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尤其涉及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
背景技術:
在冷凍柜把手生產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沖壓工藝及沖壓模具,現有冷凍柜把手要求外觀光亮,美觀,內側合縫處要求間隙均勻,高度一致不能有落差,才能滿足自動采用自動焊接和外觀手感要求。然而在關鍵步驟包裹工序中,由于產品端部內側有一段呈直線的結構,通常使用空心成型模具對產品成型的話,則會使產品成型不到位,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上述可知,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在包裹成型工序中采用空心成型模具,造成產品成型不到位,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緊湊,能有效保證產品包裹成型到位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上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為連續沖壓模具,包括分別一體成型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包裹成型上模,所述包裹成型上模包括上成型凹模;所述下模包括包裹成型下模,所述包裹成型下模包括與所述上成型凹模匹配的下成型塊及與所述下成型塊匹配設置的燕尾滑動塊和滑動塊固定座。所述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中所述燕尾滑動塊匹配設置于所述下成型塊和所述滑動塊固定座之間。所述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中所述包裹成型下模還包括包裹成型墊板、模座和滑塊回位彈簧;所述模座匹配設置于所述包裹成型墊板上;所述下成型塊匹配設置于所述模座上側。所述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中所述燕尾滑動塊通過所述滑塊回程彈簧與所述模座連接。所述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中所述下模還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下模、拉伸成型下模、側成型下模及分離成型下模,所述包裹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側成型下模和分離成型下模之間。所述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中所述上模還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上模、拉伸成型上模、側成型上模及分離成型上模,所述包裹成型上模位于所述側成型上模和分離成型上模之間。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結構簡單、緊湊,其為連續沖壓模具,同時上模和下模均采用一體式結構且集多工序模具于一體,不僅沖壓效率高,而且制造容易、成本低,尤其,在包裹成型下模中加設了燕尾滑動塊,有效解決了因空心成型帶來的產品包裹成型不到位的問題,顯著提高了產品沖壓質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下模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包裹成型下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包裹成型下模局部結構的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的側成型上模和側成型下模配合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為連續模具,包括上模I及與上模相匹配的下模2。上模I為一體結構,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上模11、拉伸成型上模12、側成型上模13、包裹成型上模14及分離成型上模15,下料成型上模11位于上模I 一端部,包括切邊沖孔凸模111 ;拉伸成型上模12位于下料成型上模11的一側,包括拉伸凹模121 ;側成型上模13位于拉伸成型上模12的一側,包括壓料板131和一對斜鍥驅動塊132,壓料板131底部中央向內凹陷形成截面大致呈缺口橢圓形狀的導槽,斜鍥驅動塊132設于壓料板131兩側,其中,每個斜鍥驅動塊132底端內側均設有斜面;包裹成型上模14位于拉伸成型上模13的一側,包括上成型凹模141 ;分離成型上模15位于包裹成型上模14的一側,即位于上摸I上與下料成型上模11相對的另一端部,分離成型上模15包括分離凸模151。下模2也為一體結構,其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下模21、拉伸成型下模22、側成型下模23、包裹成型下模24、分離成型下模25以及設于下模2 —組相對側邊的導向機構26 ;下料成型下模21位于下模2 —端部,其與上模I的下料成型上模11相匹配設置,下料成型下模21包括與下料成型上模11的切邊沖孔凸模111匹配的切邊沖孔凹模211 ;拉伸成型下模22位于下料成型下模21 —側,其與上模I的拉伸成型上模12相匹配設置,拉伸成型下模22包括拉伸凸模221、拉伸壓邊圈222及氮氣彈簧223,拉伸凸模221設于拉伸壓邊圈222上側中部且與拉伸成型上模12的拉伸凹模121相匹配,氮氣彈簧223設于拉伸凸模221和拉伸壓邊圈222之間。