開口端。進一步地,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燈罩內且罩住LED燈珠。作為優選,所述擴散罩、所述內罩與所述燈罩一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所述LED燈位于擴散罩內。優選地,所述內罩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反射層。優選地,所述內罩的橫截面呈倒梯形,其中倒梯形的長邊端為開口端。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基座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上。進一步地,所述燈管內包括: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下部的驅動電路板;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上部的LED燈珠分布板;設置在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其中所述LED燈珠分布板與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連接,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一側設有多個所述LED燈珠,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另一側連接所述驅動電路板,所述插頭與所述LED燈珠分布板和所述驅動電路板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通過在燈管內增設光線束角裝置,將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進行束角,對雜散的光進行有效管理,提高光源利用效率。從而在保證所需亮度的前提下,也可進一步減少LED燈珠的數量,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通過在燈管內增設擴散罩,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在擴散罩和燈罩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此外,由于具有擴散罩,因此可選擇具有更高透光率的燈罩,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進而也可進一步減少LED燈珠的數量,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通過降低散熱基座的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的高度,從而使得LED燈珠距離燈罩的圓弧頂部更遠,可消除或減輕點光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增大了 LED燈珠與燈罩之間的空間,便于安裝其他的裝置,例如便于安裝光線束角裝置和/或擴散罩。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例如增設光線束角裝置、增設擴散罩、降低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的高度等特征,可以單獨使用或任意地組合使用,從而構成不同的技術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說明書應該知曉,本實用新型中公開的特征的任意組合所構成的技術方案皆落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0036]圖1為現有技術LED日光燈的俯視圖。圖2為現有技術LED日光燈的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LED日光燈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LED日光燈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圖5為圖4所示LED日光燈增加擴散罩后的剖面圖。圖6為圖4所示LED日光燈中光線束角裝置與燈罩的相對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LED日光燈另一實施例中光線束角裝置與燈罩相對的剖面示意圖。圖8為圖7中增加擴散罩后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LED日光燈又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圖10為圖9所示LED日光燈增加擴散罩后的剖面圖。應當了解,所附附圖并非按比例地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圖示性的各種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設計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在這些圖形中,貫穿附圖的多幅圖形,附圖標記引用本實用新型的同樣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下面所公開的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單獨或任意地組合地使用,從而構成不同的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描述。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ED日光燈,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1,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2。作為優選: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3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圖中未示),所述多個LED燈珠I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3,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散熱基座3可以是鋁基座,所述燈罩可以由光學塑料制成,還可以由光學玻璃制成,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基座3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3上。 如圖4、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光線束角裝置2的一實施例,所述光線束角裝置2可以包括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21的兩側。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的一個側邊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22上,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的另一側邊接觸到所述燈罩23內壁上。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21及所述燈罩23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所述反射層可以是反光紙,還可以是反光涂層或者其他反光材料。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優選地為90-120度,所述多個LED燈珠21兩側發射的光經過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的反射向中間聚攏,從而達到光線束角效果,經過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反射后的所述LED日光燈的出光角度為120-130度。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25,所述擴散罩25位于所述燈罩23內且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板241和第二反射板242之間,所述擴散罩25的橫截面可以呈半圓形、U型、矩形或其它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擴散罩25的橫截面為矩形,通常為了保證光源質量,在不增加燈罩高度的情況下,所述燈罩23的透光率會比較低,才能滿足在LED燈珠的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證LED日光燈的光源均勻呈面光源,避免點光源的出現,然而在燈罩23內再增加一擴散罩25后,可以大大提高所述燈罩23的透光率,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以現有制造技術為滿足LED日光燈的面光源需求,燈罩23的透光率一般為65%-70%,現將所述燈罩23的透光率增加至90%,同時所述擴散罩25的透光率選取與所述燈罩23的透光率相同,即擴散罩25的透光率也為90%,此時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為81%,且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在擴散罩25和燈罩23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所述LED日光燈比只具有燈罩的LED日光燈提高了 11%_16%的光照度,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優選地,擴散罩25可具有不同的開口圖案。例如,擴散罩25在LED燈珠的上方可以具有網格狀開口、條紋狀開口等。單個LED燈珠發出的光經過開口圖案后,視覺上被分割為多個更小的點光源,更加接近面光源的視覺效果,由此能夠部分消除點光源現象。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擴散罩的開口圖案為條紋狀,在擴散罩對應每個LED燈珠的部分設置有平行的2條以上的矩形條狀開口。此外,還可在兩個LED燈珠之間設置更寬的開口。開口數量越多,視覺效果越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LED燈珠的面積及擴散罩的尺寸設計相應的開口數量及圖案。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光線束角裝置的另一實施例,本實用新型LED日光燈的光線束角裝置2還可以為一內罩34,所述內罩34的一端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并且在與所述多個LED燈珠對應的位置上設有使得所述多個LED燈珠暴露的開口 341,所述內罩的朝向所述燈罩另一端為開口端。