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掛砂外冷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于潮模砂鑄造過程中所需要放置的 掛砂外冷鐵。
背景技術:
在鑄造領域公知的放置掛砂外冷鐵的方法是先將面砂放在需要放置外冷鐵的模 具上,保證有10-15mm厚的砂,然后再將外冷鐵放在砂中椿實,最后再將砂模吹氣硬化使外 冷鐵固定在砂模中。但對于潮模砂鑄造來說,不能通過吹二氧化碳或干燥的方式使砂模硬 化,所以放暗外冷鐵的難度較大。如果在砂模中放置掛砂外冷鐵,外冷鐵表面掛的砂太厚則 起不到加速冷卻的作用,掛砂太薄則容易掉砂;如果放置明冷鐵,又會造成產品裂紋。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作簡單,可反復使用,既不 受砂型種類的限制、又不受產品形狀結構限制的掛砂外冷鐵。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掛砂外冷鐵,在與鑄件相 接觸的外冷鐵的兩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內部分布有能掛砂的筋板。所述凹槽深9-1 Imm,凹槽外大內小。在所述凹槽中鋪有水玻璃砂層。所述筋板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潮模砂造型過程中放置掛砂外冷鐵,外冷鐵既可以 造型預埋又可以配模時下芯,不受造型方式和產品結構的限制,具有制作簡單、反復使用節 約成本和工作效率高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中1-筋板,2-水玻璃砂層,3-外冷鐵,4-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和圖2,一種掛砂外冷鐵,在與鑄件相接觸的外冷鐵3表面(即兩端面)挖 去大約深IOmm的凹槽4,凹槽4必須外大內小、內部分布有筋板1以便掛砂,在凹槽4中鋪 有水玻璃砂層2進行壓實,表面用鏝刀修平整,然后將其暴露在空氣中使水玻璃砂層2自行 硬化。此掛砂外冷鐵可在造型時預埋,如果模具上做好定位,也可在配模時以下芯的方式放 置,而且可以雙面使用,提高效率。在圖1中筋板1的高度小于凹槽4的深度;圖2中兩端的水玻璃砂層2面放在鑄件需要放置外冷鐵3位置。外冷鐵3的厚度取決于需要激冷位置的鑄件結構尺寸,這樣就 解決了潮模砂鑄件需要放置掛砂外冷鐵的鑄造工藝,此冷鐵既可以造型預埋又可以配模時 下芯,方便簡單,可反復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掛砂外冷鐵,其特征是在與鑄件相接觸的外冷鐵的兩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 內部分布有能掛砂的筋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砂外冷鐵,其特征是所述凹槽深9-11mm,凹槽外大內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掛砂外冷鐵,其特征是在所述凹槽中鋪有水玻璃砂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砂外冷鐵,其特征是所述筋板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掛砂外冷鐵,在與鑄件相接觸的外冷鐵的兩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內部分布有能掛砂的筋板。在潮模砂造型過程中放置掛砂外冷鐵,外冷鐵既可以造型預埋又可以配模時下芯,不受造型方式和產品結構的限制,具有制作簡單、反復使用節約成本和工作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B22C9/00GK201832951SQ20102059290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5日
發明者姚先成, 蔣春霞, 藍福珍 申請人:廣東省韶鑄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