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卡勾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產品的輕薄化發展趨勢,市場對LED平板顯示器的薄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前框作為LED平板顯示器的一 個重要部件,業內對其薄度需求都是在毫米級的,對于該薄度的前框產品,其技術難點在于如何實現前框四周的卡勾外形和尺寸的統一。尤其是大尺寸的前框產品,在沖壓卡勾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生產過程的不穩定,造成后續工藝過程中發生諸多問題如面板亮點、扭矩力的克服等,對產品良率產生影響。比如,46寸LED平板顯示器的前框薄度要求為O. 6_,現有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生產出的卡勾的外形和尺寸難以統一。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統一卡勾外形和尺寸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沖壓模具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沖制卡勾結構的相互配合的沖頭和下模入塊,上述沖頭形成有三個傾斜的斜面加工面、一個豎直的直面加工面、一個水平的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底面加工面,上述斜面加工面包括位于中間的與上述直面加工面相對的中斜面加工面、位于上述中斜面加工面兩側的兩個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側斜面加工面;上述下模入塊形成有成形凹槽,上述成形凹槽包括與上述沖頭的中斜面加工面、側斜面加工面、直面加工面、底面加工面對應的凹槽成形面;與上述中斜面加工面對應的凹槽成形面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上述沖頭的夾板入塊,用于固定上述夾板入塊的上夾板。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上述上夾板上方的上墊板。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板入塊與上墊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上述上夾板下方的止擋板。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上述沖頭穿過的脫板入塊,固定上述脫板入塊的脫料板,上述脫料板設置在上述止擋板下方。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脫板入塊與止擋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
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上述下模入塊的下模板。前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上述下模板下方的下墊板,上述下模入塊與下墊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本發明沖壓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前述的沖壓模具進行沖壓。本發明的 有益之處在于改進了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工藝,有效地解決了 LED平板顯示器尤其是大尺寸LED平板顯示器在滿足市場薄度需求時,在沖壓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前框卡勾外形和尺寸不統一造成的質量問題,能夠有效提高產品良率。
圖I是本發明的沖壓模具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I所示沖壓模具沖壓出的卡勾的結構示意 圖3是圖2所示卡勾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 圖4是圖I中沖頭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I中下模入塊的成形凹槽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I、沖頭,2、下模入塊,3、通孔,4、底面,5、斜面,6、快拆螺栓,7、底面加工面,8、中斜面加工面,9、側斜面加工面,10、凹槽成形斜面,11、夾板入塊,12、上夾板,13、上墊板,14、止擋板,15、脫板入塊,16、脫料板,17、下模板,18、下墊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參見圖I至圖5,本發明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主要包括用于沖制卡勾結構的相互配合的沖頭I和下模入塊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模具,我們先對需要成形的卡勾的結構作簡單介紹。參見圖2和圖3,卡勾是在平板顯示器前框上沖壓后形成的,與一個中空的通孔3相鄰,從前框的正面看,卡勾是一個凹陷結構,而從前框的背面看則是一個凸起結構。為了描述方便,我們以前框正面為視角,即如圖2中所示,該凹陷結構有一個平行于前框平面的底面4,還有三個與底面4相鄰的斜面5。凸起結構如圖3所示,其形狀與凹陷結構相同,此處不作贅述。相應地,如圖4所示,沖頭I應當形成有用于沖壓卡勾結構的各個沖壓面,包括用于沖壓斜面5的三個傾斜的斜面加工面、一個豎直的直面加工面、一個水平的底面加工面