此外,內罩也可以是上述兩條反射板的組合體,由于組合成一個部件,因此減少了元件數量,便于裝配。作為優選,所述內罩34和燈罩33 —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所述LED燈珠位于內罩34內。所述內罩34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33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反射層。所述反射層可以是反光紙,還可以是反光涂層或者其他反光材料。所述內罩34的橫截面呈倒梯形,其中倒梯形的長邊端為開口端,所述多個LED燈珠兩側發射的光經過內罩34的反射向中間聚攏,從而達到光線束角效果,經過內罩34反射后的所述LED日光燈的出光角度為120-130 度。進一步地,如圖8所示,在所述LED日光燈中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35,所述擴散罩35位于燈罩33內且位于內罩34的內側,所述擴散罩35可以與所述內罩34和燈罩33 —體形成,所述擴散罩35的橫截面可以呈半圓形或矩形或其它形狀,通常為了保證光源質量,在不增加燈罩33高度的情況下,所述燈罩33的透光率會比較低,才能滿足在LED燈珠的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證LED日光燈的光源均勻呈面光源,避免點光源的出現,然而增加一擴散罩35后,可以大大提高所述燈罩33的透光率,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以現有制造技術為滿足LED日光燈的面光源需求,所述燈罩33的透光率一般為65%-70%,現將所述燈罩33的透光率增加至90%,同時所述擴散罩35的透光率選取與所述燈罩33的透光率相同,即擴散罩35的透光率也為90%,在這種情況下,此時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為81%,且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在擴散罩35和燈罩33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所述LED日光燈比只具有燈罩的LED日光燈提高了 11%_16%的光照度,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的燈罩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散熱基座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燈罩和散熱基座安裝在一起形成圓柱形的燈管。更優選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半圓形的內部凹陷,凹陷部分可以為U型槽、矩形槽、倒梯形槽等形狀。LED燈珠安裝在凹陷部分的底部,從而使得LED燈珠距離燈罩的圓弧頂部更遠,一方面可減緩點光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便于安裝光線束角裝置。更優選地,凹陷部分可以作為光線束角裝置使用,從而簡化了 LED燈的結構。如圖9、圖10所示,所述LED日光燈中的光線束角裝置的又一實施例,光線束角裝置還可以通過在散熱基座42上開模形成U型凹槽44,再在所述U型凹槽44的側壁和底壁上設有反光層,所述U型凹槽44的兩側壁的夾角為90-150度,優選為90-120度,所述多個LED燈珠41兩側發射的光經過U型凹槽44的側壁反射向中間聚攏,從而達到光線束角效果,經過U型凹槽44反射后的所述LED日光燈的出光角度為120-130度。進一步地,在所述LED日光燈中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42上的擴散罩45,所述擴散罩45位于所述燈罩43內且位于所述U型凹槽44的散熱基座42上,所述擴散罩45的橫截面可以呈半圓形或矩形或其它形狀,通常為了保證光源質量,在不增加燈罩高度的情況下,所述燈罩43的透光率會比較低,才能滿足在LED燈珠的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證LED日光燈的光源均勻呈面光源,避免點光源的出現,然而在燈罩43內再增加一擴散罩45后,可以大大提高所述燈罩43的透光率,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以現有制造技術為滿足LED日光燈的面光源需求,所述的燈罩43的透光率一般為65%-70%,現將所述燈罩43的透光率增加至90%,同時所述擴散罩45的透光率選取與所述燈罩43的透光率相同,即擴散罩45的透光率也為90%,此時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為81%,且所述LED日光燈在擴散罩45和燈罩43的雙重濾光作用下呈現面光源,所述LED日光燈比只具有燈罩的LED日光燈提高了 11-16%的光照度,從而使得所述LED日光燈降低了光損耗,提高了光源利用率。為了更好的使所述LED日光燈工作,進一步地,所述燈管內包括:設置在散熱基座3的下部的驅動電路板;設置在散熱基座3的上部的LED燈珠分布板;設置在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其中所述LED燈珠分布板與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連接,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一側設有多個所述LED燈珠,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另一側連接所述驅動電路板,所述插頭與所述LED燈珠分布板和所述驅動電路板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通過在燈管內增設一光線束角裝置,將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進行束角,進一步減少了 LED燈珠的數量,同時又能保證所述LED日光燈的光源呈面光源,從而可以降低成本,保證光源質量。另外,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還在燈管內增設一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光線束角裝置的內側,在不增加燈罩高度的情況下,通過增加擴散罩的透光率,可以減少光損耗,從而提高LED日光燈的光源利用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所述多個LED燈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罩表面設置有的開口圖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開口圖案為網格狀開口或條紋狀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散熱基座的底部凹陷。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罩、所述光線束角裝置以及所述燈罩一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基座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上。
11.一種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散熱基座用于安裝LED燈珠的LED燈珠分布板向所述散熱基座的底部凹陷。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管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射的光束角的光線束角裝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兩側。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面對所述多個LED燈珠及所述燈罩的側面上設置有反射層。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呈V型開口設置,二者的夾角為90-150度。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所述多個LED燈珠。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束角裝置包括內罩,所述內罩的一端沿所述燈管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并且在與所述多個LED燈珠對應的位置上設有使得所述多個LED燈珠暴露的開口,所述內罩的朝向所述燈罩另一端為開口端。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罩、所述內罩與所述燈罩一體形成組成閉合空間。
19.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基座上設有卡扣槽,所述燈罩上設有卡勾,所述燈罩卡扣在所述散熱基座上。
20.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LED日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管內包括: 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下部的驅動電路板; 設置在散熱基座的上部的LED燈珠分布板; 設置在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 其中所述LED燈珠分布板與所述燈管兩端的插頭連接,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一側設有多個所述LED燈珠,所述LED燈珠分布板的另一側連接所述驅動電路板,所述插頭與所述LED燈珠分布板和所述驅動電路板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日光燈,包括直桿狀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的多個LED燈珠,所述直桿狀燈管包括散熱基座以及安裝在散熱基座上的透光的燈罩,所述多個LED燈珠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且其發光面朝向所述燈罩,所述LED日光燈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基座上的擴散罩,所述擴散罩位于所述燈罩內且罩住所述多個LED燈珠。本實用新型的LED日光燈通過使用擴散罩,可有效地使LED日光燈的光源呈面光源的視覺效果,由此可進一步減少LED燈珠的數量,從而可以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F21V19/00GK203010237SQ2012205778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羅維鴻 申請人:羅維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