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和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

文檔序號:3295492閱讀:154來源:國知局
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和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包括用于放置電極群夾模的定位框,定位框的上方設有極耳校正機構,極耳校正機構內設有一排極耳校正板夾,所述上驅動板上方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極耳校正機構設有驅動塊驅動極耳校正板夾閉合,所述極耳校正板夾設有實現自動分開的復位機構,所述下固定板長度方向邊框上設有紅外線感應裝置,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防反極的校正及檢驗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代替人工校正的對蓄電池的電極群上極耳進行校正,而且及時發現有無反極情況,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報廢率。
【專利說明】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和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防反極的校正機和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在市場上的鉛酸蓄電池內通常是由多個電極群組成,電極群內包括正極板和負極板,每塊正極板和負極板上都有極耳,每個正極板或者負極板的極耳鑄焊相連,相連后組成一個正極點或負極點,而在鑄焊時極耳需進行校正,讓每塊正極板或者負極板的極耳處于同一直線上,校正極耳的主要作用是鑄焊時能夠讓極耳順利進入鑄焊底模的匯流排槽內。如果極耳不在一條直線上,則鑄焊時,就會出現有的極耳頂在鑄焊底模上,不能順利進入匯流排槽內。這時頂在匯流排槽外的極耳要先熔化后,整個極群的極耳才能嵌入模具匯流排槽內。由于這個過程延長了整個極群極耳嵌入匯流排槽內的時間,匯流排槽內的鉛液溫度就會下降,鑄焊能量靠匯流排槽內的鉛液提供,且匯流排槽內的鉛液受模具限制。鑄焊時極耳不能順利嵌入匯流排槽內,鑄焊能量就會損失,在鑄焊能量不能滿足需求時就會產生虛假焊,極耳不能充分熔合,而現在的校正工序基本采用人工的方式,將校正極耳的卡條置于極群極耳間,用極耳整形夾具校正極耳,使同一列極耳位于一條線上,扳動裝配盒的極群壓緊扳手,使極群壓緊,取下卡條。這種方式效率比較低下,且受人工熟練程度及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如果極耳整形不好,易產生虛假焊。
[0003]另外,因為采用是人工的方式,在極群入鑄焊夾具后,工人有時會不甚將極群的位置放反了,即原來最外側應該是負極板的,由于操作不當最外側變成了正極板,而且極群中的正、負極板較多,很容易混淆導致操作工未發現,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對極群進行鑄焊,顯然會造成電池因反極而報廢。。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蓄電池防反極的校正機及其操作方法,能代替人工校正的對蓄電池的電極群上極耳進行校正,而且及時發現有無反極情況,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報廢率。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極群夾模的定位框,定位框的上方設有極耳校正機構,所述極耳校正機構包括平行設置的上驅動板和下固定板,下固定板為方框結構,框型內壁設有一排極耳校正夾,所述上驅動板上方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上驅動板底部設有驅動塊驅動極耳校正夾閉合,所述極耳校正夾設有實現自動分開的復位機構,所述下固定板前側面上設有紅外線感應裝置。
[0006]優選的,所述的極耳校正夾包括左夾板和右夾板,左、右夾板均為板狀結構,左、右夾板前后末端往頂部方向延伸有兩個側翼,左、右夾板同一端的側翼前后并列且交叉,側翼底端鉸接于下固定板框型內壁上,側翼頂部設有圓弧齒部。
