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油套管螺紋加工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車削油套管螺紋過程中使用的刀具,是一種提高加工效率的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
背景技術:
:該發明使用于油套管接箍內螺紋數控車床車削領域,數控車床普通刀桿采用的是一對一裝夾模式,即一種刀桿只能裝夾一類同型號的刀具,對于油套管接箍內螺紋加工而言,螺紋車削加工分為三道工序端面車削、鏜孔車削、螺紋車削。每道工序采用不同的刀具,因此數控車床刀塔(用來安裝刀具和使刀具旋轉)上必須配置三種型號不同的刀桿用來裝夾刀片。這樣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加工過程中輔助時間長。輔助時間包括刀具的轉位時間和空行程時間。1.1轉位時間如果按照常用4工位刀塔來說,完成一個接箍的加工需要轉動4次刀位。浪費加工時間。1.2空行程時間每完成一道工序,刀塔都需要退回0點,刀具轉位后重新加工。這樣在加工過程中空行程時間長。2.影響產品的質量刀塔經過頻繁的旋轉后,刀塔的不斷旋轉影響到機床的重復定位精度,刀塔的回轉精度變化較大。3.設備故障率高。由于刀塔的頻繁旋轉,國產刀塔的質量不穩定,故障率相對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將三種不同切削功能的刀片固定在小刀桿的端部和兩側,與傳統的接箍加工方式相比,節省刀塔旋轉的換刀時間,避免刀塔旋轉所帶來的加工誤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主要由刀柄、車螺紋刀片、車端面刀片和鏜孔刀片組成,在圓柱形刀柄的端部有三個刀槽,在三個刀槽內分別固定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由車螺紋刀片、車端面刀片和鏜孔刀片組成,車端面刀片固定在刀柄的頂端,鏜孔刀片固定在刀柄的一側,在刀柄的另一側與鏜孔刀片對稱固定有車螺紋刀片。所述刀片的固定是分別采用刀墊、斜拉桿和頂絲固定。為了使三個刀片在切削過程中能得到充分冷卻,延長刀具使用壽命,在刀柄的尾部有不通的中心孔,在刀柄的中部鉆有斜向下的孔,在刀柄的端部鉆有斜向上的?L。刀柄的中心孔、中部斜向下的孔與斜向上的孔三孔聯通,在中部斜向下的孔的開口處有絲堵,將鉆孔封堵。冷卻液從刀柄尾部中心孔進入,經過中部斜向下的孔和斜向上的孔,到達刀柄1端部流出,冷卻三個刀片。[0015]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的使用1、將復合刀桿裝夾在接箍數控車床刀座上,用螺栓緊固;2、按設計要求裝夾相應型號的刀片;3、根據復合刀桿刀頭部位刀塊的相對位置設置程序參數,生產加工過程只需在X、Y兩個方向移動刀塔來完成接箍內螺紋車削的三道工序,避免了刀塔的旋轉運動,提高了接箍生產的效率,延長了刀塔易損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集三個塊刀片于一個刀柄,復合刀桿一次固定后,能完成油套管螺紋加工三個工序,并且加工穩定性好,工件的加工精度達到7級以上。另外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通用型強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油套管接箍生產的效率,同時,因避免刀塔的旋轉,延長了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圖1是本實用新型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中,l.刀柄,2.冷卻液孔,3.車螺紋刀片,4.車端面刀片,5.鏜孔刀片,6.頂絲,7.刀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以一個加工2-7/8〃加厚油管接箍螺紋的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主要由刀柄1、車螺紋刀片3、車端面刀片4和鏜孔片5組成。復合刀桿總長是257.5mm,刀柄1尾段直徑是60mm。在圓柱形刀柄1的端部有三個刀槽,在三個刀槽內分別固定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由螺紋刀片3、端面刀片4和車鏜孔刀片5組成,車倒端面片4固定在刀柄1的頂端,車螺紋刀片3固定在刀柄1的一側,在刀柄1的另一側與車螺紋刀片3對稱固定有鏜孔刀片5。刀片的固定方式是分別采用刀墊7、斜拉桿和頂絲6固定。在刀柄1的尾部有一個不通的內徑為10mm的中心孔,中心孔長度120mm,中心孔上有螺紋,能與冷卻液管線連接。在刀柄1的中部鉆有斜向下的內徑為10mm的孔,在刀柄1的端部鉆有三個斜向上的孔。刀柄1的中心孔、中部斜向下的孔與斜向上的孔三孔聯通,在中部斜向下的孔的開口處有一個絲堵,將鉆孔封堵。復合刀桿試用以來,加工2-7/8〃EU加厚油管接箍,單件的加工時間減少了25秒。產品參數非常穩定。消除了刀塔故障的停機時間。進一步發揮了設備的能力,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提高了接箍的生產效率。主要結構及參數(見表l)表1:主要結構及參數[003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本實用新型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的使用過程首先用頂端的刀頭加工端面和外倒角;然后用一側面刀頭鏜內孔;最后改變主軸轉向,用另一側面的刀頭加工螺紋。權利要求一種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主要由刀柄(1)、車螺紋刀片(3)、車端面刀片(4)和鏜孔刀片(5)組成,其特征在于在圓柱形刀柄(1)的端部有三個刀槽,在三個刀槽內分別固定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由車螺紋刀片(3)、車端面刀片(4)和鏜孔刀片(5)組成,車端面刀片(4)固定在刀柄(1)的頂端,鏜孔刀片(5)固定在刀柄(1)的一側,在刀柄(1)的另一側與鏜孔刀片(5)對稱固定有車螺紋刀片(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其特征是所述刀片的固定是分別采用刀墊(7)、斜拉桿和頂絲(6)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其特征是在刀柄(1)的尾部有不通的中心孔,在刀柄(1)的中部鉆有斜向下的孔,在刀柄(1)的端部鉆有斜向上的孔,刀柄(1)的中心孔、中部斜向下的孔與斜向上的孔三孔聯通,在中部斜向下的孔的開口處有絲堵。專利摘要油套管螺紋加工復合刀桿,應用于石油油套管螺紋加工。主要由刀柄、車螺紋刀片、車端面刀片和鏜孔刀片組成,在圓柱形刀柄的端部有三個刀槽,在三個刀槽內分別固定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由車螺紋刀片、車端面刀片和鏜孔刀片組成,車端面刀片固定在刀柄的頂端,鏜孔刀片固定在刀柄的一側,在刀柄的另一側與鏜孔刀片對稱固定有車螺紋刀片。效果是集三個塊刀片于一個刀柄,能完成油套管螺紋加工三個工序,大大提高了油套管接箍生產的效率,同時,因避免刀塔的旋轉,延長了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并且加工穩定性好,工件的加工精度達到7級以上。另外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通用型強的特點。文檔編號B23G5/20GK201493573SQ20092022280公開日2010年6月2日申請日期2009年9月9日優先權日2009年9月9日發明者劉延成,李軍,楊凱,王玉強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