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往復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84009閱讀:34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往復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往復鋸。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防護罩的往復鋸。
背景技術
往復鋸是切割管材、木料等工件的常用工具,然而,直接使用往復鋸切割工件常常 存在安全隱患,例如切割操作不當可能會使鋸條傷及操作者手指;同時切割產生的灰塵 或塵屑會從鋸切位置向四周飛濺,不僅影響操作者的操作視線,長期在充滿灰塵的工作環 境中工作,會影響操作者的身體健康。美國專利公告第3938251號揭示了一種鋸條作上、下往復運動的曲線鋸,其底板 支架上可拆卸地設置有一透明防護罩,該護防罩除了鋸條的進口及出口部位,幾乎封閉地 罩住了鋸條的上部分,鋸條的下部分從防護罩底板圓孔中伸出用于切割工作,而外露的下 部分鋸條容易對操作者造成傷害。外露鋸條在上、下往復切割工件的過程中產生的灰塵會 被向上帶入透明防護罩內,隨著灰塵在透明罩內聚集增多,在沒有吸塵裝置的情況下,操作 者的視線很快會被灰塵阻擋。因此,需要設置一種往復鋸,可以克服現有往復鋸的不足。該往復鋸不僅能為操作 者的安全提供保護,同時能有效地改善工作環境,符合人機工程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能有效改善工作環境、操作方便的往復鋸。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往復鋸,包括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的 殼體,設置于殼體的馬達,延伸于殼體前端部與后端部之間的往復桿,所述往復桿定義了一 縱向軸線,所述往復桿由馬達驅動使連接于往復桿的鋸條沿縱向軸線相對殼體往復運動, 所述往復鋸還包括與所述殼體活動連接的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括頂壁以及分別位于頂 壁兩側的側壁,所述頂壁與側壁圍成覆蓋鋸條且開口豎直向下的腔體。所述防護罩一端與殼體前端部相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靠近殼體前端部的防護 罩頂壁上設置半圓形缺口。所述防護罩可拆卸地連接于殼體前端部。所述防護罩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防護罩樞軸連接于殼體前端部。所述防護罩的頂壁設有多條平行布置的狹縫,所述側壁分別設有多條平行布置的 狹縫,所述頂壁狹縫與側壁狹縫錯列布置。所述防護罩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可選擇地將防護罩連接于 殼體或者將防護罩從殼體上釋放。所述防護罩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可選擇地使防護罩相對殼 體的位置進行鎖定或者使防護罩相對殼體位置可進行調節。所述殼體由兩個半殼體組成,所述定位機構包括位于第一半殼體內側的第一定位機構,以及位于第二半殼體內側的第二定位機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一定位銷,所述防護罩設置有定位孔,當防護罩處于與殼 體相垂直位置時,所述定位銷與所述防護罩定位孔嚙合鎖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往復鋸殼體前端部設置防護 罩,使得在切割過程中往復鋸鋸條在防護罩圍成腔體中進行工作,從而能保證操作者的安 全,同時切割產生的灰塵也被防護罩有效地進行阻擋,從而改善了工作環境;防護罩相對殼 體的活動設置使操作簡單。

