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抗磨橡膠胎面的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環繞輪胎胎體(carcass)圓周配置的復合橡膠胎面 帶(composite rubber tread band)的輪月臺。所述胎面帶包括冠/底結構 (cap/base construction),該冠/底結構由外胎面冠棉J交層和位于所述胎面 冠層之下的一體胎面底層(unitary tread base layer)組成,所迷夕卜胎面冠 橡膠層為輪胎胎面提供行駛面(running surface)的主要部分,所迷一體 胎面底層沿徑向向外延伸到胎面行駛面以提供胎面行駛面的次要部 分。所述胎面底層和相應的胎面行駛面的次要側面部分的橡膠組合物 的抗磨性大于所述胎面冠層的橡膠組合物。
背景技術:
用于充氣輪胎的輪胎胎面典型地包括橫跨將要接觸地面的胎面表 面具有 一致橡膠性能的行駛面。
有時候,胎面行駛面的 一個或多個周緣或側面部分可能往往會經 歷大于胎面行駛面的較中心部分的磨損速率。
對于本發明,提供由兩個或三個區,即主行駛面區和一個或兩個 位于胎面行駛面的側周緣部分的側行駛面區(lateral running surface zone),組成的胎面行駛面,其中所述一個或兩個側行駛面區為具有比 主行駛胎面行駛面的橡膠組合物更大的抗磨損性或抗磨性的橡膠組合 物。
所述胎面冠層和胎面底層從而提供包含選自于沉淀二氧化硅和碳 黑的增強填料的兩個不同的圓周栽荷承栽胎面行駛面區。將所迷橡膠 胎面冠層和橡膠胎面底層一起共擠出以形成整體胎面橡膠復合材料。
實踐中,胎面橡膠底層以及和其相關的胎面行駛面的橡膠組合物 包含足夠的橡膠增強碳黑,從而提供從胎面底層沿徑向向外至輪胎行 駛面的導電路徑。
歷史上,為了改善輪胎胎面行駛面的各種性能,迄今為止都建議 輪胎包含至少3個圓周部分。例如,參見關于具有側面抗磨性能的胎 面的美國專利No. 6,959,744,和7,131,474以及EP 0 993 381 A3,FR2765525和WO99/01299專利公開。
本發明的輪胎胎面行駛面與以上專利公開相反。對于本發明,輪 胎胎面具有兩個或更多個(例如兩個或三個)顯著寬的、不同的載荷 承栽行駛面區,即主胎面行駛面和一個或兩個,優選一個,外側側胎 面4亍馬史面(outboard, lateral tread running surface), 其中,斤述,J月臺面4亍馬史 面具有大于主行駛面的抗磨性,其各自包含碳黑增強材料并因此顏色 為黑色,并且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胎面和底橡膠層是一體的橡膠組合 物。
歷史上,歐洲專利公開號EP 864,446 Al涉及具有胎面的輪胎(圖 2),其中中心部分(B)和側面部分(A)沒有胎面底過渡層而直接配 置在輪胎胎體帶束層之上。所述側面部分富含碳黑而所述中心部分富 含二氧化硅,其中中心部分(B)的二氧化硅含量比側面部分(A)高 至少20% 。
對于要求本發明的胎面的胎面行駛面區是栽荷承栽的,其意思是 所述兩個或更多個(例如兩個或三個)不同的胎面行駛面,即主胎面 區和側胎面區,的每一個都從胎面外表面沿徑向向內延伸至下面的富 含碳黑的胎面底橡膠組合物(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與所述胎面底橡膠
層成為一體并具有相同的橡膠組合物,從而成為所述胎面底橡膠層的 一部分),從而在輪胎上的所有栽荷通過所迷胎面行駛面區直接傳到所 述胎面底層,而不是直接傳到輪胎胎體本身的其它部分。
通過要求每個行駛面胎面區顯著寬,從而各自包括胎面行駛面的 顯著部分,其使得各個區,包括側胎面行駛面區,更有效地將顯著栽 荷從輪胎行駛面的外表面直接沿徑向向內傳送到有支撐作用的胎面底 層。在實踐中并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主胎面行駛面區跨越胎 面行駛面寬度的約60%-約95%,側胎面區跨越胎面行駛面寬度的約 5%-約40%。實踐中,在胎面行駛面每個單獨的側行駛面優選為至少2 厘米寬,更優選地在胎面行駛面為2厘米-10厘米寬。胎面行駛面的這 種跨度是將要接觸地面的包括延伸至行駛面的胎面凹槽(groove)開口 的胎面冠層的胎面突紋(lug)的表面。
對于本發明,所述主胎面冠行駛面區可以包括包含碳黑的富含二 氧化硅的橡膠組合物。
