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接頭壓型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接頭壓型機,包括固定機構、用于將接頭壓型的成型機構、用于帶動成型機構運動的執行機構和用于將接頭壓型后移出的頂出機構;所述成型機構由上模和下模組成,所述上模固定于固定機構上,所述下模固定于執行機構上;所述頂出機構安裝于執行機構上;所述執行機構安裝于固定機構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既省時省力,又避免人工在拉扯接頭的過程中將接頭損壞。
【專利說明】一種接頭壓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接頭壓型機。
【背景技術】
[0002]接頭壓型機是用于將接頭進行壓型,通常是壓成凹型。目前,現有的壓型機通常是對板材等進行壓型,在市場上鮮少出現將接頭壓成凹型的壓型機。通常現有的壓型機在壓型過程中是這樣工作的:當壓件進入壓型機構后,上模在油缸的推動下下移,上模與下模接觸壓緊后,油缸在克服壓緊上模彈簧推力的情況下,再由上模繼續下移,壓到下模為止;在電氣控制下,油缸下油腔進油,油缸向上運動,上模向上移動返回至初始未位置,即完成壓型過程。然后壓件前進一段距離停下,進入重復壓型過程。然而,現有的壓型機結構較為復雜,成本高,且在壓件壓型完成后,壓件很難從下模中拔出,既費時費力,又容易損壞壓件;另外,由于下模固定不動,在上模直線下壓時,很容易將壓件擦傷,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省時省力,避免損壞接頭的接頭壓型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接頭壓型機,包括固定機構、用于將接頭壓型的成型機構、用于帶動成型機構運動的執行機構和用于將接頭壓型后移出的頂出機構;所述成型機構由上模和下模組成,所述上模固定于固定機構上,所述下模固定于執行機構上;所述頂出機構安裝于執行機構上;所述執行機構安裝于固定機構上。
[0005]進一步,還包括與執行機構外接的電控箱,電控箱內設有控制執行機構動作的控制模塊和遠距離遙控執行機構的無線遙控模塊,所述無線遙控模塊包括遙控器和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
[0006]進一步,所述上模由三角形支架和設于三角形支架中心且延伸出三角形支架的壓型桿組成;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中心設有凹槽。
[0007]進一步,所述固定機構由基座、立柱和橫梁組成,所述立柱有兩個,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兩個立柱的上表面連接橫梁;所述基座的邊緣設有固定孔。
[0008]進一步,所述橫梁的上表面安裝有用于放置所述遙控器的存放盒;所述橫梁的下表面通過第一安裝板固定有所述上模。
[0009]進一步,所述執行機構由油缸、滑動座和升降導向部組成;所述油缸通過第二安裝板固定于基座上并設于兩個立柱之間;所述油缸通過活塞桿與滑動座固定在一起;所述升降導向部由凹槽板和焊接于凹槽板一側的橫板組成,所述凹槽板設于立柱上,與立柱相適配,可沿立柱上下滑動;所述橫板與下模的下端焊接在一起。
[0010]進一步,所述凹槽板有四塊,每個立柱上適配有兩塊凹槽板,各設于立柱的前側和后側,每個立柱的兩塊凹槽板之間焊接有一塊橫板。
[0011]進一步,所述頂出機構由底板、移動板和固定于移動板上的頂板組成,所述底板與移動板之間活動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頂板為一矩形板,所述頂板的頭部彎曲;所述頂板的長度以接觸到接頭的下端為止。
[0013]進一步,所述底板與移動板連接的一端設有一圓柱體,所述移動板的兩端各設有套住圓柱體的套筒,所述移動板的中部與圓柱體之間鉸接。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0015](I)固定機構結構簡單,通過立柱適配升降導向部實現了執行機構的往復運動,為
[0016]執行機構提供了便利;
