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屬于冶金連鑄【技術領域】,包括:中間包“T”型底座、水口快換油缸擺件、活動擺件、插鐵板本體件。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方法,包括:在異鋼種連澆時,將活動擺件插到中間包“T”型底座上,使之處于中間包包底的正中間,同時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擺桿放下來,從結晶器內弧側,將插鐵板本體件的兩個長桿分別連接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和活動擺件下部的空心擺桿里,使用鐵絲連接牢固。本發明實現了異鋼種同中間包連澆插鐵板的自動化,提高了鑄機的連澆爐數,降低了中間包耐材成本,間接的提高了鑄機的作業率,節省了生產準備時間,同時也提高了鋼水的收得率。
【專利說明】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冶金連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連鑄不同牌號之間鋼種連澆是提高連澆爐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也是降低連鑄工序耐材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鋼鐵行業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鋼種之間的成分和差異越來越大,出現了不同成分之間鋼種連澆的情況,澆注完畢后,混澆坯的塊數由每流的兩塊逐漸的增加到四塊,無交叉成分之間的鋼種連澆時,產生的混澆坯甚至達到每流5塊的情況,對前一爐成分的影響尤為嚴重,這樣無形當中就增加了合同的帶出品問題,同時隨著客戶需求的特殊性的增加,此問題日益的突出,為了減少不同成分之間鋼種的連燒,帶來的混澆坯塊數增多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用于減少異鋼種連澆混澆坯增多的問題。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包括:
[0005]中間包“T”型底座,橫截面為“T”型,焊接到中間包包底,位于浸入式水口機構的中心線上,用于掛活動擺件;
[0006]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焊接在中間包的水口快換油缸的底板上,與所述中間包“T”型底座分別設置在浸入式水口機構的兩側,且處于浸入式水口機構中心線的位置上,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
[0007]活動擺件,用于在異鋼種連澆前,插到所述中間包“T”型底座上,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
[0008]插鐵板本體件,由兩個長桿和一個“V”型板組成,其中“V”型板的中間部位開有凹槽,兩個長桿分別焊接在“V”型板的中心線上,垂直于“V”型板,并分別插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和活動擺件的下部,兩者使用細鐵絲連接。
[0009]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方法,包括:
[0010]在異鋼種連澆時,將活動擺件插到中間包“T”型底座上,使之處于中間包包底的正中間,同時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擺桿放下來,從結晶器內弧側,將插鐵板本體件的兩個長桿分別連接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和活動擺件下部的空心擺桿里,使用鐵絲連接牢固。
[0011]本發明提供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實現了異鋼種同中間包連澆插鐵板的自動化,提高了鑄機的連澆爐數,降低了中間包耐材成本,間接的提高了鑄機的作業率,節省了生產準備時間,同時也減少了開澆生產準備材料,減少了開停澆頭尾坯切損,提高了鋼水的收得率。【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結構圖;
[0013]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中間包“T”型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縱截面和橫截面的示意圖;
[0015]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擺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銷軸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活動擺件的兩側的縱截面示意圖;
[0018]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插鐵板本體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實現了異鋼種同中間包連澆插鐵板的自動化,同時提供了自動插鐵板的操作方法,減少了異鋼種連澆混澆坯增多的問題。此裝置和方法的實施,提高了鑄機的連澆爐數,降低了中間包耐材成本,間接的提高了鑄機的作業率,節省了生產準備時間,同時也減少了開澆生產準備材料,減少了開停澆頭尾坯切損,提高了鋼水的收得率。
[002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結構圖,包括以下部分:
[0022]1、插鐵板本體件;2、水口快換油缸擺件;3、中間包“T”型底座;4、活動擺件。此外,圖1中進一步包括:5、快換油缸;6、浸入式水口機構;7、浸入式水口 ;8、中間包包底。
[0023]中間包“T”型底座3,如圖2所示,之所以稱之為“T”型,是因為橫截面為“T”型,“T”型橫截面總的高度為25-35mm,總的寬度為45_55mm,其材質的厚度為10_15mm,其總長為50-70mm,將其“T”型倒過來,然后焊接到中間包包底8—側的位置上,其位置位于中間包水口快換機構的中心線上,距中間包水口快換機構的中心位置400mm處,此部件用于掛活動擺件4。
[0024]水口快換油缸擺件2,如圖3所示,焊接在中間包的水口快換油缸5的底板上,與中間包“T”型底座3分別設置在浸入式水口機構6的兩側,且處于中間包浸入式水口中心線的位置上,距浸入式水口機構的中心位置400mm。水口快換油缸擺件2的縱截面,上部為寬65-75mm的長方形,總高度為80-90mm,下部為半圓形,在半圓的中心線上,從半圓的最下端向上20mm的位置上,開一個半徑為IOmm的圓孔,用于聯接擺桿(如圖4所示),這個擺桿總長170-180mm,桿的直徑為30mm,上部是實心的,實心部位上部側面開圓孔,其圓孔半徑為10_,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圓孔使用銷軸(如圖5所示)連接,下部為空心的,其空心的半徑為10mm,空心部分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的桿部。水口快換油缸擺件2的橫截面,為一個長方形,其寬為45-55mm,高為80-90mm,下部開一個小的長方形,寬度為30-35mm,高度為50-60mm。此槽(在大的長方形的下部開了一個小的長方形的槽,這個槽指的就是小的長方形)一側未打透,深度為55-65_。此部件主要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的桿部,由結晶器內弧側連接完畢后,自動擺到結晶器上方。
