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所述風口中套為空腔式水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高爐進行減風操作之后,停止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b.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c.待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的積水蒸發完之后,重新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d.反復進行所述步驟a和c,直至風口中套能夠在外力作用被拉下。本發明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對風口中套進行反復通水和斷水使風口大套和風口中套之間產生縫隙和位移,從而利于風口中套的拉下,縮短了更換風口中套的時間。
【專利說明】—種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高爐爐前操作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更換高爐風口中套的方法。【背景技術】
[0002]高爐風口是保證高爐正常生產的關鍵部件,是鋼鐵生產中煉鐵廠高爐上的關鍵工藝件。高爐風口通常包括風口大套、風口中套(又稱為風口二套)和風口小套(又稱為風口三套),通常,風口大套的爐外端通過螺栓與固定在高爐爐殼上的法蘭盤裝配連接在一起,風口大套的爐內端套裝于風口中套的爐外端外部,風口中套的爐內端套裝于風口小套的爐外端外部。各套之間的接觸面均加工成圓錐面,使彼此接觸嚴密,又便于拆卸更換。[0003]風口中套大多為高純紫銅鑄成的空腔式水套,通過通水冷卻的方式保持風口本體運行于低溫狀態,然而由于其使用環境極端惡劣,不但要承受約1500度以上的高溫,還要承受高溫鐵流的沖刷和爐料、爐渣的磨損,故需經常更換風口中套。傳統的更換中套的方式為采用拉鉤直接掛住風口中套的爐內端向外拉,當中套在輕微位移、變形及爐內端凝渣鐵較多等情況下,按常規方法拉下風口中套非常困難、甚至無法拉下風口中套,在拉不下來的情況下,通常采用氧氣燒爐內端凝渣使得中套與爐內渣鐵有效分離,從而利于風口中套的拉下。如果這樣還拉不下,就將風口中套沿母線方向熔化切割成兩半再拉下來,這樣費時費力,而且很容易燒壞大套上與中套之間的接觸面,造成休風時間的延長和備件的直接損失。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例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快速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高爐進行減風操作之后,停止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b、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C、待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的積水蒸發完之后,重新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d、反復進行所述步驟a和C,直至風口中套能夠在外力作用被拉下。
[0006]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外力的方向與風口中套的軸線方向平行。
[0007]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減風操作將高爐熱風壓力降至80KPa以下。
[0008]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與所述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設置在所述風口中套的爐外端,并且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從套裝于風口中套爐外端的風口大套中穿過并延伸至高爐外,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安裝夾緊機構并通過將所述外力作用在夾緊機構上以將風口中套從高爐上拉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方的第一夾板、設置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下方第二夾板以及用于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緊固連接的緊固件。
[0009]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夾緊機構安裝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高爐外的部分上。
[0010]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緊固件為螺栓,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上設置有供所述螺栓穿過的通孔。
[0011]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當與所述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出水管內沒有蒸汽排出時,判定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的積水蒸發完。
[0012]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風口中套通過安裝在風口中套襯子上的銷子與風口大套連接,所述步驟b通過松開所述銷子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
[0013]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時控制供水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
[0014]根據本發明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時控制供水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直至達到與所述空腔連通的進水管的水流量達到最大。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對風口中套進行反復通水、斷水,使風口大套和風口中套之間產生縫隙、位移,從而利于風口中套的拉下,更換風口中套的時間較明顯減少,取得良好的實際生產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通過下面結合附 圖進行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7]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所采用的夾板的安裝俯視不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主視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1、風口大套,2、高爐爐殼,3、法蘭盤,4、風口中套,5、風口中套的空腔,6、出水管,7、進水管,8、第一夾板,9、第二夾板以及10、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和示例性實施例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
[0021]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所采用的夾板的安裝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主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高爐風口套包括風口大套1、風口中套2和風口小套(未示出),通常,高爐爐殼2上焊接有法蘭盤3,風口大套I的大口徑端(爐外端)通過螺栓(未示出)與法蘭盤3連接從而與高爐爐體裝配連接在一起,風口大套I的小口徑端(爐內端)套于風口中套4的大口徑端(爐外端)外部,即風口大套小口徑端的內錐面與風口中套的大口徑端的外錐面配合,風口大套的作用是支承風口中套和小套,并將其與高爐爐體連成為一體;風口中套4的小口徑端(爐內端)套于風口小套的大口徑端(爐外端)外部;風口小套的小口徑端成一定角度探入爐腔內。風口中套4為空腔式水套,進水管7和出水管6與風口中套的空腔5連通并設置在風口中套4的爐外端,并且進水管7和出水管6從風口大套I中穿出并延伸至高爐外。
