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焊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提供一種對焊鉗,包括兩個鉗臂及轉軸,兩鉗臂相交設置,在交點處通過轉軸連接,以轉軸為界,鉗臂前端為鉗嘴,尾端為手柄,手柄用于人手握持,以控制鉗嘴張開或閉合,兩手柄上設置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當握緊兩手柄時,兩手柄上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相互卡緊,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本申請提供的對焊鉗通過在手柄上設置定位結構,工人操作對焊鉗時,握緊手柄,使鉗嘴閉合,此時,兩手柄上的定位結構相互卡緊,使鉗嘴保持緊閉狀態,而無需工人持續施力,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定位結構的卡緊,鉗嘴可以始終保持穩定的施力力度,在對焊過程中不會發生漏鉛,避免導致電池短路或焊接不良等情況發生,保證了對焊質量。
【專利說明】對焊鉗
【技術領域】
[0001 ] 本申請涉及一種用于焊接操作的夾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鉛酸蓄電池極組對焊的對焊鉗。
【背景技術】
[0002]鉛酸蓄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針對不同電池對容量和電壓的要求,需要將多個極組焊接在一起,焊接方式主要有穿壁焊和跨橋焊兩種。其中跨橋焊是使用對焊鉗將相鄰的兩個極組的對焊件捏合在一起,并用火槍將對焊件的頂部燒熔,鉛液在對焊鉗內冷卻從而焊接在一起。對焊鉗不僅起到捏合對焊件的作用,同時起到輔助成型的作用。然而,現有技術的對焊鉗在操作時為保持夾緊時的力度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的對焊鉗在操作時勞動強度大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對焊鉗,包括兩個鉗臂及轉軸,兩鉗臂相交設置,在交點處通過轉軸連接,以轉軸為界,鉗臂前端為鉗嘴,尾端為手柄,手柄用于人手握持,以控制鉗嘴張開或閉合,兩手柄上設置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當握緊兩手柄時,兩手柄上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相互卡緊,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0004]通過在對焊鉗的手柄上設置定位結構,工人操作對焊鉗時,握緊手柄,使鉗嘴閉合,此時,兩手柄上的定位結構相互卡緊,使鉗嘴保持緊閉狀態,而無需工人持續施力,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定位結構的卡緊,鉗嘴可以始終保持穩定的施力力度,在對焊過程中不會發生漏鉛,避免導致電池短路或焊接不良等情況發生,保證了對焊質量。
[0005]進一步地,該相配合的定位結構分別為卡勾與卡勾配合部,其分設在兩手柄上,握緊兩手柄時,卡勾與卡勾配合部相卡合,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0006]采用卡勾與卡勾配合部相配合作為定位結構,結構簡單,容易操作,也從另一方面降低了勞動強度。
[0007]進一步地,包括兩連接桿,該兩連接桿分別一端可轉動設置在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設置卡勾,兩卡勾相對設置,握緊兩手柄時,兩連接桿相交疊,兩連接桿上相對設置的卡勾相卡合,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0008]設置活動的連接桿以便于卡勾卡合與脫開,使操作更方便。
[0009]進一步地,卡勾包括兩個相交的斜面,背向相應手柄的斜面為前斜面,朝向相應手柄的斜面為后斜面,前斜面與相應連接桿的夾角> 90°,兩連接桿上的卡勾相卡合時,兩卡勾上的后斜面相卡接。
[0010]卡勾前斜面與連接桿的夾角> 90°以便于對焊鉗閉合時卡勾滑過彼此的前斜面使卡勾鎖定。
[0011]進一步地,后斜面與相應連接桿的夾角<90°。
[0012]以便于卡勾與卡勾保持鎖定,使卡接更加穩固,不至脫落。
[0013]進一步地,包括兩彈性元件,該兩彈性元件分別一端連接于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桿連接,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保持向著對方轉動的趨勢。
