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絲在熱鍍鋅的過程中如何保證鋼絲在經過鋅鍋內鋅液時的穩定無抖動狀態是實現鋼絲熱鍍鋅過程得以順利完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性單元,它直接關系到鋼絲在鍍鋅過程中的表面質量、上鋅量、表面鋅層均勻性、生產作業率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等。原設計的熱鍍鋅生產線在前期的生產過程中主要依靠鍍鋅過程中鋼絲經過脫脂(退火)、酸洗以及水洗等工序所產生的阻力來保證鋼絲在鍍鋅時的穩定,此生產線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單根鋼絲在鍍鋅過程中的張力不一致,造成鍍鋅鋼絲的鋅層不一致。2、鍍鋅速度提高時由于鋼絲抖動,鋼絲表面產生較為嚴重的鋅刺及鋅瘤。3、由于單根鋼絲在鍍鋅 時產生不同程度的抖動,造成后續的鋅層控制階段的不一致性,給生產造成影響。4、為保證產品上鋅量,部分鋼絲的鋅層比標準要求超標嚴重,造成生產成本上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其結構簡單,能確保鋼絲在熱鍍鋅的過程中鋼絲穩定無抖動,達到保證熱鍍鋅產品的產品質量、降低鋅耗及生產成本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托輥,所說的托輥為前、中、后三根,三根托輥相互間隔平行布置,前后托輥的高度相同,中間托輥的高度低于前后托輥的高度,鋼絲依次從前托輥的頂面、中間托輥的底面以及后托輥的頂面通過。本實用新型采用統一的托輥對鋼絲進行張力調整。兩端托輥固定,調整中間托輥的壓下量,即可調整鋼絲的張力。所采用的托輥在加工時保證托輥的同心度,避免在轉動過程中由于托輥不同心造成的鋼絲抖動。將各單獨配件的連接方式簡化,以利于后續工作過程中的檢查維護。通過增加鍍鋅鋼絲穩定裝置之后,鋼絲的表面質量得到有效地提高。由于鋼絲抖動減少,鋼絲上鋅量的波動控制在30g/m2以內,比增加鍍鋅鋼絲穩定裝置之前降低40%。增加穩定裝置之后,鋼絲的鍍鋅速度提高20%。可采用統一的鋅層控制方法進行鋅層控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確保鋼絲在熱鍍鋅的過程中鋼絲穩定無抖動,達到保證熱鍍鋅產品的產品質量、降低鋅耗及生產成本的目的。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如圖I所示,包括安裝在支撐架3上的托輥,所說的托輥為前、中、后三根,三根托輥相互間隔平行布置,前后托輥的高度相同,中間托輥2的高度低于前后托輥的高度,鋼絲I依次從前托輥的頂面、中間托輥2的底面以及后托輥的頂面通過。中間托輥2的支撐架上部托輥軸孔為豎直布置的長圓孔,這樣中間托輥2的高低位置能夠實時變化,適應鋼絲I的張力變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確保鋼絲在熱鍍鋅的過程中鋼絲穩定無抖動,達到保證熱鍍鋅產品的產品質量、降低鋅耗及生產成本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カ穩定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托輥,其特征是所說的托輥為前、中、后三根,三根托輥相互間隔平行布置,前后托輥的高度相同,中間托輥的高度低于前后托輥的高度,鋼絲依次從前托輥的頂面、中間托輥的底面以及后托輥的頂面通過。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カ穩定裝置,其特征是中間托輥的支撐架上部托輥軸孔為豎直布置的長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熱鍍鋅鋼絲張力穩定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托輥,所說的托輥為前、中、后三根,三根托輥相互間隔平行布置,前后托輥的高度相同,中間托輥的高度低于前后托輥的高度,鋼絲依次從前托輥的頂面、中間托輥的底面以及后托輥的頂面通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確保鋼絲在熱鍍鋅的過程中鋼絲穩定無抖動,達到保證熱鍍鋅產品的產品質量、降低鋅耗及生產成本的目的。
文檔編號C23C2/38GK202643814SQ20122017033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胡波, 馮涌濤, 黃志國, 張紅田, 楊朝東, 佘建祿, 李曉明, 蘭淑芳 申請人: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