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位傳感器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位、油位傳感器生產過程中所有的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
技術背景:如圖1、2所示,現有的液位傳感器的搖臂Al上焊接固定有一個觸點A2,觸點A2與厚膜電阻A3接觸,搖臂Al通過連桿連接液位傳感器的浮子,浮子升降時引發搖臂Al轉動,從而引發觸點A2與厚膜電阻A3的接觸位置不同,這樣測試到的電阻值的發生變化,于是人們便知道了油箱中油位的變化。為了讓觸點A2與厚膜電阻A3電性接觸良好,一般選用金合金材料為觸點,觸點的電信號通過導帶A4傳送出去,導帶A4固定在搖壁Al上,導帶A4需要與觸點A2焊接固定在一起。目前,很多工廠是采用人工利用焊接設備將金合金觸點A2焊接在導帶A4上,其不足之處是:生產效率低,焊點不規范,人工勞動強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它采用機械自動化為液位傳感器的導帶焊接上金合金觸點,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焊接質量。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包括電弧焊正電極和電弧焊負電極,在機架上固定有放線軸,放線軸上插套有金合金絲卷絲盤,繞在金合金絲卷絲盤上的金合金絲線夾持在第一彈性輸送對輥之間并穿過導絲筒置于切刀的下部,切刀固定在切刀汽缸的活塞桿上,彈性輸送對輥安裝在機架上,導絲筒切刀汽缸固定在機架上;機架上固定有導柱、彈簧插套在導柱上,電弧焊負電極插套在導柱上,彈簧下端壓在機架上、上端壓在電弧焊負電極上;電弧焊正電極固定焊接汽缸的活塞桿上,電弧焊正電極對著電弧焊負電極;電機固定在機架上,電機通過皮帶或楔帶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上鉸接有連桿,連桿上鉸接有焊料輸送板,焊料輸送板插套在方筒導槽上且置于電弧焊負電極的上部,方筒導槽固定在機架上,焊料輸送板上成型落料孔,落料孔呈喇叭狀,在機架上固定托板,托板緊靠在焊料輸送板的下部;導帶生產帶沿導板和生產帶輸送槽置,導帶生產帶的二邊夾持在第二彈性輸送對輥之間,導帶生產帶置于電弧焊負電極和焊料輸送板之間,導帶生產帶在鋁合金帶上沖壓成型有導帶的薄鋁合金帶。所述第二彈性輸送對輥由從動輥和主動輥組成,主動輥電機帶動主動輥動,拉力彈簧一端固定在主動輥的轉軸上、另一端固定在從動輥的轉軸上,從動輥的轉軸插套在對輥支架上的腰形槽孔中,從動輥和主動輥上均成型有凹環槽,從動輥和主動輥壓著導帶生產帶的二側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采用機械自動化為液位傳感器的導帶焊接上金合金觸點,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焊接質量。
:圖1為液位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液位傳感器導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落料窩位于焊接處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落料窩位于切刀下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板和第二彈性輸送對輥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第二彈性輸送對輥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第二彈性輸送與導帶生產帶相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方筒導槽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生產帶輸送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電弧焊正電極;2、電弧焊負電極;3、機架;4、放線軸;5、金合金絲卷絲盤;
6、金合金絲線;7、第一彈性輸送對輥;8、導絲筒;9、切刀;10、切刀汽缸;11、導柱;12、彈簧;13、焊接汽缸;14、電機;15、偏心輪;16、連桿;17、焊料輸送板;18、方筒導槽;19、托板;20、導板;21、生產帶輸送槽;22、第二彈性輸送對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3至8所示,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包括電弧焊正電極I和電弧焊負電極2,在機架3上固定有放線軸4,放線軸4上插套有金合金絲卷絲盤5,繞在金合金絲卷絲盤5上的金合金絲線6夾持在第一彈性輸送對輥7之間并穿過導絲筒8置于切刀9的下部,切刀9固定在切刀汽缸10的活塞桿上,彈性輸送對輥7安裝在機架3上,導絲筒8切刀汽缸10固定在機架3上;機架3上固定有導柱11、彈簧12插套在導柱11上,電弧焊負電極2插套在導柱11上,彈簧12下端壓在機架3上、上端壓在電弧焊負電極2上;電弧焊正電極I固定焊接汽缸13的活塞桿上,電弧焊正電極I對著電弧焊負電極2 ;電機14固定在機架3上,電機14通過皮帶或楔帶帶動偏心輪15轉動,偏心輪15上鉸接有連桿16,連桿16上鉸接有焊料輸送板17,焊料輸送板17插套在方筒導槽18上且置于電弧焊負電極2的上部,方筒導槽18固定在機架3上,焊料輸送板17上成型落料孔171,落料孔171呈喇叭狀,在機架3上固定托板19,托板19緊靠在焊料輸送板17的下部;導帶生產帶A沿導板20和生產帶輸送槽21放置,導帶生產帶A的二邊夾持在第二彈性輸送對輥22之間,導帶生產帶A置于電弧焊負電極2和焊料輸送板17之間,導帶生產帶A是在鋁合金帶上沖壓成型有導帶A4的薄鋁合金帶。