[0017]圖1是往復鋸在移去半殼體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非工作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工作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非工作狀態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非工作狀態下的第二立體示意圖。[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0024]10夾具40,40,定位機構62收容槽[0025]14支撐架41,41'定位片63彈性件[0026]20,20,往復鋸42收容槽64連接件[0027]21主手柄43,43,彈性件65定位柱[0028]22,22’殼體45定位柱65a圓孔[0029]22a殼體前端部45a,45a,圓孔66解鎖件[0030]22b殼體后端部46,46,解鎖件66a圓孔[0031]22c,22c’半殼體46a,46a,圓孔67定位銷[0032]22d,22d'半殼體47拉簧68定位孔[0033]23鋸條5馬達69圓孔[0034]24觸發件50防護罩70定位機構[0035]25電池包51頂壁71轉動銷[0036]30防護罩52側壁72扭簧[0037]32側壁53側壁75凸柱[0038]33側壁54狹縫76圓孔[0039]35,35'缺口55狹縫79方孔[0040]36圓孔56狹縫8往復桿[0041]37導向槽6齒輪箱X往復桿軸線[0042]38方孔60定位機構W工件[0043]39,39,腔體61定位片R,R,旋轉箭頭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往復鋸,尤其是一種具有防護罩的往復鋸。[0045]圖1揭示了一種往復鋸20,往復鋸20具有一個殼體22,殼體22由外表面彼此對稱 的兩個半殼體接合而成。殼體22內設置有馬達5、齒輪箱6、齒輪箱6內設有傳動機構(圖 未示),所述傳動機構由馬達5驅動并連接有往復桿8,往復桿8具有遠離馬達5的自由端, 其上設置上夾具10用于連接鋸條23。馬達5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往復桿8往復運動并帶動 其上的鋸條23進行往復切割動作。定義鋸條23的往復切割方向為往復桿8軸線X的方向。 為描述方便,現以沿軸線X向圖1左側的方向為往復鋸的前方,以沿軸線X向圖1右側的方 向為往復鋸的后方。一支撐架14連接于殼體22并延伸于夾具10的前方,鋸條23由夾具 10所固定并向支撐架14的前方縱向延伸;殼體后端部22b設有握持操作往復鋸20的主手 柄21,主手柄2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馬達5驅動的觸發件24,主手柄21的尾部連接有為馬 驅5提供電能的電池包25。使用者在操作往復鋸20時,通常以一手握持主手柄21,另一手 握持殼體前端部22a,因此殼體前端部22a相當于輔助手柄適于使用者操作握持用。參照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優選實施例中往復鋸20包括一防護罩30,該 防護罩30優先采用的是透明材料;防護罩30包括頂壁31,以及分別位于頂壁31兩側的側 壁32、33,側壁32、33之間的距離略大于殼體21前端部22a的寬度,頂壁31與兩側壁32、 33共同圍成一個開口豎直朝下的U形腔體39,鋸條23位于該U形腔體39中。本實施例中 的防護罩30頂壁31設置成平面,設計人員也可以設想將頂壁31設置成弧面、斜面或其它 形式;防護罩30沿鋸條23延伸方向縱向設置,其包括一位于鋸條23前端的自由端30b以 及與殼體21相連接的連接端30a,防護罩30可拆卸地連接于殼體22的前端部22a。防護 罩30覆蓋了往復桿8、支撐架14、鋸條23以及部分殼體22。防護罩30靠近殼體前端部22a 的頂壁31上設有半圓形缺口 35,以使往復鋸20鋸條23在切割工件的過程中,防護罩30能 相對殼體22按圖中旋轉箭頭R所示順時針方向翻轉,并能使頂壁31與殼體22避免產生干 涉。參照圖4,往復鋸20的兩個半殼體22c,22d內分別設有用于連接防護罩30的定 位機構,其中設置于半殼體22c的第一定位機構40包括定位片41,定位片41上并列地設 置有兩個收容槽42,用于分別連接兩個彈性件43,彈性件43優先采用壓簧;彈性件43以一 端與定位片41連接,另一端與連接件44相連接,連接件44上相對彈性件43的另一側面固 定設置有定位柱45及解鎖件46 ;定位柱45及解鎖件46分別設置成圓柱形,半殼體22c設 置有配接定位柱45及解鎖件46的圓孔45a、46a,而防護罩30兩側壁32、33上分別設置有 連接定位柱45的圓孔36以及將定位柱45引入圓孔36的導向槽37。位于半殼體22d的 第二定位機構40’包括定位片41’,定位片41’上并列地設置有兩個收容槽(未圖示),用 于分別連接兩個彈性件43’,彈性件43’優先采用壓簧,彈性件43’以一端與定位片41’連 接,另一端與連接件44’相連接,連接件44’上相對彈性件43’的另一側面固定設置有解鎖 件46’以及一活動設置地定位柱45’,定位柱45’與連接件44’相鄰的部位設置為圓柱形, 與半殼體22d配接的部位設置為方柱形,半殼體22b上設置有圓孔46a’,45a’用于分別與 解鎖件46’及定位柱45’相配接,其中圓孔45a’的大小能滿足定位柱45’方柱形部位的穿 過,以至于方柱形部位能進出于圓孔45a’ ;防護罩側壁32相應部位設置有方孔38,以使防 護罩30與定位柱45’之間固定配接,當定位柱45’相對連接片44’旋轉時,定位柱45’能 帶動防護罩30 —起旋轉;連接件44’與定位柱45’之間還設有一拉簧47。將防護罩30安裝于殼體22時,需先將防護罩30的U形腔體39開口朝下,然后分
