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截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截絲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截斷彈簧絲,由于是人工經驗控制,在截斷過程中很難保證彈簧絲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同時由于人工操作,需要人工量大,截斷的效率不高,增加人工成本,產品不準備。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的自動截絲機。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截絲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底座、支撐架、支撐板、控制箱以及放料槽,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固定器,其另一端設有上、下轉輪,中間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固定槽,所述下轉輪通過主軸連接在轉速箱上,所述轉速箱通過皮帶與電機同步轉動,所述轉速箱與電機安裝在機架底部,所述支撐架上設有上、下齒輪,所述支撐板上分別設有液壓剪絲器和刀座,所述刀座上設有刀具,所述液壓剪絲器通過導線與控制箱內的電路元件連接。所述底座通過四根支撐柱焊接在機架上。所述上轉輪與底座之間通過轉輪彈簧連接。所述上、下齒輪分別通過轉軸連接在軸承座上,并且轉軸與軸承座之間設置有軸承,上齒輪與支撐架之間設有齒輪彈簧。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效果由于設有以上結構,該自動截絲機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截斷的彈簧絲質量穩定,精度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側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一種自動截絲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I上設有底座2、支撐架3、支撐板4、控制箱5以及放料槽6,所述底座2的一端設有固定器7,其另一端設有上、下轉輪8、9,中間設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設有固定槽11,所述下轉輪9通過主軸12連接在轉速箱13上,所述轉速箱13通過皮帶14與電機15同步轉動,所述轉速箱13與電機15安裝在機架I底部,所述支撐架3上設有上、下齒輪16、17,所述支撐板4上分別設有液壓剪絲器18和刀座19,所述刀座19上設有刀具,所述液壓剪絲器18通過導線與控制箱5內的電路元件連接,所述底座2通過四根支撐柱20焊接在機架I上,所述上轉輪8與底座2之間通過轉輪彈簧21連接,所述上、下齒輪16、17分別通過轉軸22連接在軸承座23上,并且轉軸22與軸承座23之間設置有軸承,上齒輪17與支撐架3之間設有齒輪彈簧2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 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截絲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底座、支撐架、支撐板、控制箱以及放料槽,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固定器,其另一端設有上、下轉輪,中間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固定槽,所述下轉輪通過主軸連接在轉速箱上,所述轉速箱通過皮帶與電機同步轉動,所述轉速箱與電機安裝在機架底部,所述支撐架上設有上、下齒輪,所述支撐板上分別設有液壓剪絲器和刀座,所述刀座上設有刀具,所述液壓剪絲器通過導線與控制箱內的電路元件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自動截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過四根支撐柱焊接在機架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自動截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輪與底座之間通過轉輪彈黃連接。
4.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自動截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齒輪分別通過轉軸連接在軸承座上,并且轉軸與軸承座之間設置有軸承,上齒輪與支撐架之間設有齒輪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公開一種自動截絲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底座、支撐架、支撐板、控制箱以及放料槽,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固定器,其另一端設有上、下轉輪,中間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固定槽,所述下轉輪通過主軸連接在轉速箱上,所述轉速箱通過皮帶與電機同步轉動,所述轉速箱與電機安裝在機架底部,所述支撐架上設有上、下齒輪,所述支撐板上分別設有液壓剪絲器和刀座,所述刀座上設有刀具,所述液壓剪絲器通過導線與控制箱內的電路元件連接,由于設有以上結構,該自動截絲機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截斷的彈簧絲質量穩定,精度高。
文檔編號B21F11/00GK202506783SQ2012201737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明者阮德興 申請人:泉州市豐澤恒祥工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