[0025]活動擺件4,如圖6所示,用于在異鋼種連澆前,將其插到中間包“T”型底座3上,之所以稱之為活動擺件,是因為此部件不是固定的,待插鐵板結束后可以拿掉。活動擺件4一側的縱截面,其上部為長方形,其寬度為75-85mm,下部為半圓,總的高度為230_240mm,在長方形的下方15-20mm處,開一個高10_15mm,寬70mm的口,用于連接“T”型底座,在下部半圓的中心線上,從半圓的最下端向上20mm的位置上,開一個半徑為IOmm的圓孔,用于連接擺桿(擺桿總長170-180mm,桿的直徑為30mm,上部是實心的,實心部位上部側面開圓孔,其圓孔半徑為10_,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圓孔使用銷軸連接,下部為空心的,其空心的半徑為10mm,空心部分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的桿部);活動擺件4的另一側的縱截面,為一個長方形,寬度為45_55mm,高度為230-240mm,上部開一個15_20mm寬,高15_20mm的長方形,用于連接“T”型底座,下部開一個寬30mm,高70-80mm的長方形,此槽一側未打透,深度為 60_70mm。
[0026]插鐵板本體件1,如圖7所示,由兩個長750-770mm、直徑18_20mm的桿和一個長900-1900臟、寬150-180mm、“V”型開口度為95-105。的“V”型板組成,其中“V”型板的中間部位開有凹槽,凹槽的長度為180-200mm,高度為40_50mm,兩個桿分別焊接在“V”型板的中心線上,并垂直于“V”型板,兩者之間的距離為800mm,這兩個桿分別插到擺件2、4的下部
空心里,兩者使用細鐵絲連接。
[0027]在異鋼種連澆時,將活動擺件4插到中間包“T”型底座3上,并且確認插到位,使之處于中間包包底的正中間,同時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2的擺桿放下來,從結晶器內弧側,將插鐵板本體件的兩個桿分別連接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2和活動擺件4下部的空心擺桿里,兩者使用鐵絲連接牢固。
[0028]以上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簡單實用的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和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0029]1、中間包底部“T”型結構簡單,焊接方便,便于維護,對于中間包施工的各個環節均不受影響;
[0030]2、中間包水口快換油缸底部擺件A,對水口快換油缸機構沒有變動,只在油缸底部底板上焊接一個擺件A,對中間包水口快換油缸的安裝和使用均未造成影響;
[0031]3、活動擺件B的設計靈活,安裝和拆卸方便,給崗位職工的操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0032]4、插鐵板本體件的設計,符合現場使用環節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間部位凹槽的設計,杜絕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插鐵板本體件長度尺寸誤差,不能自動擺到水口下方的情況;
[0033]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間包“T”型底座,橫截面為“T”型,焊接到中間包包底,位于浸入式水口機構的中心線上,用于掛活動擺件; 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焊接在中間包的水口快換油缸的底板上,與所述中間包“T”型底座分別設置在浸入式水口機構的兩側,且處于浸入式水口機構中心線的位置上,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 活動擺件,用于在異鋼種連澆前,插到所述中間包“T”型底座上,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 插鐵板本體件,由兩個長桿和一個“V”型板組成,其中“V”型板的中間部位開有凹槽,兩個長桿分別焊接在“V”型板的中心線上,垂直于“V”型板,并分別插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和活動擺件的下部,兩者使用細鐵絲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包“T”型底座的“T”型橫截面總的高度為25-35mm,總的寬度為45_55mm,總長為50_70mm,材質的厚度為10-15mm,焊接在距浸入式水口機構的中心位置400mm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快換油缸擺件距浸入式水口機構的中心位置400mm,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縱截面上部為寬65-75mm的長方形,總高度為80-90mm,下部為半圓形,在半圓形的中心線上,從半圓形的最下端向上20mm的位置上,開一個半徑為IOmm的圓孔,用于聯接擺桿,該擺桿總長170_180mm,直徑為30mm,上部為實心,實心的上部側面也開圓孔,圓孔半徑為IOmm,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圓孔使用銷軸連接,下部為空心,空心半徑為10mm,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的桿部;` 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寬為45-55mm,高為80-90mm,下部開一個寬度為30_35mm、高度為50_60mm的長方形,該槽一側未打透,深度為55_65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擺件一側的縱截面上部為長方形,寬度為75-85mm,下部為半圓,總高度為230_240mm,在長方形的下方15-20mm處,開一個高10_15mm,寬70mm的口,用于連接“T”型底座,在下部半圓的中心線上,從半圓的最下端向上20mm的位置上,開一個半徑為IOmm的圓孔,用于連接擺桿; 活動擺件另一側的縱截面為長方形,寬度為45-55mm,高度為230_240mm,上部開一個寬15-20mm,高15-20mm的長方形,用于連接“T”型底座,下部開一個寬30mm,高70_80mm的長方形,該槽一側未打透,深度為60-70_。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桿總長170-180mm,直徑為30mm,上部是實心的,實心部位上部側面開半徑為IOmm的圓孔,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圓孔使用銷軸連接,下部為空心的,空心的半徑為10_,用于連接插鐵板本體件的桿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鐵板本體件的長桿長度為750-770mm,直徑18_20mm ;所述“V”型板長900-1900mm,寬150-180mm,“V”型開口度為95-105° ;所述凹槽的長度為180_200mm,高度為40_50mm ;所述兩個長桿之間的距離為800mm。
7.—種連鑄異鋼種連澆自動插鐵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異鋼種連澆時,將活動擺件插到中間包“T”型底座上,使之處于中間包包底的正中間,同時將水口快換油缸擺件的擺桿放下來,從結晶器內弧側,將插鐵板本體件的兩個長桿分別連接到水口 快換油缸擺件和活動擺件下部的空心擺桿里,使用鐵絲連接牢固。
【文檔編號】B22D41/56GK103862009SQ20141007015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明者】檀偉峰, 張濤, 胡衛東, 付蘇剛, 馬威, 李寧, 倪有金, 盧春生 申請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