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led燈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具體涉及一種防水LED燈具。它包括散熱器和設置于散熱器上的燈體,所述散熱器內為中空設計,所述散熱器的前端上連接有前蓋,所述前蓋上設有透光組件,所述散熱器的后端上連接有后蓋,所述前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還設有防水圈,所述后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設有防水膠圈,所述散熱器、前蓋和后蓋相互結合成密封的腔體,所述燈體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后蓋上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防水接頭。本實用新型由于防水圈上設有的防水層上的與透光組件表面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凸圈,此凸圈將原有的面接觸密封改為了線接觸密封,在施加同樣的壓力下,由于單位面積壓強更大,能提高密封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防水LED燈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水LED燈具。
【背景技術】
[0002]LED (Light Emitting D1de發光二極管)燈作為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的照明技術,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如普通室內照明和室外照明等,其中室外照明如建筑工地,高空作業車,廣場、公園、藝術場所、工廠廠房、體育館、高爾夫球場、商鋪、地鐵站臺、加油站、建筑物、雕塑、綠化照明等場所的照明,根據使用的環境不同,LED燈具的密封防水效果也不相同,如普通室內照明幾乎沒有什么密封防水效果,而在室外使用的根據其使用環境的復雜度,會要求較高的防水效果來應對如下雨、水濺和灰塵等對LED燈具的影響。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密封圈來對LED燈上的結合處進行密封防水處理,但是其密封防水效果往往由于密封結合面過大而造成密封圈某處與被密封件之間接觸不緊密而導致密封防水質量較差,雖然LED燈具能夠進行角度調節,但是由于結構缺陷在調節上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水LED燈具來解決現有技術中適應不同場合的LED燈具由于密封結合面過大而導致密封防水質量較差以及燈具角度調節不方便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水LED燈,包括散熱器和設置于散熱器上的燈體,所述散熱器內為中空設計,所述散熱器的前端上連接有前蓋,所述前蓋上設有透光組件,所述散熱器的后端上連接有后蓋,所述前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還設有防水圈,所述后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設有防水膠圈,所述散熱器、前蓋和后蓋相互結合成密封的腔體,所述燈體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后蓋上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防水接頭。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6]進一步,所述防水圈上設有與所述透光組件周長對應的側邊框,以及與所述透光組件表面相接觸的防水層,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凸圈;
[0007]進一步,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不相對的一側上,與凸圈相對應設有凹圈;
[0008]進一步,所述透光組件為鋼化玻璃;
[0009]進一步,所述后蓋上連接有吊架,所述吊架繞后蓋兩側與吊架連接處轉動;
[0010]進一步,所述吊架上與后蓋兩側相連接端分別為調節端和非調節端,所述調節端上與后蓋的一側的連接處之間設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與后蓋相對的一側上設有第一齒面,所述后蓋上與所述調節板相對的一側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齒面相互配合的第二齒面;
[0011]進一步,所述調節板與后蓋不相對的一面上還設有多邊形凸起,所述吊架的調節端上還設有與所述多邊形凸起相配合的多邊形凹槽;
[0012]進一步,所述吊架的調節端和非調節端的外側上分別設有調節壓板,所述非調節端中部、調節壓板中部以及調節板中部均設有通孔,所述吊架的調節端處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和調節板固定于后蓋的一端上,,使第一齒面和第二齒面相互配合,且使多邊形凸起和多邊形凹槽相互配合,所述吊架的非調節端處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和吊架固定于后蓋另一端上;
[0013]進一步,所述腔體內還設有電源,所述電源與所述燈體之間設有電源板,所述電源固定于電源板上,所述電源板與散熱器相連接;
