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組合機床上被加工件保持架支柱的外表面車加工后的去毛刺及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保持架支柱是用于軸承內將相鄰滾動體隔離開來的一種零件,其橫截面形狀一般做成雙凹圓弧形的非圓截面。該零件在機床上用刀具車削加工過程中,由于非圓截面呈間斷切削的原因,加工過程中在停止進刀處會留有因擠壓而形成的飛邊與毛刺。保持架支柱一般都采用低碳鋼制造,由于材料硬度低、韌性粘性大,更容易產生厚厚的飛邊與毛刺。原先制造廠用普通機床設備進行加工時,產生的飛邊與毛刺只能由工人逐個用手工進行銼削清理,但因批量太大、因此生產組織困難、且費工費時、消耗了極大的勞動力資源,制造廠不能承受。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用機械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將車加工后產生的飛邊與毛刺去除干凈,再將該零件從工作位置推出實現下料。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和去毛刺下料裝置,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包括夾持體、安裝在夾持體側面的一對第一滑板,每個第一滑板通過夾塊與夾持工件的夾爪連接;所述去毛刺下料裝置包括驅動體、設置在驅動體側面的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每個第二滑板均設有定位座及沖頭,定位座的上部裝有氣缸,氣缸的氣缸軸與下料桿相連;夾爪位于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之間。所述定位座及沖頭均設有孔,下料桿在該孔內上下移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安裝在組合機床的回轉臺上;所述去毛刺下料裝置裝于組合機床的立柱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通過將加工件夾持在組合機床回轉臺的夾持體上,用裝于立柱上的驅動體外部的沖頭將加工件的飛邊與毛刺去除干凈,再將該零件從工作位置中推出實現下料,使保持架支柱的全部加工得以實現自動化連續生產,因此具有拓寬加工工藝、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操作工人及減少加工設備的效用,具有很大的推廣使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和去毛刺下料裝置,工件夾持裝置包括夾持體11、安裝在夾持體11側面的一對第一滑板12,每個第一滑板12通過夾塊13與夾持工件14的夾爪15連接,去毛刺下料裝置包括驅動體1、設置在驅動體I側面的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2,每個第二滑板2均設有定位座6及沖頭7,位于上方的定位座6的上部裝有氣缸4,氣缸4內部的氣缸軸3與下料桿5相連;夾爪15位于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2之間。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座6及沖頭7均設有孔,下料桿5在該孔內上下移動;工件夾持裝置安裝在組合機床的回轉臺9上,去毛刺下料裝置裝于組合機床的立柱17上。具體來說,驅動體I通過安裝螺釘16裝配在機床的立柱17上,驅動體I的側面共裝有兩塊第二滑板2,每一塊第二滑板2上均裝有定位座6,定位座6的下部裝有沖頭7,沖頭7依靠夾緊螺釘8進行緊固并保持正確的方向。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在實際工作時,夾持體11內部的液壓機構使得一對第一滑板12向內方向收緊,與第一滑板12裝配在一起的夾爪15夾持住加工件14,同時,驅動體I內部的液壓機構使得一對第二滑板2向內部收緊,與第二滑板2裝配在一起的定位座6內部的沖頭7對加工件14的兩端進行沖壓去毛刺,當第二滑板2到達行程末尾時,夾持體11向相反的方向動作,使得夾爪15松開,此時裝在定位座6外部的氣缸4動作,推動氣缸軸3及連在一起的下料桿5向下移動,將加工件14通過下部的沖頭7和定位座6的孔落入機床的下料槽中,完成一個工作循環。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和去毛刺下料裝置,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包括夾持體(11 )、安裝在夾持體(11)側面的一對第一滑板(12),每個第一滑板(12)通過夾塊(13)與夾持工件(14)的夾爪(15)連接;所述去毛刺下料裝置包括驅動體(I)、設置在驅動體(I)側面的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2),每個第二滑板(2)均設有定位座(6)及沖頭(7),定位座(6)的上部裝有氣缸(4),氣缸(4)的氣缸軸(3)與下料桿(5)相連;夾爪(15)位于一對上下布置的第二滑板(2)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6)及沖頭(7)均設有孔,下料桿(5 )在該孔內上下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安裝在組合機床的回轉臺(9)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下料裝置裝于組合機床的立柱(17)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去毛刺及下料裝置,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和去毛刺下料裝置,工件夾持裝置包括夾持體、夾持體側面的一對第一滑板,第一滑板與夾爪連接;去毛刺下料裝置包括驅動體、驅動體側面的第二滑板,每個第二滑板均設有定位座及沖頭,定位座的上部裝有氣缸,氣缸的氣缸軸與下料桿相連;夾爪位于第二滑板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加工件夾持在組合機床回轉臺的夾持體上,用裝于立柱上的驅動體外部的沖頭將加工件的飛邊與毛刺去除干凈,再將該零件從工作位置中推出實現下料,使保持架支柱的全部加工得以實現自動化連續生產,因此具有拓寬加工工藝、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操作工人及減少加工設備的效用,具有很大的推廣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B21D28/02GK203155797SQ2013201576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日
發明者蔣宏寶, 劉勝, 姚家鑫 申請人:南京眾得利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