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毛刷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毛刷機,包括毛刷機構和翻轉機構,毛刷機構有兩個相同的傳送裝置,分別為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均包括主動輪、從動輪和傳送帶,主動輪通過傳送帶帶動從動輪轉動,兩相同裝置沿同一軸線布置,第一傳送裝置的主動輪兩側座子和第二傳送裝置的從動輪兩側座子上安裝有高于傳送帶表面的豎直支撐桿,支撐桿上水平放置支撐板,翻轉機構置于所述支撐板上,翻轉機構包括第一帶輪、第二帶輪和傳輸帶,傳輸帶設置在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上,第一帶輪由第一傳送裝置的主動輪驅動轉動,傳送帶和傳輸帶均為磁性材料。本實用新型的毛刷機能夠批量化、全自動的對工件進行打磨,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專利說明】一種毛刷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毛刷機,特別涉及一種去機械零件毛刺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機械零件沖壓成型后,零件表面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毛刺影響機械零件的使用和性能,現有技術對零件常采用砂紙手工打磨拋光或者使用毛刷機去毛刺,人工去毛刺的方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并且去毛刺的效果不理想,要么未將毛刺去除徹底,要么零件過度打磨造成尺寸不準確。現有的毛刷機去毛刺同樣存在對需要雙面打磨的工件不能實現雙面全自動打磨和工件在打磨過程中容易發生移動不便精確打磨等問題,大大降低了效率和工件打磨的精度。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化、批量化、全自動的去毛刷機。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毛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毛刷機構和翻轉機構,所述毛刷機構包括工作臺和設置于工作臺上的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其中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均包括主動輪、從動輪和傳送帶,主動輪通過傳送帶帶動從動輪轉動,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沿同一軸線布置;主動輪和從動輪均設置于底座上,在該底座還上豎直安裝有高于傳送帶表面的若干根支撐桿,該支撐桿上水平安裝有支撐板;所述翻轉機構置于所述支撐板上;所述翻轉機構包括第一帶輪、第二帶輪和傳輸帶,該傳輸帶套在所述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上,所述第一帶輪由第一傳送裝置的主動輪驅動;所述傳送帶的內層和傳輸帶的內層均由磁性材料組成。
[0006]進一步的,根據所述毛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機構包括兩個相同的機身,所述機身包括機座、機架,所述工作臺置于機座上,所述機座上安裝有機架,機架上安裝有滑軌,托盤設置于所述滑軌上,所述機架內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絲桿與托盤連接,“L”型支架一邊安裝在所述托盤上,另一邊設置有通孔,第二電機設置在所述“L”型支架上,該第二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向下穿過通孔且連接有圓盤上表面,該圓盤下表面均布有若干個圓形刷頭,所述圓形刷頭上設置有刷毛。
[0007]進一步的,根據所述毛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底座上分別設置有兩塊擋板,該兩塊擋板的下底面高于傳送帶上表面且低于被打磨工件的上表面,兩塊擋板之間的距離等于工件橫向尺寸。
[0008]進一步的,根據所述毛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退磁機,該退磁機與第二