[0022]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更換上述風口中套4包括將舊的風口中套換下以及將新的風口中套換上的步驟,其中,換下舊的風口中套具體包括以下操作:
[0023]a、高爐減風后,關閉風口中套進水管7上的閥門,以停止向風口中套的空腔5內供水。這里,減風是指高爐送風系統的送風量減小至正常風量的80%以下,在本實施例中,當減風至熱風壓力降到SOKPa以下時,關斷進水。
[0024]b、第一次進行關斷風口中套4的進水的同時,斷開風口中套4與風口大套I之間的連接,從而保證風口中套4相對于風口大套I能產生縫隙和位移。在本示例中,風口中套4通過安裝在風口中套襯子上的銷子(未示出)與風口大套I連接,因此,通過松開風口中套襯子上的銷子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
[0025]C、待風口中套的空腔5內的積水在高爐爐溫作用下蒸發完之后,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5內供水。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觀察與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出水管6的蒸汽排出量判斷風口中套空腔5內的積水,當出水管6內沒有蒸汽排出時,判定風口中套的空腔5內的積水基本蒸發完,此時,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5內供水。
[0026]d、重復上述步驟a和C,直至風口中套4能夠在外力作用被換下。
[0027]根據本發明, 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在減風狀態下采用對風口中套反復通水和斷水的方式,使風口大套和風口中套之間產生縫隙、位移,從而利于風口中套的拉下。
[0028]進一步地,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時,控制供水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直至進水管7上的閥門全開即進水管7中的水流量達到的最大,以防止通水過急造成風口中套炸裂,并保證風口中套充分冷卻,使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產生的位移量達到最大化,從而達到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分離的最佳效果。
[0029]進一步地,拉下風口中套時,其用力方向為水平方向,即施力的方向與風口中套的軸線方向平行,以避免將風口中套拉歪或拉變形,故很容易將中套拉出。
[0030]進一步地,在風口中套的進出水管處安裝夾緊機構,以便于拉桿鉤住夾緊機構從而將風口中套從高爐上拉下。如圖1和圖2所示,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進水管7和出水管6上方的第一夾板8、設置在進水管7和出水管6下方第二夾板9以及用于將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緊固連接的緊固件10 (例如,螺栓),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上設置有供螺栓10穿過的通孔,在本實施例中,緊固件的數量為三個,相應地,在第一夾板8和第二夾板9上各設置有三個通孔。
[0031]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下面結合具體示例對其進行進一步說明。
[0032]某高爐休風并計劃更換風口中套。9:35am,熱風壓力降至80KPa,迅速關斷進水,同時松開風口中套襯子的銷子,風口中套在高爐本身的高溫作用下充分加熱,仔細觀察出水管口處的出水情況,風口中套內殘余冷卻水變成的水蒸氣逐漸減少,直到出水管沒有蒸汽冒出,則再開進水。開進水時采取緩慢的方式,初始水量較小(防止通水過急造成風口中套炸裂),然后逐漸增加水量,使風口中套充分地冷卻,當與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進水管的水量開到最大后,再立即完全關斷進水,如此反復開關進水3次,10 =OOam高爐休風,風口中套進水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此時無出水。觀察發現風口大套和風口中套之間產生了較大位移。10:20am先將風口小套拉下,10:25am用夾板夾緊風口中套的進出水管,再用葫蘆將拉桿吊掛在熱風圍管下方,使風口中套受力方向為水平方向,這時其它操作人員讓開,站在風口兩側,穩定住拉桿,主操作者4人撞擊拉桿。10:35am開始,經過3次撞擊后,于10:37am拉下風口中套,11:25am新風口中套裝好,完成更換。
[0033]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熱脹冷縮原理,通過對風口中套反復通水、斷水,使風口大套和風口中套之間產生縫隙、位移,從而利于風口中套的拉下,更換風口中套的時間較明顯縮短,取得良好的實際生產效果。
[0034]盡管上面已經通過結合示 例性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所述風口中套為空腔式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對高爐進行減風操作之后,停止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 b、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 C、待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的積水蒸發完之后,重新向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 d、反復進行所述步驟a和c,直至風口中套能夠在外力作用被拉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的方向與風口中套的軸線方向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風操作將高爐熱風壓力降至80KPa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設置在所述風口中套的爐外端,并且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從套裝于風口中套爐外端的風口大套中穿過并延伸至高爐外,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安裝夾緊機構并通過將所述外力作用在夾緊機構上以將風口中套從高爐上拉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進 水管和出水管上方的第一夾板、設置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下方第二夾板以及用于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緊固連接的緊固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機構安裝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高爐外的部分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為螺栓,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上設置有供所述螺栓穿過的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與所述風口中套空腔連通的出水管內沒有蒸汽排出時,判定所述風口中套的空腔內的積水蒸發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中套通過安裝在風口中套襯子上的銷子與風口大套連接,所述步驟b通過松開所述銷子斷開風口中套與風口大套之間的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時控制供水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更換風口中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風口中套的空腔內供水時控制供水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直至達到與所述空腔連通的進水管的水流量達到最大。
【文檔編號】C21B7/16GK103924019SQ201410159056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何輝, 張岳 申請人: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