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屬鑄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鑄件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擴散器是鋼廠罩式爐的關鍵部件,工作溫度為900°C 士50°C,爐內有氧化還原性 氣氛。擴散器要求耐高溫、腐蝕,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溫強度。擴散器4件一組,每件毛重 320kg。現有的擴散器材質是ZG4Cr25Ni20Si2,這種奧氏體耐熱鋼雖然其高溫性能優良,但 是抗腐蝕性能差,產品使用期短,鑄造性能差,鑄件易產生多種缺陷而報廢,受力部位超聲 波探傷一般在3級以下,很難達到產品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鑄件的生產方法。生產步驟是先在模具內設置泥芯,采用平面分型、上下箱制作、以底注式漏包向 模具內澆注由中頻堿性感應爐冶煉的原料,去除澆冒口后,取出鑄件,再對鑄件進行熱處理。為了使夾雜物能夠上浮,更好地擋渣,保證鐵水純凈度,本發明在模具上連接封閉 式澆注系統,所述封閉式澆注系統由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組成,內澆道設置在模腔內, 在下端與橫澆道連接,橫澆道的另一端與直澆道的下端連接,直澆道的上端設置進料口。可 使澆注溫度從原加工產品的1540°C降至1400°C。本發明改善了組織力學性能,潤滑性能好,熱膨脹大,無磁性。具有良好的高溫強 度,變形量小,熱裂傾向小,耐腐蝕性能優,特別是鑄造性能比原材質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模具準備采用平面分型,上下箱制作,平做平澆的工藝方法。為了更好地擋渣,設計了封閉 式澆注系統,封閉式澆注系統由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組成,內澆道設置在模腔內,在下 端與橫澆道連接,橫澆道的另一端與直澆道的下端連接,直澆道的上端設置進料口。用模板 法,設計保溫冒口 2只,放在管子上方。在鑄件熱節處放內冷鐵2組、外冷鐵2塊。木模造型平板2塊,定位銷定位,專用砂箱造型。造型用水玻璃砂,主要是砂型強 度好,操作方便。CO2硬化后,干拉強度> 2. 5kg/mm2,再用熱風機吹干后,干拉強度> 4. 5kg/ mm2。澆注前,型腔表面用石英涂料刷2次。為了便于泥芯收縮,泥芯中間做空,配箱后用干砂修好,以利于泥芯的潰散和出 氣。澆注前,將泥芯置于模具的型腔內。二、冶煉分別稱取C ≤ 3. 00%;Si = 1. 5 3· 0%;Μη = 0. 5 1. 5%;Cr = 1. 0 2. 5%; Ni = 18. 0 22. 0% ;余量為 Fe。
先將廢鋼切成小塊,用滾筒清理干凈。將電解鎳、鉻鐵用爐火烤紅至600°C,一同放 入堿性中頻爐的坩堝內,按不氧化法冶煉操作工藝進行冶煉。鐵水出爐溫度> 1480°C。鐵 水孕育2次。球化劑用稀土鎂合金,用蓋板沖入法操作。球化劑按占鐵水總質量的1.8%加 入。第一次孕育劑按占鐵水總質量的1.2%加入,第二次孕育劑按占鐵水總質量的 0. 6%加入。三、澆注將加入球化劑的熔溶鐵水采用底注式漏包澆注于模具的封閉式澆注系統直澆道 的進料口。澆注速度控制在18kg/s。待冷卻后,取出鑄件。四、熱處理將鑄件用電爐進行高溫完全奧氏體化正火900°C進行熱處理。
權利要求
一種金屬鑄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模具內設置泥芯,采用平面分型、上下箱制作、以底注式漏包向模具內澆注由中頻堿性感應爐冶煉的原料,去除澆冒口后,取出鑄件,再對鑄件進行熱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金屬鑄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連接封閉式澆注系 統,所述封閉式澆注系統由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組成,內澆道設置在模腔內,在下端與 橫澆道連接,橫澆道的另一端與直澆道的下端連接,直澆道的上端設置進料口。
全文摘要
一種金屬鑄件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涉及金屬鑄件的生產工藝,先在模具內設置泥芯,采用平面分型、上下箱制作、以底注式漏包向模具內澆注由中頻堿性感應爐冶煉的原料,去除澆冒口后,取出鑄件,再對鑄件進行熱處理。本發明具有良好的高溫強度,變形量小,熱裂傾向小,耐腐蝕性能優,特別是鑄造性能比原材質好。
文檔編號C21D9/673GK101920311SQ20101026024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0日
發明者徐宏亮 申請人: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