[0017](2)成型機構通過上模在油缸的推動下上移,與上模接觸壓緊,在上移的過程中,
[0018]可手動調整接頭的位置,防止上模將接頭擦傷,以提高產品質量;下模的上表面中心設有凹槽,可將接頭壓成凹型,便于接頭與其他零部件的對接;
[0019](3)頂出機構的頂板為矩形板,頭部彎曲,矩形板的長度以接觸到接頭的下端為止,
[0020]可使得下模下行時,頂板剛好在接頭的下端位置處將接頭輕松頂出,既省時省力,又避免人工在拉扯接頭的過程中將接頭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頂出機構扣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0024]如圖1所示:一種接頭壓型機,包括固定機構、用于將接頭壓型的成型機構、用于帶動成型機構運動的執行機構和用于將接頭壓型后移出的頂出機構;成型機構由上模I和下模2組成,上模I固定于固定機構上,下模2固定于執行機構上;頂出機構安裝于執行機構上;執行機構安裝于固定機構上;接頭壓型機還包括與執行機構外接的電控箱,電控箱內設有控制執行機構動作的控制模塊和遠距離遙控執行機構的無線遙控模塊,無線遙控模塊包括遙控器和與控制模塊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
[0025]上模I由三角形支架11和設于三角形支架11中心且延伸出三角形支架11的壓型桿12組成,三角形支架11用于穩固壓型桿12,壓型桿12為一長方體桿,用于與下模2配合后壓緊接頭;其中三角形支架11的底邊為矩形板,兩斜邊為矩形長條;下模2為一長方體塊,下模2的上表面中心設有凹槽21,用于將接頭壓成凹型,便于接頭與其他零部件的對接。
[0026]固定機構由基座3、立柱4和橫梁5組成,基座3的邊緣設有六個固定孔,用于將基座3固定于其他平臺上;立柱4有兩個,呈長方體狀,由于長方體包括兩個大面和四個側面,其中將最長棱邊的一個側面作為立柱4的前側,便于與執行機構相適配來實現執行機構的往復運動,則最短棱邊的一個側面焊接于基座3上;兩個立柱4的上表面連接橫梁5 ;橫梁5也呈長方體狀,其中將長方體的一個大面作為橫梁5的前側;橫梁5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之間固定有L型支架51,橫梁5的上表面通過L型支架安裝有用于放置遙控器的存放盒52,遙控器可以橫放,也可以立放;橫梁5的下表面通過第一安裝板53固定有上模1,其中第一安裝板53焊接于橫梁5上,上模I通過螺栓或電焊固定于橫梁5上。本實施例中,固定機構的材質均為不銹鋼材料。
[0027]執行機構由油缸6、滑動座7和升降導向部8組成;油缸6通過第二安裝板61固定于基座3上并設于兩個立柱4之間;第二安裝板61為一矩形塊,焊接于基座3上,第二安裝板61上設有略大于油缸6底部直徑的通孔,用于放置油缸6 ;油缸6內設有活塞桿,油缸6通過活塞桿與滑動座7固定在一起,滑動座7的底面通過第三安裝板62焊接于油缸6上方;滑動座7與位于滑動座7上表面的下模2焊接成一體。升降導向部8由凹槽板81和焊接于凹槽板81 —側的橫板82組成,橫板82為一長方體板,焊接于凹槽板81的側面中部;凹槽板81的凹面套在立柱4上,與立柱4相適配,可沿立柱4上下滑動,立柱4的寬度略小于凹槽板81的凹面寬度;橫板82的一部分面積與下模2的下端焊接在一起,使得滑動座7、下模2、凹槽板81和橫板82形成一體;本實施例中,凹槽板81有四塊,每個立柱4上均適配有兩塊凹槽板81,各設于立柱的前側和后側,每個立柱4的兩塊凹槽板81之間焊接有一塊橫板82。通過電控箱內的控制模塊控制執行機構動作,使得油缸內的活塞帶動形成一體的滑動座7、下模2、凹槽板81和橫板82進行上下運動。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器以及與控制器連接的電磁閥,電磁閥用于控制油缸的開啟。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頂出機構由底板9、移動板10和固定于移動板上的頂板101組成。頂板101為一矩形板,頂板101的頭部彎曲,頂板101的長度以接觸到接頭的下端為止,可使得下模2下行時,頂板101剛好在接頭的下端位置處將接頭輕松頂出,既省時省力,又避免人工在拉扯接頭的過程中將接頭損壞。底板9與移動板101之間活動連接,即:底板9與移動板10連接的一端設有一圓柱體,移動板10的兩端各設有套住圓柱體的套筒,移動板10的中部與圓柱體之間鉸接;將與底板9相互垂直的移動板10扣合在底板9上時,頂板101的頭部恰好接觸到接頭的下端。
