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90017閱讀:171來源:國知局
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包括設置在連接體(51)固定位置的主動進給輪(53),以及設置在擺桿(54c)下端的從動壓輪(54);動力輸入軸(52)齒輪帶動主動進給輪(53);通過施壓釋放裝置(56)推動擺桿(54c)及從動壓輪(54)施壓,致使經連接體(51)下方的引導塊(55)導入的Y型銅線緊貼主動進給輪(53)而往上送進;動力輸入軸(52)另一端的阻尼保持裝置(58),使Y型銅線在進給過程中保持穩定的狀態及統一的間歇進給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一方面保證了穩定可靠的銅線進給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了結構簡單實用、操作及調整維修方便、零件加工難度改善和成本降低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拉鏈成型機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就行業內同類拉鏈成型機而言,其動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通過機臺主軸上的各個凸輪驅動各個機構實施相互的間協調配合的動作,包括主軸通過凸輪帶動水平滑塊后退完成Y型銅線定長的切斷后,繼續后退過程中,主軸帶動拉帶機構牽引拉鏈布帶行進一個工位距離;水平滑塊后退至靜止時,已切斷的銅牙片料被定位;主軸驅使并通過沖壓機構加壓,令沖壓凸、凹模配合使銅牙片料頭部成形;水平滑塊在接下來的前進過程中,成型機構工作施壓與銅牙片料的腿部,使其成形并植入拉鏈布帶;水平滑塊前進結束的靜止時間內,主軸凸輪通過推桿組件,驅動進給機構將Y型銅線向前送進一段定長的距離;隨著水平滑塊的后退,滑塊上的剪切下模與沖壓機構上固定的剪切上模相對運動,將送進定長的銅線切斷,形成銅牙片料并送至成型凹模上方定位。上述說明的是機臺運轉一個周期的動作關系。而送料進給機構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0003]目前行業內的Y型金屬拉鏈成型機的進給機構都是采用同一種形式,其原理、結構、動作、特征都基本相同:
[0004]主軸凸輪通過推桿組件驅使進給機構的棘輪帶動動力輸入軸作間歇的固定角度轉動。動力輸入軸的齒輪與兩個主動進給輪上的齒輪嚙合;兩個從動壓輪支承在輥輪支承部件的V形三軸支架上,V形三軸支架由推壓裝置推壓,實現兩個從動壓輪對Y型銅線及兩個主動進給輪同時施壓,期間兩個從動壓輪上的齒輪與兩個主動進給輪的齒輪嚙合;從動壓輪外圓上帶凹槽和主動進給輪外圓帶凸緣。在上述條件具備的環境下,機構實施進給送料;通過釋放和接觸裝置以及推壓裝置多個零件的動作配合,控制兩個從動壓輪與兩個主動進給輪位置。接觸時推壓銅線進給,釋放時人工引導送入銅線。采用Ω型制動阻尼裝置,防止機構運行中的超前和逆轉現象,以調節螺栓作阻力的調整。
[0005]在拉鏈機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上述的進給結構存在多處不足:
[0006]1、當機臺停止運轉,重新往機構導入銅線時,釋放和接觸裝置被扳動至釋放狀態,V形三軸支架連同兩個從動壓輪處于一種自由的浮動狀態。在正常的情況下,V形三軸支架對于兩個主動進給輪應處于對稱的位置上,此時從動壓輪與主動進給輪的間形成相等的間隙,而順利導入銅線。對于上述的自由狀態,假設支承芯軸位置不變,V形三軸支架對于兩個主動進給輪不對稱,即一個從動壓輪與主動進給輪接觸,導致另一個從動壓輪與主動進給輪間隙增加一倍。而兩輪通過齒輪嚙合傳動,中心距過大有可能致使從動壓輪的齒輪完全脫離主動進給輪的齒輪,或令兩齒輪的齒頂部分對頂,V形三軸支架不能進入正常的位置施壓,進給質量受到影響。需要重新釋放后再操作至符合要求。
[0007]2、機構中的釋放和接觸裝置處于機臺下主體座凹槽靠里位置,安裝維修及操作不方便;同時裝置中釋放和接觸的兩個杠桿零件由于支點與力點距離不理想,容易造成該零件與旋轉芯軸的徑向約束定位打滑失效。
[0008]3、阻尼效果不理想,調整困難。鑒于阻尼座主體為Ω型。當阻尼材料隨著機臺長時間運轉被磨損,阻尼座與棘輪配合部位接觸面積減少,致使摩擦力降低而直接影響銅線送進定長的精度;實際上阻尼座橫截面面積過大,彈簧的彈性無法令其變形實現補償,即使以螺栓強行旋入調整,阻尼座內圓圓柱度被改變,阻尼效果變差的同時,阻尼座的夾緊力過大造成推桿組件或棘輪齒形部分因過載而損壞。
