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該磨輪由包括磨料、發泡劑和粘結劑的原料制成。通過調節所述磨料、發泡劑的比例,可以控制磨輪的拋光效果和磨削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屬于磨具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制作的各種拋磨磨具存在以下缺陷:結構緊密,散熱差,如樹脂砂輪(油壓成型,組織致密所致)。
[0003]一般的樹脂結合劑砂輪(固結磨具)主要是由磨料、樹脂粘接劑經混合、模壓成型、加熱硬化而成,這類砂輪的使用存在著諸如需要大的切削力、工件發熱嚴重等缺陷。
[0004]大氣孔砂輪(固結磨具)中的氣孔一般是在硬化處理中將填充的能夠在高于130度以上的溫度下燒除(即碳化)的填充劑(如核桃殼、精萘等)燒掉而成。但天然纖維在這種工況下也會碳化從而失效。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
[0006]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其中所述磨輪的磨盤是由包含磨料、發泡劑和粘結劑的原料制成的。
[0007]在本發明中,所述磨料是指銳利、堅硬的,用以磨削較軟的材料表面的材料。所述磨料可以是天然磨料,包括但不限于天然剛砂、天然剛玉、石榴石和天然金剛石等;也可以是人工磨料,包括但不限于棕剛玉磨料、白剛玉磨料、單晶剛玉磨料、黑碳化硅磨料、綠碳化硅磨料、立方碳化硅磨料、鈰碳化硅磨料、碳化硼、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等,以及陶瓷砂輪、樹脂砂輪等的回收砂等。
[0008]在本發明中,所述發泡劑是碳酸氫鈉。
[0009]在本發明中,所述粘接劑可以是脲醛、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環氧樹脂或者無機粘結劑等,也可以是酚醛樹脂改性,包括脲醛、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環氧、丙烯酸等改性的酚醛,粘結劑用量為原料總質量比20~50%。
[0010]在本發明中,發泡孔可以在砂輪組織內產生有利于磨削的空隙和自銳的微裂紋并具有緩沖功能。該磨輪通過發泡形成多閉孔結構并分散相關應力,在不大幅降低結構強度的基礎上因為發泡對泡孔周圍的粘接層會帶來大量的微裂紋,這些微裂紋和氣泡在輪子被磨削沖擊力作用時就是很好的能量吸收池,從而避免了輪子本體在磨削中消耗過快以及斷裂和掉落。
[0011]在磨削中讓泡孔破裂后形成大小不同并在不同位置分布的磨削韌口,同時也是散熱通道有利于降低輪子本身和被磨工件表面溫度,從而提高輪子的使用壽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減少被磨工件表面被滲碳而造成應力集中的可能。
[0012]本發明中,按體積比設置的發泡孔帶來的效果是泡孔的體積比越大,磨拋效率越高,被磨工件和磨輪表面的溫升越少。[0013]發泡劑的加入量為磨料質量的0.01%_10%,可以是1.1%、2%、2.5%、3%、3.5%、4%、
4.5%、5%、6%、8% 等。
[0014]本發明的磨輪可以采用兩種典型外觀結構:平面磨輪和圓周磨輪。如圖1或2所述。圖3示出磨輪的微觀結構,從中可以看出粘結劑將磨料牢固地結合在一起,而發泡劑又形成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發泡孔。圖4為磨輪的另一種形式微觀結構示意圖。不同之處在于中間增加了一層網格劍麻布5作為加強筋。制作平面磨輪時一面粘有背蓋,而制作圓周磨輪時則無需背蓋。在本發明中,背蓋可以是玻纖蓋、劍麻等。
[0015]進一步的,如圖1和2所示,本發明的磨輪的磨盤工作面上還設置溝槽,對于平面磨輪而言,所述溝槽由磨盤中心向四周放射狀延伸;對于圓周磨料而言,所述溝槽沿磨盤工作面豎直排列。所述溝槽更利于磨削、退屑和散熱,降低工件表面殘余應力,同時為新的自銳裂紋發展提供條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平面磨輪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明的圓周磨輪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發明的磨輪的微觀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磨輪的微觀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明的加熱固化成形模具。
[0021]圖6為本發明的平面磨輪立體圖。
[0022]圖7為本發明的平面磨輪斷面示意圖。
[0023]圖8為實施例1平面磨輪試樣1-3中發泡劑加入量與磨削比、磨削效率的關系。
[0024]圖9為實施例1平面磨輪試樣1-3中發泡劑加入量與樣件表面粗糙度的關系。
[0025]圖10為實施例1圓周磨輪試樣1-3中發泡劑加入量與磨削比、磨削效率的關系。
[0026]圖11為實施例1圓周磨輪試樣1-3中發泡劑加入量與樣件表面粗糙度的關系。
[0027]圖12為實施例1圓周磨輪試樣4-6發泡劑加入量達到或超過臨界值與磨削比、磨削效率的關系。
[0028]圖13為實施例1圓周磨輪試樣4-6發泡劑加入量達到或超過臨界值樣件表面粗糙度的關系。
[0029]圖14為制備磨輪的工藝流程圖。
[0030]圖15為制備磨輪的另一種工藝流程圖。
[0031]圖中,I為背蓋、2為拋光盤、3為發泡孔、4為粘結劑和發泡劑、5為磨料、6為網格劍麻布、7為磨料、粘結劑和發泡劑混合物、8為金屬型腔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 (探索發泡劑加入量與拋磨效果的關系)
說明:本配方中粘結劑與磨料比例的確定,是通過粘結劑與磨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做樣條固化后,測試彈性模量、抗張強度、斷裂伸長率等力學性能指標,在大量的試驗數據中篩選出而確定的。
[0033]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以磨料為基礎并含有發泡劑的磨輪,其中所述磨輪由包括磨料、發泡劑和粘接劑等原料制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輪,其中所述磨料選自天然剛砂、天然剛玉、石榴石、天然金剛石、棕剛玉磨料、白剛玉磨料、單晶剛玉磨料、黑碳化硅磨料、綠碳化硅磨料、立方碳化硅磨料、鈰碳化硅磨料、碳化硼、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或陶瓷砂輪、樹脂砂輪的回收砂。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輪,其中所述發泡劑為碳酸氫鈉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輪,其中所述發泡劑的加入量為磨料質量的0.01%-1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輪,所述磨輪包括平面磨輪和圓周磨輪。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磨輪,所述平面磨輪還包括通過粘結劑粘結在磨盤一面的背至JHL ο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輪,所述磨輪的工作面上設置有溝槽。
【文檔編號】B24D13/14GK103551983SQ201310552623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謝澤 申請人:謝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