[0029]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為:將扣合在底板9上的移動板10打開,此時移動板10與底板9相互垂直,頂板101遠離下模2 ;然后將接頭置于下模2的凹槽21內,由遙控器開啟電源,控制器開始控制電磁閥動作,油缸6開啟;當油缸6內的活塞桿上彳丁時,帶動滑動座7動作,則與滑動座7形成一體的下模2、凹槽板81和橫板82開始上行,凹槽板81沿立柱4向上滑動,使得下模2內的接頭與上模I的壓型桿12接觸,上模I將接頭壓緊并壓成凹型;當油缸6的活塞桿下行時,將移動板10扣合,使得頂板101的頭部恰好接觸到接頭的下端,在下模2下行過程中,頂板101剛好在接頭的下端位置處將接頭輕松頂出,完成接頭的壓型過程;然后換另一接頭,進入重復壓型過程,待結束后,通過遙控器將電磁閥關閉,油缸6停止運行。其中,在下模2上行過程中,可手動調整接頭的位置,防止上模I將接頭擦傷,以提高產品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機構、用于將接頭壓型的成型機構、用于帶動成型機構運動的執行機構和用于將接頭壓型后移出的頂出機構;所述成型機構由上模和下模組成,所述上模固定于固定機構上,所述下模固定于執行機構上;所述頂出機構安裝于執行機構上;所述執行機構安裝于固定機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還包括與執行機構外接的電控箱,電控箱內設有控制執行機構動作的控制模塊和遠距離遙控執行機構的無線遙控模塊,所述無線遙控模塊包括遙控器和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由三角形支架和設于三角形支架中心且延伸出三角形支架的壓型桿組成;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中心設有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機構由基座、立柱和橫梁組成,所述立柱有兩個,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兩個立柱的上表面連接橫梁;所述基座的邊緣設有固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橫梁的上表面安裝有用于放置所述遙控器的存放盒;所述橫梁的下表面通過第一安裝板固定有所述上模。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執行機構由油缸、滑動座和升降導向部組成;所述油缸通過第二安裝板固定于基座上并設于兩個立柱之間;所述油缸通過活塞桿與滑動座固定在一起;所述升降導向部由凹槽板和焊接于凹槽板一側的橫板組成,所述凹槽板設于立柱上,與立柱相適配,可沿立柱上下滑動;所述橫板與下模的下端焊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凹槽板有四塊,每個立柱上適配有兩塊凹槽板,各設于立柱的前側和后側,每個立柱的兩塊凹槽板之間焊接有一塊橫板。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頂出機構由底板、移動板和固定于移動板上的頂板組成,所述底板與移動板之間活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頂板為一矩形板,所述頂板的頭部彎曲;所述頂板的長度以接觸到接頭的下端為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接頭壓型機,其特征是:所述底板與移動板連接的一端設有一圓柱體,所述移動板的兩端各設有套住圓柱體的套筒,所述移動板的中部與圓柱體之間鉸接。
【文檔編號】B21D22/02GK203991878SQ20142040207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柳堅, 繆軍, 陳軍干 申請人:長沙波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