[0014]進一步,所述燈體包括光源,所述光源正面設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與透光組件相接觸。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散熱器與前蓋和后蓋分別相連接處設置防水圈和防水膠圈,由于防水圈上設有的防水層上的與透光組件表面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凸圈,此凸圈將原有的面接觸密封改為了線接觸密封,在施加同樣的壓力下,由于單位面積壓強更大,能提高密封效果;在防水層背面上與凸圈相對應的凹圈,能使凸圈在受力時更容易產生變形,從而能夠進一步確保密封防水效果;通過調節板的第一齒面與后蓋上的第二齒面相互配合,再加上吊架兩端的調節壓板,使LED燈具的照射角度易于調節,僅需扭松兩端螺絲,然后使第一齒面和第二齒面相對運動調節至所需角度再擰緊螺絲即可完成固定,由于第一齒面和第二齒面的嚙合,使固定更加牢固,燈具角度調節十分便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燈具結構爆炸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燈具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后蓋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調節板第一狀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調節板第二狀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防水圈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防水圈第一狀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燈具中防水圈第二狀態示意圖;
[0024]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1、前蓋,2、鋼化玻璃,3、防水圈,31、凸圈,32、凹圈,4、反光罩,5、第一螺絲,6、光源,7、散熱器,8、第二螺絲,9、沉頭螺絲,10、電源,11、第三螺絲,12、防水膠圈,13、后蓋,14、第四螺絲,15、防水接頭,16、第五螺絲,17、調節壓板,18、吊架,19、調節板,20電源板,21、第二齒面,22、第一齒面,23、多邊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燈具結構爆炸圖和結構示意圖,包括散熱器7和設置于散熱器7上的燈體,所述散熱器7內為中空設計,所述散熱器7的前端上連接有前蓋1,所述前蓋I上設有透光組件,所述散熱器7的后端上連接有后蓋13,所述前蓋I與散熱器7的連接處之間還設有防水圈3,所述后蓋13與散熱器7的連接處之間設有防水膠圈12,所述散熱器7、前蓋I和后蓋13相互結合成密封的腔體,所述燈體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后蓋13上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防水接頭15。
[0028]所述后蓋13上連接有吊架18,所述吊架18繞后蓋13兩側與吊架18連接處轉動;所述吊架18上與后蓋13兩側相連接端分別為調節端和非調節端,所述調節端上與后蓋13的一側的連接處之間設有調節板19,所述調節板19與后蓋13相對的一側上設有第一齒面22(如圖5所示),所述后蓋13上與所述調節板19相對的一側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齒面22相互配合的第二齒面21 (如圖3所示);
[0029]所述調節板19與后蓋13不相對的一面上還設有多邊形凸起23 (如圖4所示),所述吊架18的調節端上還設有與所述多邊形凸起23相配合的多邊形凹槽;所述吊架18的調節端和非調節端的外側上分別設有調節壓板17,所述非調節端中部、調節壓板17中部以及調節板19中部均設有通孔,所述吊架18的調節端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17和調節板19固定于后蓋13的一端上,使第一齒面22和第二齒面21相互配合,且使多邊形凸起23和多邊形凹槽相互配合,所述吊架18的非調節端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17和吊架18固定于后蓋另一端上;所述腔體內還設有電源10,所述電源10與所述燈體之間設有電源板20,所述電源10固定于電源板20上,所述電源板20與散熱器7相連接;所述燈體包括光源
6,所述光源6正面設有反光罩4,所述反光罩4與防水圈3相接觸。
[0030]如圖6至圖8為本實用新型燈具結構中防水圈的結構相關視圖,所述防水圈3上設有與所述透光組件周長對應的側邊框,以及與所述透光組件表面相接觸的防水層,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凸圈31 ;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不相對的一側上,與凸圈31相對應設有凹圈32 ;所述透光組件為鋼化玻璃2。
[0031]所示第一螺絲5用于固定光源10,所述第二螺絲8用于將前蓋I固定于散熱器7上,所述沉頭螺絲5用于將電源板20固定在散熱器7上,所述第三螺絲11用于將電源10固定于電源板20上,所述第四螺絲14用于將后蓋13固定于散熱器7上,所述第五螺絲16用于將吊架18固定在后蓋13上。