7。其中,直面加工面(圖中未示出)在沖壓過程中是與通孔3相鄰的,實際上并不對卡勾的成形形狀起直接的作用。斜面加工面包括位于中間的與直面加工面相對的中斜面加工面
8、位于上述中斜面加工面8兩側的側斜面加工面9。需要說明的是,為了確保沖壓的精度、保證形狀和尺寸的一致性,底面加工面7和兩個側斜面加工面9均是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
下模入塊2形成有與沖頭I的各個沖壓面的形狀(也就是卡勾背面的凸起結構)相對應的凹槽成形面,且各個沖壓面與凹槽成形面之間的距離與卡勾的厚度基本一致。需要說明的是,與沖頭I的中斜面加工面8對應的凹槽成形面為凹槽成形斜面10,該凹槽成形斜面10是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這樣一來,PG光學研磨的3個沖壓面和I個凹槽成形面對卡勾的加工精度極高,能夠保證沖壓的卡勾的各個面的形狀和尺寸一致。同時,鑒于PG光學研磨的成本較高,其余沖壓面和凹槽成形面均采用機械加工而成,能夠在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為了更好地固定沖頭I和下模入塊2,以實現沖壓,過程,如圖I和圖5所示,沖壓模具還包括固定沖頭I的夾板入塊11、固定夾板入塊11的上夾板12、設置在上夾板12 上方的上墊板13、設置在上夾板12下方的止擋板14、供沖頭I穿過的脫板入塊15、固定脫板入塊15并設置在止擋板14下方的脫料板16、用于固定下模入塊2的下模板17、設置在下模板17下方用于支撐下模板17的下墊板18。為了提高沖壓過程的便利性并且使模具具有更好的功能擴展性,夾板入塊11與上墊板13、脫板入塊15與止擋板14、下模入塊2與下墊板18之間均分別采用快拆螺栓6構成快拆連接。夾板入塊11與上夾板12、脫板入塊15與脫料板16、下模入塊2與下模板17均分別固定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上墊板13與上夾板12、止擋板14與脫料板16、下模板17與下墊板18都分別固定連接在一起,當需要更換沖頭I時,只需要對夾板入塊11、脫板入塊15和下模入塊2進行更換即可。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方法,采用前述的沖壓模具進行沖壓即可,當沖頭I向下沖壓卡勾時,上墊板13、上夾板12、止擋板14、脫料板16、下模板17及下墊板18緊靠在一起則達到了沖壓成形的加工位置,沖壓出形狀、尺寸完全一致的卡勾,具體的工藝過程不作贅述。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沖制卡勾結構的相互配合的沖頭和下模入塊,上述沖頭形成有三個傾斜的斜面加工面、一個豎直的直面加工面、一個水平的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底面加工面,上述斜面加工面包括位于中間的與上述直面加工面相對的中斜面加工面、位于上述中斜面加工面兩側的兩個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側斜面加工面;上述下模入塊形成有成形凹槽,上述成形凹槽包括與上述沖頭的中斜面加工面、側斜面加工面、直面加工面、底面加工面對應的凹槽成形面;與上述中斜面加工面對應的凹槽成形面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上述沖頭的夾板入塊,用于固定上述夾板入塊的上夾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上述上夾板上方的上墊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板入塊與上墊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上述上夾板下方的止擋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上述沖頭穿過的脫板入塊,固定上述脫板入塊的脫料板,上述脫料板設置在上述止擋板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脫板入塊與止擋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上述下模入塊的下模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上述下模板下方的下墊板,上述下模入塊與下墊板通過快拆螺栓構成快拆連接。
10.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沖壓模具進行沖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LED平板顯示器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沖壓方法,包括:用于沖制卡勾結構的相互配合的沖頭和下模入塊,上述沖頭形成有三個傾斜的斜面加工面、一個豎直的直面加工面、一個水平的由PG光學研磨加工而成的底面加工面,上述下模入塊形成有成形凹槽。其有益之處在于改進了前框卡勾的沖壓模具和工藝,有效地解決了LED平板顯示器尤其是大尺寸LED平板顯示器在滿足市場薄度需求時,在沖壓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前框卡勾外形和尺寸不統一造成的質量問題,能夠有效提高產品良率。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615182SQ20121005953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8日
發明者許一青 申請人:昆山市三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