5別按壓或者同時按壓位于殼體前端部22a兩側的解鎖件46,46’,分別使連接件44,44’抵壓 彈性件43,43’而使其產生壓縮變形,此時兩個定位柱45,45’分別隨連接件44,44’向殼體 22內部產生軸向位移而伸入殼體22內部,再將防護罩30方孔38與位于殼體22 —側的圓 孔45a’對準,然后再釋放解鎖件46’,此時彈性件43’由于恢復彈性變形使定位柱45’從 殼體22圓孔45a’中伸出與防護罩30的方孔38嚙合配接;再將防護罩30圓孔36對準于 殼體22的導向槽37后釋放解鎖件46,此時定位柱45從殼體22圓孔45a伸出與防護罩30 導向槽37嚙合,再移動防護罩30使定位柱45沿著導向槽37滑入防護罩30圓孔36中即 可將防護罩30安裝到位。當然,將防護罩30從殼體22上拆卸也相當方便,只需要同時按 壓殼體22兩側的解鎖件46,46’,使定位柱45,45’分別向殼體22內部產生位移從而與防護 罩30脫開,防護罩30即可從殼體22上拆卸下來。防護罩在非使用狀況下從殼體22拆卸 可單獨存放,同時防護罩30也具有更換性。參照圖2,當處于非工作狀態時,防護罩30在定位柱45,45’、彈性件43,43’、以及 拉簧47的共同作用下,處于與往復桿8軸線X大致平行的水平位置。當需要切割工作時, 參照圖3,往復鋸20鋸條23需要接觸切割工件W,操作者只需要將防護罩30側壁32、32的 底邊抵靠于工件W表面,防護罩30會在往復鋸20的重力作用下克服拉簧47的作用力產生 翻轉,直至鋸條23與工件表面相接觸,此時啟動電機5對鋸條23進行往復驅動從而對工件 W進行切割,防護罩20的翻轉角度隨著鋸條23對工件W切入的加深逐漸加大,但是,防護罩 30的底邊始終抵靠于工件W的表面,這樣鋸條23在切割過程中被封閉于防護罩30的U形 腔體39與工件W表面共同形成的空間內,鋸條23的這種封閉性操作能有效地保證操作者 的安全,例如能避免由于誤操作而傷及操作者手指;鋸條23作前、后往復切割時,鋸條23鋸 齒方向朝向防護罩開口方向,切割產生的塵屑通常向護罩開口掉落,同時由于防護罩30頂 壁31及側壁32、33的阻擋,不會從鋸條23上飛出而影響操作者視線,防護罩30將鋸條23 全部封閉于防罩腔體39中,同時提供了安全保證;同時透明的防護罩30能使操作者清晰地 觀察整個切割過程。參照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往復鋸20’的防護罩50采用的是非 透明材料,該防護罩50的頂壁51設有數條平行布置的狹縫54,兩側壁52,53上也分別設 有數條平行布置的狹縫55,56 ;頂壁51上狹縫54與側壁52,53上的狹縫55,56錯列設置。 防護罩50靠近殼體前端部的頂壁51上設有半圓形缺口 35’。在切割過程中,操作者通常會 從往復鋸20’的后上方或者側上方觀察防護罩50內鋸條23的切割狀況,因此頂壁51狹縫 54與側壁52,53狹縫55,56這種錯列布置方式能使操作者能清晰地觀察鋸條23的不同部 位及其工作狀況。該防護罩50在保證操作者安全操作的狀況下,同時能阻擋灰塵。防護罩50與往復鋸20’殼體22’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樞軸連接。參照圖5,防護 罩50在非使狀態時,防護罩50處于與往復桿8軸線X大致平行的水平位置。在切割工作 時,防護罩50相對殼體22’能沿旋轉箭頭R’所示方向樞轉。參照圖6,當需要更換鋸條23 時,可將防護罩50鎖定在大致與殼體22’呈90度的垂直位置。參照圖7所示,往復鋸20’的兩個半殼體22c’,22d’內分別設有用于連接防護罩 50的定位機構,其中設置于半殼體22c’的第一定位機構60包括定位片61,定位片61上并 列地設置有多個收容槽62用于設置相應數量的彈性件63,彈性件63優先采用壓簧;彈性 件63以一端與定位片61連接,另一端與連接件64相連接,連接件64上相對彈性件63的另一側面固定設置有定位柱65及解鎖件66 ;定位柱65及解鎖件66分別設置成圓柱形,半 殼體22c,設置有配接定位柱65及解鎖件66的圓孔65a、66a,而防護罩50側壁52上設置 有連接定位柱65的定位孔68,能使得防護罩50與殼體22’呈90度位置時,定位柱65在彈 性件63作用下自動嚙合該定位孔68從而對防護罩50的這一位置進行鎖定。