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有機硅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有機硅化工廢渣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硅是一類分子鏈以硅原子與氯原子或氧原子相結合的鍵能很高、不易斷裂的聚硅氯烷或聚硅氧烷等。
有機硅化工產品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等的生產過程中,有機硅單體是主要原料,銅粉或銅鹽作為催化劑,在其生產中未反應的硅粉和催化劑的混合物稱為廢渣,有機硅廢渣中含有相當數量的硅粉、銅粉或銅鹽,具有很高的回收價值,若直接掩埋,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會損失大量的硅和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隨著有機硅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有機硅廢渣數量不斷增加,而如何有效回收有機硅廢渣中的銅和硅粉一直是制約我國有機硅工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現有的有機硅廢渣處理方法,有的是直接當廢品處理,浪費資源,且污染環境;有的將其回收利用,但是由于其回收利用的方法原因,存在回收成本高、操作繁瑣、回收效率低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有機硅化工廢渣處理方法,工藝簡單,便于操作,處理成本低,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有機硅化工廢渣處理方法,步驟是:
1、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充分混合后進行加溫,在加溫的過程中要不斷攪拌混合,得熟化料;不斷進行攪拌,有利于散熱而且使反應更加完全;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混合加溫的過程中,便于回收有機硅廢渣中的銅。
2、將步驟1中的熟化料倒入水中不斷攪拌,使熟化料與水充分融合與冷卻,得漿料,熟化料與水的比例為1:3,攪拌時間為半小時;
3、將步驟3中的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得到的固相先進行水洗、然后進行烘干處理,得硅粉;
4、將步驟3中分離得到的液相先用銅萃取劑進行萃取,然后對萃取液進行加熱蒸發得到銅。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善,所述有機硅廢渣與硫酸的比例為1:1.5,所述加溫溫度為60~80℃,加溫時間為1~2小時。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善,所述硫酸濃度為80~90%。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善,所述萃取液的加熱溫度為125~150℃,加熱時間為析出銅結晶為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工藝簡單,便于操作,處理成本低,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有機硅化工廢渣處理方法,步驟是:
1、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充分混合后進行加溫,在加溫的過程中要不斷攪拌混合,得熟化料;所述有機硅廢渣與硫酸的比例為1:1.5,所述加溫溫度為60℃,加溫時間為1小時,所述硫酸濃度為80%;不斷進行攪拌,有利于散熱而且使反應更加完全;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混合加溫的過程中,便于回收有機硅廢渣中的銅。
2、將步驟1中的熟化料倒入水中不斷攪拌,使熟化料與水充分融合與冷卻,得漿料,熟化料與水的比例為1:3,攪拌時間為半小時。
3、將步驟3中的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得到的固相先進行水洗、然后進行烘干處理,得硅粉;
4、將步驟3中分離得到的液相先用銅萃取劑進行萃取,然后對萃取液進行加熱蒸發得到銅,所述萃取液的加熱溫度為125℃,加熱時間為析出銅結晶為止。
實施例2:
一種有機硅化工廢渣處理方法,步驟是:
1、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充分混合后進行加溫,在加溫的過程中要不斷攪拌混合,得熟化料;所述有機硅廢渣與硫酸的比例為1:1.5,所述加溫溫度為80℃,加溫時間為2小時,所述硫酸濃度為90%;不斷進行攪拌,有利于散熱而且使反應更加完全;將有機硅廢渣與硫酸混合加溫的過程中,便于回收有機硅廢渣中的銅。
2、將步驟1中的熟化料倒入水中不斷攪拌,使熟化料與水充分融合與冷卻,得漿料,熟化料與水的比例為1:3,攪拌時間為半小時。
3、將步驟3中的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得到的固相先進行水洗、然后進行烘干處理,得硅粉;
4、將步驟3中分離得到的液相先用銅萃取劑進行萃取,然后對萃取液進行加熱蒸發得到銅,所述萃取液的加熱溫度為150℃,加熱時間為析出銅結晶為止。
本具體實施方式工藝簡單,便于操作,處理成本低,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