[0014]彈性元件使卡勾保持鎖緊力,以便于操作對焊鉗的過程中防止卡勾脫落,使操作更加方便可靠。
[0015]進一步地,該兩彈性元件為兩拉伸彈簧,該兩拉伸彈簧分別一端連接于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拉緊相應的連接桿,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卡勾保持卡緊鎖合。
[0016]進一步地,該兩彈性元件為兩壓縮彈簧或扭簧,該兩壓縮彈簧或扭簧分別一端抵靠在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壓緊相應的連接桿,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卡勾保持卡緊鎖
口 o
[0017]采用拉伸彈簧、壓縮彈簧或扭簧作為彈性元件使對焊鉗的性能更加穩定,彈力更大,且這些元件常用,安裝方便,使對焊鉗的生產制造也十分方便。
[0018]進一步地,該定位結構分別設置在對應手柄的內側。
[0019]這樣可以避免定位結構影響對焊鉗的操作,且使對焊鉗的結構更加緊湊,操作更方便。
[0020]進一步地,鉗嘴前端連接焊鉗頭,焊鉗頭上設有對焊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對焊鉗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標號A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視圖。
[0023]圖3為圖1所示的對焊鉗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5]請參閱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對焊鉗,其包括兩個鉗臂I及轉軸2,兩鉗臂I相交設置,在交點處通過轉軸2構成可轉動連接,以轉軸2為界,鉗臂I前端為鉗嘴12,尾端為手柄11,手柄11用于人手握持,以控制鉗嘴12張開或閉合。兩手柄11內側分別連接一連接桿4及一拉伸彈簧5。兩連接桿4分別一端可轉動設置在相應手柄11的內側,另一端設置卡勾41,兩卡勾41相對設置。該兩拉伸彈簧5分別一端連接于相應的手柄11上,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桿4連接,使兩連接桿4在鉗嘴12閉合時,保持向著對方轉動的趨勢。鉗嘴12前端連接焊鉗頭13,焊鉗頭13上設有對焊槽131。握緊兩手柄11時,兩連接桿4相交,兩連接桿4上相對設置的卡勾41相卡合,使鉗嘴12及對焊頭13保持閉合狀態。
[0026]卡勾41包括兩個相交的斜面,背向相應手柄11的斜面為前斜面,朝向相應手柄的斜面為后斜面,前斜面與相應連接桿4的夾角>90°,后斜面與相應連接桿的夾角<90°。兩連接桿4上的卡勾41相卡合時,兩卡勾41上的后斜面相卡接。卡勾41前斜面與連接桿4的夾角> 90°以便于對焊鉗閉合時卡勾41滑過彼此的前斜面使卡勾41鎖定。
[0027]操作時,手持手柄11,并握緊手柄11,鉗嘴12及焊鉗頭13開始閉合,連接桿4上的卡勾41分別滑過彼此的前斜面,使后斜面相卡接,此時,若松開手柄11,因為對焊鉗受所夾持物的反作用力,使手柄11牽拉連接桿4,同時拉伸彈簧5也牽拉連接桿4,使相對設置的卡勾41彼此卡緊鎖定,鉗嘴12及焊鉗頭13閉合。當完成對焊工序時,手握緊手柄11,用手撥開連接桿4,卡勾41相脫開,即可以松開手柄11,使鉗嘴12及焊鉗頭13張開。[0028]本申請還可以有多種變形結構:
[0029]拉伸彈簧5是壓縮彈簧,或者扭簧,其可以設置在相應連接桿4的另一側,該兩壓縮彈簧或扭簧分別一端抵靠在相應的手柄11上,另一端壓緊相應的連接桿4,使兩連接桿I保持相向運動的張力,并使兩連接桿4上的卡勾41保持卡緊鎖合。
[0030]拉伸彈簧5也可以是其它彈性元件,以起到使兩連接桿4保持向著對方轉動的趨勢。并使兩連接桿4在鉗嘴12閉合時,卡勾41保持卡緊鎖合的作用。
[0031]也可以沒有拉伸彈簧5,或者其它彈性元件,僅僅通過卡勾41或連接桿4本身的彈性保持夾緊作用。
[0032]兩連接桿4上相卡接的卡勾41還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卡勾及卡勾配合部,比如卡勾與卡槽的配合,凸起與凹孔的配合等等,握緊兩手柄時,該其它形式的卡勾及卡勾配合部相卡合,使鉗嘴12及焊鉗頭13保持閉合狀態。
[0033]還可以沒有連接桿4,僅僅是通過在手柄11上設置相應配合的定位結構,并依靠定位結構自身的彈性使定位結構保持卡緊鎖定,使鉗嘴12及焊鉗頭13保持閉合狀態。這樣的定位結構優選地設置在相應手柄11的內側,可以避免定位結構影響對焊鉗的操作,且使對焊鉗的結構更加緊湊,操作更方便。也可以設置在手柄11的端部,或者在一手柄11端部設置卡勾41,另一手柄11外側設置與該卡勾41相鎖合的配合定位結構,握緊手柄11時,該卡勾41與相鎖合的定位結構相卡緊。