當需要將防 護罩50從鎖定位置釋放時,只需要按壓解鎖件66,使連接件64克服彈性件63作用力向殼 體22’內部產生一軸向位移,定位柱65隨連接件64產生位移從而與定位孔68脫開嚙合。 第一定位機構60還包括一連接于半殼體22c’的定位銷67,該定位銷67相對半殼體22a’ 軸向可活動;正常狀況下該定位銷67嚙合于防護罩50側壁52上圓孔69內,用于支撐防護 罩50。第二定位機構70包括固定設置于半殼體22d’內壁的圓形凸柱75,一扭簧72套設 于該凸柱75上,一轉動銷71旋轉地設置于半殼體22d’的圓孔76內,該轉動銷71的與圓 孔76配接的內端設置為圓柱形,外端則設置為方柱形,圓孔7的大小設置滿足方形柱能夠 穿過,方形柱穿過圓孔7后與防護罩50側壁53的方孔79嚙合鎖定;由于扭簧72的一端與 凸柱75相固定,另一端與轉動銷71相連接,因此,轉動銷71在扭簧72作用力保持于使防 護罩50處于與往復桿8軸線X大致平行的水平位置。當防護罩50在切割過程中相對殼體 22’樞轉過程中,轉動銷71克服扭簧72作用力進行旋轉帶動防護罩50旋轉。
權利要求一種往復鋸,包括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殼體,設置于殼體的馬達,延伸于殼體前端部與后端部之間的往復桿,所述往復桿定義了一縱向軸線,所述往復桿由馬達驅動使連接于往復桿的鋸條沿縱向軸線相對殼體往復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鋸還包括與所述殼體活動連接的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括頂壁以及分別位于頂壁兩側的側壁,所述頂壁與側壁圍成覆蓋鋸條且開口豎直向下的腔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可拆卸地連接于殼體前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樞軸連接于殼體前端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一端與殼體前端部相連接, 另一端為自由端,靠近殼體前端部的防護罩頂壁上設置半圓形缺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的頂壁設有多條平行布置 的狹縫,所述側壁分別設有多條平行布置的狹縫,所述頂壁狹縫與側壁狹縫錯列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定位機 構,所述定位機構可選擇地將防護罩連接于殼體或者將防護罩從殼體上釋放。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定位機 構,所述定位機構可選擇地使防護罩相對殼體的位置進行鎖定或者使防護罩相對殼體位置 可進行調節。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由兩個半殼體組成,所述 定位機構包括位于第一半殼體內側的第一定位機構,以及位于第二半殼體內側的第二定位 機構。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往復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一定位銷,所 述防護罩設置有定位孔,當防護罩處于與殼體相垂直位置時,所述定位銷與所述防護罩定 位孔嚙合鎖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往復鋸,包括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殼體,設置于殼體的馬達,延伸于殼體前端部與后端部之間的往復桿,所述往復桿定義了一縱向軸線,所述往復桿由馬達驅動使連接于往復桿的鋸條沿縱向軸線相對殼體往復運動,所述往復鋸還包括與所述殼體活動連接的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括頂壁以及分別位于頂壁兩側的側壁,所述頂壁與側壁圍成覆蓋鋸條且開口豎直向下的腔體;在切割過程中防護罩能保證操作者的安全,同時切割產生的灰塵也被防護罩有效地進行阻擋,能有效地改善工作環境,操作非常簡單。
文檔編號B23D59/00GK201702450SQ20102024144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明者沈勤芳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