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和相應的胎面底橡膠層包括富含碳黑的橡膠組合物區,其包含碳黑和沉淀二氧化硅增強材料兩者作為增強填料。 本發明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提供具有主行駛面和至少一個側行駛面 (優選包含主行駛面和一個側行駛面的不對稱行駛面)的冠/底結構的輪 胎胎面,其中所述側行駛面具有大于主行駛面的抗磨性,并且其中所
述側行駛面的橡膠組合物是胎面底層的突出物(projection)、與所述胎面 底層成為一體并且是與所迷胎面底層相同的橡膠組合物。
這在本文中被認為是特別重要的行駛面的顯著部分(例如至少5 % )是突出的胎面底層,其進 一 步構成輪胎胎面電阻降低的路徑。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橫向(軸向)顯著寬的單獨的圓 周載荷承栽胎面冠區,其從胎面冠行駛面沿徑向延伸至下面的支撐胎 面底層,而不是更簡單地僅直接延伸至輪胎胎體并且尤其是僅延伸至 輪胎胎體帶束層,其中側胎面區的橡膠組合物是胎面底橡膠層的一部 分并且與胎面底橡膠層的橡膠組合物相同。
特別地,本文認為,提供輪胎胎面,使其行駛面的側面部分(特 別是與胎面底層一起)具有比胎面行駛面的其它部分高的抗磨性,是 與以往實踐顯著不同的。
因此,這種胎面冠區構造的目的是為由兩個、而不是三個圓周載 荷承栽區組成的輪胎提供行駛面,其中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的橡膠組 合物的目的是改善胎面行駛面的側部分的抗磨損性或胎面抗磨性。
所述胎面冠側區橡膠組合物包含沉淀二氧化硅和橡膠增強碳黑增
強材料這兩者,其中碳黑含量大于沉淀二氧化硅含量。所述主胎面冠
區橡膠組合物是富含二氧化硅的橡膠組合物,其包含沉淀二氧化硅和 橡膠增強碳黑增強材料二氧化硅這兩者,其中沉淀二氧化硅的含量大
于碳黑含量。
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除非另有規定,術語"橡膠,,和"彈性體"可以 互換使用。術語"橡膠組合物"、"配混的橡膠"和"橡膠配混物"(如果文 中使用)可以互換使用,用于指"已經與各種成分和材料共混或混合的 橡膠",此類術語為橡膠混合或橡膠配混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
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術語"phr"指每100重量份橡膠或彈性體, 各種材料的份數。除非另有規定,術語"橡膠"和"彈性體"可以互換使用。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固化"和"疏化"可以互換使用。 發明內容依照本發明,提供了輪胎,該輪胎包括具有行駛(接觸地面的) 面的共擠出冠/底分層結構的橡膠胎面,其中所述冠/底構造的胎面包括 外胎面冠橡膠層和位于所述外胎面冠橡膠層之下的胎面底橡膠層,
其中所迷胎面具有凸紋和凹槽構造,
其中所述胎面行駛面包括含有所述外胎面冠橡膠層的主胎面區和 一個或兩個側(周緣)胎面區,優選一個側胎面區,
其中所述側胎面區含有所述胎面底橡膠層,其從所迷底橡膠層并
作為所述底橡膠層一部分沿徑向向外延伸到所述胎面的行駛面; 其中所述側胎面區位于所述主胎面區的軸向外側, 其中所述胎面區從所述胎面的行駛面沿徑向向內延伸至所述胎面
底層,其中基于每100重量份橡膠的重量份(phr)
(A) 所述胎面底層和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是相同的橡膠組合物, 并包含約40-約90phr的橡膠增強填料,所述橡膠增強填料包括
(1 )約20-約80phr,或者約25-約65phr的橡膠增強碳黑,和 (2 )約10-約40phr,或者約5-約35phr的沉淀二氧化硅,(這
樣,在一方面,橡膠得到增強,和其中所述碳黑與所述二氧化硅的
重量比為約60/40-約80/20,和
(3)偶聯劑,具有對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上包含的羥基基團 (如硅烷醇基團)具有反應性的部分(moiety)和與所迷二烯基彈性
體具有相互作用(interactive with)的另外的部分;