側成型下模23位于拉伸成型下模22 —側,其與上模I的側成型上模13相匹配設置,側成型下模23包括側成型模墊板231、斜鍥滑動塊232、背托233、滑塊回程彈簧234、導向蓋板235、下成型公模236和脫料頂針237 ;斜鍥滑動塊232為對稱設于側成型模墊板231上的一對,其與側成型上模13的斜鍥驅動塊132相匹配,每個斜鍥滑動塊232頂端外側均設有與斜鍥驅動塊132底端內側斜面相匹配的斜面;背托233分成兩組,分別對稱設于斜鍥滑動塊232底端的兩側;滑塊回程彈簧234對稱設于斜鍥滑動塊232相向的內側;導向蓋板235對稱設于斜鍥滑動塊232頂端的兩側;下成型公模236為一對,其設于斜鍥滑動塊232內側,即從一對斜鍥滑動塊232之間的間隙穿入;脫料頂針237設于下成型公模236內側,即從一對下成型公模236之間的間隙穿入,在液壓油缸的推動下可在一對下成型公模236之間的間隙內來回伸縮。包裹成型下模24位于側成型下模23 —側,其與上模I的包裹成型上模14相匹配設置,包裹成型下模24包括包裹成型墊板241、模座242、下成型塊243、燕尾滑動塊244、滑塊回程彈簧245及滑動塊固定座246,模座242匹配設置于包裹成型墊板241上;下成型塊243匹配設置于模座242上側且與上模I上包裹成型上模14的上成型凹模141相匹配;燕尾滑動塊244匹配設置于下成型塊243端部,并通過滑塊回程彈簧245與模座242連接;滑動塊固定座246匹配設置于燕尾滑動塊244 —端。分離成型下模25位于包裹成型下模24 —側,即位于下模2上與下料沖切成型下模21相對的另一端部,其與分離成型上模15相匹配設置,分離成型下模25包括對稱于下模2 —端部兩側的分離凹模251,分離凹模251與上模I上分離成型上模15的分離凸模151相匹配;導向機構26設于下模2長度方向的一組相對側邊上,包括用于卷料的導向桿261和導向塊262,位于下料成型下模21的切邊沖孔凹模211兩端的一組導向桿261和導向塊262,導向塊262是設在導向桿261—側;其中,位于拉伸成型下模22的拉伸壓邊圈222兩端、位于側成型下模23的側成型模墊板231兩端及位于包裹成型下模24的兩端各設的一組導向桿261和導向塊262,導向塊262是設在導向桿261上。本實用新型冷凍柜把手的沖壓模具為連續沖壓模具,其結構設計緊湊、對稱,上模和下模均為一體結構且集多工序模具于一體,顯著提高了產品的沖壓效率,尤其包裹成型模的設計保證了產品包裹成型到位,提高了產品沖壓質量。
權利要求1.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為連續沖壓模具,包括分別一體成型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包裹成型上模,所述包裹成型上模包括上成型凹模;所述下模包括包裹成型下模,所述包裹成型下模包括與所述上成型凹模匹配的下成型塊及與所述下成型塊匹配設置的燕尾滑動塊和滑動塊固定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滑動塊匹配設置于所述下成型塊和所述滑動塊固定座之間。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成型下模還包括包裹成型墊板、模座和滑塊回位彈簧; 所述模座匹配設置于所述包裹成型墊板上;所述下成型塊匹配設置于所述模座上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滑動塊通過所述滑塊回程彈簧與所述模座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還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下模、拉伸成型下模、側成型下模及分離成型下模,所述包裹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側成型下模和分離成型下模之間。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還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下料成型上模、拉伸成型上模、側成型上模及分離成型上模,所述包裹成型上模位于所述側成型上模和分離成型上模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凍柜把手專用模具,其為連續沖壓模具,包括分別一體成型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包裹成型上模,所述包裹成型上模包括上成型凹模;所述下模包括包裹成型下模,所述包裹成型下模包括與所述上成型凹模匹配的下成型塊及與所述下成型塊匹配設置的燕尾滑動塊和滑動塊固定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上模和下模均為一體結構且集多工序模具于一體,顯著提高了產品的沖壓效率,尤其在包裹成型下模中加設了燕尾滑動塊,有效保證了產品包裹成型到位,提高了產品沖壓質量。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725835SQ20122044685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
發明者夏龍 申請人:東莞市精力仁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