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砂玻璃。
背景技術:
磨砂玻璃一般是在普通常見的玻璃的表面進行磨砂處理,不僅可以使得玻璃的外表面具有加好看的磨砂花紋,主要的目的是可以降低玻璃的通透性,使得玻璃內外較難相互看清,現有的磨砂玻璃在進行磨砂處理后磨砂處一般為呈現為白色,現有的白色較弱,從玻璃一側仍然能看到對側,磨砂面的光潔度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光潔度較好、阻擋視線較好、強度高的磨砂玻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磨砂玻璃,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各組分:石英砂50-70份、方解石40-48份、氟化銨10-15份、紙纖維40-50份、氟化氫銨20-30份、氧化鈉15-20份、澄清劑1-3份;
所述磨砂玻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石英砂、方解石投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粉碎料;再將余料與粉碎料混合均勻,投入熔化爐中加熱到1480-1510℃,在加熱過程中以50-100r/min轉速攪拌,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玻璃;將液態玻璃通過壓延工藝得到玻璃丕,玻璃丕通過退火工藝,消除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使得玻璃的結構狀態改變;在玻璃丕上用紙貼出花紋,再用空壓機把金剛砂噴向玻璃,使玻璃出現砂面,即得磨砂玻璃。
進一步地,所述粉碎料為10-30目。
進一步地,所述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50份、方解石40份、氟化銨12份、紙纖維42份、氟化氫銨20份、氧化鈉15份、澄清劑1份。
進一步地,所述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70份、方解石48份、氟化銨15份、紙纖維50份、氟化氫銨30份、氧化鈉15份、澄清劑3份。
進一步地,所述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57份、方解石43份、氟化銨10份、紙纖維40份、氟化氫銨25份、氧化鈉18份、澄清劑2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在原料中添加紙纖維和方解石可以增加磨砂玻璃的強度,在玻璃表面噴涂金剛砂可以增加磨砂玻璃的強度;本發明通過科學配比,優化工藝,使得生產出來的磨砂玻璃光潔度好、阻擋視線較好。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下列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實施例1
本發明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50份、方解石40份、氟化銨12份、紙纖維42份、氟化氫銨20份、氧化鈉15份、澄清劑1份。
所述磨砂玻璃的生產方法如下:
步驟1:首先將石英砂、方解石投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10目的粉碎料;
步驟2:再將余料與粉碎料混合均勻,投入熔化爐中加熱到1480℃,在加熱過程中以50r/min轉速攪拌,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玻璃;
步驟3:將液態玻璃通過壓延工藝得到玻璃丕,玻璃丕通過退火工藝,消除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使得玻璃的結構狀態改變;
步驟4:在玻璃丕上用紙貼出花紋,再用空壓機把金剛砂噴向玻璃,使玻璃出現砂面,即得磨砂玻璃。
實施例2
本發明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70份、方解石48份、氟化銨15份、紙纖維50份、氟化氫銨30份、氧化鈉15份、澄清劑3份。
所述磨砂玻璃的生產方法如下:
步驟1:首先將石英砂、方解石投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20目的粉碎料;
步驟2:再將余料與粉碎料混合均勻,投入熔化爐中加熱到1492℃,在加熱過程中以70r/min轉速攪拌,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玻璃;
步驟3:將液態玻璃通過壓延工藝得到玻璃丕,玻璃丕通過退火工藝,消除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使得玻璃的結構狀態改變;
步驟4:在玻璃丕上用紙貼出花紋,再用空壓機把金剛砂噴向玻璃,使玻璃出現砂面,即得磨砂玻璃。
實施例3
本發明磨砂玻璃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石英砂57份、方解石43份、氟化銨10份、紙纖維40份、氟化氫銨25份、氧化鈉18份、澄清劑2份。
所述磨砂玻璃的生產方法如下:
步驟1:首先將石英砂、方解石投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30目的粉碎料;
步驟2:再將余料與粉碎料混合均勻,投入熔化爐中加熱到1510℃,在加熱過程中以100r/min轉速攪拌,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玻璃;
步驟3:將液態玻璃通過壓延工藝得到玻璃丕,玻璃丕通過退火工藝,消除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使得玻璃的結構狀態改變;
步驟4:在玻璃丕上用紙貼出花紋,再用空壓機把金剛砂噴向玻璃,使玻璃出現砂面,即得磨砂玻璃。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