(B) 所述主胎面冠區行駛面包括含有約40-約100phr橡膠增強填 料的橡膠組合物,所迷橡膠增強填料包括
U )約40-約100phr,或者約30-約70phr的沉淀二氧化硅,
和
(2 ) 0-約40phr,或者約10-約30phr的橡膠增強碳黑, 其中碳黑與二氧化硅的重量比為約i/8-約1/1(因此,就二氧化
硅和碳黑而言,二氧化硅是多數);
(3)偶聯劑,具有對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上包含的輕基基團 (如硅烷醇基團)具有反應性的部分和與所迷二烯基彈性體具有相 互作用的另外的部分; 其中所述側胎面區行駛面和所述胎面底層的所述橡膠組合物具有比所 述主胎面行駛面更大的抗磨性。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胎面行駛面是包括所述主行駛面和一個 側胎面行駛面區(作為外周緣胎面行駛面)的不對稱行駛面。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胎面行駛面包含兩個所述側胎面行駛 面區(作為單獨的、間隔開的外周緣胎面行駛面),所述主胎面行駛面 位于它們之間。
如前文所提到的,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 一起共擠出所述胎面 冠和胎面底橡膠層,以形成它們的完整且一體的胎面復合材料。
所述側胎面冠區的抗磨性可以例如通過在橡膠組合物中包含更大
量的順式1 ,4-聚丁 二彿橡膠得到改善,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橡 月交配混方式。
本文中預見,所述胎面行駛面可以提供有例如不同的區,即主行 駛面區和一個或兩個,優選一個,側區,其中所述側區以及相關的胎 面底層,通過使用低Tg彈性體和較高的低應變剪切模量G,而具有大于 主行駛面區的抗磨性,并且對于主行駛面區希望通過較高Tg彈性體和 降低的低剪切應變模量G'提高胎面的牽引力。
應當注意的是,在輪胎胎面橡膠配混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 通過常規的試驗而無需過度試驗提供具有所述橡膠組合物性能的胎面 區。
因此,本發明涉及與于用于胎面行駛面的不同的、分區的、單獨 的橡膠組合物結合的輪胎胎面的結構構造。
本文預見,胎面行駛面區可以提供有例如具有例如約3-約30MPa 的低應變模量G,值的用于主行駛面區的橡膠組合物,和具有5-約 50MPa的低應變才莫量G,值的用于側區的橡膠組合物。
本文預見,所述主行駛面區的橡膠組合物在低的10%應變在10赫 茲在0。C可以具有例如約0.12-約0.50的tan5值。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明,提供附圖
圖1 (FIG1)是包含具有冠/底結構的胎面的輪胎的部分截面圖; 圖2 ( FIG 2 )和圖3 ( FIG 3 )是輪胎胎面膠條(strip)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FIG 1示出了具有胎面的輪胎(1 ),所述胎面包括具有突紋和凹槽 構造的胎面冠層(2)和下面的胎面底層(3)。
不對稱胎面行駛面(7)包括橡膠組合物的兩個環形的圓周區,包 括主行駛面區(4)和側外部周緣不對稱胎面行駛面區(5A)。
側胎面行駛面(5A)和胎面底橡膠層(3)是相同的橡膠組合物, 具有大于主胎面行駛面(4)的抗磨性。
胎面行駛面(7)的所述兩個區從胎面行駛面(7)沿徑向向內延 伸至胎面底層(3)而不延伸到胎圈簾布層或胎體帶束層的剩余部分。
特別地,所述主胎面行駛面區(4)和不對稱的行駛面側區(5A) 組成一般要與地面接觸的輪胎的行駛面(7),行駛面(7)的外周緣邊 緣略微圓化(rounded),以適應輪胎(1)的轉動和操縱。
對于FIG1,雖然在FIG 1中沒有按比例精確示出,但示出主胎面 行駛面區(4)構成胎面行駛面(7)的約90%,并且單獨的不對稱側 行駛面區(5A)組成輪胎胎面的行駛面(7)的約10%。
對于圖2,顯示具有不對稱的行駛面(7)和外胎面翼部(6)的胎 面膠條,所述不對稱的行駛面(7)包括主行駛面(4)和單獨的側周 緣胎面行駛面(5A)。具有所述圓周胎面膠條的輪胎可以安裝在車輛上, 其中相對于相關的車輛所述側胎面行駛面(5A)設置為軸向內胎面行駛 面或相對于相關的車輛設置為軸向外胎面行駛面。
