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半自動打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打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自動打磨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池生產領域,在電池的內部元件中,具有電連接關系的兩片金屬導電片需要通過焊接的方式將兩者連接起來。五金加工廠出廠的金屬導電片一般會在表面進行保護涂層處理,保護涂層大都為鎳。當兩片金屬導電片通過錫焊進行焊接吋,由于保護涂層的存在,焊接溫度在360度以下時,錫是很難粘接在兩片金屬導電片的連接處。為了能在溫度360度以下將錫粘接在兩片金屬導電片之間,最好的辦法將兩片金屬片連接處的保護涂層擦除,目前,擦除金屬導電片的保護涂層主要通過手工處理的,即通過砂紙拭擦金屬導電片的表面,但是由于具有保護涂層的金屬導電片的厚度僅為0. 1_,保護涂層的厚度僅為
0.Olmm,因此,砂紙要去除的厚度也僅僅是0. 01mm,手工操作很難控制,拭擦的次數和力度都會直接影響到去除效果,如果拭擦的次數和力度不夠,保護涂層就不能完全去除,如果拭擦的次數過多和/或力度過大,不但會將保護涂層去除,也會使得金屬導電片的厚度變小,影響金屬導電片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必要發明ー種自動的打磨裝置來去除金屬導電片的保護涂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半自動打磨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ー種半自動打磨機,包括支架和臺面,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臺面的用于固定待打磨エ件的第一工作臺和用于打磨的第二工作臺,所述第一工作臺上方設置有用于壓緊待打磨エ件的壓緊裝置,所述第二工作臺設置有可循環運動的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所述上打磨裝置和所述下打磨裝置之間設置有供待打磨エ件伸入的縫隙。所述上打磨裝置包括主動輥、從動輥、上砂紙和驅動裝置,所述上砂紙設置為皮帶式,所述上砂紙套接于所述主動輥和所述從動輥,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與所述主動輥連接。所述下打磨裝置包括第一張緊輥、第二張緊輥和下砂紙,所述下砂紙設置為皮帶式,所述下砂紙套接于所述第一張緊輥和所述第二張緊輥。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氣缸、壓緊塊和側板,所述側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臺,所述氣缸固定于所述側板,所述壓緊塊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第一工作臺設置有放料平臺和推進氣缸,所述放料平臺和所述推進氣缸之間設置有滑塊,所述放料平臺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的一端與所述推進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推進氣缸上表面設置有滑軌,所述滑塊的下表面設置有滑槽,所述滑軌與所述滑槽活動配合。
所述放料平臺的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下保護板。所述壓緊塊的下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上保護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發明時,將待打磨的金屬導電片放置第一工作臺,當金屬導電片的一端伸入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之間的縫隙,由于上打磨裝置可以循環運動,金屬導電片被夾在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之間,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即可分別對金屬導電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打磨,由于打磨的次數可以通過驅動裝置精確控制,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對金屬導電片施加的壓カ大小可以通過縫隙大小進行控制,因此,通過本發明可以精確控制打磨的次數和打磨的力度,使得金屬導電片的打磨厚度是可以控制,本發明采用自動控制,使用本發明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另ー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又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處放大示意圖。在圖1至圖4中包括
I——支架
2-臺面
3——第一工作臺
4——第二工作臺
5——壓緊裝置
51——氣缸
52——壓緊塊
53——側板
6-上打磨裝置
61-主動輥
62——從動輥
63——上砂紙
64——驅動裝置
7——下打磨裝置
71——第一張緊輥
72——第二張緊輥
73——下砂紙
8——金屬導電片
9——放料平臺
10——推進氣缸 11——滑塊
12——滑軌
13——滑槽
14——下保護板
