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及其鉛液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蓄電池配件制作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及其鉛液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板柵是鉛酸蓄電池的主要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撐活性物質和傳導電流,使得蓄電池的電流分布均勻。板柵主要有拉網型和澆鑄型兩種,其中澆鑄型板柵是在重力作用下將鉛合金液體灌入到板柵模具中,然后冷卻成型。現有的澆注型板柵在澆鑄生產的過程中,鉛液從鉛鍋中通過管道進入到鉛閥中并最終通過鉛閥進入到模具中進行冷卻成型。由于現有的鉛閥采用一般市場上出售的開關 閥,這些開關閥在操作的過程中很難對通過其中的鉛液流量進行精確地控制。由于開關閥無法精確地對鉛液流量進行精確地控制,從而造成板柵模具中的鉛液充入量不夠;或者造成板柵模具中的鉛液充入量太多,進而造成過多的余量,加大了余鉛剪切的工作量。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以提高對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以提高對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包括由第一閥體和滑動地套設在其上的第二閥體組成的開關閥,所述第一閥體設有進液通道,所述第二閥體上設有與所述進液通道配合的閥芯;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第二閥體相連的控制板;設有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和伸縮部件的支撐臺,所述伸縮部件的伸縮端與所述控制板另一端相連,所述控制板轉動地與所述第一支撐件相連;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件上,且一端與所述控制板的頂面相連的彈簧,所述彈簧位于所述伸縮部件和第一支撐件之間,且與所述伸縮部件分別位于所述控制板的兩側。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第一閥體上還設置有出氣孔。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第二閥體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控制板的一端插設在所述連接孔中。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伸縮部件為氣壓缸或者液壓缸。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控制板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上。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控制板上固設有轉軸,所述第一支撐件上設置有與轉軸轉動配合,橫截面為圓弧狀的凹槽。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所述第二支撐件上設置有通孔,該鉛液控制裝置還包括固設在所述第二支撐件上,且與所述通孔相通的套筒;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套筒中的頂桿,所述頂桿的底端與所述彈簧相連接;通過鉸接軸與所述頂桿的頂端鉸接的偏心輪,其輪面與所述套筒的頂端端面接觸。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偏心輪上 的操作手柄。與現有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鉛液控制裝置中,組成控制裝置的開關閥通過其他的部件對其開度進行控制,避免了其開度變化增加過快造成的鉛液流量控制精度低的問題,提高了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本發明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控制板與第二閥體相連,伸縮部件推動控制板使得控制板相對于第一支撐件旋轉,從而帶動設置在控制板的另一端的第二閥體移動,從而使得第二閥體相對于第一閥體滑動,進而實現了閥芯與進液通道的分離,實現鉛液的流通;上述控制板轉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設置在控制板的另一側的彈簧的阻礙,隨著轉動的進行,彈簧施加到控制板上的彈力會進一步增大,從而減慢了閥芯與進液通道的分開速度,從而使得開關閥的開閉時的進液通道的開啟更加緩慢,提高了對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解決了現有的板柵澆鑄過程中,無法精確地控制鉛液流量進而造成鉛液充入量太多或者充入量不夠的情況。基于上述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包括鉛鍋、具有出鉛口的鉛勺和位于所述鉛勺下方的板柵模具;還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進液通道與所述鉛鍋相連通;所述鉛勺位于所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的下方。優選的,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中,所述出鉛口均勻地分布在所述鉛勺上。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第二閥體的另一視角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2 中鉛勺I、第二閥體2、第一閥體3、鉛鍋4、控制板5、支撐臺6、伸縮部件7、套筒8、偏心輪9、彈簧10、出鉛口 11、閥芯21、連接孔22、出氣孔31、轉軸51、第一支撐件61、第二支撐件62、頂桿81、手柄91。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提高了對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考附圖1-2,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第二閥體的另一視角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包括由第一閥體3和滑動地套設在其上的第二閥體2組成的開關閥,所述第一閥體3設有進液通道,所述第二閥體2上設有與所述進液通道配合的閥芯21 ;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第二閥體2相連的控制板5 ;設有第一支撐件61、第二支撐件62和伸縮部件7的支撐臺6,所述伸縮部件7的伸縮端與所述控制板5另一端相連,所述控制板5轉動地與所述第一支撐件61相連;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件62上,且一端與所述控制板5的頂面相連的彈簧10,所述彈簧10位于所述伸縮部件7和第一支撐件61之間,且與所述伸縮部件7分別位于所述控制板5的兩側。與現有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鉛液控制裝置中,組成控制裝置的開關閥通過其他的部件對其開度進行控制,避免了其開度變化增加過快造成的鉛液流量控制精度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控制板與第二閥體相連,伸縮部件推動控制板使得控制板相對于第一支撐件旋轉,從而帶動設置在控制板的另一端的第二閥體移動,從而使得第二閥體相對于第一閥體滑動,進而實現了閥芯與進液通道的分離,實現鉛液的流通;上述控制板轉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設置在控制板的另一側的彈簧的阻礙,隨著轉動的進行,彈簧施加到控制板上的彈力會進一步增大,從而減慢了閥芯與進液通道的分開速度,從而使得開關閥的開閉時的進液通道的開啟更加緩慢,提高了對鉛液流量控制的精度,解決了現有的板柵澆鑄過程中,無法精確地控制鉛液流量進而造成鉛液充入量太多或者充入量不夠的情況。