一體的側胎面行駛面(5A)和胎面底橡膠層(3)是具有大于主 胎面行駛面(4)的抗磨性的橡膠組合物。
對于圖3,顯示胎面膠條,其行駛面(7)由兩個側胎面行駛面(5A) 和(5B)組成,主胎面行駛—面(4)位于側行馬史面(5A)和(5B)之 間。
一體的側胎面行駛面(5A)和(5B)以及胎面底橡膠層(3)是具 有大于主胎面行駛面(4)的抗磨性的橡膠組合物。
實踐中,用于包含二氣化硅增強材料的胎面的各橡膠組合物的偶 聯劑可以例如包括烷氧基曱硅烷基聚硫化物,如雙(3-三烷氧基曱硅烷 基烷基)聚硫化物,其中所迷烷氧基基團的烷基基團是選自曱基和乙基 基團,優選乙基基團中的一個或多個和所述甲硅烷基烷基組分的烷基 基團選自丁基、丙基和戊基基團,優選丙基基團,并且其中所迷聚疏 化物組分在其聚硫橋中包含2-8,平均2-2.6或平均3.54個連接硫原子,優選平均2-2.6個連接疏原子,排除(to the exclusion of)具有多于2.6個 連接硫原子的聚疏化物。
此類偶聯劑的代表是例如在其聚硫橋中具有平均2-2.6個或平均 3.5-4個連接疏原子的雙(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聚疏化物,優選 平均2-2.6個連接硫原子,排除在其聚疏橋中包含平均多于2.6個連接 疏原子的雙(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聚硫化物。
此類偶聯劑可以例如直接加入到彈性體混合物中,或者可以作為 沉淀二氧化硅的復合材料加入,此類偶聯劑通過用其處理沉淀二氧化 硅形成或通過用其處理膠態二氧化硅并沉淀所得的復合材料形成。
實踐中,合成的無定形二氧化硅可以選自沉淀二氧化硅的聚集體 (aggregates),其通常包括沉淀鋁硅酸鹽作為共沉淀二氧化硅,和鋁。
此類沉淀二氧化硅一般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例如,此類沉 淀二氧化硅可以一般在電解質如硫酸鈉的存在下,通過受控加入酸如
氬氯酸或疏酸到硅酸鹽如硅酸鈉的堿性溶液(如氫氧化鈉)中,進行 沉淀。在這樣的過程期間典型地形成初級膠態二氧化硅顆粒,其快速 聚結以形成此類初級顆粒的聚集體,然后其通過過濾作為沉淀物被回 收、用水或水溶液洗滌所得的濾餅,和干燥回收的沉淀二氧化硅。這 種制備沉淀二氧化硅的方法及其變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
在本發明中優選使用的沉淀二氧化硅聚集體是例如通過酸化可溶 硅酸鹽如硅酸鈉得到的那些的沉淀二氧化硅,并且可以包括共沉淀的 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鋁。
此類二氧化硅一般特征可在于例如使用氮氣測量時,具有優選為 約40-約6005和更通常地j為約50-約300平方米/克的BET表面積。
所述二氧化硅典型地特征還在于具有約50-約400cmVl00g,和更 通常地為約100-約300cmVl00g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吸收值。
在本發明中可以考慮使用各種可商業購買獲得的沉淀二氧化硅, 例如(在本文中僅為舉例而非限制)從PPG Industries獲得的以Hi-Sil 商標銷售的牌號Hi-Sil 210、 Hi-Sil243等;從Rhodia獲得的二氧化硅 :S口 Zeosil 1165 MPTM和Zeosil 165GRTM;從丄M Huber Corporation獲 得的二氧化硅如Zeopol 8745TM和Zeopol 8715 ,和從Degussa AG 獲得的牌號為VN2TM、 VN3TM和Ultrasil 7005TM的二氧化硅,以及其 它等級的二氧化硅,特別是能夠用于彈性體增強的沉淀二氧化硅。其它二氧化硅偶聯劑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是有機巰基硅烷如三乙 氧基巰基丙基硅烷、三曱氧基巰基丙基硅烷、甲基二甲氧基巰基丙基 硅烷、甲基二乙氧基巰基丙基硅烷、二甲基曱氧基巰基丙基硅烷、三 乙氧基巰基乙基硅烷,和三丙氧基巰基丙基硅烷。
實踐中,本發明的橡膠組合物可以在至少兩個分開且獨立的準備 性橡膠密煉步驟或階段的順序序列中制備,其中首先將二烯基彈性體 與上文描述的碳黑和/或二氧化硅在后繼的分開混合步驟中混合,接著 是最終混合步驟,其中將固化劑在較低的溫度共混相當短的 一段時間。
在每一個混合步驟之后,通常要求將橡膠混合物從橡膠混合器實