[0007]優選的,所述的驅動塊包括左驅動塊與右驅動塊,左、右驅動塊底部設有與所述圓弧齒部匹配的齒槽,左、右驅動塊呈前后緊貼分布,前后齒槽沿長度方向錯開一段距離。[0008]優選的,所述復位機構為連接在側翼與下固定板長度方向邊框之間的拉簧。
[0009]優選的,所述的右夾板片狀結構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左夾板上設有與通孔對應的凸墊。
[0010]優選的,所述的左、右夾板的頂部的圓弧齒部為滑輪。
[0011]優選的,所述上驅動板與下固定板之間通過下固定板四角的導柱定位,導柱外套
有復位彈簧。
[0012]優選的,所述的電極群夾模包括U形的夾模框架,夾模框架內有U形夾模前部和夾模后部,夾模前、后部之間設有夾模彈簧,夾模框架在夾模前部的前側設有滾軸,滾軸上設有凸輪,滾軸兩端設有扳手。
[0013]優選的,所述的定位框后側內壁設有夾模感應器。
[0014]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蓄電池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采用了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為檢測及校正設備,其具體步驟如下:
[0015]I)將電極群放入所述的電極群夾模,用電極群夾模將電極群夾緊;
[0016]2)將夾緊完畢的電極群夾模放置入定位槽內;
[0017]3)所述極耳校正機構中的紅外線感應裝置開始感應其下方的電極群最外側是否有極耳,當感應不到極耳時,紅外線感應裝置釋放信號給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動極耳校正機構下行,下行時所述極耳校正夾對電極群夾模內的電極群的極耳進行校正;
[0018]4)校正完畢后,驅動機構驅動極耳校正機構上升,極耳校正機構復位至初始位置,為下一次下壓做準備。
[0019]5)從定位槽中取出電極群夾模,松開電極群夾模取出電極群。
[0020]采用本技術方案后,極群可以夾在電極群夾模內,處于電極群夾模上方的極耳校正夾能對極群上的極耳進行校正,極耳校正夾設于一個極耳校正機構中,極耳校正機構受驅動機構驅動可自動進行下壓,代替人工校正極耳,工作效率高,而且在極耳校正機構上設有紅外感應裝置,可以感應電極群夾模中的電極板是否裝反,減少報廢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附圖1為本發明的三維示意圖;
[0022]附圖2為本發明的正視示意圖;
[0023]附圖3為本發明去掉上驅動板的示意圖;
[0024]附圖4為電極群夾模在定位框內的示意圖;
[0025]附圖5為右夾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7]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最底部為定位框6,定位框6為框型結構,前側面不封口,定位框6內放置有電極群夾模I,電極群夾模I用于夾裝電極群,電極群夾模上方設有極耳校正機構,極耳校正機構上連接驅動機構5,驅動機構可以是氣缸驅動或者液壓驅動,該極耳校正機構包括上驅動板32和下固定板31,下固定板31為內中空框型結構,框型內壁上鉸接有一排可以校正處于正下方極群極耳的極耳校正夾2,極耳校正夾分為左夾板21和右夾板22,左夾板21和右夾板22組成一對,本例中極耳校正夾有6對這樣的組合,所述的左夾板21與右夾板22呈前后緊貼并列分布,且交叉成一角度,其中左、右夾板均為板狀結構,以圖5所示的右夾板22為例,前后末端往頂部方向延伸兩個側翼,側翼的底部設有鉸接孔225,用于與下固定板32鉸接,兩個側翼頂部為圓弧齒部223,兩個側翼中間為中空,避免左、右夾板在擺動過程中發生干涉,其中前端的側翼前部設有一個拉簧上固定桿221,用于固定拉簧,左夾板21的結構與右夾板22的相同,鉸接時,右夾板22緊貼下固定板31的內壁,左夾板21緊貼右夾板的后端面,左、右夾板各自向內側擺動時可校正這個內側區間內的極耳,而驅動左、右夾板的則是固定在上驅動板32底部的驅動塊4,與左、右夾板對應,所述的驅動塊4也分為左驅動塊41和右驅動塊42,所述的左驅動塊41與右驅動塊42也是呈前后緊貼并列分布,其中右驅動塊42在前,左驅動塊緊貼右驅動塊的后端面,左、右驅動塊的最左端固定時錯開一段間距,如圖2或圖3所不,左驅動塊的最左端尚右驅動塊的最左端有一段距離,該距離等于左夾板與右夾板頂部最高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具體結構