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腔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口腔燈,其包括一個弧形的燈板,燈板的內弧側安裝有等角度分布的五至七個射燈,燈板外設置有弧形的罩殼;罩殼外弧側中部設有一轉動座,該轉動座與一支臂轉動連接,支臂內固定有一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座固定連接,支臂通過轉軸與萬向臂連接;罩殼兩端部的外弧側設有把手。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功耗低,達到了無影照明的技術效果,保證了口腔內的亮度,且可通過電動調節,大大降低了醫務操作難度,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新型口腔燈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口腔燈。
【背景技術】
[0002]口腔燈是口腔檢查及手術中進行局部照明的裝置,其通常由萬向臂和燈頭構成,燈頭通常呈圓形,其內部設有光源、聚光杯、燈罩等構成,這種結構的口腔燈在臨床使用中,由于燈頭照射面積較小,在最后聚焦形成的光斑處容易受到器械遮擋光線,影響口腔內部的光線,達不到無影照明的目的,而給醫療操作帶來一定的不便。另外,目前的這種口腔燈受結構設計限制,其距離口腔部位較遠,故需要的光源功率較大,功耗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可實現無影照明效果,提高口腔內亮度,以便于醫生操作,且功耗低的新型口腔燈。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口腔燈,包括一個弧形的燈板,燈板的內弧側安裝有等角度分布的五至七個射燈,所有的射燈照射光線在燈板的圓心處匯集;所述的燈板外設置有弧形的罩殼;所述的罩殼外弧側中部設有一轉動座,該轉動座與一支臂轉動連接,所述的支臂內固定有一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座固定連接,所述的輸出軸的軸線與燈板的一條半徑方向相同;所述的射燈采用LED射燈;所述的支臂通過轉軸與萬向臂連接;所述的罩殼兩端部的外弧側設有把手。
[0005]所述的燈板內部為中空結構,腔內安裝有線路及電路板。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整燈采用弧形設計,臨床操作時可方便的凋節位置,使其位于醫務人員的前側,縮短了口腔燈與口腔部位的間距,且不會對醫生的操作造成阻礙,在滿足照明效果的情況下降低了光源的功耗;由于采用弧形設計,若干射燈從不同的方向向口腔部位進行照射,有效避免了器械或醫生身體遮擋光線造成口腔亮度不足,而達到了無影燈的技術目的,于此同時可根據需要通過電機驅動燈板繞電機輸出軸轉動,進而實現最佳的無影照明效果。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功耗低,達到了無影照明的技術效果,保證了口腔內的亮度,且可通過電動調節,大大降低了醫務操作難度,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把手,2、罩殼,3、轉動座,4、電機,5、支臂,6、萬向臂,7、輸出軸,8、燈板,9、射燈。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燈板8,燈板8的內弧側安裝有等角度分布的7個射燈9,所有的射燈9照射光線在燈板8的圓心處匯集,燈板8內采用中空結構,內部設有為射燈9提供工作電流的線路及電路板;所述的燈板8外設置有弧形的罩殼2 ;所述的罩殼2外弧側中部設有一轉動座3,該轉動座3與一支臂5轉動連接,所述的支臂5內固定有一電機4,電機4的輸出軸7與轉動座3固定連接,所述的輸出軸7的軸線與燈板8的一條半徑方向相同,采用上述設計后,當電機4驅動燈板8轉動時,射燈9位置進行變化,但匯聚形成的光斑位置不會發生變化;所述的射燈9采用LED射燈;所述的支臂5通過轉軸與萬向臂6連接;所述的罩殼2兩端部的外弧側設有把手1,以便可人工調節整燈的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口腔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個弧形的燈板,燈板的內弧側安裝有等角度分布的五至七個射燈,所有的射燈照射光線在燈板的圓心處匯集;所述的燈板外設置有弧形的罩殼;所述的罩殼外弧側中部設有一轉動座,該轉動座與一支臂轉動連接,所述的支臂內固定有一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座固定連接,所述的輸出軸的軸線與燈板的一條半徑方向相同;所述的射燈采用LED射燈;所述的支臂通過轉軸與萬向臂連接;所述的罩殼兩端部的外弧側設有把手。
【文檔編號】F21S8/00GK203836767SQ201420254211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2日
【發明者】尚書潔 申請人:尚書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