際取出并冷卻到低于40。C的溫度,例如約40。C-約20°C,然后放回橡 膠密煉機進行下一個相繼的混合步驟或階段。
輪胎組件預期通過常規的方式形成,例如通過橡膠組合物的擠出 提供成型的、未硫化的橡膠組件如輪胎胎面。這種輪胎胎面的形成方 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
應該理解,輪胎,作為人造制品,通過在升高的溫度(如 140。C-180。C)和升高的壓力下,在適合的模具中成型和硫固化其組件 的組裝體來制備。這種實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
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所述橡膠組合物將通過橡膠配混領 域中通常已知的方法進行配混,例如混合各種硫-可硫化的成分橡膠 與各種上文所討論的通常使用的添加劑材料,例如固化助劑如疏、活 化劑、阻滯劑(retarder)和促進劑(accelerator),加工添加劑如橡膠加工 油,樹脂包括增粘樹脂,二氧化硅,和增塑劑、填料、顏料、脂肪酸、 氧化鋅、蠟、抗氧化劑和抗臭氧劑、膠溶劑和增強材料如碳黑。如本 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那樣,取決于硫-可疏化的和硫硫化的材料(橡 膠)的目的用途,選擇以上提到的添加劑,并且通常按常規量使用。
脂肪酸(如果使用可包括硬脂酸)的典型的量為約0.5-約3phr。 氧化鋅的典型的量為約1-約5phr。蠟的典型的量為約1-約5phr。 一般 使用微晶蠟。膠溶劑的典型的量為約0.1-約lphr。典型的膠溶劑可以 是例如五氯苯斬^酚和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石克化物 (dibenzamidodiphenyl disulfide)。
石危化在;充石危化劑的存在下實施。適合的石危石充化劑的例子包括元素 石危(游離石危)或釋石危石充4b劑(sulfur donating vulcanizing agent), 例如胺二疏化物(amine disulfide)、聚合聚硫化物或硫烯烴加合物。優選地, 所述硫硫化劑是元素硫。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那樣,硫硫化劑的 使用量為約0.5-約4phr,或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最高為約8phr,優選約 1.5-約2.5phr,有時為約2-約2.5phr。
使用促進劑控制硫化所需的時間和/或溫度,并改善硫化產品的性 能。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單一促進劑體系,即主促進劑。常 規地和優選地, 一種或多種主促進劑的總用量為約0.5-約4phr,優選 地為約0.8-約2.5phr。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主促進劑和次促進 劑的組合,所述次促進劑的用量較小(約0.05-約3phr),以活化并改 善硫化產品的性能。可以預期這些促進劑的組合對最終性能產生協同 效應,并在一定程度上優于使用單一促進劑產生的那些。此外,可以 使用延時作用促進劑,其不受正常加工溫度的影響,但是能在普通硫 化溫度產生令人滿意的固化。還可以使用硫化阻滯劑。可以在本發明 中使用的適合類型的促進劑是胺、二硫化物、胍類、硫脲類、噻唑類、 秋蘭姆類、亞磺酰胺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鹽類和黃原酸酯/鹽類。優 選地,主促進劑為亞磺酰胺。如果使用次促進劑,所述次促進劑優選 為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鹽或秋蘭姆化合物。
所述橡膠組合物的混合可以優選地通過上述順序混合方法完成。 例如,可以在至少三個階段中混合成分,即至少兩個非生產性(準備 性)階段,接著是生產性(最終)混合階段。最終固化劑通常在最終 階段中混合,所迷最終階段通常稱為"生產性"或"最終"混合階段,在該 階段中混合典型地在低于之前的非生產性混合階段的混合溫度的溫度 或最終溫度下進行。術語"非生產性,,和"生產性,,混合階段為橡膠混合領 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