以右驅動塊42為例,右驅動塊42上端面固定于上驅動板31,右驅動塊的下端面從左到右均勻分布設有6個與右夾板圓弧齒部223匹配的齒槽421,齒槽421的底部有倒角,該倒角與圓弧齒部223的弧面相切,相切點在齒槽421的左下角,這樣當右驅動塊42下壓時,倒角會起到一個導向作用,讓右夾板能順利進入齒槽421的頂部,右夾板就會以鉸接孔225為中心順時針轉動,而左驅動塊41的結構與右驅動塊42結構一樣,只是安裝位置有所不同,左驅動塊41固定后,其齒槽411的底部倒角與左夾板21頂部的圓弧齒部相切,相切點在齒槽411的右下角,當左驅動塊41下壓時,左夾板逆時針轉動,這樣左、右夾板能對處于兩個夾板之間的區域內的極耳進行校正。因為左、夾板分別都有兩個側翼,所以對應的左驅動塊有2塊,右驅動塊也有2塊。
[0028]考慮到極耳校正機構下壓結束后的復位問題,首先在上驅動板31和下固定板32的各自邊角處設置4個導柱34用以加強彼此間的定位,在導柱外套上復位彈簧33,這樣極耳校正機構在下壓結束后,利用復位彈簧33將上驅動板32和下固定板31彈開,這樣左、右夾板則會脫離相應的驅動塊4,此時對左、右夾板也要加以復位,具體實施方法以右夾板22為例,在右夾板22的圓弧齒部223前端面上設有拉簧上固定桿221,所以可以在拉簧上固定桿221的左下角,在下固定板上設一拉簧下固定桿222,所述拉簧上固定桿221與拉簧下固定桿222之間連接一個拉簧,這樣在右夾板脫離齒槽421時,拉簧會施加給右夾板頂部一個拉力,使其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直至拉到初始位置,左夾板21的復位原理類似,但是拉動的方向相反,如圖3所示,緊貼鉸接在下固定板后側內壁的是左夾板21,左夾板復位時拉簧需要將其順時針拉動,所以拉簧設計的角度與右夾板的拉簧角度是相反的。
[0029]本例中,左、右夾板頂部的圓弧齒部與夾板是一體結構,在左、右夾板長期與驅動塊的齒槽相互運動時,難免會發生磨損,所以優化考慮,可以將左、右夾板頂部的圓弧齒部用滑輪來替代,制作時在左、右夾板頂部挖一個空槽,將滑輪鉸接在空槽內即可,這樣左、右夾板與齒槽之間相對運動由滑動摩擦轉換為轉動摩擦,大大減少了磨損,提高校正機的壽命,同時考慮到左、右夾板夾緊時可能對下方的極耳產生過度夾緊,在左夾板21板狀結構中間設有一個凸墊213,,凸墊214由一個小圓臺和大圓臺組成,與凸墊214對應的在右夾板22的板狀結構上設有一個通孔224,該通孔224的直徑大于凸墊214的小圓臺的直徑,小于凸墊214的大圓臺的直徑,這樣左、右夾板夾緊時,小圓臺可以進入通孔內,而大圓臺可以當限位塊,限制左、右夾板繼續夾緊,設計大圓臺時,可以將大圓臺的高度設計與極耳的寬度一致,這樣當左、右夾板夾緊時,兩塊夾板之間的距離剛好是極耳的寬度,剛好可以校正極耳讓其在同一直線上,而且不會過度夾緊。
[0030]如圖4所示,為電極群夾模的示意圖,所述的電極群夾模外圈為U形的夾模框架11,夾模框架11內有U形的夾模前部12和夾模后部13,夾模前、后部之間設有夾模彈簧14,夾模框架在夾模前部12的前側設有滾軸15,滾軸上設有凸輪16,滾軸兩端設有扳手17。
[0031]以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為基礎設備的蓄電池防反極的檢測校正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0032]I)將電極群放入電極群夾模,用電極群夾模將電極群夾緊;這里的電極群有若干片負極板71與正極板72組成,其中負極板71的極耳在左側,正極板的極耳在右側,正確放置時,負極板71在最外側,即最外側的極板的極耳在左邊,右邊沒有極耳,但是有時操作工會誤將正極板72放置到最外側,這樣鑄焊完后會導致蓄電池反極,導致報廢,所以可以在電極群夾模的外側,即負極板71所在位置的正上方設置紅外線感應裝置311,具體位置如圖2中所示。正常情況下,因為負極板在右側是沒有極耳的,所以正常情況下紅外線感應裝置311是感應不到極耳的,但是一旦操作工失誤將正極板72放置到最外側,紅外線感應裝置311即能感應到極耳721,然后發出警報聲,提示操作工正確放置后才進行校正,夾緊的電極群的方法只需扳動扳手17,扳手17帶動滾軸15轉動,滾軸15帶動凸輪16轉動壓制夾模前部,將夾模前部與夾模后部之間距離縮小,從而夾緊電極群;
[0033]2)將夾緊完畢的電極群夾模放置入定位槽內,為了加強整個校正過程中的自動化水平,所述定位槽內設有夾模感應器,當感應到電極群夾模后自動進入下一步操作;
