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負壓造型脫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55807閱讀:4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負壓造型脫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V法鑄造生產工藝中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V法鑄造是真空密封造型的一種,又叫“負壓造型法”或“減壓造型法”,因取英文Vacuum (真空)一詞的字頭“V”而得名。它區別于傳統砂鑄最大的優點是不使用粘合劑,V法鑄造是利用塑料薄膜密封砂箱,靠真空抽氣系統抽出型內空氣,鑄型內外有壓力差,使干砂密實,形成所需型腔,經下芯、合箱、澆注抽真空使鑄件凝固,解除負壓,型砂隨之潰散而獲得鑄件。V法造型過程中,將需鑄造的模型放置在型板框里,覆上塑料膜后用真空系統將其抽成真空,將砂箱置于模型框上,在加入型砂后于砂箱上方覆上塑料膜,經抽真空和振實后,型砂便具有與模型陰、陽相反的形態,并具有澆注時所需要的強度。這樣便完成了造型工序。當把鑄型與砂箱分離后(俗稱脫模或起模)便獲得鑄造的半幅鑄型,另一半用同樣方法就可獲得。在整個工藝過程中,起模或脫模過程成了保證鑄型質量的關鍵。在初期發展階段,起模是籍行車的提吊,即用行車將砂箱吊起令其與鑄型模分離。由于這時的鑄型是靠鋼絲繩的柔性傳遞,砂箱在被提升的過程中極易受到水平方向力量的干擾而發生擾動。其結果是鑄型在起模過程中遭到毀滅性破壞而前功盡棄。為解決這一問題,后來出現了兩工位的專門用于造型后起模的起模機,即將已經造好型的模型框與砂箱經滑軌移至起模機的上方,起模機通過動力帶動四只頂桿將砂箱垂直頂起后與模型框內的模型分離以達到起模目的。這種起模機,在將砂箱頂起時,只有垂直向上的升力,沒有水平分力,在起模過程中模型與鑄型之間沒有剪切應力出現而保證了鑄型的安全和完整,徹底解決了起模質量問題。但是,對大型、小批量的鑄件而言,配置專用起模機則會造成投資大,設備使用率低,占用車間有效場地,增加生產成本等問題。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完成造型和脫模兩道工序、降低生產成本的負壓造型脫模裝置。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負壓造型脫模裝置,包括底座、振動工作臺和設置在振動工作臺四角的升降減震裝置,振動工作臺通過升降減震裝置與底座連接,底座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砂箱支柱,砂箱支柱頂端設置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的上端連接有墊塊;振動工作臺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導向套,砂箱支柱套入導向套中并可在其中滑動,振動工作臺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兩臺振動電機。本發明中,升降減震裝置可以是空氣彈簧、金屬彈簧、升降氣缸或升降油缸。有益效果本發明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采用本發明裝置后,脫模過程中砂箱不會因為受到水平方向力量的干擾而發生擾動,也就不會造成鑄型損壞,徹底解決了起模質量問題。
使用本發明裝置即可完成造型及脫模兩道工序的功能,使造型和脫模兩道工序能在同一設備上高質量的完成,無需另行配置專用脫模機,因而特別適用于大型小批量的鑄件生產,從而減少了設備投資,充分利用車間面積,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裝置工作狀態的正視 圖2為本發明裝置工作狀態的側視圖。圖中有底座架I、振動工作臺2、導向套3、砂箱支柱4、調節螺栓5、墊塊6、振動電機7、空氣彈簧8、模型框9、砂箱10、砂箱支撐耳11。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負壓造型脫模裝置,包括底座I、振動工作臺2和設置在振動工作臺2四角的升降減震裝置8,振動工作臺2通過升降減震裝置8與底座I連接,底座I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一個砂箱支柱4,其定位尺寸應與工作砂箱的支撐耳11相匹配,砂箱支柱4的頂端設置有調節螺栓5,調節螺栓5的上端連接有墊塊6 ;振動工作臺2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導向套3,砂箱支柱4套入所述導向套3中并可在其中滑動,振動工作臺2的底部對稱設置有振動電機7,當振動工作臺在隨空氣彈簧升降和振動時,通過導向套的導向,工作臺將沿砂箱支柱平穩的上下移動和振動而不會產生水平晃動,以保證脫模質量。本發明中的升降減震裝置8可以是空氣彈簧、金屬彈簧、升降氣缸或升降油缸。本發明裝置的具體工作程序如圖2所示,首先將模型框9置于振動工作臺2的臺面上,然后覆膜將模型框9抽成真空狀態,再將砂箱10置于模型框9之上,加造型砂并讓空氣彈簧充氣,將工作臺向上舉起100 170毫米后,開啟振動電機7將型砂振均勻并將砂箱10抽真空,于是造型工序即完成。這時可以在四只砂箱支柱4上,調節螺栓5的頂端放置高約100毫米的墊塊6,通過墊塊6和調節螺栓5的調節,便可滿足現場對不同高度的要求。通過空氣彈簧8的泄氣,工作臺便開始下降,在下降過程中,首先砂箱10的支撐耳11會落在墊塊6上,被砂箱支柱4頂起不能再繼續下降,而模型框9帶著模型會繼續下降到原始位置。這便完成了脫模過程。一個完整的造型及脫模過程便結束了。
權利要求
1.一種負壓造型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座(I)、振動工作臺(2)和設置在所述振動工作臺(2 )四角的升降減震裝置(8 ),振動工作臺(2 )通過升降減震裝置(8 )與底座(I)連接,所述底座(I)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砂箱支柱(4),所述砂箱支柱(4)頂端設置有調節螺栓(5),所述調節螺栓(5)的上端連接有墊塊(6);所述振動工作臺(2)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導向套(3),砂箱支柱(4)套入所述導向套(3)中并可在其中滑動,振動工作臺(2)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兩臺振動電機(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負壓造型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減震裝置(8)為空氣彈簧、金屬彈簧、升降氣缸或升降油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壓造型脫模裝置,包括底座、振動工作臺和設置在振動工作臺四角的升降減震裝置,振動工作臺通過升降減震裝置與底座連接,底座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砂箱支柱,砂箱支柱頂端設置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的上端連接有墊塊;振動工作臺的四個側邊上均設置有導向套,砂箱支柱套入導向套中并可在其中滑動,振動工作臺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兩臺振動電機。本發明裝置可完成造型及脫模兩道工序的功能,從而減少了專用脫模機的配制,大大減少了投資,節約了能耗和勞動力,提高了設備利用率,節省了車間生產面積,降低了生產成本,特別適用于大型小批量的鑄件生產。
文檔編號B22C15/276GK102615252SQ20121004614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周重光, 夏新海, 夏汝明, 巫啟泉 申請人:夏汝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