實施例1
構造具有與圖1相似的冠/底結構胎面的輪胎,其具有主胎面行駛 面和側周緣胎面行駛面,其中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和相關的 一體胎面底 橡膠層是相同的橡膠組合物,抗磨性大于主胎面行駛面的橡膠組合物。
雖然出于說明本發明的目的而給出某些代表性的實施方案和細 節,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主旨和范 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改變和改進。
權利要求
1. 一種輪胎,包括具有行駛面的共擠出冠/底分層結構的橡膠胎面,特征在于所述冠/底構造的胎面包括外胎面冠橡膠層和位于所述外胎面冠橡膠層之下的胎面底橡膠層,其中所述胎面具有凸紋和凹槽構造,其中所述胎面行駛面包括含有所述外胎面冠橡膠層的主胎面區和一個或兩個側胎面區,其中所述一個或兩個側胎面區含有所述胎面底橡膠層,其從所述底橡膠層并作為所述底橡膠層一部分沿徑向向外延伸到所述胎面的行駛面;其中所述一個或兩個側胎面區位于所述主胎面區的軸向外側,其中所述胎面區從所述胎面的行駛面沿徑向向內延伸至所述胎面底層,其中基于每100重量份橡膠的重量份(phr)(A)所述胎面底層和所述一個或兩個側胎面行駛面區是相同的橡膠組合物,并包含40-90phr的橡膠增強填料,所述橡膠增強填料包括(1)20-80phr的橡膠增強碳黑,和(2)10-40phr的沉淀二氧化硅,(這樣,在一方面,橡膠得到增強,和其中所述碳黑與所述二氧化硅的重量比為60/40-80/20,和(3)偶聯劑,具有對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上包含的羥基基團(如硅烷醇基團)具有反應性的部分和與所述二烯基彈性體具有相互作用的另外的部分;(B)所述主胎面冠區行駛面包括含有40-100phr橡膠增強填料的橡膠組合物,所述橡膠增強填料包括(1)40-100phr的沉淀二氧化硅,和(2)0-40phr的橡膠增強碳黑,其中碳黑與二氧化硅的重量比為1/8-1/1;(3)偶聯劑,具有對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上包含的羥基基團(如硅烷醇基團)具有反應性的部分和與所述二烯基彈性體具有相互作用的另外的部分;其中所述側胎面區行駛面和所述胎面底層的所述橡膠組合物具有比所述主胎面行駛面的橡膠組合物更大的抗磨性。
2. 權利要求1的輪胎,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行駛面是包括所述主行 駛面和所述側胎面行駛面區的不對稱的行駛面。
3. 權利要求1的輪胎,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行駛面包含兩個所述側 胎面行駛面區,和位于它們之間的所述主胎面行駛面。
4. 權利要求1的輪胎,特征在于所述主胎面行駛面區跨越胎面行 駛面寬度的60%到95%,所述一個或兩個側胎面區跨越胎面行駛面寬 度的5%到40%,每個單獨的側行駛面至少為2厘米寬。
5. 權利要求4的輪胎,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行駛面包括所述主胎面 行駛面和一個側胎面行駛面,其中所述側胎面行駛面為2-10厘米寬。
6. 權利要求1的輪胎,特征在于所述胎面橡膠底層通過所述側胎 面行駛面向所述胎面的行駛面提供導電路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具有抗磨橡膠胎面的輪胎。本發明涉及具有環繞輪胎胎體圓周配置的復合橡膠胎面帶的輪胎。所述胎面帶包括冠/底結構,該冠/底結構由外胎面冠橡膠層和位于所述胎面冠之下的一體胎面底層,所述外胎面冠橡膠層為輪胎胎面提供行駛面的主要部分,所述一體胎面底層沿徑向向外延伸到胎面行駛面以提供胎面行駛面的次要部分。所述胎面底層和相應的胎面行駛面的次要側面部分的橡膠組合物的抗磨性大于所述胎面冠層的橡膠組合物。
文檔編號C08K9/06GK101417587SQ20081017070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6日
發明者B·R·勒溫豪普特, B·措奇, W·K·梅格勒 申請人:固特異輪胎和橡膠公司