[0009]4、結構繁瑣,動作復雜,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導致零件加工的成本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10]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一方面既保證了穩定可靠的銅線進給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了結構簡單實用、操作及調整維修方便、零件加工難度改善和成本降低的效果。
[0011]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采用如下結構:
[0012]動力輸入軸(52)位于連接座(51)的中部;主動進給輪(53)位于連接座(51)上Y型銅線送進方向右側;從動壓輪(54)位于擺桿(54c)下端;主動進給輪(53)與從動壓輪
(54)分別以芯軸(53a、54b)支承并可轉動;引導塊(55)固定在連接體(51)下方,引導Y型銅線通過主動進給輪(53)與從動壓輪(54)配合形成的空間(Kl);擺桿(54c)以連接體
(51)上方的芯軸(54d)支承,并帶動從動壓輪(54)作擺動;位于連接體(51)底部的施壓釋放裝置(56)約束擺桿(54c)下端,控制從動壓輪(54)施壓或釋放;動力輸入軸(52) —端的齒輪(52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嚙合;另一端與阻尼保持裝置(58)配合控制銅線送進質量。
[0013]主軸凸輪通過推桿組件,驅動進給機構水平滑塊前進結束的靜止時間內,將Y型銅線向前送進一段定長的距離;水平滑塊后退完成Y型銅線定長的切斷后,隨著水平滑塊的后退,形成銅牙片料并送至成型凹模上方定位。在滑塊后退過程期間,主軸帶動拉帶機構牽引拉鏈布帶行進一個工位距離;水平滑塊后退至靜止時,已切斷的銅牙片料被定位;沖壓機構加壓,令沖壓凸、凹模配合使銅牙片料頭部成形;水平滑塊在接下來的前進過程中,成型機構工作施壓與銅牙片料的腿部,使其成形并植入拉鏈布帶。
[0014]針對金屬拉鏈成型機運轉一個周期中的銅線進給這一環節。本Y型銅線進給機構以一種簡單實用的結構形式,達到簡便、準確可靠穩定的效果。本Y型銅線進給機構采用一個主動進給輪與一個從動壓輪配合送進銅線,并在兩輪配合點的銅線導入方向安裝可調整的銅線引導裝置,保證銅線以準確的狀態進入并通過主動進給輪。從動壓輪由施壓釋放裝置驅動擺桿,彈簧的壓力通過從動壓輪施加于銅線,令銅線緊貼主動進給輪,動力輸入軸帶動主動進給輪實現銅線的間歇送進;送進過程中,主動進給輪中心與從動壓輪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內,水平面上銅線的橫截面垂直投影與引導裝置的型腔對于重合;銅線進入并通過引導塊后被準確導入至主動進給輪與從動壓輪的間順利送進。期間即使進入引導裝置前的銅線呈略微扭曲,經過引導塊型腔帶錐形的光滑過渡導入口時,被強行導向糾正;假設銅線過度扭曲或局部畸形異常,以致無法通過引導塊型腔,即使主動進給輪繼續旋轉,仍無法帶動銅線,進給被終止。因而達到穩定安全的效果,并為機構的相關零件實現可靠保護作用。[0015]優選地,動力輸入軸(52)的齒輪(52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正常嚙合;從動壓輪(54)的齒輪(54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嚙合程度不固定,施壓釋放裝置(56)帶動擺桿(54c)釋放時,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與從動壓輪(54)的齒輪(54a)仍保持嚙合。
[0016]優選地,施壓釋放裝置(56)由滑塊(56a)、壓縮彈簧(56c)及螺紋拉桿(56b)配合施壓,偏心壓塊(57a)控制施壓釋放裝置(56)的施壓或釋放。
[0017]優選地,引導塊(55)由前引導體(55a)和后引導體(55b)組成,兩者對合形成的型腔(K3)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相似并保證一定的間隙,型腔的導入口(55c)帶光滑斜面,供銅線順利導入通過型腔。
[0018]優選地,從動壓輪(54)隨擺桿(54c)繞芯軸(54d)旋轉擺動,擺桿(54c)施壓時,從動壓輪(54)和主動進給輪(53)的中心連線與Y型銅線的進給方向垂直。
[0019]優選地,主動進給輪(53)外圓上的凸緣截面形狀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對應匹配;從動壓輪(54)外圓上的凹槽截面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頭部對應匹配。
