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10254閱讀:3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動燃油泵的配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汽車燃油泵生產企業對燃油泵的配裝基本都是采用人工配裝,裝配模式為工作臺手工配裝,帶來許多缺點人工配裝使得產品的配裝正確性較差,產品的精準度得不到保證;人工參與較多,使得生產線存在安全隱患;產能較低,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以解決目前人エ配裝正確性較差、產品精準度得不到保證、生產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的問題,該生產線采用的是全自動配裝模式,能夠保證汽車燃油泵配裝的正確性及精準度;滿足了裝配過程中的各種必要的性能及裝配正確性的檢測,產品的裝配檢測要求;加強了氣動在自動化產業的應用。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是由上位控制計算機系統和各專機獨立的控制系統通過總線的形式組成,主要包括環形輸送線、數控液壓壓鉚專機、自動裝配專機、自動檢測專機、不合格品卸料區組成;生產線采用環形輸送線輸送隨行エ裝板,隨行エ裝板上裝載需要裝配的零部件及總成;輸送線旁邊擺放必要的預裝工作臺,工作臺上配置了相應的裝配專機及供料系統;生產線通過一臺主控PC機,設置、修改生產線及各設備參數和采集、存儲各檢測エ位檢測數據,并通過一臺LEDエ業顯示屏顯示當班以及累計的生產、質量、日歷信息。所述的環形輸送線順時針輸送隨行エ裝板。該生產線按エ藝流程依次包括上卸料エ位,漏裝、誤裝自動檢測エ位,裝泵殼體組件エ位,電機殼旋轉收邊エ位,裝磁瓦和支撐片エ位,充磁和磁通檢測エ位,裝電樞和檢測旋向エ位,壓裝含油軸承和壓裝出油端蓋組件エ位,電刷壓力檢測エ位,裝葉輪エ位,壓裝定位支撐柱及翻轉準備エ位,裝進油蓋端及支撐柱組件エ位,不合格品分流エ位。上述的上卸料エ位采用人工上卸料,其操作步驟為人工用條碼掃描槍掃描各重要零部件來料盛具箱上的條碼,條碼信息保存于主控計算機上該生產批泵的質量記錄文件中;隨行エ裝板進站、到位、等待,人工將已完成的成品從隨行エ裝板上取下放入成品箱中,再將物料箱中的零部件(泵殼體組件I個、電機殼I個、磁瓦2個、支撐片I個、電樞I個、配對出油端蓋和葉輪各I個、進油端蓋I個)正確放入隨行エ裝板內,腳踏阻擋器,隨行エ裝板放行,出站;姆踏一次放行ー個。上述的漏裝、誤裝自動檢測エ位完成漏裝、誤裝自動檢測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檢測板從上方伸下來進行檢測;(檢測內容為是否漏裝零件;泵殼體蓋組件電樞通斷狀態;葉輪的正反方向及厚度尺寸;出油端蓋正反向及深度尺寸;進油端蓋正反方向;比較葉輪、出油端蓋裝配間隙是否符合要求;支撐片正反向;電樞正反向;電機殼正反向)檢測不符合時,エ位上方指示燈顯示為紅燈,PLC的觸摸顯示屏提示錯誤的部位、零件名稱和狀態;檢測合格的エ裝板復位,自動放行、出站,檢測不合格的エ裝板自動進入待處理區,經人工更正后,按下按鈕,隨行エ裝板依序再次進入該檢測エ位。上述的裝泵殼體組件エ位完成裝泵殼體組件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機械手把隨行エ裝板上的泵殼體蓋組件取出,平移后壓裝入電機殼中,裝好泵殼體蓋組件的電機殼組件;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電機殼旋轉收邊エ位完成電機殼旋轉收邊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水平機械手把隨行エ裝板上的泵殼體蓋組件取出,平移到壓鉚エ裝上的旋轉夾緊機構夾緊電機外殼,數控液壓壓鉚專機鉚接一次,旋轉機構旋轉120°再鉚接一次,再旋轉120°鉚接一次,松開旋轉夾緊機構;水平翻轉機械手取出放置于氣密檢測エ裝,檢測完畢后水平翻轉機械手翻轉;水平機械手取出鉚接完成殼體后放入隨行エ裝板內;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裝磁瓦和支撐片エ位完成裝磁瓦和支撐片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裝磁瓦的機械手從エ裝上同時取出兩只磁瓦,運行到電機殼組件上方并放入電機殼中,機械手和裝磁瓦的輔助エ裝保持原來位置;支撐片裝配機械手已經取出エ裝上的支撐片,順裝磁瓦的輔助エ裝插入電機殼內;內腔吸塵裝置對電機殼內殼除
