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包括球面滾子軸承、推力軸承、機座、傳動軸、螺栓、桶子、軸承壓蓋,所述球面滾子軸承和所述推力軸承裝在所述傳動軸上端放在所述機座中;所述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桶子上;所述軸承壓蓋安裝于所述機座的上端面;還包括下機座、下蓋、圓錐滾子軸承;所述圓錐滾子軸承裝于所述傳動軸下端,放在所述下蓋中,所述下蓋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機座上;所述下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機座的下端面;該浸出槽支承結構增加了下機座、下蓋和圓錐滾子軸承等零件,增加了浸出槽傳動軸的穩定性,使整個設備運行更加可靠,延長了備件的使用壽命,減輕了維修強度。
【專利說明】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礦山、冶金、化工等行業的機械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浸出槽是黃金礦的專用設備之一,用于礦漿細度-200目占90%以上、濃度小于45%的黃金氰化廠攪拌浸出及炭吸附用,也可用于冶金、化工、輕工部門相應條件下的混和攪拌浸出作業。傳統的浸出槽的支承結構,如圖1所示,由球面滾子軸承(I)、推力軸承(2)、機座(3)、傳動軸(4)、螺栓(5)、桶子(6)、軸承壓蓋(7)等組成,所述球面滾子軸承(I)和所述推力軸承(2)裝在所述傳動軸(4)上端放在所述機座(3)中;所述機座(3)通過所述螺栓(5)固定在所述桶子(6)上;所述軸承壓蓋(7)安裝于所述機座(3)的上端面,浸出槽傳動軸穩定性差,設備運行不穩定,備件使用壽命短,維修強度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增加了浸出槽傳動軸的穩定性,使整個設備運行更加可靠,延長了備件的使用壽命,減輕了維修強度。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包括球面滾子軸承、推力軸承、機座、傳動軸、螺栓、桶子、軸承壓蓋,所述球面滾子軸承和所述推力軸承裝在所述傳動軸上端放在所述機座中;所述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桶子上;所述軸承壓蓋安裝于所述機座的上端面;還包括下機座、下蓋、圓錐滾子軸承;所述圓錐滾子軸承裝于所述傳動軸下端,置于所述下蓋中,所述下蓋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機座上;所述下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機座的下端面。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浸出槽支承結構增加了下機座、下蓋和圓錐滾子軸承等零件,增加了浸出槽傳動軸的穩定性,使整個設備運行更加可靠,延長了備件的使用壽命,減輕了維修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附圖1為傳統浸出槽的支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07]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包括球面滾子軸承1、推力軸承2、機座3、傳動軸4、螺栓5、桶子6、軸承壓蓋7,所述球面滾子軸承I和所述推力軸承2裝在所述傳動軸4上端,放在所述機座3中;所述機座3通過所述螺栓5固定在所述桶子6上;所述軸承壓蓋7安裝于所述機座3的上端面;還包括下機座8、下蓋9、圓錐滾子軸承10 ;所述圓錐滾子軸承10裝于所述傳動軸4下端,放在所述下蓋9中,所述下蓋9通過所述螺栓5固定在所述下機座8上;所述下機座8通過所述螺栓5固定在所述機座3的下端面。
[0009]機座3通過推力軸承2軸向支承傳動軸4,球面滾子軸承I和圓錐滾子軸承10分別通過機座3和下機座8橫向支承傳動軸4,從起到支承整個傳動部的目的。增加了下機座
8、下蓋9和圓錐滾子軸承10等零件,增加了浸出槽傳動軸的穩定性,使整個設備運行更加可靠,延長了備件的使用壽命,減輕了維修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浸出槽支承結構,包括球面滾子軸承、推力軸承、機座、傳動軸、螺栓、桶子、軸承壓蓋,所述球面滾子軸承和所述推力軸承裝在所述傳動軸上端放在所述機座中;所述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桶子上;所述軸承壓蓋安裝于所述機座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機座、下蓋、圓錐滾子軸承;所述圓錐滾子軸承裝于所述傳動軸下端,置于所述下蓋中,所述下蓋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機座上;所述下機座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機座的下端面。
【文檔編號】C22B11/00GK203582941SQ201320646430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1日
【發明者】王國偉, 孫立國, 羅文有, 周遵清, 周平 申請人:衡陽偉業冶金礦山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