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步驟:(1)原料預處理:按重量比取原料:秸稈60?80份、動物糞便20?30份、大蒜桿5?8份、苦皮藤5?7份、敗醬草5?7份、微生物發酵劑3?6份、有益菌劑1?3份、成型劑2?4份、木醋酸液3?5份;(2)第一次發酵:發酵溫度30?40℃,發酵時間為10?15天;(3)第二次發酵:發酵溫度50?60℃,發酵時間5?7天;(4)制粒。本發明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有機質成分高,具有不偏肥、不缺元素、穩供、長效等特點,同時能夠殺滅害蟲,完全無公害,用于茶葉種植過程中,大大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專利說明】
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的茶樹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的茶樹種植通常只是考慮如何提高茶葉的畝產產量,盡量加大每畝種植茶樹的株數,但是每株茶樹的生長空間小,茶葉生長受到限制,水肥供應很難達到平衡,茶葉品質難以保證;茶樹養分不足,茶葉生長緩慢,茶葉產量和品質并不是很高。
[0003]秸桿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桿中,秸桿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桿中是粗纖維含量高達30%_40%,并含有木質素等。我國每年約有3億噸秸桿成為廢棄物,巨大的資源沒有好好利用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秸桿資源的浪費,利用秸桿生產茶葉專用有機肥料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再利用和環境保護方式。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將秸桿進行焚燒成秸桿生物炭,然后同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發酵得到有機肥,將秸桿中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重復利用,得到的有機肥中有機質成分高,具有不偏月巴、不缺元素、穩供、長效等特點,而且利用其吸濕性,降低發酵后有機肥的流動性,提高有機肥的成型性,同時能夠殺滅害蟲,完全無公害,方法簡單,廢棄物得到資源循環利用,用于茶葉種植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原料預處理: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60-80份、動物糞便20-30份、大蒜桿5-8份、苦皮藤5-7份、敗醬草5-7份、微生物發酵劑3-6份、有益菌劑1-3份、成型劑2-4份、木醋酸液3-5份;將秸桿焚燒后得到秸桿生物炭;將動物糞便干燥到含水量為30-40 % ;將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粉碎加濕;
[0008](2)第一次發酵:在溫室內,將處理后的秸桿、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生物發酵劑進行堆積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30-40 °C,發酵時間為10-15天;
[0009](3)第二次發酵:向第一次發酵得到的物料中添加有益菌劑和成型劑,充分攪拌,再加入濃度為5 %木醋酸液,進出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50-60 V,發酵時間5-7天;
[0010](4)制粒:將第二發酵得到的物料自然降溫,粉碎,采用造粒機造粒,然后進行干燥,即得有機肥料。
[0011]優選地,步驟(I)中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70份、動物糞便25份、大蒜桿6份、苦皮藤6份、敗醬草6份、微生物發酵劑5份、有益菌劑2份、成型劑3份、木醋酸液5份。
[0012]所述的微生物發酵劑由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為1:2:1的比例組成。
[0013]所述的有益菌劑為固氮菌,所述的成型劑為木薯粉。
[0014]所述的木醋酸液濃度為5%。
[0015]本發明中,秸桿可以選自玉米秸桿、小麥秸桿、棉花秸桿等。
[0016]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發明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將秸桿進行焚燒成秸桿生物炭,然后同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發酵得到有機肥,將秸桿中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重復利用,得到的有機肥中有機質成分高,具有不偏肥、不缺元素、穩供、長效等特點,而且利用其吸濕性,降低發酵后有機肥的流動性,提高有機肥的成型性,同時能夠殺滅害蟲,完全無公害,方法簡單,廢棄物得到資源循環利用,用于茶葉種植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未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19]實施例1:
[0020]—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1](I)原料預處理: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60份、動物糞便30份、大蒜桿5份、苦皮藤5份、敗醬草7份、微生物發酵劑3份、有益菌劑I份、成型劑2份、木醋酸液3份;將秸桿焚燒后得到秸桿生物炭;將動物糞便干燥到含水量為30 % ;將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粉碎加濕;所述的微生物發酵劑由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為1:2:1的比例組成;所述的有益菌劑為固氮菌;所述的成型劑為木薯粉;所述的木醋酸液濃度為5%;