[0020]優選地,阻尼保持裝置(58)位于動力輸入軸(52)的后端,滑動錐面阻尼環(58a)與棘輪(52b)錐面配合,以彈簧(58c)施加用力并可作調整。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一方面既保證了穩定可靠的銅線進給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了結構簡單實用、操作及調整維修方便、零件加工難度改善和成本降低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中金屬拉鏈成型機的主要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包括銅線進給機構以及相關聯部件在機臺上的具體位置;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主動進給輪與從動壓輪在銅線處于進給時的位置狀態示意圖;
[0026]圖5為銅線進給通過本Y型銅線進給機構時的位置狀態示意圖;
[0027]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擺桿動作以及施壓釋放裝置結構的剖視圖;
[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施壓釋放裝置處于施壓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施壓釋放裝置處于釋放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阻尼裝置的剖面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0031]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
[0032]請參見圖1-圖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中金屬拉鏈成型機的主要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包括銅線進給機構以及相關聯部件在機臺上的具體位置;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主動進給輪與從動壓輪在銅線處于進給時的位置狀態示意圖;圖5為銅線進給通過本Y型銅線進給機構時的位置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擺桿動作以及施壓釋放裝置結構的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施壓釋放裝置處于施壓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施壓釋放裝置處于釋放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中阻尼裝置的剖面展開圖。
[003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是金屬拉鏈成型機的一個配套部件,通過圖2展示出本機構的外形結構,機構的動力來自機臺主軸10,而拉鏈成型機的主要機構及其相關部件和相互位置關系則通過圖1作出展示:
[0034]機臺主軸10上的A、B、C、D、E五個凸輪分別通過相應的部件驅動各個機構,并根據五個凸輪特定的形狀及相位,令相對應的機構相互配合,在主軸10旋轉一周過程中準確完成拉鏈的一個銅齒的送料、切斷、成型、植入布帶及拉鏈牽引移動的全部動作。
[0035]凸輪A通過水平滑塊21上的前后輥輪22、23帶動水平滑塊21作相對于機座的前后運動,用于剪切銅線的切斷下模27被定位于水平滑塊21前端位置;切斷下模27具有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匹配的型腔K2,其入口帶斜度為銅線導向;切斷上模26則定位在沖壓機構30之滑座33的下方;當主軸凸輪A驅動水平滑塊21至前進終了而進入靜止狀態的時間內,凸輪D驅動本機構完成Y型銅線往上的定長送進;送料結束后,凸輪A驅動水平滑塊21后退,切斷上、下模26、27的相對移動而切斷銅線,被切斷的定長銅線呈片狀卡嵌在切斷上模型腔中。在水平滑塊21后退過程中,成型機構20的一對成形模28張開后,主軸10上的凸輪C驅動拉帶機構40的輥輪41,令拉帶棘輪42轉動一齒,棘輪42外圓與壓帶輪43配合牽引已植入銅牙的拉鏈布帶往上移動一個定長的距離;隨著水平滑塊21后退完成而進入靜止狀態,被切的銅片正位于沖壓凹模25型腔的上方,凸輪B驅動沖壓機構,使沖壓凸模24向下完成Y型銅片頭部成形后向上復位;凸輪A驅動水平滑塊21前進,加壓成型機構20的一對成形模28在水平滑塊前進過程中受到固定座上成形模擋塊29的限制并引導而向內合攏,成形模28的型腔側面同時作用于Y型銅片的兩腿部令銅片成形并植入拉鏈布帶的相應位置。