[0034]本申請提供的對焊鉗通過在手柄11內側設置連接桿4,連接桿上設置卡勾41,以做為定位結構,工人操作對焊鉗時,握緊手柄11,使鉗嘴12及焊鉗頭13閉合,此時,兩手柄上的卡勾41相互卡緊鎖定手柄11的位置,使鉗嘴12及焊鉗頭13保持緊閉狀態,而無需工人持續施力,這樣就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卡勾41的卡緊,手柄11始終保持穩定的施力力度,在對焊過程中不會發生漏鉛從而導致電池短路或焊接不良等情況發生,保證了對焊質量。且卡勾41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也從另一方面降低了勞動強度。卡勾I分別設置在連接桿4上,連接桿4與相應的手柄11活動鏈接,以便于卡勾41的脫開,操作更方便。設置拉伸彈簧5或其他彈性元件使卡勾41保持鎖緊力,以便于操作對焊鉗的過程中防止卡勾41脫落,使操作更加方便可靠。采用拉伸彈簧5、壓縮彈簧或扭簧作為彈性元件使對焊鉗的性能更加穩定,彈力更大,且這些元件很常用,安裝方便,使對焊鉗的生產制造也十分方便。
[0035]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申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申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對焊鉗,包括兩個鉗臂及轉軸,兩鉗臂相交設置,在交點處通過轉軸連接,以轉軸為界,鉗臂前端為鉗嘴,尾端為手柄,手柄用于人手握持,以控制鉗嘴張開或閉合,其特征在于,兩手柄上設置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當握緊兩手柄時,兩手柄上相配合的定位結構相互卡緊,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該相配合的定位結構分別為卡勾與卡勾配合部,其分設在兩手柄上,握緊兩手柄時,卡勾與卡勾配合部相卡合,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兩連接桿,該兩連接桿分別一端可轉動設置在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設置卡勾,兩卡勾相對設置,握緊兩手柄時,兩連接桿相交疊,兩連接桿上相對設置的卡勾相卡合,使鉗嘴保持閉合狀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卡勾包括兩個相交的斜面,背向相應手柄的斜面為前斜面,朝向相應手柄的斜面為后斜面,前斜面與相應連接桿的夾角> 90° ,兩連接桿上的卡勾相卡合時,兩卡勾上的后斜面相卡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后斜面與相應連接桿的夾角<90°。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兩彈性元件,該兩彈性元件分別一端連接于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桿連接,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保持向著對方轉動的趨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該兩彈性元件為兩拉伸彈簧,該兩拉伸彈簧分別一端連接于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拉緊相應的連接桿,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卡勾保持卡緊鎖合。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該兩彈性元件為兩壓縮彈簧或扭簧,該兩壓縮彈簧或扭簧分別一端抵靠在相應的手柄上,另一端壓緊相應的連接桿,使兩連接桿在鉗嘴閉合時,卡勾保持卡緊鎖合。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該定位結構分別設置在對應手柄的內側。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對焊鉗,其特征在于,鉗嘴前端連接焊鉗頭,焊鉗頭上設有對焊槽。
【文檔編號】B23K5/22GK203509284SQ20132064723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路俊斗, 魏士洋, 況強強 申請人:安徽理士電池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