/K土。上述的充磁和磁通檢測エ位完成充磁和磁通檢測エ序,其操作步驟為平移翻轉機械手從上エ位已經頂升過來的隨行エ裝板上取出電機殼組件(已裝好磁瓦和支撐片);翻轉180°,平移后送到充磁エ裝;充磁結束后,充磁エ裝將充磁完畢的エ件推出,平移翻轉機械手取出エ件,平移至隨行エ裝板上方,翻轉180°將電機殼組件放入隨行エ裝板內;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裝電樞和檢測旋向エ位完成裝電樞和檢測旋向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機械手從隨行エ裝板中取出電樞(換向器端向內),緩慢放入電機中,位移傳感器檢測是否放到位;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壓裝含油軸承和壓裝出油端蓋組件エ位完成壓裝含油軸承和壓裝出油端蓋組件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平移機械手從振動盤的輸送機構上抓取一只含油軸承放置于壓合エ裝上,平移通過感應傳感器;平移機械手從隨行エ裝板上吸附出油端蓋,平移到壓合エ裝上把含油軸承壓入出油端蓋內;壓入后平移機械手平移到電機殼上方并壓入,位移傳感器檢測判斷是否壓到位;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電刷壓力檢測エ位完成電刷壓力檢測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通過低壓啟動檢測電流,間接檢測裝配后同軸度;同時檢測碳刷彈簧的彈簧カ變化,以判斷彈簧是否能靈活伸縮;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裝葉輪エ位完成裝葉輪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機械手從隨行エ裝板中吸取葉輪,平移到出油端蓋組件的位置,緩慢放下,并緩慢旋轉沿電樞軸放入電機殼的出油端蓋中;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
上述的壓裝定位支撐柱及翻轉準備エ位完成壓裝定位支撐柱及翻轉準備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支撐柱壓入專機從振動盤的輸送機構上吸取一只支撐柱(識別支撐柱方向),平移通過感應傳感器檢測到有支撐柱后,壓入進油端蓋內,機械手抓取進油端蓋組件翻轉180度等待下ーエ序;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裝進油蓋端及支撐柱組件エ位完成裝進油蓋端及支撐柱組件エ序,其操作步驟為隨行エ裝板進站、頂升定位、固定;平移機械手從振動盤的輸送機構上抓取一只支撐住放置于壓合エ裝上,模擬量判斷エ件是否放置到位;平移機械手從エ裝板夾取進油端蓋,平移到壓合エ裝上把支撐住壓入進油油端蓋內;壓入后平移機械手平移到電機殼上方并壓入,位移傳感器檢測判斷是否壓到位;隨行エ裝板復位、出站。上述的不合格品分流エ位完成對不合格品的分流エ序,其操作步驟為エ業讀卡器裝置自動識別隨行エ裝板上各エ位的檢測結果;標記為合格エ件的隨行エ裝板自動放行,標記為不合格エ件的隨行エ裝板自動進入不合格暫存區域,等待處理;經人工處理完成后,按下按鈕,隨行エ裝板自動依序進入生產線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該生產線及各設備采用環形生產線形式,需要的工作人員少,操作人員<3名(其中I人負責生產線巡査、振動盤上料、不格品分流エ位處理,另2人負責上卸料エ位及漏序、誤裝檢測エ位的處理);2.該生產線采用帶讀卡器的隨行エ裝板輸送完成上卸料及各エ位裝配,具備合格與不合格自動標記功能;3.