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實施例中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中,第一閥體3上還設置有出氣孔31,使得鉛液在流動的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從出氣孔31中排出,避免了開關閥中的壓力過高,同時避免了因高壓使得氣體進入到鉛液中最終影響鑄造的質量。上述第二閥體2與控制板5的一端相連,可以通過連接件,也可以通過各種連接結構實現兩者的連接。本實施例中,第二閥體2上設置有連接孔22,控制板5的一端插設在連接孔22中,該種連接關系方便了控制板5與第二閥體2的拆裝,方便了部件的維修。上述伸縮部件7優選的采用氣壓缸或者液壓缸,其功能是驅動控制板5轉動,具體的伸縮部件7并不限于上述兩種,只要能驅動其轉動的伸縮動力裝置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上述的控制板5與第一支撐件61可轉動地連接,進而實現了與控制板5連接的第二閥體2相對于第一閥體3滑動。優選的,上述控制板5鉸接在第一支撐件61上。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轉動連接關系,具體地控制板5上固設有轉軸51,第一支撐件61上設置有與轉軸51轉動配合,橫截面為圓弧狀的凹槽。在伸縮部件7驅動的過程中,轉軸51在凹槽中轉動,從而實現控制板5的轉動。本實施例中的彈簧10隨著控制板5的轉動作用于控制板5上的彈力逐漸增加,從而降低了控制板5的轉動速度,進而減緩了進液通道的打開速度,從而提高了鉛液流出控制的精度。為了方便對控制板5的拆裝以進行維修,本實施例中的第二支撐件62上設置有通孔,該鉛液控制裝置還包括固設在第二支撐件62上,且與通孔相通的套筒8 ;滑動地設置在套筒8中的頂桿81,頂桿81的底端與彈簧10相連接;通過鉸接軸與頂桿81的頂端鉸接的偏心輪9,其輪面與套筒8的頂端端面接觸。具體的操作過稱為旋轉偏心輪9,偏心輪9的偏心相對于套筒8上升,進而帶動頂桿81在套筒8中滑動,在頂桿81的帶動下彈簧10 上移,進而可以將彈簧10與控制板5拆卸分離,最后拆卸掉控制板5,避免了控制板5在拆卸的過程中受彈簧10的影響。在控制板5安裝的過程依照上述操作反向進行即可。為了方便上述偏心輪9的操作,上述偏心輪9上還設置有操作手柄91。基于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控制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其包括鉛鍋4、具有出鉛口 11的鉛勺I和位于所述鉛勺I下方的板柵模具;還包括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進液通道與所述鉛鍋4相連通;所述鉛勺I位于所述蓄電池板柵鑄造用鉛液控制裝置的下方。本實施例提供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中,鉛鍋4與鉛液控制裝置的進液通道直接相連通,不用輸鉛管道,避免了鉛液氧化后將輸鉛管道堵塞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上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中,出鉛口 11均勻地分布在鉛勺I上,使得向板柵模具中注鉛更加均勻。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包括由第一閥體(3)和滑動地套設在其上的第二閥體(2)組成的開關閥,所述第一閥體(3)設有進液通道,所述第二閥體(2)上設有與所述進液通道配合的閥芯(2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端與所述第二閥體(2)相連的控制板(5); 設有第一支撐件(61)、第二支撐件(62)和伸縮部件(7)的支撐臺(6),所述伸縮部件(7)的伸縮端與所述控制板(5)另一端相連,所述控制板(5)轉動地與所述第一支撐件(61)相連; 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件(62)上,且一端與所述控制板(5)的頂面相連的彈簧(10),所述彈簧(10)位于所述伸縮部件(7)和第一支撐件(61)之間,且與所述伸縮部件(7)分別位于所述控制板(5)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體(3)上還設置有出氣孔(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閥體(2)上設置有連接孔(22),所述控制板(5)的一端插設在所述連接孔(22)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部件(7)為氣壓缸或者液壓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5)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件¢1)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5)上固設有轉軸(51),所述第一支撐件¢1)上設置有與轉軸(51)轉動配合,橫截面為圓弧狀的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件¢2)上設置有通孔,該鉛液控制裝置還包括 固設在所述第二支撐件¢2)上,且與所述通孔相通的套筒(8); 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套筒(8)中的頂桿(81),所述頂桿(81)的底端與所述彈簧(10)相連接; 通過鉸接軸與所述頂桿(81)的頂端鉸接的偏心輪(9),其輪面與所述套筒(8)的頂端端面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偏心輪(9)上的操作手柄(91)。
9.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包括鉛鍋(4)、具有出鉛口(11)的鉛勺(I)和位于所述鉛勺(I)下方的板柵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述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其進液通道與所述鉛鍋(4)相連通; 所述鉛勺(I)位于所述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的下方。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蓄電池板柵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鉛口(11)均勻地分布在所述鉛勺(I)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的鉛液控制裝置,包括由第一閥體和滑動地套設在其上的第二閥體組成的開關閥,第一閥體設有進液通道,第二閥體上設有與進液通道配合的閥芯;還包括一端與第二閥體相連的控制板;設有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和伸縮部件的支撐臺,伸縮部件的伸縮端與控制板另一端相連,控制板轉動地與第一支撐件相連;設置在第二支撐件上,且一端與控制板的板面相連的彈簧,彈簧位于伸縮部件和第一支撐件之間,且與伸縮部件分別位于控制板的兩側。本發明提供的鉛液控制裝置提高了鉛液流量的控制精度。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板柵鑄造機。
文檔編號B22D25/04GK102806338SQ20111014731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日
發明者趙恒祥, 劉毅 申請人:山東瑞宇蓄電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