15——上保護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見圖1至圖4,一種半自動打磨機,包括支架I和臺面2,還包括設置于臺面2的用于固定待打磨エ件的第一工作臺3和用于打磨的第二工作臺4,第一工作臺3上方設置有用于壓緊待打磨エ件的壓緊裝置5,第二工作臺4設置有可循環運動的上打磨裝置6和下打磨裝置7,上打磨裝置6和下打磨裝置7之間設置有供待打磨エ件伸入的縫隙,縫隙的大小可以根據待打磨エ件的厚度和打磨的壓カ進行適應調節。上打磨裝置6包括主動輥61、從動輥62、上砂紙63和驅動裝置64,上砂紙63設置為皮帶式,上砂紙63套接于主動輥61和從動輥62,驅動裝置64的輸出軸與主動輥61連接。通過驅動裝置64的正反轉,可以控制上砂紙63往復運動,進而對金屬導電片8進行打磨。下打磨裝置7包括第一張緊輥71、第二張緊輥72和下砂紙73,下砂紙73設置為皮帶式,下砂紙73套接于第一張緊輥71和第二張緊輥72。當金屬導電片8伸入到上砂紙63和下砂紙73之間時,上砂紙63和下砂紙73分別與金屬導電片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觸,當上砂紙63來加運動時,會帶動金屬導電片8來回運動,使得金屬導電片8上、下表面的保護涂層分別被上砂紙63和下砂紙73擦除。壓緊裝置5包括氣缸51、壓緊塊52和側板53,側板53固定于第一工作臺3,氣缸51固定于側板53,壓緊塊52與氣缸51的活塞桿連接。當金屬導電片8放入第一工作臺3后,氣缸51的活塞桿向下推動壓緊塊52向下運動,至到壓緊金屬導電片8,打磨完成后,活塞桿向上拉起壓緊塊52,金屬導電片8可以取出。第一工作臺3設置有放料平臺9和推進氣缸10,放料平臺9和推進氣缸10之間設置有滑塊11,放料平臺9與滑塊11固定連接,滑塊11的一端與推進氣缸10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優選的,推進氣缸10上表面設置有滑軌12,滑塊11的下表面設置有滑槽13,滑軌12與滑槽13活動配合。當推進氣缸10的活塞桿伸出時,推動滑塊11和放料平臺9向第二工作臺4方向運動,即將金屬導電片8推向上打磨裝置6和下打磨裝置7,直到金屬導電片8的一端伸入上砂紙63和下砂紙73之間的縫隙。放料平臺9的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下保護板14。壓緊塊52的下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上保護板15。當壓緊塊52將金屬導電片8壓緊在放料平臺9時,上保護板15和下保護板14分別與金屬導電片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觸,避免金屬導電片8的表面受損。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半自動打磨機,包括支架和臺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臺面的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的第一工作臺和用于打磨的第二工作臺,所述第一工作臺上方設置有用于壓緊待打磨工件的壓緊裝置,所述第二工作臺設置有可循環運動的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所述上打磨裝置和所述下打磨裝置之間設置有供待打磨工件伸入的縫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打磨裝置包括主動輥、從動輥、上砂紙和驅動裝置,所述上砂紙設置為皮帶式,所述上砂紙套接于所述主動輥和所述從動輥,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與所述主動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打磨裝置包括第一張緊輥、第二張緊輥和下砂紙,所述下砂紙設置為皮帶式,所述下砂紙套接于所述第一張緊輥和所述第二張緊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氣缸、壓緊塊和側板,所述側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臺,所述氣缸固定于所述側板,所述壓緊塊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臺設置有放料平臺和推進氣缸,所述放料平臺和所述推進氣缸之間設置有滑塊,所述放料平臺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的一端與所述推進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氣缸上表面設置有滑軌,所述滑塊的下表面設置有滑槽,所述滑軌與所述滑槽活動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平臺的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下保護板。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動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塊的下表面設置有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上保護板。
全文摘要
半自動打磨機,包括支架和臺面,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臺面的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的第一工作臺和用于打磨的第二工作臺,所述第一工作臺上方設置有用于壓緊待打磨工件的壓緊裝置,所述第二工作臺設置有可循環運動的上打磨裝置和下打磨裝置,所述上打磨裝置和所述下打磨裝置之間設置有供待打磨工件伸入的縫隙。通過本發明可以精確控制打磨的次數和打磨的力度,使得金屬導電片的打磨厚度是可以控制,本發明采用自動控制,使用本發明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文檔編號B24B21/10GK103029021SQ20121057381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朱偉 申請人: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