該生產線及各設備運行安全、平穩,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生產效率高,人員勞動強度低,產品質量穩定;設備運行可靠性高、全自動化生產,具備自動診斷報警、聲光報警以及緊急停止、恢復等功能,設備高度能實現可調整(± 30mm),以實現與生產線線體及機械手的高度對接;4.生產線按站立操作設計,臺面高度850-900mm,并方便可調整,設計符合人機エ程學的要求,充分體現操作人員的舒適度和用力的便捷,盡可能減小勞動強度;生產線各エ作站限高2m ;5.該生產線配置一臺エ業控制計算機,用于生產線總線的通訊及控制,通過該PC機液晶顯示屏人機操作界面,可實現エ藝參數的設置、故障診斷、運行狀態等;配置I臺42寸的LEDエ業顯示屏,動態顯示生產線生產、質量、日歷、設備狀態等信息;6.生產線及各設備控制系統具備存儲10種以上エ藝、參數或程序,系統應配置RS232數據傳輸接ロ便于數據傳輸;7.經自動標記為不合格品的隨行エ裝板在流經生產線各エ位吋,自動識別,不再參與加工裝配,快速流向“不合格品分流”エ位待處理。


圖1為本發明生產線的エ位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ー步闡述本發明。請參考圖1,生產線采用環形輸送線15輸送隨行エ裝板14,隨行エ裝板14上裝載需要裝配的零部件及總成,該生產線按エ藝流程依次包括上卸料エ位1,漏裝、誤裝自動檢測エ位2,裝泵殼體組件エ位3,電機殼旋轉收邊エ位4,裝磁瓦和支撐片エ位5,充磁和磁通檢測エ位6,裝電樞和檢測旋向エ位7,壓裝含油軸承和壓裝出油端蓋組件エ位8,電刷壓力檢測エ位9,裝葉輪エ位10,壓裝定位支撐柱及翻轉準備エ位11,裝進油蓋端及支撐柱組件エ位12,不合格品分流エ位1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是由上位控制計算機系統和各專機獨立的控制系統通過總線的形式組成,主要包括環形輸送線、數控液壓壓鉚專機、自動裝配專機、自動檢測專機、不合格品卸料區組成;生產線采用環形輸送線輸送隨行工裝板,隨行工裝板上裝載需要裝配的零部件及總成;輸送線旁邊擺放必要的預裝工作臺,工作臺上配置了相應的裝配專機及供料系統;生產線通過一臺主控PC機,設置、修改生產線及各設備參數和采集、存儲各檢測工位檢測數據,并通過一臺LED工業顯示屏顯示當班以及累計的生產、質量、日歷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形輸送線順時針輸送隨行工裝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按工藝流程依次包括上卸料工位,漏裝、誤裝自動檢測工位,裝泵殼體組件工位,電機殼旋轉收邊工位,裝磁瓦和支撐片工位,充磁和磁通檢測工位,裝電樞和檢測旋向工位,壓裝含油軸承和壓裝出油端蓋組件工位,電刷壓力檢測工位,裝葉輪工位,壓裝定位支撐柱及翻轉準備工位,裝進油蓋端及支撐柱組件工位,不合格品分流工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燃油泵泵芯全自動裝配生產線,以解決目前人工配裝正確性較差、產品精準度得不到保證、生產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的問題,涉及汽車電動燃油泵的配裝領域,該生產線是由上位控制計算機系統和各專機獨立的控制系統通過總線的形式組成,主要包括環形輸送線、數控液壓壓鉚專機、自動裝配專機、自動檢測專機、不合格品卸料區組成;生產線采用環形輸送線輸送隨行工裝板,隨行工裝板上裝載需要裝配的零部件及總成。該生產線采用全自動配裝模式,能夠保證汽車燃油泵配裝的正確性及精準度;滿足裝配過程中的各種必要的性能及裝配正確性的檢測,產品的裝配檢測要求,節約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3P21/00GK103009056SQ20121051324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孔德著 申請人:合肥天琪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