[0022](2)第一次發酵:在溫室內,將處理后的秸桿、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生物發酵劑進行堆積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30°C,發酵時間為15天;
[0023](3)第二次發酵:向第一次發酵得到的物料中添加有益菌劑和成型劑,充分攪拌,再加入木醋酸液,進出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50°C,發酵時間7天;
[0024](4)制粒:將第二發酵得到的物料自然降溫,粉碎,采用造粒機造粒,然后進行干燥,即得有機肥料。
[0025]實施例2:
[0026]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7](I)原料預處理: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70份、動物糞便25份、大蒜桿6份、苦皮藤6份、敗醬草6份、微生物發酵劑5份、有益菌劑2份、成型劑3份、木醋酸液5份;將秸桿焚燒后得到秸桿生物炭;將動物糞便干燥到含水量為35 % ;將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粉碎加濕;所述的微生物發酵劑由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為1:2:1的比例組成;所述的有益菌劑為固氮菌,所述的成型劑為木薯粉;所述的木醋酸液濃度為5%;
[0028](2)第一次發酵:在溫室內,將處理后的秸桿、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生物發酵劑進行堆積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35°C,發酵時間為13天;
[0029](3)第二次發酵:向第一次發酵得到的物料中添加有益菌劑和成型劑,充分攪拌,再加入木醋酸液,進出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55°C,發酵時間6天;
[0030](4)制粒:將第二發酵得到的物料自然降溫,粉碎,采用造粒機造粒,然后進行干燥,即得有機肥料。
[0031]實施例3:
[0032]—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33](I)原料預處理: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80份、動物糞便30份、大蒜桿8份、苦皮藤7份、敗醬草5份、微生物發酵劑6份、有益菌劑3份、成型劑4份、木醋酸液5份;將秸桿焚燒后得到秸桿生物炭;將動物糞便干燥到含水量為40%;將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粉碎加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桿生產有機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發酵劑由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為1:2:1的比例組成;所述的有益菌劑為固氮菌,所述的成型劑為木薯粉;所述的木醋酸液濃度為5% ;
[0034](2)第一次發酵:在溫室內,將處理后的秸桿、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生物發酵劑進行堆積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40°C,發酵時間為10天;
[0035](3)第二次發酵:向第一次發酵得到的物料中添加有益菌劑和成型劑,充分攪拌,再加入木醋酸液,進出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60°C,發酵時間5天;
[0036](4)制粒:將第二發酵得到的物料自然降溫,粉碎,采用造粒機造粒,然后進行干燥,即得有機肥料。
【主權項】
1.一種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預處理: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60-80份、動物糞便20-30份、大蒜桿5-8份、苦皮藤5-7份、敗醬草5-7份、微生物發酵劑3-6份、有益菌劑1-3份、成型劑2-4份、木醋酸液3-5份;將秸桿焚燒后得到秸桿生物炭;將動物糞便干燥到含水量為30-40 % ;將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粉碎加濕; (2)第一次發酵:在溫室內,將處理后的秸桿、動物糞便、大蒜桿、苦皮藤、敗醬草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生物發酵劑進行堆積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30-40 °C,發酵時間為10-15天; (3)第二次發酵:向第一次發酵得到的物料中添加有益菌劑和成型劑,充分攪拌,再加入濃度為5%木醋酸液,進出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50-60°C,發酵時間5-7天; (4)制粒:將第二發酵得到的物料自然降溫,粉碎,采用造粒機造粒,然后進行干燥,SP得茶葉專用有機肥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按重量配比取原料:秸桿70份、動物糞便25份、大蒜桿6份、苦皮藤6份、敗醬草6份、微生物發酵劑5份、有益菌劑2份、成型劑3份、木醋酸液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發酵劑由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為1:2:1的比例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益菌劑為固氮菌,所述的成型劑為木薯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專用有機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醋酸液濃度為5 %。
【文檔編號】C05G3/02GK105859451SQ20161044273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發明人】江章林, 彭代高, 彭興寶
【申請人】潛山縣富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