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升降式拔軸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29299閱讀:4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升降式拔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山機械的維修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升降式拔軸器。
背景技術
礦山井下液壓支架是由頂梁、護梁、連桿、底座通過多個鉸接軸連接組裝成一個整體,拆解維修時需將鉸接軸拔下來,但液壓支架體積龐大,部分鉸接軸所處位置較高,拆解工人在地面上觸及不到,并且液壓支架上的鉸接軸尺寸大、重量大,加之使用后的鉸接孔內有雜物、鐵銹等,拔出阻力大,單純依靠人力難以拔下鉸接軸。現有技術一般是在千斤頂的頂端焊接一個圓筒,活塞桿在圓筒內完全伸出后,用天車將千斤頂吊送到鉸接軸所在位置,圓筒緊靠在鉸接軸外側,利用活塞桿回縮時的力量拔出鉸接軸,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只有一個千斤頂,力量有限,若遇鉸接孔鐵銹過多或嚴重堵塞時,難以拔出鉸接軸;二是,千斤頂拔去鉸接軸后,在空中無附著位置,攜帶著鉸接軸在空中來回搖晃,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升降式拔軸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升降式拔軸器,包括底座和四根支柱,其特征在于:支柱穿過方形托板四角的通孔,使托板能夠沿支柱上下滑動;托板上有兩個平行排列的千斤頂,橫銷貫穿在兩個千斤頂的活塞桿頂端的鉸接孔內;前述托板與底座之間有兩個升降架,兩個升降架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桿、第二橫桿,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通過第三千斤頂連接。前述底座下方·有帶剎車的萬向輪,便于本實用新型移動。前述托板上的兩個千斤頂末端也有鉸接孔,銷栓穿過千斤頂末端的鉸接孔將兩個千斤頂分別連接在托板的左鉸支座和右鉸支座上,千斤頂的中部被U形卡環固定在托板上。前述升降架的兩端均有鉸接通孔和滑輪,銷軸穿過升降架兩端的鉸接通孔,將兩個升降架分別連接在托板底部的上鉸支座和底座的下鉸支座上。前述第三千斤頂與托板上的兩個千斤頂結構相同,第三千斤頂兩端的鉸接孔分別
套接在第一橫桿、第二橫桿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液壓支架上的鉸接軸位置較高時,可調整第三千斤頂的活塞桿伸出,使第一橫桿、第二橫桿帶動升降架上升,將托板上的千斤頂高度調節至鉸接軸的水平位置。把托板上兩個千斤頂的未端在水平方向上靠近需要拆解的液壓支架上的鉸接軸,用一根鏈條將鉸接軸與托板上千斤頂活塞桿頂端的橫銷連接后,再對托板上兩個千斤頂打壓,活塞桿伸出,橫銷將千斤頂的壓力轉化為拉力牽拉鏈條拔出鉸接軸。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無論液壓支架上的鉸接孔堵塞多么嚴重,均能在兩個千斤頂的作用下輕易拔出鉸接軸,且不會損壞液壓支架,工作過程對操作人員也沒有安全隱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中的標記為:1、第一千斤頂;1.1、第二千斤頂;2、活塞桿;3、上鉸支座;4、第三千斤頂;5、第一升降架;5.1、第二升降架;6、下鉸支座;7、底座;8、U形卡環;9、右鉸支座;9.1、左鉸支座;10、托板;11、支柱;12、橫銷;13.1、第一橫桿;13.2、第二橫桿;14、滑輪;15、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7)和支柱(11),底座下方有帶剎車的萬向輪
(15),托板(10)與 底座(7)之間有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之間橫向連接有第一橫桿(13.1)、第二橫桿(13.2),第三千斤頂(4)兩端的通孔分別套接在第一橫桿(13.1)、第二橫桿(13.2)上。如圖2所示,托板(10)底部有上鉸支座(3),底座(7)上有下鉸支座¢),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鉸支座(3)和下鉸支座(6)上,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的兩端均有滑輪(14)。如圖3所示,支柱(11)穿過方形托板(10)四角的通孔,托板(10)上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1),橫銷(12)貫穿在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1)的活塞桿(2)頂端的通孔內;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1)的末端分別連接在托板
(10)的右鉸支座(9)和左鉸支座(9.1)上,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1)的中部被U形卡環(8)固定在托板(10)上。對第三千斤頂⑷打壓,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在第一橫桿(13.1)、第二橫桿(13.2)帶動下將托板(10)托舉上升;對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1)打壓,橫銷(12)隨著活塞桿(2)伸出而水平移動。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式拔軸器,包括底座(7)和支柱(11),其特征在于:底座下方有帶剎車的萬向輪(15);支柱(11)穿過方形托板(10)四角的通孔,托板(10)上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L 1),橫銷(12)貫穿在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L I)的活塞桿(2)頂端的通孔內;托板(10)與底座(7)之間有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之間橫向連接有第一橫桿(13.1)、第二橫桿(13.2),第三千斤頂(4)兩端的通孔分別套接在第一橫桿(13.1)、第二橫桿(13.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拔軸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1.D的末端分別連接在托板(10)的右鉸支座(9)和左鉸支座(9.1)上,第一千斤頂(I)和第二千斤頂(L I)的中部被U形卡環(8)固定在托板(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拔軸器,其特征在于:托板(10)底部有上鉸支座(3),底座(7)上有下鉸支座(6),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鉸支 座(3)和下鉸支 座(6)上,第一升降架(5)、第二升降架(5.1)的兩端均有滑輪(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礦山機械的維修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升降式拔軸器,包括底座和四根支柱,其特征在于支柱穿過方形托板四角的通孔,托板上有兩個平行排列的千斤頂,橫銷貫穿在兩個千斤頂的活塞桿頂端的鉸接孔內;前述托板與底座之間有兩個升降架,兩個升降架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桿、第二橫桿,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通過第三千斤頂連接。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無論液壓支架上的鉸接孔堵塞多么嚴重,均能輕易拔出鉸接軸,且不會損壞液壓支架。
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3125090SQ2013201579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李優生, 李錫元, 席艷凱, 董鵬飛, 韓建華, 劉小歌 申請人:鄭州煤機速達配件服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