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修整砂輪的修整滾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仿形機械基礎件,具體涉及一種對磨削短圓柱軸承內、外圈滾道擋邊的砂輪進行修整的修整滾輪。
背景技術:
短圓柱軸承的內圈或外圈滾道設計為雙擋邊,需對擋邊進行磨削以控制滾道寬度。傳統的擋邊磨削方法為:以內、外圈的兩個端面分別為定位基準,磨削相應的擋邊;一件內、外圈滾道擋邊需要兩次定位、兩次磨削,內、外圈寬度尺寸誤差復印在擋邊磨削寬度質量上,磨削精度差、效率低,難于實現全自動化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磨削短圓柱軸承內、外圈滾道擋邊的砂輪進行修整的修整滾輪,通過該修整滾輪修整后的砂輪,一次定位即可磨削一件內、夕卜圈滾道上的兩個擋邊,克服了內、外圈寬度尺寸誤差復印在擋邊磨削寬度上的質量問題,又可實現全自動化生產。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修整砂輪的修整滾輪,其正面投影呈H型,回轉中心設有中心孔,外圈中部設有環形凹槽,砂輪外徑的修整位置處置于凹槽內,所述凹槽的寬度B等同于修整后砂輪的寬度尺寸B,同樣等同于砂輪磨削擋邊后的滾道寬度B。進一步的,所述修整滾輪兩端面外圈圓周方向設有倒角。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次裝卡修整后的砂輪磨削工件上的兩個擋邊,克服了工件寬度尺寸誤差,提高了擋邊的加工精度;2、修整滾輪的寬度尺寸B,控制了砂輪的磨削寬度,即達到了滾道寬度得到嚴格控制;3、修整滾輪的寬度尺寸B,可根據軸承滾道寬度不同來設計,以滿足不同型號軸承擋邊磨削的需要;4、因該方案是基于全自動內、外圈溝道磨床上設計的,因此可實現工件裝卡、修整砂輪、磨削工件、更換工件全自動化生產,從而實現擋邊磨削全自動化。
圖1是本發明修整滾輪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修整滾輪修整砂輪的示意圖;圖3是經修整滾輪修整后的砂輪磨削軸承內圈擋邊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4是經修整滾輪修整后的砂輪磨削軸承外圈擋邊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中:
1、修整滾輪;2、凹槽;3、倒角;4、中心孔;5、砂輪;6、砂輪修整位置;7、軸承滾道擋邊磨削區;8、軸承外圈;9、軸承內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修整滾輪1,為回轉體,正面投影呈H型,回轉中心設有中心孔4,外圈中部設有環形凹槽2,砂輪外徑的砂輪修整位置6處置于凹槽2內;修整滾輪兩端面外圈圓周方向設有倒角3。其中,設計合適寬度的凹槽的寬度B,使修整后砂輪的寬度尺寸B等同于砂輪磨削擋邊后的滾道寬度B。結合圖3和圖4,在3MZK1310或3MZK1410機床上,修整滾輪配合砂輪修整器,修整砂輪以控制砂輪的寬度尺寸。修整滾輪的寬度尺寸B,可根據軸承滾道尺寸不同來設計。利用經修整滾輪修整后的砂輪,調整其磨削位置使之適應軸承滾道擋邊磨削區7處,進行磨削,從而達到一次磨削一件工件上的兩個擋邊,且精確控制尺寸。
權利要求
1.一種修整砂輪的修整滾輪,其特征是:修整滾輪正面投影呈H型,回轉中心設有中心孔(4),外圈中部設有環形凹槽(2),砂輪修整位置(6)處置于凹槽(2)內,所述凹槽(2)的寬度B等同于修整后砂輪(5)的寬度尺寸B,同樣等同于砂輪(5)磨削擋邊后的滾道寬度B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砂輪的修整滾輪,其特征是:所述修整滾輪(I)兩端面外圈圓周方向設有倒角(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修整砂輪的修整滾輪,是對磨削短圓柱軸承內、外圈滾道擋邊的砂輪進行修整,修整滾輪正面投影呈H型,回轉中心設有中心孔(4),外圈中部設有環形凹槽(2),砂輪修整位置(6)處置于凹槽(2)內,所述凹槽(2)的寬度B等同于修整后砂輪(5)的寬度尺寸B,同樣等同于砂輪(5)磨削擋邊后的滾道寬度B;通過該修整滾輪修整后的砂輪,一次定位即可磨削一件內、外圈滾道上的兩個擋邊,克服了內、外圈寬度尺寸誤差復印在擋邊磨削寬度上的質量問題,又可實現全自動化生產。
文檔編號B24B53/07GK103084980SQ2011103356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9日
發明者劉長虹, 劉磊 申請人:洛陽市洛凌軸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