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葉片,具體涉及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
背景技術:
高爐粒化渣處理工藝作為一種引進技術,已在全國各大鋼鐵生產企業得到廣泛應用。在高爐渣處理系統中,粒化輪起著關鍵作用,熔渣的破碎、粒化,粒化渣的合理落點、分布,全靠粒化輪來完成。而粒化輪葉片是粒化輪的主要關鍵部件,其在工作中受高溫熔渣和低溫的沖擊(渣)水的作用,承受頻繁的急冷急熱,而且熔渣中部分鐵水在遇到沖渣水時會產生小面積的爆炸,對粒化輪葉片表面產生較大能量沖擊,工作環境十分惡劣。現有的粒化 輪葉片一般為單薄的片體,其材質采用耐熱鑄鐵或高鉻鑄鐵,當葉片承受頻繁的急冷急熱、較大能量的沖擊爆炸及渣的流量變大、流速加快時,將會造成粒化輪葉片破裂、結渣、燒損和脫落,導致粒化輪過早報廢。經常性地對渣處理系統進行維修、更換粒化輪,既影響了高爐正常生產,又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適用于在急熱急冷、爐渣摩擦、局部爆炸沖擊工況下,具有良好耐磨、耐熱、耐沖擊的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包括連接端和葉片體,連接端設置在葉片體的一端和外側,其特征在于在葉片體內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至少
一根凸齒。所述凸齒的長度與葉片體的寬度相等,靠近葉片體右端凸齒的長度比葉片體的寬度短 20% — 25%。所述凸齒為半圓形,與葉片體澆鑄為一體或通過螺栓固定在葉片體上。所述葉片體和凸齒的材質均為低合金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I、從結構上提高了粒化輪葉片體的耐磨性。本實用新型不僅增加了葉片體的厚度,而且在葉片體的內側面增加了數根凸齒,從結構上整體提高了粒化輪葉片體的強度和耐磨性。2、從材質上提高了粒化輪葉片體的耐磨性、耐熱性和韌性。本實用新型葉片體材質采用低合金鋼整體澆鑄,材質中含有鉻、鎳和稀土等合金元素,從而提高了鑄鋼材料的耐磨性、耐熱性和韌性,且具有良好的綜合使用性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連接端I和3、葉片體2、凸齒2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I,一種高爐渣處理葉片,包括連接端1、3和葉片體2、凸齒21,連接端I設置在葉片體2的左端,連接端3設置在葉片體2的外側,葉片體2內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根凸齒21,本實施例設置有三根凸齒21。凸齒21的長度與葉片體2的寬度相等,靠近葉片體2右端的凸齒21的長度比葉片體2的寬度短20% — 25%,本實施例短20%,以減少葉片體2旋轉時的阻力。凸齒21為半圓形,與葉片體2整體澆鑄為一體。也可以將凸齒21和葉片體2分別澆鑄,凸齒21通過螺栓固定在葉片體2上,當凸齒21磨損后便于更換,以減少維修費用。葉片體2和凸齒21的材質均采用低合金鋼,澆鑄后通過水淬或油淬后低溫回火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在急熱急冷、爐渣摩擦、局部爆炸沖擊工況下工作,其使用壽命與傳統的高鉻鑄鐵相比可提高3-5倍。
權利要求1.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包括連接端(1、3)和葉片體(2),連接端(I)設置在葉片體(2)的左端,連接端(3)設置在葉片體(2)的外側,其特征在于在葉片體(2)內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根凸齒(2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說的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齒(21)的長度與葉片體(2)的寬度相等,靠近葉片體(2)右端凸齒(21)的長度比葉片體(2)的寬度短20% — 2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說的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齒(21)為半圓形,與葉片體(2)澆鑄為一體或通過螺栓固定在葉片體(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說的任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體(2)和凸齒(21)的材質均為低合金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爐渣處理粒化輪葉片,包括連接端和葉片體,連接端設置在葉片體的一端和外側,在葉片體內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根凸齒,該凸齒為半圓形,與葉片體澆鑄為一體或通過螺栓固定在葉片體上。本實用新型不僅從結構上提高了粒化輪葉片體的耐磨性,而且材質上提高了粒化輪葉片體的耐磨性、耐熱性和韌性,在急熱急冷、爐渣摩擦、局部爆炸沖擊工況下工作,其使用壽命與傳統的高鉻鑄鐵相比可提高3-5倍。
文檔編號C21B3/06GK202595159SQ20122025639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日
發明者程時忠, 程漢華 申請人:鄂州鋼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