[0036]完成上述動作后,水平滑塊21進入前進終了的靜止狀態。本機構開始動作:主軸10帶動凸輪D通過輥輪59b驅動推桿組件59,推桿上的棘爪59a推動送料棘輪52b轉動一齒,使本機構的動力輸入軸52旋轉一個標準的角度,從而完成一次Y型銅線定長尺寸的進給。水平滑塊21隨即開始后退。
[0037]在上述整個過程中,主軸上的凸輪E始終緊靠水平滑塊20上的輥輪23,并與凸輪A及輥輪22配合,保證水平滑塊20往復動作的可靠性。[0038]以下圍繞上述的銅線進給過程,結合圖3所示,闡述本機構的具體實施過程。
[0039]機構的動力輸入軸52的一端固定送料棘輪52b,棘輪上的錐臺與阻尼裝置58配合;另一端的齒輪52a與主動進給輪53a的齒輪良好地嚙合。主動進給輪53由芯軸53b定位在連接座51上,并可在芯軸53b上轉動;設置在連接座51的擺桿芯軸54d約束擺桿54c,令擺桿54c繞可其轉動,使安裝在擺桿54c上的從動壓輪54可與主動進給輪53通過銅線接觸或分離。
[0040]從圖4顯示,主動進給輪53與Y型銅線接觸之凸緣的中心線和從動壓輪54與Y型銅線接觸之凹槽的中心線在垂直平面上重合。
[0041]銅線經機構下方的引導塊55型腔導入,從主動進給輪53和從動壓輪54之間通過,再進入切斷下模27,如圖5所示,引導塊型腔導入處55c帶光滑斜度,引導塊55與切斷下模27的型腔形狀基本相同,也就是與Y型銅線的截面形狀相似且稍大;當水平滑塊21處于銅線送進位置時,引導塊55型腔、切斷下模27型腔以及主動進給輪53和從動壓輪54之間銅線的橫截面三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由于銅線在各個型腔內受到X、Y、Z三個方向的約束限制,保證了銅線在機構運作時始終保持正確的狀態,不會擺脫主動進給輪53和從動壓輪54而出現其它狀態。機構中擺桿54c帶動從動壓輪54釋放的動作直接可靠,只需作出很小范圍的擺幅,足以令從動壓輪54與銅線及主動進給輪53分離而順利通過銅線。鑒于從動壓輪54移動的距離遠未超出齒輪54a的齒全高,從動壓輪54的齒輪54a和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始終保持嚙合,重新施壓時動作準確無誤。同時,由于引導塊55的入口處55c帶小斜度的光滑過渡,即使被導入的銅線呈略微的扭曲,在導入時被引導塊55引導而強制糾正后通過其型腔。再者,假設銅線出現局部異常,如結節、毛刺、形狀超標或過度扭曲等現象,銅線受到引導塊55型腔形狀的限制而無法通過。即使主動進給輪53繼續轉動,銅線的進給同樣被終止。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機構及其它相關零配件因因銅線的異常狀態造成的損壞。
[0042]根據本機構的動作原理,銅線進給時,主動進給輪53和從動壓輪54的中心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主動進給輪53旋轉的同時,擺桿54c帶動從動壓輪54施壓;停機導入銅線時,擺桿54c帶動從動壓輪54與銅線釋放分離。施壓釋放裝置56結構如圖6所示:滑塊56a位于連接座51的下方,并受連接座51及蓋板51a導向,滑塊56a的矩形孔中的彈簧56c受到連接座51上的螺紋拉桿56b及擋圈56d位置的限制而壓縮,彈簧56c的壓力迫使滑塊56a往主動進給輪方向53靠近;滑塊矩形孔的側面56f與擺桿54c下部平面54e貼合而迫使擺桿54c帶動從動壓輪54施壓于銅線,壓力的大小通過調節壓桿56b的螺紋56e獲得。期間,滑塊56a移動至終極位置,滑塊56的端面56h與連接座面51b預留一定距離,保證彈簧56c的壓力全部施加在從動壓輪54與銅線接觸的位置上;當滑塊56a的位置被后移,矩形孔面56f位置改變,與擺桿下端側平面54d壓力消失,擺桿54c上的輕型復位彈簧54f使擺桿54c連同從動壓輪54離開銅線。
[0043]圖7和圖8顯示施壓釋放裝置56中滑塊56a前后移動的結構及動作過程:偏心壓塊57a定位于連接座51下方并可轉動,當偏心壓塊57a的手柄57b扳至向上時,偏心壓塊57a的作用點半徑增大,滑塊側面凸臺56g受壓令滑塊56a后移;當偏心壓塊的面57f轉至與滑塊凸臺56g接合,滑塊在彈簧56c的作用下自鎖。此時位置固定,擺桿54c及從動壓輪54釋放;當偏心壓塊57a的手柄57b扳至向下時,偏心壓塊的面57e與滑塊凸臺56g相對并保持一定的空間,彈簧56c壓力使擺桿54c及從動壓輪54處于施壓狀態,偏心壓塊57a則處于自由狀態而不影響從動壓輪54的工作。此外手柄57b對于偏心壓塊芯軸57c以及芯軸對于作用點的距離比例足夠,力矩的增大令裝置的操作控制顯得輕巧方便。