[0034]3)當夾模感應器感應到電極群夾模后,釋放信號給極耳校正機構,極耳校正機構接受信號后開啟紅外線感應裝置311,當紅外線感應裝置感應不到極耳時,紅外線感應裝置釋放信號給驅動機構5,驅動機構驅動極耳校正機構下行,下固定板31下行到設定好的行程后停止下行,上驅動板32繼續下行,即上驅動板上的驅動塊會繼續下行驅動左、右夾板擺動,從而校正極耳,讓極耳處于一條直線上;
[0035]4)校正完畢后,驅動機構驅動極耳校正機構上升,極耳校正機構復位至初始位置,為下一次下壓做準備,復位時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之間通過復位彈簧33復位,而極耳校正夾板則通過連接在極耳校正夾頂部的拉簧來復位。
[0036]5)從定位槽中取出電極群夾模,松開電極群夾模取出電極群,循環進入第一步的操作。
[0037]以上僅就本發明較佳的實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發明不僅局限與以上實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均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極群夾模(I)的定位框(6),定位框(6)的上方設有極耳校正機構,所述極耳校正機構包括平行設置的上驅動板(32)和下固定板(31),下固定板為方框結構,框型內壁設有一排極耳校正夾(2),所述上驅動板(32)上方連接有驅動機構(5),所述上驅動板底部設有驅動塊(4)驅動極耳校正夾(2)閉合,所述極耳校正夾(2)設有實現自動分開的復位機構,所述下固定板前側面上設有紅外線感應裝置(3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極耳校正夾(2)包括左夾板(21)和右夾板(22),左、右夾板均為板狀結構,左、右夾板前后末端往頂部方向延伸有兩個側翼,左、右夾板同一端的側翼前后并列且交叉,側翼底端鉸接于下固定板框型內壁上,側翼頂部為圓弧齒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塊包括左驅動塊(41)與右驅動塊(42),左、右驅動塊底部設有與所述圓弧齒部匹配的齒槽,左、右驅動塊呈前后緊貼分布,前后齒槽沿長度方向錯開一段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為連接在側翼與下固定板長度方向邊框之間的拉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夾板片狀結構上設有通孔(224),所述的左夾板上設有與通孔對應的凸墊(21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夾板的頂部的圓弧齒部為滑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驅動板與下固定板之間通過下固定板四角的導柱(34)定位,導柱外套有復位彈簧(3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群夾模(I)包括U形的夾模框架(11 ),夾模框架內有U形夾模前部(12)和夾模后部(13),夾模前、后部之間設有夾模彈簧(14),夾模框架在夾模前部的前側設有滾軸(15),滾軸上設有凸輪(16),滾軸兩端設有扳手(1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框后側內壁設有夾模感應器(61)。
10.一種蓄電池防反極的檢測及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蓄電池防反極校正機為檢測及校正設備,其步驟如下: 1)將電極群放入所述的電極群夾模(I),用電極群夾模將電極群夾緊; 2)將夾緊完畢的電極群夾模放置入定位槽(6)內; 3)所述極耳校正機構中的紅外線感應裝置(311)開始感應其下方的電極群最外側是否有極耳,當感應不到極耳時,紅外線感應裝置釋放信號給驅動機構(5),驅動機構驅動極耳校正機構下行,下行時所述極耳校正夾對電極群夾模內的電極群的極耳進行校正; 4)校正完畢后,驅動機構(5)驅動下壓裝置上升,極耳校正機構復位至初始位置,為下一次下壓做準備。 5)從定位槽(6 )中取出電極群夾模,松開電極群夾模取出電極群。
【文檔編號】B22D19/04GK103633279SQ20131055226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周明明, 杜恩生, 杜靜, 吳家偉, 王亮 申請人:超威電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