[0032]后蓋13具有第二齒面21以及第二齒面21中部的螺孔;調節板19具有與后蓋13的第二齒面21配合的第一齒面22,調節板19上具有通孔以及多邊形凸起23 ;調節壓板17上具有通孔;后蓋13兩個螺孔相配合設有第五螺絲16 ;具有U型臂的吊架18包括具有調節端的第一臂和具有非調節端的第二臂,在調節端上還具有與多邊形凸起23相配合的多邊形凹槽,此多邊形凹槽保證嵌入其中的多邊形凸起23在轉動時帶動多邊形凹槽一并轉動,在非調節端上中部還設有通孔。
[0033]調節端上通過第五螺絲16穿過調節壓板17上的通孔并穿過調節板19上通孔與后蓋13上一側的螺孔配合,且讓調節板19上的第一齒面22與后蓋13上帶有的第二齒面21嚙合,調節板19上設有多邊形凸起23,所述吊架18的調節端上與所述多邊形凸起23相對應處設有多邊形凹槽,多邊形凸起23與多邊形凹槽相配合以實現定位和止轉;非調節端上通過第五螺絲16穿過調節壓板17上的通孔,再穿過吊架18的第二臂上的通孔并與后蓋13的螺孔配合。調節到合適的角度后,只需擰緊調節端的第五螺絲16即可完成固定,后蓋13上第二齒面21與調節板19上與之相配合的第一齒面22緊密配合即可在無需其他操作的情況下實現定位,可以使吊架18在O度到220度之間任意角度轉動固定。
[0034]防水層上相對設置的凸圈31和凹圈32使密封處截面成倒“V”字形受力點,凸圈31具有合理的寬度和高度,凹槽32均具有合理的寬度和深度,使得防水圈3與鋼化玻璃2的受力點實現線接觸而非面接觸,在同樣的壓力下受力點壓強更大確保緊密接觸實現密封,通過設置凹圈32使使受力點更容易實現變形,從而進一步確保密封效果;
[0035]鋼化玻璃2在力的作用下擠壓硅膠材質的防水圈3,防水圈3持續受壓由于凸圈31和凹槽32的配合使鋼化玻璃2與防水圈3有效接觸面積更大從而使防水性能更優越。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水LED燈具,包括散熱器和設置于散熱器上的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內為中空設計,所述散熱器的前端上連接有前蓋,所述前蓋上設有透光組件,所述散熱器的后端上連接有后蓋,所述前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還設有防水圈,所述后蓋與散熱器的連接處之間設有防水膠圈,所述散熱器、前蓋和后蓋相互結合成密封的腔體,所述燈體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后蓋上設有與腔體連通的防水接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上設有與所述透光組件周長對應的側邊框,以及與所述透光組件表面相接觸的防水層,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凸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層上與透光組件表面不相對的一側上,與凸圈相對應設有凹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組件為鋼化玻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上連接有吊架,所述吊架繞后蓋兩側與吊架連接處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上與后蓋兩側相連接端分別為調節端和非調節端,所述調節端上與后蓋的一側的連接處之間設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與后蓋相對的一側上設有第一齒面,所述后蓋上與所述調節板相對的一側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齒面相互配合的第二齒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與后蓋不相對的一面上還設有多邊形凸起,所述吊架的調節端上還設有與所述多邊形凸起相配合的多邊形凹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的調節端和非調節端的外側上分別設有調節壓板,所述非調節端中部、調節壓板中部以及調節板中部均設有通孔,所述吊架的調節端處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和調節板固定于后蓋的一端上,使第一齒面和第二齒面相互配合,且使多邊形凸起和多邊形凹槽相互配合,所述吊架的非調節端處通過螺絲依次穿過調節壓板和吊架固定于后蓋另一端上。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體內還設有電源,所述電源與所述燈體之間設有電源板,所述電源固定于電源板上,所述電源板與散熱器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防水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包括光源,所述光源正面設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與透光組件相接觸。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4005362SQ20142040245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皮遠軍, 趙保紅 申請人:眾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