[0044]由于機構采用棘輪間歇傳動形式,棘輪52b被正向驅動時,來自棘爪59a瞬間的推力有可能使棘輪52b存在慣性而超前,;另一方面,棘爪59a后撤時,復位彈簧的壓力有可能導致棘輪滯后。其結果是造成了進給量的不穩定。為此,本機構中設置了如圖9所示的阻尼保持裝置58:
[0045]動力輸入軸52上固定之棘輪52b的一端為截錐形,與阻尼塊58a的內錐孔相吻合;錐孔內壁鑲嵌優質的阻尼材料58b ;阻尼塊58a外形受支座58d導向約束,只能以棘輪52b軸線為基準作微量的軸向移動;阻尼塊58a在均勻分布的彈簧58c作用下,其錐面與棘輪52b的錐面緊密吻合。利用支座58d上的螺釘調整壓板58e,可進行摩擦力大小的調節,從而使裝置達到最佳狀態。有效地防止棘輪52b的超前和滯后,保證了進給量的準確穩定。更主要的是完善的結構動作,避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阻尼裝置中Ω型制動環夾持過緊而導致棘輪52b或棘爪59a崩裂損壞的弊病。
[0046]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結構: 動力輸入軸(52)位于連接座(51)的中部;主動進給輪(53)位于連接座(51)上Y型銅線送進方向右側;從動壓輪(54)位于擺桿(54c)下端;主動進給輪(53)與從動壓輪(54)分別以芯軸(53a、54b)支承并可轉動; 引導塊(55)固定在連接體(51)下方,引導Y型銅線通過主動進給輪(53)與從動壓輪(54)配合形成的空間(Kl); 擺桿(54c)以連接體(51)上方的芯軸(54d)支承,并帶動從動壓輪(54)作擺動;位于連接體(51)底部的施壓釋放裝置(56)約束擺桿(54c)下端,控制從動壓輪(54)施壓或釋放; 動力輸入軸(52) —端的齒輪(52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嚙合;另一端與阻尼保持裝置(58)配合控制銅線送進質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動力輸入軸(52)的齒輪(52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正常嚙合;從動壓輪(54)的齒輪(54a)與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嚙合程度不固定,施壓釋放裝置(56)帶動擺桿(54c)釋放時,主動進給輪(53)的齒輪(53a)與從動壓輪(54)的齒輪(54a)仍保持口四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施壓釋放裝置(56)由滑塊(56a)、壓縮彈簧(56c)及螺紋拉桿(56b)配合施壓,偏心壓塊(57a)控制施壓釋放裝置(56)的施壓或釋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弓丨導塊(55)由前引導體(55a)和后引導體(55b)組成,兩者對合形成的型腔(K3)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相似并保證一定的間隙,型腔的導入口(55c)帶光滑斜面,供銅線順利導入通過型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從動壓輪(54)隨擺桿(54c)繞芯軸(54d)旋轉擺動,擺桿(54c)施壓時,從動壓輪(54)和主動進給輪(53)的中心連線與Y型銅線的進給方向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動進給輪(53)外圓上的凸緣截面形狀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對應匹配;從動壓輪(54)外圓上的凹槽截面與Y型銅線截面形狀頭部對應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金屬拉鏈成型機的Y型銅線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阻尼保持裝置(58)位于動力輸入軸(52)的后端,滑動錐面阻尼環(58a)與棘輪(52b)錐面配合,以彈簧(58c)施加用力并可作調整。
【文檔編號】B21F23/00GK203437563SQ201320199177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8日
【發明者】黃漢文 申請人:黃漢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