[0009]傳送裝置沿同一軸線布置,且置于所述第二傳送裝置的從動輪一側。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毛刷機的傳送裝置上設置有翻轉裝置,能夠實現工件的全自動雙面打磨,并且傳送帶與傳輸帶上均設置有磁性材料,能夠保證工件在打磨地過程中不發生移動,保證了打磨的精度。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毛刷機能夠機械化、批量化、全自動的對工件進行打磨,提高了工件打磨的效率和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退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5]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翻轉機構的機構示意圖。一臺毛刷機由兩個相同的毛刷機構組成,I為工作臺,兩個毛刷機構的工作臺I沿統一軸線布置,2為第一傳送裝置,3為第二傳送裝置,分別置于兩臺毛刷機構各自的工作臺I上,4為主動輪、5為從動輪、6為傳送帶,第一傳送裝置2和第二傳送裝置3均包括主動輪4、從動輪5和傳送帶6,主動輪4通過傳送帶6帶動從動輪5轉動。如圖2所示,7為底座,主動輪4和從動輪5均設置于底座7上,8為豎直支撐桿,豎直支撐桿8設置于底座7上并且高于傳動帶6的表面,9為支撐板,支撐板9放置于豎直支撐桿8上,翻轉機構置于支撐板9上,10為第一帶輪、11為第二帶輪、12為傳輸帶,傳輸帶12設置在第一帶輪10和第二帶輪11上,第一帶輪10由第一傳送裝置的主動輪4驅動轉動,傳送帶6的內層和傳輸帶12的內層均由磁性材料組成,磁性材料保證鐵磁性的金屬材料工件在傳送帶6和傳輸帶12不會隨意移動。
[0016]如圖1所示,13為機座,14為機架,工作臺I置于機座13上,機座13上安裝有機架14,機架14置于工作臺I的一側,兩臺相同的機架14在工作臺I的同一側,15為滑軌、16為托盤、17為第一電機,機架14上安裝有滑軌15,托盤16安裝在滑軌上,機架14內部設置有第一電機17,絲桿連接第一電機17和托盤16,托盤16可在第一電機17的帶動下沿滑軌15上下移動,18為“L”型機架、19為通孔、20為第二電機、21為圓盤,“L”型支架18 —邊固定在托盤16上,另一邊設置有通孔19,第二電機20的動力輸出軸下端穿過通孔19與圓盤21連接,帶動圓盤21轉動,22為圓形刷頭、23為刷毛,圓盤21上設置有圓形刷頭22,圓形刷頭22上設置有刷毛23。
[0017]如圖1所示,24為擋板,第一傳送裝置3的從動輪6兩側的底座7上分別設置有兩塊擋板24,擋板24的下底面高于傳送帶6的上表面并且低于工件的上表面,兩塊擋板24之間的距離等于工件的橫向尺寸。工件從兩塊擋板中通過,可以使所有待去毛刺工件在同一水平線上。
[0018]如圖3所示,退磁機25,該退磁機25與第二傳送裝置沿同一軸線布置,與傳動帶7不相連接,第二傳送裝置上的傳動帶6在傳送到主動輪4 一端時被退磁機25退掉磁性,使得傳送帶6上的毛刺殘渣容易清除。
[0019]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和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
1.一種毛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毛刷機構和翻轉機構,所述毛刷機構包括工作臺(I)和設置于工作臺(I)上的第一傳送裝置(2)和第二傳送裝置(3),其中第一傳送裝置(2)和第二傳送裝置(3)均包括主動輪(4)、從動輪(5)和傳送帶(6),主動輪(4)通過傳送帶(6)帶動從動輪(5)轉動,所述第一傳送裝置(2)和第二傳送裝置(3)沿同一軸線布置;主動輪(4)和從動輪(5)均設置于底座(7)上,在該底座(7)還上豎直安裝有高于傳送帶(6)表面的若干根支撐桿(8),該支撐桿(8)上水平安裝有支撐板(9);所述翻轉機構置于所述支撐板(9)上;所述翻轉機構包括第一帶輪(10)、第二帶輪(11)和傳輸帶(12),該傳輸帶(12)套在所述第一帶輪(10)和第二帶輪(11)上,所述第一帶輪(10)由第一傳送裝置(2)的主動輪(4)驅動;所述傳送帶(6)的內層和傳輸帶(12)的內層均由磁性材料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機構包括兩個相同的機身,所述機身包括機座(13 )、機架(14 ),所述工作臺(I)置于機座(13 )上,所述機座(13 )上安裝有機架(14),機架(14)上安裝有滑軌(15),托盤(16)設置于所述滑軌(15)上,所述機架(14)內部安裝有第一電機(17),所述第一電機(17)通過絲桿與托盤(16)連接,“L”型支架(18)一邊安裝在所述托盤(16 )上,另一邊設置有通孔(19 ),第二電機(20 )設置在所述“ L”型支架(18)上,該第二電機(20)的動力輸出軸向下穿過通孔(19)且連接有圓盤(20)上表面,該圓盤(20)下表面均布有若干個圓形刷頭(21),所述圓形刷頭上設置有刷毛(2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毛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送裝置(2)的底座(7)上分別設置有兩塊擋板(24),該兩塊擋板(24)的下底面高于傳送帶(7)上表面且低于被打磨工件的上表面,兩塊擋板(23)之間的距離等于工件橫向尺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毛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退磁機(25),該退磁機(25)與第二傳送裝置(3)沿同一軸線布置,且置于所述第二傳送裝置(3)的從動輪(5)—側。
【文檔編號】B24B9/00GK204248591SQ201420637201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陳建果 申請人:重慶吉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