所述第二彈性輸送對輥22由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組成,主動輥電機223帶動主動輥222轉動,拉力彈簧224 —端固定在主動輥222的轉軸上、另一端固定在從動輥221的轉軸上,從動輥221的轉軸插套在對輥支架225上的腰形槽孔226中,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上均成型有凹環槽227,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壓著導帶生產帶A的二側邊。第一彈性輸送對輥7采用工業上普通使用中的彈性夾持線或布的輸送對輥,導絲筒8采用鋼管。工作原理:見圖5至7所示,導帶生產帶A的二邊被第二彈性輸送對輥22夾持著向關送,導帶生產帶A對著電弧焊負電極2,切刀9切下金合金焊料后落入落料孔171中,被焊料輸送板17拉至導帶生產帶A的導帶A4需要焊接觸點的位置,然后焊接汽缸13帶動電弧焊正電極I向下運動,當電弧焊正電極I和電弧焊負電極2夾著金合金焊料和導帶A4電性導通時,金合金焊料便焊接在導帶A4上形成觸點。它采用機械自動化為液位傳感器的導帶焊接上金合金觸點, 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焊接質量。
權利要求1.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包括電弧焊正電極(I)和電弧焊負電極(2),其特征在于:在機架(3)上固定有放線軸(4),放線軸(4)上插套有金合金絲卷絲盤(5),繞在金合金絲卷絲盤(5)上的金合金絲線(6)夾持在第一彈性輸送對輥(7)之間并穿過導絲筒(8)置于切刀(9)的下部,切刀(9)固定在切刀汽缸(10)的活塞桿上,彈性輸送對輥(7)安裝在機架(3)上,導絲筒(8)切刀汽缸(10)固定在機架(3)上; 機架(3)上固定有導柱(11)、彈簧(12)插套在導柱(11)上,電弧焊負電極(2)插套在導柱(11)上,彈簧(12)下端壓在機架(3)上、上端壓在電弧焊負電極(2)上;電弧焊正電極(O固定焊接汽缸(13)的活塞桿上,電弧焊正電極(I)對著電弧焊負電極(2); 電機(14)固定在機架(3)上,電機(14)通過皮帶或楔帶帶動偏心輪(15)轉動,偏心輪(15)上鉸接有連桿(16),連桿(16)上鉸接有焊料輸送板(17),焊料輸送板(17)插套在方筒導槽(18)上且置于電弧焊負電極(2)的上部,方筒導槽(18)固定在機架(3)上,焊料輸送板(17)上成型落料孔(171),落料孔(171)呈喇叭狀,在機架(3)上固定托板(19),托板(19)緊靠在焊料輸送板(17)的下部; 導帶生產帶(A)沿導板(20)和生產帶輸送槽(21)放置,導帶生產帶(A)的二邊夾持在第二彈性輸送對輥(22)之間,導帶生產帶(A)置于電弧焊負電極(2)和焊料輸送板(17)之間,導帶生產帶(A)是在鋁合金帶上沖壓成型有導帶(A4)的薄鋁合金帶。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其特征在于:第二彈性輸送對輥(22 )由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 )組成,主動輥電機(223 )帶動主動輥(222 )轉動,拉力彈簧(224)—端固定在主動輥(222)的轉軸上、另一端固定在從動輥(221)的轉軸上,從動輥(221)的轉軸插套在對輥支架(225 )上的腰形槽孔(226 )中,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 )上均成型有凹環槽(227),從動輥(221)和主動輥(222)壓著導帶生產帶(A)的二側邊。
專利摘要液位傳感器觸點焊接機,包括電弧焊正電極和電弧焊負電極,金合金絲被切割成小條焊料,被焊料輸送板送至電弧焊正電極和電弧焊負電極之間,然后導帶生產帶從電弧焊正電極和電弧焊負電極之間走過,料焊電弧焊焊接在導帶上完成液位傳感器導帶上的觸點焊接。它采用機械自動化為液位傳感器的導帶焊接上金合金觸點,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焊接質量。
文檔編號B23K9/007GK203140947SQ20132013116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明者邱銀根, 俞斌強, 梅國娟, 呂平平, 沈佳佳, 李麗涓, 李澤華 申請人:浙江湖州新京昌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